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草苦马豆素的中毒机理和防控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疯草是黄芪属和棘豆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吲哚里西啶生物碱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苦马豆素由疯草内生真菌 Undifiumn oxytropis寄生的植物以及金龟子绿僵菌寄生的昆虫产生,家畜误食后中毒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家畜性欲减退、不孕、流产、产死胎等。疯草遍布我国西藏、内蒙古、青海等西部省区,对草地与畜牧业构成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疯草和苦马豆素的研究,包括中国疯草分布情况、内生真菌、中毒机理、防控措施等方面,为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疯草;苦马豆素;中毒;内生真菌;防控
  【中图分类号】R5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364-03
  疯草(locoweeed)是黄芪属和棘豆属有毒植物的统称,自1873年美国学者首次报道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发生家畜疯草中毒以来,随后在多个国家(地区)都报道了疯草。由于疯草毒性灾害在世界范围内对草原畜牧业危害最为严重,现已被列入世界性“生态经济病”之一。天然草地疯草的不断蔓延与扩散,引致疯草灾害多发和频发,大批牲畜中毒、死亡。目前,中国西部天然草地动物因疯草中毒死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仍在持续剧增[1]。
  一、疯草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疯草内生真菌是从疯草中分离获得的,具有产苦马豆素能力的一类真菌[2]。疯草内生真菌目前已知有3个种,分别为棘豆链格孢菌(Alternaria oxytropis)、密柔毛黄芪中的Alternaria cinereum和斑荚黄芪中的Alternaria fulvum[3]。国内外学者已从与疯草的毒性关系、在疯草中的传播机制和苦马豆素合成机制等多个方面有力地证实,Alternaria Section Undifilum oxytropis普遍存在于疯草植物组织内部[4-6],而且与疯草中苦马豆素的合成紧密相关[7,8]。
  1.内生真菌影响疯草毒性
  疯草的毒性受生长地域、内生真菌的生理部位、生长阶段等影响较大[9,10]。通常在植物茎上部分的SW浓度随生长季节增加而升高,直到植物达到成熟SW浓度就不再发生变化。当疯草开始衰老时,叶尖等顶部位置的SW减少到峰值浓度的一半以下。SW浓度还受到内生真菌的数量影响,地上部分在生长季内生真菌的数量通常会增加[11]。疯草与内生真菌、SW之间的存在一定关系,当SW在疯草中含量小于10 mg/kg或者更低时,疯草内生真菌的数量在疯草中较少[12]。
  疯草内生真菌合成SW的机理一直是困扰国内外学者的难题,虽然国内外学者通过间接的方法推测其合成路径[13-15],但目前尚未有完整可靠的生物合成路线。因此,明确Alternaria Section Undifilum oxytropis合成苦马豆素的代谢通路,结合基因敲除、基因沉默等技术手段,阻断或抑制苦马豆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望为人工控制内生真菌合成苦马豆素,降低和消除疯草的毒性提供新的途径[16],从根本上解决动物疯草中毒病奠定基础,可以达到脱毒育种改良和抗肿瘤[17]、抗病毒[18]等开发药用价值利用的双赢。
  2.疯草在中国的分布
  疯草广泛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19]。据统计,2016年我国天然草地的危害面积为3330万hm2,其中疯草约占33%[20],天然草地疯草在天然草地的迅速蔓延与扩散,引起疯草灾害的多发和频发,造成大批牲畜中毒、死亡。中国西部草地疯草绿色防控及利用关键技术报告指出我国现有疯草种类46种,特有22种,分布西部9省区天然草地,面积 3.2 亿亩,划分青藏、蒙新和川甘三大区[21,22]。
  二、苦马豆素中毒机理进展
  1.苦马豆素中毒机理
  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属吲哚里西啶生物碱,易溶于水,在动物消化道能迅速吸收,并通过尿液、粪、乳汁排出体外[23]。1995年,Steglmeier等[24]发现,采食疯草的绵羊全血、骨骼肌、脑、甲状腺、肝和肾脏均含有苦马豆素,肾和肝脏比其它组织高2~4倍,其他组织苦马豆素含量与血液相近,且苦马豆素在这些组织中的含量与疯草采食量直接相关。
