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在这比黄金更珍贵的日子里,划出怎样的轨迹,留下怎样的记忆,是人生篇章最为紧要的一部分。
15岁,他到延安插队;22岁,他去大学上学;26岁,他到机关工作;29岁,他到基层锻炼;37岁,他为焦裕禄洒泪赋词。习近平的青年时光,充满了曲折和磨砺,写下了传奇与震撼。作为那一代青年的样本和典范,他所经历的岁月、所走过的道路,在今天读来,依然散发着热力、撞击着心灵。
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品读青年习近平写下的人生,其青春的光芒穿越了时空界限,照进了人心深处,给今天的青年以良多启迪。
(一)
这种青春之光,辉映着信仰的力量。
从响应号召主动要求下乡,到不怕被拒先后递交10份入党申请书,青年习近平的选择,是那个火红年代关于理想信仰的普遍记忆。这种信仰是朴素的,也是真诚的。它一旦确立,就会生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无穷定力,就会扛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使命担当,就会开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毅笃行。
信仰从来都不是说在嘴上,它有高远的意境,却又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它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却不提供快车道和直达车。一个15岁的少年来到黄土地时,一度充满迷惘,经过7年的知青生活,过了跳蚤关、饮食关、思想关、劳动关,成长为一个22岁的青年时,已经有了坚定人生目标:“要为人民做实事。”这种信念,对个人和社会、小我和大我有了正确的认知,对人生价值有了清醒的认识。很多时候,现实对于理想的检验或者挑战,往往不是做判断题,而是做选择题。
1982年,29岁的习近平做出了这样的选择:离开中直机关,不当领导秘书,放弃北京户口,到县城去工作。这是一个让同时代人难以理解的选择,在他的同龄人中,“不能再吃亏”、“要求补偿”、及时行乐的想法很有市场;这也是一个让当代人难以置信的选择,时至今日,户籍、编制、隐性福利依然是那只金灿灿的碗,承载着年轻一代的艳羡与焦灼。何去何从?是囿于都市的安乐窝,还是迈步走到泥土里摸爬滚打?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境界和格局,也由此决定了人生的方向和高度。
多年以后,习近平在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向世界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里,映照着40多年前那个挑着百斤重担、翻过陕北的山峁峁、行进在漫天黄土中的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这便是信仰的力量。习近平的青年时代,诠释了什么是信仰,更解答了来自现实的选择题——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青年的信仰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课题。曾几何时,“别跟我谈理想,戒了”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签名档;“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成了一些人的人生追求;“40岁没4000万别来见我”成了一些人的成功标准;郭美美空虚的手袋让一些人羡慕不已,“我爸是某某”的叫嚣让一些人急于效仿……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物质主义的潮流、精神世界的困惑、价值观念的迷失,不可避免地投射到年轻的心灵上。
和习近平“知青一代”比起来,今天的年轻人正面临更加多元的选择题,也就面临更多选择的纠结。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的力量,物质的年代我们更需建构精神的家园。“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正如习近平指出的,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信仰是青年之魂,也是人生航程的压舱石,“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真正有意义的青春和人生,是立志要趁早,立大志要趁早。
(二)
这种青春之光,激荡着苦干的精神。
在延安,拉煤、打坝、挑粪……各样活儿他都干,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不换肩,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在中央机关,他随叫随到,背几百个电话号码,牢记各种琐碎而重要的事,是同事眼中“非常踏实”的秘书;在正定,他用着满是补丁的褥子,骑着自行车走乡入村,是大伙儿眼中“不唯上,只唯实”的好干部。
这种经历的启示意义,对青年人而言,彰显了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价值。从建沼气池、“荣国府”,到引进人才和项目,青年习近平有一股踏实劲儿,做起事情来稳扎稳打,干一件成一件,不断以实绩充实着自己的从政履历。
今天的青年,只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却忘了这“丰满”与“骨感”之间,唯一的桥梁便是苦干。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只有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古人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习近平就这样看待自己的知青生活: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惊不变,克难而进。下乡长期劳作的磨练,对习近平来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严酷而艰苦的生活最终给予的慷慨馈赠。
苦干,很多时候也意味着风险,非有担当者不能为。当年,习近平发现正定顶着“好县”的帽子,其实存在征购过重的情况,只看重粮食生产,增产不增收,是有名的“高产穷县”。是要面子还是要里子?是只顾自己的前程还是挂念一方百姓的生计?这样的考验直到今天依然普遍存在。作为前途看好的年轻干部,习近平不管什么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也不受“好县”虚名的牵绊,向上级反映问题,为正定百姓赢得了减少征购、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样的担当,在青年习近平的身上已经清晰地展现出来。如今,“蹄疾而步稳”的全面深化改革,“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反腐败和作风建设,更是非大担当者不能为也。
这份担当,对当代青年而言,蕴含着何以立身、何以立业的人生伦理。现实中,取巧功夫、搞花架子的聪明人不少;下苦功夫、做笨重事的实在人不多。然而“行正道者远”,这是青年习近平留给当代青年的深刻启示。藉由一代青年的苦干和担当,进而滋养出年轻干部求真务实、执政为民的政治伦理,去除官场浮华之气,不正是今日中国重要而迫切的政治课题么?
