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清初著名学者、诗人、词人朱彝尊,同时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编辑家,不仅编撰过经学、文学、史学等多部著作,还以其独到的编辑见解泽被后世。本文择取《经义考》《明诗综》《词综》《明史》等相关作品,从编辑体例、方法及影响等方面,对朱彝尊的编纂理念及贡献进行了简单评述。
关键词:朱彝尊 《经义考》 《明诗综》 《词综》 《明史》 编辑贡献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朱彝尊在多个领域均有成交,同时他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编辑家。除编纂《经义考》《日下旧闻》《明诗综》《词综》之外,[1]还参与了《明史》的编撰,编制过引书目录《两淮盐策书引证书目》和烹饪专著《食宪鸿秘》,其诗文合集《曝书亭集》,也时见论述图书编纂思想及方法的语句。
一、朱彝尊编辑著作举隅
1. 倡导实学注重考据的经学巨著——《经义考》。《经义考》300卷,是朱彝尊编撰篇目最多的一部经学目录著作,主要对历代儒家经典及其解释性文字进行辑录,分26门类,并注明存佚、卷数、作者姓名,后附原书序跋、诸儒论说,较全面地反映了此前经学的发展脉络。
2. 以诗证史求全图备的诗歌总集——《明诗综》。《明诗综》100卷,录存明初诗人至明亡后遗民3400余人的作品,首卷录诸帝之作;第2卷至82卷,按时代先后编录;第83卷至99卷,辑录宫掖、宗室、闺门、僧道诗作;末卷录民间杂歌谣辞155首。另附作者小传及汪森、朱端诸家之分卷辑评,末附自著《静志居诗话》。
3. 以时为序鉴赏精详的著名词选——《词综》。《词综》凡36卷(朱彝尊编选26卷,汪森增补10卷),收录唐、五代、宋、金、元代词人659人的词作2252首,以作者时代先后为序,后附撰者小传及宋、元诸人诗评。此书选录标准“以醇雅为宗”“历岁八稔,然后成书”,[2]内容较为丰富。
4. 博采众长以信为征的断代史书——《明史》。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下令官修《明史》,朱彝尊时任纂修官。《明史》共332卷,记载了明代200多年的历史,分本纪、志、列传、表四体。其各体都有创新,如本纪作为全史之纲,志中增加了图谱等。《明史》因材料翔实,编纂完善而为史家所称道。
二、朱彝尊的编辑理念概说
1. 考事务核,穷其本末。 朱彝尊认为魏晋以下之所以文运不振,就是由于“学者不本经术,惟浮夸是务”。[3]因此其特别强调编撰时应具有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在编撰《经义考》的过程中,朱彝尊身体力行广搜历代经学书籍,对所选文献内容进行仔细核对,“元元本本,使传经源委,一一可稽”,[4]“淆舛及姓氏爵里之误,皆详考而订正之”[5],力图反映原文形貌。并将失传或散佚的经书分门别类辑录,特别是原书的序跋及古今学者的评论之文,悉录其中,便于读者对文献的内容和价值进行理性的判断。
2. 本乎时宜,求全图备。朱彝尊强调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主张学者应“考之史,以正其事……俾不惑于百家二氏之说,以正其学”,[6]强调诗、词等文学作品应当“重美刺”,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这一理念反映于具体的编撰实践,就是朱彝尊所坚持的“本乎时宜,不相沿袭”的编辑观。[7]为曲折表达明代遗民向往政治清明的意愿,朱彝尊在编选《词综》时,力主以史家眼光,突破传统词选中的唐宋界域。此外,编选《词综》时“凡稗官野记中有片词足录者,辄为采掇”,[8]为撰写《明诗综》,而“阅集不下四千部”,几乎网罗明代所有诗人作品,亦显见其求全图备之意。
3. 客观公允,实事求是。在参与《明史》编辑的过程中,朱彝尊颇有先见地提出“作史者未可存门户之见,以同异分邪正”的意见。[9]他说“东林不皆君子,异乎东林者,亦不皆小人”,[10]强调对人对事的评论要公正持平,绝不能以其党派归属作为评判标准。针对《元史》因求速成而导致质量低劣、多所乖谬的教训,朱彝尊还大胆上书,论定《明史》凡例,并建议给纂修者以充足的时间来搜访遗书,勿重蹈前辙,这都反映了他客观公允、实事求是的编辑理念。