  现已确证引起疯草中毒的主要毒性物质是苦马豆素[25-28],研究表明SW分子与甘露糖苷高度相似,能竞争抑制α-甘露糖苷酶的活性,同时也抑制了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IIMAN2A1),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MAN2B1)和内质网/细胞质α-甘露糖苷酶(MAN2C1)的活性[29],导致酶水解活性以及溶酶体贮积病。中毒的主要原因是SW能競争抑制α-甘露糖苷酶和高尔基氏体甘露糖苷酶Ⅱ活性,导致家畜体内低聚糖代谢和糖蛋白合成出现障碍,引起中毒症状[30]。并造成脑、肝、脾、胰、肾等多个实质器官发生组织细胞空泡化,进而引起组织器官功能紊乱[31],甚至丧失,最终导致动物中毒或死亡。
  2.研究进展
  2.1苦马豆素对和田羊母羊生殖能力的影响
  小花棘豆中毒还可导致和田羊母羊丘脑、垂体和卵巢的组织形态结构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其中中毒和田羊母羊丘脑、垂体和卵巢指数均极显著升高,卵泡数量显著下降。饲喂小花棘豆使和田羊母羊血清中GnRH、FSH、LH、E2和P4含量极显著降低,并极显著影响了丘脑—垂体—卵巢轴中Kiss-1、GPR54、ERα、GnRHR、FSHR和LHR基因的表达量[32]。试验结果表明,小花棘豆毒性成分可显著影响和田羊母羊的繁殖性能,其原因与丘脑、垂体、卵巢等繁殖器官损伤有关。研究结果还表明小花棘豆中毒不仅对和田羊内脏器官AMA1mRNA的表达量有显著影响,还降低和田羊内脏器官AMA活性与表达水平[33,34]。
  2.2苦马豆素通过NO-cGMP-Glu信号转导系统损害脑组织   王帅等[35]研究发现小花棘豆主要毒性成分SW可显著影响小脑、大脑和丘脑等部位的α-甘露糖苷酶表达,但对脑干、海马辐射层,海马始层,齿状回分子层等α-甘露糖苷酶的表达无显著影响,而且未见脑组织中低聚糖蓄积。说明SW还可通过其它途径导致脑组织细胞发生空泡变性[36]。研究还确认小花棘豆中毒大鼠大脑、小脑、丘脑、海马中NO、cGMP及Glu含量升高,而且3种物质含量与小花棘豆摄入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这种变化趋势与大鼠行为学变化之间也呈现出明显的对应性[37]。
  三、防控措施进展
  1.疯草饲草化利用技术
  疯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豆科植物营养价值高的特点,是一种可利用的潜在牧草资源,卢健雄等[38]分析测定了棘豆营养物质含量,花期的青干甘肃棘豆粗蛋白含量为16.13%,粗脂肪1.82%,钙1.66%,高于野山草、苜蓿干草、燕麦草等牧草。同时,疯草抗旱、抗寒、抗病虫害、耐风沙、耐贫瘠,具有枯竭晚,返青早,较之其他可食牧草更易充分利用土地的养分、水分和光照资源,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力强等特点,在我国西部天然草地分布广泛[39]。过去人们对待草原疯草类有毒植物,只是单纯地挖除或除草剂控制,在现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强调综合开发治理的大环境下,要转变观念,从生态文明建设出发,把疯草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利用。
  1.1青贮疯草
  1.1.1疯草+玉米杆青贮
  孙暾等[40]将10%盛花期疯草与90%玉米秸秆经窖青贮技术制成青贮饲料和含10%疯草颗粒饲料(玉米50%,麸皮12%,胡麻饼25%,疯草10%,石粉1%、盐1%,预混料1%)分别连续饲喂绵羊90天,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各试验组绵羊均未出现明显的疯草中毒症状;青贮疯草组绵羊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增加24.66%,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78.26%;10%疯草颗粒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含10%疯草青贮饲料和含10%疯草颗粒饲料未引起动物明显中毒症状,试验组动物精神、体况良好,表明含疯草饲料比较安全,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1.1.2直接青贮