(三)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难处。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房价的压力、职场的竞争、公平的焦虑等,无一不是心头的块垒。但人生的信念、扎实的作为永远是改变命运的不二法门。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习近平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从修身开始。于是有了如饥似渴的求知,有了自讨苦吃的历练。他的时光没有荒废,为此后的人生路打下了坚实基础。“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正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最好体现。
与其心动,不如行动;与其抱怨,不如改变。善于把今天的绊脚石变成明天的铺路石,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青年才会打开幸福之门。
不只是习近平,新一代领导人当中,许多人都有知青经历。当年响应毛泽东号召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正掌舵中国这艘巨轮,他们势必给中国的社会生活注入不同元素。“知青一代”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他们讲述着青春的故事,也把青春的注解写在了时代高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才会留下辉映史册、持久励志的青春回忆。“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哲人有言,青春并不是指生命的某个时期,而是指一种精神状态。生命灯塔高高耸立,青春之光永不消逝。葆有信仰的力量、苦干的精神、赤子的情怀,我们就能不断塑造青春的自我,创造一个青春般美好的未来。
15岁,他到延安插队;22岁,他去大学上学;26岁,他到机关工作;29岁,他到基层锻炼;37岁,他为焦裕禄洒泪赋词。习近平的青年时光,充满了曲折和磨砺,写下了传奇与震撼。作为那一代青年的样本和典范,他所经历的岁月、所走过的道路,在今天读来,依然散发着热力、撞击着心灵。
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品读青年习近平写下的人生,其青春的光芒穿越了时空界限,照进了人心深处,给今天的青年以良多启迪。
(一)
这种青春之光,辉映着信仰的力量。
从响应号召主动要求下乡,到不怕被拒先后递交10份入党申请书,青年习近平的选择,是那个火红年代关于理想信仰的普遍记忆。这种信仰是朴素的,也是真诚的。它一旦确立,就会生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无穷定力,就会扛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使命担当,就会开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毅笃行。
信仰从来都不是说在嘴上,它有高远的意境,却又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它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却不提供快车道和直达车。一个15岁的少年来到黄土地时,一度充满迷惘,经过7年的知青生活,过了跳蚤关、饮食关、思想关、劳动关,成长为一个22岁的青年时,已经有了坚定人生目标:“要为人民做实事。”这种信念,对个人和社会、小我和大我有了正确的认知,对人生价值有了清醒的认识。很多时候,现实对于理想的检验或者挑战,往往不是做判断题,而是做选择题。
1982年,29岁的习近平做出了这样的选择:离开中直机关,不当领导秘书,放弃北京户口,到县城去工作。这是一个让同时代人难以理解的选择,在他的同龄人中,“不能再吃亏”、“要求补偿”、及时行乐的想法很有市场;这也是一个让当代人难以置信的选择,时至今日,户籍、编制、隐性福利依然是那只金灿灿的碗,承载着年轻一代的艳羡与焦灼。何去何从?是囿于都市的安乐窝,还是迈步走到泥土里摸爬滚打?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境界和格局,也由此决定了人生的方向和高度。
多年以后,习近平在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向世界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里,映照着40多年前那个挑着百斤重担、翻过陕北的山峁峁、行进在漫天黄土中的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这便是信仰的力量。习近平的青年时代,诠释了什么是信仰,更解答了来自现实的选择题——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青年的信仰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课题。曾几何时,“别跟我谈理想,戒了”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签名档;“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成了一些人的人生追求;“40岁没4000万别来见我”成了一些人的成功标准;郭美美空虚的手袋让一些人羡慕不已,“我爸是某某”的叫嚣让一些人急于效仿……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物质主义的潮流、精神世界的困惑、价值观念的迷失,不可避免地投射到年轻的心灵上。