三、朱彝尊图书编辑的体例和方法述评
1.《经义考》的编辑特色。与传统的经部文献相比,《经义考》不仅拓宽了经部固有的包罗范围,且新增了经学人物。从编辑手法看,《经义考》以所选书名为纲,每书前列有撰者或注疏者姓氏及书名、卷数。对于卷数有差异的,则细注某书作几卷。就体例而言,按时代先后次序汇辑各书有关的序、跋、诸儒的论断和原书著者的事迹,对自己有所考证的论断,则用编者按语的方式附之于后。从形式上看,对唐宋两志中只记新增图书、不记存佚的编辑著录方法作了革新,增设为存、佚、阙、未见四目,从而使后人对“图书存者知其有,佚者无所求,缺者或可补苴,末见者偶或可遇”。[11]
2.《明诗综》的编辑特色。该书内容丰富,“或因诗而存其人,或因人而存其诗,间缀以诗话,述其本事”,[12]网罗自洪武至崇祯的几乎所有诗人,一改明诗自万历以后所出现之诠次不详的散乱现象,并对有明一代诗歌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大致梳理。其“诗史互证”的编辑风格亦自成一派。书中对女官之制、翰林院建置、西湖船制名目、高丽使节等诸多史实的记载以及对诗人本事的详细考证,都符合其“备一朝之掌故,而补史乘所不及”的编纂宗旨。[13]尤其可贵的是,在朝廷严酷的民族高压政策下,编者对那些明末死于封疆的臣子、亡国之士大夫、党锢之士及入清之遗民也予以关照,并广为选录,表现了朱彝尊可贵的编辑胆识和风骨。
3.《词综》的编辑特色。朱彝尊曾在《发凡》篇中对顾从敬《类选笺释草堂诗余》的编排顺序作出批评:“宋人编集歌词,长者曰慢,短者曰令,初无中调、长调之目。自顾从敬编《草堂词》,以臆见分之,后遂相沿,殊属牵率。”[14]为避免“臆见分之”“殊属牵率”的编排罅漏,《词综》在编辑框架上绝不以词调为序,而是按作者的时代先后进行编排,词后亦必附作者小传及时人评语。其内容择取,则崇尚词调的“醇正高雅”,并力求做到鉴审精详,“片词足采,辄事笔疏,故多他选未见之作,庶几一开生面”,[15]但对于那些“易流于秽”的言情之作,[16]必“去取特严”。[17]在词家甄选方面,把姜夔列为词家之正宗,而把史达祖、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作为羽翼,着力为浙西词派代言。 4. 朱彝尊参与编辑《明史》的创新。官修史书工程浩大,参与人数众多,容易出现“筑室于道,聚讼于庭,糠麴杂糅,嵌罅分裂,记述失序,编次不伦”的混乱局面。[18]朱彝尊提出了一些针对官修史书的创新观点,他建议修纂官分工协作,“事各一门,人各一册”,[19]各司其职,其间则有主纂官负责统筹,这一改进对《明史》后来的成功编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明史》的体例构制方面,他认为应因时变通,谏言增设《土司传》。其《土官底簿跋》中说“予在史馆,劝立《土司传》,以补前史所未有。毛检讨(毛奇龄)大可是予言,撰《蛮司合志》,因以是编资其采择焉”,殿本《明史》最终采纳了朱彝尊的建议,这成为《明史》体例编排上的创新之一。
四、朱彝尊图书编纂的广泛影响
1. 对经学目录编纂的影响。《经义考》的行世,对国内经学要籍的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后来沈廷芳的《续经义考》、翁方纲的《经义考补证》等,都是这一基础上的重要成果。朱彝尊对编者按语的使用,在补充文献的同时,也为读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线索。其后很多经学著作都效仿了《经义考》的编纂体例,如谢启昆的《小学考》、孙诒让的《温州经籍志》等等,其中章学诚的《史籍考》尤著声名。此外,日本学者丹波元胤所撰《医籍考》也是在《经义考》的影响下编撰的,其流波之长远,于此不难窥知一二。
2. 对诗学总集编排的影响。《明诗综》作为明代诗歌的总集,不仅在小传集评方面开风气之先,且对钱谦益的《列朝诗集》做了补充。就小传的撰写风格而言,力矫钱氏横牵他事、巧弄讥弹的主观撰写,着重对作者的编年及本事进行客观介绍,这显然有助于读者对诗歌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加之朱氏长于史学,又重诗教,故所选诗歌多涉人物臧否及朝政得失之作,其诗歌评论也又多涉及时事掌故,这就为后世“以诗证史”的诗学阐释观念奠定了实践基础。此外,朱彝尊格外留意图卷题跋中的诗咏,一些罕见的孤篇单传亦被选录,这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四库全书提要》称“其所评品,亦颇持平,与旧人私憎私爱之谈,往往多所匡正。……彝尊此编,独为诗家所传诵”,可见其重要影响。