  沈明华等[41]将黄花棘豆青贮处理120 d,并对青贮前后黄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和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经过青贮后SW未检出,营养成分在青贮后略有下降,说明黄花棘豆通过青贮后明显降低了其主要有毒成分含量,而且营养成分损失不明显。陈璟等[42]测定青贮100 d时苦马豆素含量比青贮前下降51.90%,故黄花棘豆青贮发酵100 d以上可作为饲料饲喂动物。
  1.2疯草与牧草交替饲喂
  依据疯草临床中毒诊断临界点(15-18 d)和间歇饲喂试验,可以采取毒疯草和牧草15 d交替饲喂,或在有疯草草地或无疯草草地20 d交替放牧模式以降低疯草的毒害作用[43]。
  1.3棘豆蠕孢菌辐照诱变选育
  王保海、梁剑平、赵宝玉等[43]利用重离子加速器对疯草内生真菌棘豆蠕孢菌进行辐照诱变选育,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筛选出调控SW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P5CR,获得高产和不产SW的新菌株(保藏号CICC2492、2493)。
  1.4杀灭或抑制疯草内生真菌
  Daniel Cook[44]等用试验证明未感染内生真菌疯草不产生SW,使用杀菌剂处理设法除去疯草中内生真菌或控制在植株体内的传播可降低疯草毒素含量,该方法简单易行,需连续用药,但缺点是见效慢,污染环境;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效果待验证
  2.疯草中毒防控药剂
  药物防控是疯草防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动物食用毒草中毒,该方法最为方便,且成本低,适用性广。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依据羊牛疯草中毒机理和药物作用机理,成功研制4种羊牛疯草中毒防治新制剂[43]。治疗剂——速康解毒口服溶液,有效率95,32%。预防剂——当芪参胡锭,有效率93.44%。预防剂——疯草灵解毒丸,有效率92.17%。治疗预防双重作用舔砖——“抗疯解毒营养舔砖”,有病防病,无病促生长,填补世界疯草中毒病防治药物空白[43]。
  2.1疯草解毒复方中药制剂
  疯草解毒复方中药制剂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联合研制的一种以中药党参、升麻、柴胡、陈皮、甘草、当归、党参、白术、黄芪8味组成的的疯草解毒剂[45]。
  2.2预防动物疯草中毒中药复方剂
  该复方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自主研发,取得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附方剂中的应用(专利号:CN103054987B)。该方剂由陈皮、升麻、炙甘草、党参、当归、柴胡、炙黄芪、白術、微量元素混合剂组成,功效作用为预防中毒、中毒解毒,促进对α-甘露糖苷酶合成的诱导作用,增加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的活性,充分分解由于中毒导致的甘露糖堆积。在实际生产中,针对不同年龄的动物按不同剂量给药,延长预防中毒时间达到50天以上。
  2.3疯草解毒灵缓释丸
  疯草解毒灵缓释丸由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棘豆中毒预防课题组对“棘防A号”和“棘防E号”进行配方优化和药物剂型改造研制而成。樊泽峰等在青海和内蒙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证实青海的试验羊耐受了疯草中毒发生的5个月,内蒙的试验羊耐受了4个多月,田间预防效果显著[46]。四朗玉珍[47]等证实疯草解毒灵缓释丸预防冰川棘豆中毒效果也很明显。
  2.4速康解毒口服液
  速康解毒口服液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和西藏农牧科学院联合研制的专利产品,以酵母甘露聚糖、L-鼠李糖、正磷酸钠等原料按一定比例制成的口服液[48],其对α-甘露糖苷酶的合成具有良好的诱导作用,可以有效解除由疯草中毒引起的动物慢性神经机能障碍。郝宝成[49]等用实验家兔对速康解毒口服液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解毒组试验家兔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现轻微,证实速康解毒口服液有较好的解毒效果。   3.综合防控措施