和习近平“知青一代”比起来,今天的年轻人正面临更加多元的选择题,也就面临更多选择的纠结。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的力量,物质的年代我们更需建构精神的家园。“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正如习近平指出的,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信仰是青年之魂,也是人生航程的压舱石,“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真正有意义的青春和人生,是立志要趁早,立大志要趁早。
(二)
这种青春之光,激荡着苦干的精神。
在延安,拉煤、打坝、挑粪……各样活儿他都干,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不换肩,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在中央机关,他随叫随到,背几百个电话号码,牢记各种琐碎而重要的事,是同事眼中“非常踏实”的秘书;在正定,他用着满是补丁的褥子,骑着自行车走乡入村,是大伙儿眼中“不唯上,只唯实”的好干部。
这种经历的启示意义,对青年人而言,彰显了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价值。从建沼气池、“荣国府”,到引进人才和项目,青年习近平有一股踏实劲儿,做起事情来稳扎稳打,干一件成一件,不断以实绩充实着自己的从政履历。
今天的青年,只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却忘了这“丰满”与“骨感”之间,唯一的桥梁便是苦干。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只有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古人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习近平就这样看待自己的知青生活: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惊不变,克难而进。下乡长期劳作的磨练,对习近平来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严酷而艰苦的生活最终给予的慷慨馈赠。
苦干,很多时候也意味着风险,非有担当者不能为。当年,习近平发现正定顶着“好县”的帽子,其实存在征购过重的情况,只看重粮食生产,增产不增收,是有名的“高产穷县”。是要面子还是要里子?是只顾自己的前程还是挂念一方百姓的生计?这样的考验直到今天依然普遍存在。作为前途看好的年轻干部,习近平不管什么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也不受“好县”虚名的牵绊,向上级反映问题,为正定百姓赢得了减少征购、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样的担当,在青年习近平的身上已经清晰地展现出来。如今,“蹄疾而步稳”的全面深化改革,“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反腐败和作风建设,更是非大担当者不能为也。
这份担当,对当代青年而言,蕴含着何以立身、何以立业的人生伦理。现实中,取巧功夫、搞花架子的聪明人不少;下苦功夫、做笨重事的实在人不多。然而“行正道者远”,这是青年习近平留给当代青年的深刻启示。藉由一代青年的苦干和担当,进而滋养出年轻干部求真务实、执政为民的政治伦理,去除官场浮华之气,不正是今日中国重要而迫切的政治课题么?
(三)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难处。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房价的压力、职场的竞争、公平的焦虑等,无一不是心头的块垒。但人生的信念、扎实的作为永远是改变命运的不二法门。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习近平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从修身开始。于是有了如饥似渴的求知,有了自讨苦吃的历练。他的时光没有荒废,为此后的人生路打下了坚实基础。“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正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最好体现。
与其心动,不如行动;与其抱怨,不如改变。善于把今天的绊脚石变成明天的铺路石,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青年才会打开幸福之门。
不只是习近平,新一代领导人当中,许多人都有知青经历。当年响应毛泽东号召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正掌舵中国这艘巨轮,他们势必给中国的社会生活注入不同元素。“知青一代”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他们讲述着青春的故事,也把青春的注解写在了时代高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才会留下辉映史册、持久励志的青春回忆。“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哲人有言,青春并不是指生命的某个时期,而是指一种精神状态。生命灯塔高高耸立,青春之光永不消逝。葆有信仰的力量、苦干的精神、赤子的情怀,我们就能不断塑造青春的自我,创造一个青春般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