3. 对词学总集编排的影响。《词综》以文献考据著称,并成为后世一些词选本的重要参考准则。乾隆十六年(1711)夏秉衡编纂了《清绮轩词选》,其自序云:“余尝有志倚声,窃怪自来选本,《词律》严矣,而失之凿;汲古备矣,而失之烦。他若《啸余》《草堂》诸选,更拉杂不足为法。唯朱竹垞《词综》一选,最为醇雅。”许昂霄《词综偶评》后记中也说:“金、元词罕觏选本唯《词综》一书,竹垞先生博采唐宋,迄于今元,搜罗广而选择精,……每一阕中,凡抒写情怀,描摹景物,以及音韵法律,靡不指示详明,直欲使作者洗发性灵,而后学得藉为绳墨,洵词家之郑笺已。”康乾之交,厉鹗创作《樊榭山房集》时,不仅在创作上师法朱彝尊,在词籍整理方面亦“继竹垞而兴”。此外,《四库全书总目》在民间编纂的“古词选本”中只收录《词综》一种,也说明该选本已成为词籍整理、词选编纂的重要参照。
4. 对史书编纂的影响。作为《明史》编撰者的重要成员之一,朱彝尊为后世史书修纂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一,史书体例应因时变通。清代作为传统史学到现代史学的过渡阶段,正史编纂的体制“斤斤如守科举之程式”,呈现出日趋僵化的局面。朱彝尊建议根据明代的史实调整史书体例,这对后世史书的纂修确有可供借鉴之处。第二,史书内部各体应协调一致。这是朱彝尊在吸取《宋史》《元史》等官修史书在因体例未能一贯而导致顾此失彼,造成史实重出、矛盾甚至漏落的教训之后,对《明史》本纪、传、表、志诸体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有益探索。第三,史书各体例的记述范围应据史实作出相应调整。如《明史·土司传》的设立,其中专写湖广、云贵、四川等西南少数民族的情况,详录此地少数民族的大量史实,这对后人辑录少数民族史料是大有裨益的。
结 语
在愈来愈发达的清代图书编辑行业,朱彝尊所编的书籍也因收罗失当、考证未确、辨存佚不明等问题受到后世的批评。纪昀说《经义考》:“彝尊是书,乃以专说一篇者附录全经之末。遂令时代参错,于例亦为未善。……至所注佚、阙、未见,今以四库所录校之,往往其书具存。彝尊所言,不尽可据。”[20]全祖望《书明诗综后》也说:“竹选《明诗综》,网罗固多,讹错亦甚不少。即以吾乡前辈汀之,屠辰州本峻并未尝为福建运司,盖因其曾任运同而讹;……以此推之,必尚有为我辈所不及考者。”[21]文廷式批评朱彝尊:“所选《词综》,意旨枯寂。后人继之,尤为冗漫。以二窗为祖祢,视辛、刘若仇雠,家法若斯,庸非巨谬。”[22]
但不能因为一微瑕就抹杀白璧的价值,因为诸如辨存佚不明等问题并非朱彝尊个人主观造成。正如纪昀所言:“然册府储藏之秘,非人间所得尽窥。……图书之富,旷古所无。儒生株守残编,日营掌录,穷一生之力,不能测学海之津涯,其势则然,固不足为彝尊病也。”[23]清代官方对文化资源的垄断,确给民间编辑事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
参考文献:
[1] 伍杰.古编林百人录(十七)[J].编辑之友,1989(1):84.
[2] [14] [15] [16] [17] 词综·发凡[M]//历朝词综》第1函,金溃浦氏重修本,7-10.
[3] [6] [7] 曝书亭集·与李武曾论诗书史馆上总裁第一书,[M].
[4] [5] [8] [20] [2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85)[M].北京:中华书局,l965:1135.
[9] [10] 清史稿·朱彝尊传(卷484)[M].北京:中华书局,1977:13339~133340.
[11] 阎现章.中国古代编辑家评传(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235.
[12] 朱彝尊.明诗综·序[M].西泠清来堂吴氏版本,第1页.
[13] 曾燠.静志居诗话·序[M]//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首.
[14] [18] 曝书亭集·史馆上总裁第三书.