  疯草及其中毒病防治技术中,传统的物理和化学防控技术由于存在局限性、特异性、生物安全性以及严重破坏草地植被和造成生态污染等缺点,目前已经很少采用。随着人们对疯草生态作用认识的深入以及草地管理体制的健全,更多采取合理放牧、控制放牧期、及时隔离饲养等综合技术,其核心是设计合理的放牧管理措施,减少草场放牧压力,使动物尽可能地少接触疯草来预防中毒发生,效果较为理想[50]。
  3.1疯草“三改三用”防控新理念[43]
  改超载过牧、改惜杀惜售、改化学除草,用毒变宝、用草治草、用草解毒,是减药、防控与利用疯草的根本途径。
  3.2“三·五”防控技术新体系
  王保海、梁剑平、赵宝玉等[43]创立抑制疯草猖獗5项技术:以虫治草、交替放牧、竞争化感、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康复羊牛疯草中毒5项技术:自然康复、药物治疗、药物预防和放牧管理;利用疯草5项技术:生态卫士、天敌昆虫寄主、药用植物、脱毒饲草和牧草贮库。亦即用疯草防风固沙、拦存风携牧草、加工抗灾饲料、作中药材和芫菁寄主五项利用促防技术,利用率达 36.26%。筛选天敌芫菁、藏沙蒿、紫花苜蓿、牲畜践踏、机械挖除五项抑制疯草技术,疯草密度下降 73.23%。控畜量促生态康复、中毒初喂饲草康复、转无疯草区放牧康复、预防剂预防、治疗剂治疗五项中毒防治技术,防效达 98.00%。
  3.3分区治理新模式[43]
  青藏区:没有储存的牧草,羊牛中毒严重发生,采取生态康复为主+预防剂+治疗剂、藏沙蒿+芫菁的治理模式;蒙新区:有一定储存的牧草,羊牛中毒中度发生,采取自然康复+生态康复为主+治疗剂、紫花苜蓿+交替放牧的治理模式;川甘区:有储存的牧草,羊牛中毒轻度发生,采取自然康复为主+治疗剂、紫花针茅+机械耕除的治理模式;分区治理模式结合“三·五”技术体系均减药 90.26%,实现疯草绿色防控。
  四、展望
  天然草地动物疯草中毒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世界草地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是疯草灾害大国,有疯草类毒草46种,面积超过1100万hm2,约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2.80%。疯草造成年均牧草减产 15.6 亿公斤,羊牛死亡 532.3 万只,损失达 50.81 亿元,致重灾户贫困。我国研究者相继开展了疯草生物学、生态学、毒物学、毒理学以及预防与防控技术研究,在疯草致病机理和防控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查清疯草种类分布;探明主要疯草生物学特性、成灾规律、致毒机理;发明防控与利用新产品;创建绿色防控“三·五”新技术体系;解决了西部草地生产重大需求,填补世界空白,提升了中国疯草研究的创新水平,指明今后疯草防控应注重物种竞争、生物控制、控制放牧期、牧场科学管理等方面技术。
  参考文献:
  [1]郝宝成,宋向东,高艳,等.利用亚硝基胍诱变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疯草内生真菌产SW生物合成通路[J].畜牧兽医学报,2019,第50卷(1):169-182.
  [2]WANG Z G,CAO S,XU N,et al.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fungal endophyte from 3 locoweed species in china[J].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2017,26(10):158-169.
  [3]Woudenberg JH,Groenewald JZ,Binder M,et al.Alternaria redefined[J].Stud Mycol,2013, 75(1):171-212.
  [4]Braun K,Romero J,Liddell C,et al.Production of swainsonine by fungal endophytes of locoweed[J].Mycol Res,2003,107(Pt 8):980-8.
  [5]LU H,Q HY,ZHOU Q W,et al.Endogenous fungi isolated from three locoweed species from rangeland in western China[J].Afr J Microbiol Res,2017,11(5):155-70.
  [6]余永濤,李金荣,赵清梅,等.直立黄芪中产苦马豆素真菌的分离与鉴定[J].畜牧兽医学报,2018,49(8):1770-80.
  [7]WU C C,H TS,LU H,et al.The toxicology mechanism of endophytic fungus and swainsonine in locoweed[J].Environ Toxicol Pharmacol,2016,47:38-46.