[21] 全祖望.鲒·亭集外编(卷31)[M]//四部丛刊初编本.
[22] 文廷式.云起轩词征收笺注·序[M].长沙:岳麓书社,2011.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朱彝尊 《经义考》 《明诗综》 《词综》 《明史》 编辑贡献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朱彝尊在多个领域均有成交,同时他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编辑家。除编纂《经义考》《日下旧闻》《明诗综》《词综》之外,[1]还参与了《明史》的编撰,编制过引书目录《两淮盐策书引证书目》和烹饪专著《食宪鸿秘》,其诗文合集《曝书亭集》,也时见论述图书编纂思想及方法的语句。
一、朱彝尊编辑著作举隅
1. 倡导实学注重考据的经学巨著——《经义考》。《经义考》300卷,是朱彝尊编撰篇目最多的一部经学目录著作,主要对历代儒家经典及其解释性文字进行辑录,分26门类,并注明存佚、卷数、作者姓名,后附原书序跋、诸儒论说,较全面地反映了此前经学的发展脉络。
2. 以诗证史求全图备的诗歌总集——《明诗综》。《明诗综》100卷,录存明初诗人至明亡后遗民3400余人的作品,首卷录诸帝之作;第2卷至82卷,按时代先后编录;第83卷至99卷,辑录宫掖、宗室、闺门、僧道诗作;末卷录民间杂歌谣辞155首。另附作者小传及汪森、朱端诸家之分卷辑评,末附自著《静志居诗话》。
3. 以时为序鉴赏精详的著名词选——《词综》。《词综》凡36卷(朱彝尊编选26卷,汪森增补10卷),收录唐、五代、宋、金、元代词人659人的词作2252首,以作者时代先后为序,后附撰者小传及宋、元诸人诗评。此书选录标准“以醇雅为宗”“历岁八稔,然后成书”,[2]内容较为丰富。
4. 博采众长以信为征的断代史书——《明史》。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下令官修《明史》,朱彝尊时任纂修官。《明史》共332卷,记载了明代200多年的历史,分本纪、志、列传、表四体。其各体都有创新,如本纪作为全史之纲,志中增加了图谱等。《明史》因材料翔实,编纂完善而为史家所称道。
二、朱彝尊的编辑理念概说
1. 考事务核,穷其本末。 朱彝尊认为魏晋以下之所以文运不振,就是由于“学者不本经术,惟浮夸是务”。[3]因此其特别强调编撰时应具有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在编撰《经义考》的过程中,朱彝尊身体力行广搜历代经学书籍,对所选文献内容进行仔细核对,“元元本本,使传经源委,一一可稽”,[4]“淆舛及姓氏爵里之误,皆详考而订正之”[5],力图反映原文形貌。并将失传或散佚的经书分门别类辑录,特别是原书的序跋及古今学者的评论之文,悉录其中,便于读者对文献的内容和价值进行理性的判断。
2. 本乎时宜,求全图备。朱彝尊强调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主张学者应“考之史,以正其事……俾不惑于百家二氏之说,以正其学”,[6]强调诗、词等文学作品应当“重美刺”,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这一理念反映于具体的编撰实践,就是朱彝尊所坚持的“本乎时宜,不相沿袭”的编辑观。[7]为曲折表达明代遗民向往政治清明的意愿,朱彝尊在编选《词综》时,力主以史家眼光,突破传统词选中的唐宋界域。此外,编选《词综》时“凡稗官野记中有片词足录者,辄为采掇”,[8]为撰写《明诗综》,而“阅集不下四千部”,几乎网罗明代所有诗人作品,亦显见其求全图备之意。
3. 客观公允,实事求是。在参与《明史》编辑的过程中,朱彝尊颇有先见地提出“作史者未可存门户之见,以同异分邪正”的意见。[9]他说“东林不皆君子,异乎东林者,亦不皆小人”,[10]强调对人对事的评论要公正持平,绝不能以其党派归属作为评判标准。针对《元史》因求速成而导致质量低劣、多所乖谬的教训,朱彝尊还大胆上书,论定《明史》凡例,并建议给纂修者以充足的时间来搜访遗书,勿重蹈前辙,这都反映了他客观公允、实事求是的编辑理念。
三、朱彝尊图书编辑的体例和方法述评
1.《经义考》的编辑特色。与传统的经部文献相比,《经义考》不仅拓宽了经部固有的包罗范围,且新增了经学人物。从编辑手法看,《经义考》以所选书名为纲,每书前列有撰者或注疏者姓氏及书名、卷数。对于卷数有差异的,则细注某书作几卷。就体例而言,按时代先后次序汇辑各书有关的序、跋、诸儒的论断和原书著者的事迹,对自己有所考证的论断,则用编者按语的方式附之于后。从形式上看,对唐宋两志中只记新增图书、不记存佚的编辑著录方法作了革新,增设为存、佚、阙、未见四目,从而使后人对“图书存者知其有,佚者无所求,缺者或可补苴,末见者偶或可遇”。[11]
2.《明诗综》的编辑特色。该书内容丰富,“或因诗而存其人,或因人而存其诗,间缀以诗话,述其本事”,[12]网罗自洪武至崇祯的几乎所有诗人,一改明诗自万历以后所出现之诠次不详的散乱现象,并对有明一代诗歌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大致梳理。其“诗史互证”的编辑风格亦自成一派。书中对女官之制、翰林院建置、西湖船制名目、高丽使节等诸多史实的记载以及对诗人本事的详细考证,都符合其“备一朝之掌故,而补史乘所不及”的编纂宗旨。[13]尤其可贵的是,在朝廷严酷的民族高压政策下,编者对那些明末死于封疆的臣子、亡国之士大夫、党锢之士及入清之遗民也予以关照,并广为选录,表现了朱彝尊可贵的编辑胆识和风骨。
3.《词综》的编辑特色。朱彝尊曾在《发凡》篇中对顾从敬《类选笺释草堂诗余》的编排顺序作出批评:“宋人编集歌词,长者曰慢,短者曰令,初无中调、长调之目。自顾从敬编《草堂词》,以臆见分之,后遂相沿,殊属牵率。”[14]为避免“臆见分之”“殊属牵率”的编排罅漏,《词综》在编辑框架上绝不以词调为序,而是按作者的时代先后进行编排,词后亦必附作者小传及时人评语。其内容择取,则崇尚词调的“醇正高雅”,并力求做到鉴审精详,“片词足采,辄事笔疏,故多他选未见之作,庶几一开生面”,[15]但对于那些“易流于秽”的言情之作,[16]必“去取特严”。[17]在词家甄选方面,把姜夔列为词家之正宗,而把史达祖、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作为羽翼,着力为浙西词派代言。 4. 朱彝尊参与编辑《明史》的创新。官修史书工程浩大,参与人数众多,容易出现“筑室于道,聚讼于庭,糠麴杂糅,嵌罅分裂,记述失序,编次不伦”的混乱局面。[18]朱彝尊提出了一些针对官修史书的创新观点,他建议修纂官分工协作,“事各一门,人各一册”,[19]各司其职,其间则有主纂官负责统筹,这一改进对《明史》后来的成功编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明史》的体例构制方面,他认为应因时变通,谏言增设《土司传》。其《土官底簿跋》中说“予在史馆,劝立《土司传》,以补前史所未有。毛检讨(毛奇龄)大可是予言,撰《蛮司合志》,因以是编资其采择焉”,殿本《明史》最终采纳了朱彝尊的建议,这成为《明史》体例编排上的创新之一。
四、朱彝尊图书编纂的广泛影响
1. 对经学目录编纂的影响。《经义考》的行世,对国内经学要籍的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后来沈廷芳的《续经义考》、翁方纲的《经义考补证》等,都是这一基础上的重要成果。朱彝尊对编者按语的使用,在补充文献的同时,也为读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线索。其后很多经学著作都效仿了《经义考》的编纂体例,如谢启昆的《小学考》、孙诒让的《温州经籍志》等等,其中章学诚的《史籍考》尤著声名。此外,日本学者丹波元胤所撰《医籍考》也是在《经义考》的影响下编撰的,其流波之长远,于此不难窥知一二。
2. 对诗学总集编排的影响。《明诗综》作为明代诗歌的总集,不仅在小传集评方面开风气之先,且对钱谦益的《列朝诗集》做了补充。就小传的撰写风格而言,力矫钱氏横牵他事、巧弄讥弹的主观撰写,着重对作者的编年及本事进行客观介绍,这显然有助于读者对诗歌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加之朱氏长于史学,又重诗教,故所选诗歌多涉人物臧否及朝政得失之作,其诗歌评论也又多涉及时事掌故,这就为后世“以诗证史”的诗学阐释观念奠定了实践基础。此外,朱彝尊格外留意图卷题跋中的诗咏,一些罕见的孤篇单传亦被选录,这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四库全书提要》称“其所评品,亦颇持平,与旧人私憎私爱之谈,往往多所匡正。……彝尊此编,独为诗家所传诵”,可见其重要影响。