  [8]权海云,任祯慧,路浩,等.苦马豆素研究最新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17,37(8):1633-40.
  [9]Sagita R,Quax WJ,Haslinger K.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of Endophytic Fungi for Bioprospecting Efforts[J].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2021,9:649906.
  [10]Cook D,Donzelli BGG,Creamer R,et al.Swainsonine Biosynthesis Genes in Diverse Symbiotic and Pathogenic Fungi[J].G3 (Bethesda,Md),2017,7(6):1791-7.   [11]He W,Guo L,Wang L,et al.Host Genotype and Precipitation Influence of Fungal Endophyte Symbiosis and Mycotoxin Abundance in a Locowee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9,20(21).
  [12]Martinez A,Robles CA,Roper JM,et al.Detection of swainsonine-producing endophytes in Patagonian Astragalus species[J].Toxicon,2019,171:1-6.
  [13]RALPHS MH,COOK D,GARDNER DR.Transmission of the locoweed endophyte to the nextgeneration of plants[J].Fungal Ecol,2011,4(4):251-5.
  [14]Cook D,Gardner DR,Pfister JA.Swainsonine-Containing Pla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Endophytic Fungi[J].J Agr Food Chem,2014,62(30):7326-34.
  [15]LU H,QUAN H,ZHOU Q,et al .Endogenous fungi isolated from three locoweed species from rangeland in western China[J].Can J Microbiol,2017,11(5):155-70.
  [16]郝宝成,温峰琴,胡永浩,等.利用亚硝基胍诱变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疯草内生真菌产SW生物合成通路[J].畜牧兽医学报,2019,50(1):169-82.
  [17]Sun L,Jin X,Xie L,et al.Swainsonine represses glioma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reduction of miR-92a expression[J].BMC cancer,2019,19(1):247.
  [18]Lv H,Zhang S,Hao X.Swainsonine protects H9c2 cells against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apoptosis and inflammatory injury via down-regulating miR-429[J].Cell cycle (Georgetown,Tex),2020,19(2):207-17.
  [19]周启武,赵宝玉,路浩,等.中国西部天然草地疯草生态及动物疯草中毒研究与防控现状[J].中国农业科学,2013,046(006):1280-1296.
  [20]Wu CC,Han TS,Lu H,et al.The toxicology mechanism of endophytic fungus and swainsonine in locoweed[J].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2016,47:38-46.
  [21]Wu CC,Wang WL,Liu XX,et al.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ve treatment for animal disease due to locoweed poisoning[J].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2014,37(1):336-47.
  [22]Chenchen W U,Zhao B,Hao L U,et al.Dynamic Change of Swainsonine in Major Locoweed Spieces in China[J].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2014,23(5):51-58.
  [23]Stegelmeier BL,Molyneux RJ,Elbein AD,et al.The lesions of locoweed (Astragalus mollissimus),swainsonine,and castanospermine in rats[J].Vet Pathol,1995,32(3):289-98.
  [24]Stegelmeier BL,James LF,Panter KE,et al.Tissue and Serum Swainsonine Concentrations in Sheep Ingesting Astragalus-Lentiginosus (Locoweed)[J].Vet Hum Toxicol,1995,37(4):336-9.
  [25]COOK D,R MH,WELCH K D,et al.Locoweed poisoning in livestock[J].Soc Range Manage,2009,31(1):16-21.
  [26]黃鑫,梁剑平,高旭东,等.苦马豆素的来源、药理作用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学报,2016,47(6):1075-1085.
  [27]COOK D GDR,MARTINEZ A,et al.Screening for swainsonine among South American Astragalus species[J].Toxicon,2017,139:54-57.   [28]Molyneux R,James L.Loco intoxication:indolizidine alkaloids of spotted locoweed (Astragalus lentiginosus).[J].Science,1982,216(4542):190-191.
  [29].James L F .Swainsonine and related glycosidase inhibitors.1st ed.,1989.