3. 对词学总集编排的影响。《词综》以文献考据著称,并成为后世一些词选本的重要参考准则。乾隆十六年(1711)夏秉衡编纂了《清绮轩词选》,其自序云:“余尝有志倚声,窃怪自来选本,《词律》严矣,而失之凿;汲古备矣,而失之烦。他若《啸余》《草堂》诸选,更拉杂不足为法。唯朱竹垞《词综》一选,最为醇雅。”许昂霄《词综偶评》后记中也说:“金、元词罕觏选本唯《词综》一书,竹垞先生博采唐宋,迄于今元,搜罗广而选择精,……每一阕中,凡抒写情怀,描摹景物,以及音韵法律,靡不指示详明,直欲使作者洗发性灵,而后学得藉为绳墨,洵词家之郑笺已。”康乾之交,厉鹗创作《樊榭山房集》时,不仅在创作上师法朱彝尊,在词籍整理方面亦“继竹垞而兴”。此外,《四库全书总目》在民间编纂的“古词选本”中只收录《词综》一种,也说明该选本已成为词籍整理、词选编纂的重要参照。
4. 对史书编纂的影响。作为《明史》编撰者的重要成员之一,朱彝尊为后世史书修纂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一,史书体例应因时变通。清代作为传统史学到现代史学的过渡阶段,正史编纂的体制“斤斤如守科举之程式”,呈现出日趋僵化的局面。朱彝尊建议根据明代的史实调整史书体例,这对后世史书的纂修确有可供借鉴之处。第二,史书内部各体应协调一致。这是朱彝尊在吸取《宋史》《元史》等官修史书在因体例未能一贯而导致顾此失彼,造成史实重出、矛盾甚至漏落的教训之后,对《明史》本纪、传、表、志诸体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有益探索。第三,史书各体例的记述范围应据史实作出相应调整。如《明史·土司传》的设立,其中专写湖广、云贵、四川等西南少数民族的情况,详录此地少数民族的大量史实,这对后人辑录少数民族史料是大有裨益的。
结 语
在愈来愈发达的清代图书编辑行业,朱彝尊所编的书籍也因收罗失当、考证未确、辨存佚不明等问题受到后世的批评。纪昀说《经义考》:“彝尊是书,乃以专说一篇者附录全经之末。遂令时代参错,于例亦为未善。……至所注佚、阙、未见,今以四库所录校之,往往其书具存。彝尊所言,不尽可据。”[20]全祖望《书明诗综后》也说:“竹选《明诗综》,网罗固多,讹错亦甚不少。即以吾乡前辈汀之,屠辰州本峻并未尝为福建运司,盖因其曾任运同而讹;……以此推之,必尚有为我辈所不及考者。”[21]文廷式批评朱彝尊:“所选《词综》,意旨枯寂。后人继之,尤为冗漫。以二窗为祖祢,视辛、刘若仇雠,家法若斯,庸非巨谬。”[22]
但不能因为一微瑕就抹杀白璧的价值,因为诸如辨存佚不明等问题并非朱彝尊个人主观造成。正如纪昀所言:“然册府储藏之秘,非人间所得尽窥。……图书之富,旷古所无。儒生株守残编,日营掌录,穷一生之力,不能测学海之津涯,其势则然,固不足为彝尊病也。”[23]清代官方对文化资源的垄断,确给民间编辑事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
参考文献:
[1] 伍杰.古编林百人录(十七)[J].编辑之友,1989(1):84.
[2] [14] [15] [16] [17] 词综·发凡[M]//历朝词综》第1函,金溃浦氏重修本,7-10.
[3] [6] [7] 曝书亭集·与李武曾论诗书史馆上总裁第一书,[M].
[4] [5] [8] [20] [2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85)[M].北京:中华书局,l965:1135.
[9] [10] 清史稿·朱彝尊传(卷484)[M].北京:中华书局,1977:13339~133340.
[11] 阎现章.中国古代编辑家评传(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235.
[12] 朱彝尊.明诗综·序[M].西泠清来堂吴氏版本,第1页.
[13] 曾燠.静志居诗话·序[M]//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首.
[14] [18] 曝书亭集·史馆上总裁第三书.
[21] 全祖望.鲒·亭集外编(卷31)[M]//四部丛刊初编本.
[22] 文廷式.云起轩词征收笺注·序[M].长沙:岳麓书社,2011.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