  [30]CARVALHO NUNES L D BLS,COOK D,et al.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omparison of Astragalus lentiginosus and Ipomoea carnea poisoning in goats[J].Official J Int Soc Toxinol,2019,12(18):20-28.
  [31]LU H,MA F,WANG H,et al.The effects of swainsonine on the activity and expression of α-mannosidase in BRL-3A cells[J].Toxicon,2015,99:44-50.
  [32]姚娜,贾琦珍,陈根元,等.小花棘豆中毒对和田羊母羊繁殖器官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7,第44卷(10):3009-15.
  [33]王帅,廖秋萍,贾琦珍,等.小花棘豆中毒对和田羊内脏器官α-甘露糖苷酶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9):2308-11.
  [34]Lu H,Ma F,Zhang L,et al.Swainsonine-induced apoptosis pathway in cerebral cortical neurons[J].Res Vet Sci,2015,102:34-7.
  [35]王帅,廖秋萍,贾琦珍,等.小花棘豆中毒对小鼠脑组织α-甘露糖苷酶表达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5,47(5):92-5.
  [36]Golombek DA,Agostino PV,Plano SA,et al.Signaling in the mammalian circadian clock:the NO/cGMP pathway[J].Neurochemistry international,2004,45(6):929-36.
  [37]王帅,贾琦珍,矫继峰,等.苦马豆素对大鼠不同脑区NO-cGMP-Glu含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5,第28卷(5):2278-83.
  [38]卢健雄.甘肃棘豆的营养成分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1996,(1):35.
  [39]刘璐,冯艳,贾志宏,等.中国疯草开发利用的进展[J].家畜生态学,2010,(2):102-5.
  [40]孙暾,李国中,付登胜,等.青贮疯草及其颗粒饲料对绵羊的增重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动物医学进展,2017,38(008):48-52.
  [41]沈明华,赵国成,袁平珍,等.不同方法青贮黄花棘豆后苦马豆素含量的测定[J].饲料研究,2014,(3):71-3.
  [42]陈璟,黄文颖,赵宝玉,等.发酵时间对黄花棘豆青贮品质及苦马豆素含量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19,第40卷(11):77-81.
  [43]王保海,王敬龙,次仁多吉,等.中国西部草地疯草成灾与毒害绿色防控及利用体系创建应用[J].中国科技成果,2019,(6):57-8.
  [44]Cook D,Gardner DR,Roper JM,et al.Fungicide treatment and clipping of Oxytropis sericea does not disrupt swainsonine concentrations[J].Toxicon,2016,122:26-30.
  [45]郝宝成,权晓弟,叶永丽,等.疯草解毒复方中药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6,第43卷(6):1550-6.
  [46]樊泽峰.“疯草灵缓释丸”预防绵羊棘豆中毒效果评价及田间药效试验[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47]四朗玉珍,赵宝玉.山羊冰川棘豆中毒田间预防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15,(11):65-7.
  [48]权晓弟,郝宝成,薛慧文,等.速康解毒口服液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J].西北农业学报,2014,23(8):20-4.
  [49]郝宝成,杨贤鹏,王学红,等.速康解毒口服液对家兔茎直黄芪中毒的疗效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14,33(002):1-5.
  [50]浮晶晶,郭亚洲,黄文颖,等.疯草类植物在美国天然草地的分布及其动物中毒病研究现状与展望[J].草地学报,2019,第27卷(3):519-30.
  作者简介:曾巍,男,(1999.3),哈尼族,籍贯云南景洪,本科生,研究方向:动物疾病防控与治疗。
  西北農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其他文献
摘要:高频外科手术中的烫伤与中性电极使用不当有密切关联。近期上海地区的医疗器械注册人收到5例中性电极粘贴部位烫伤的不良事件,事件原因在于说明书不充分导致误用和缺乏培训。通过對说明书分析和问卷调查,我们认为中性电极部位烫伤可能的原因包括非主观故意重复使用,没考虑患者体重,施加功率过大,手术时间过长,产品超有效期,未满足运输保存条件。建议注册人完善说明书,避免误用,医护人员严格遵照说明书的警示和注意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404-01  一、案例简介  刘先生42岁,初中文化,农民。妻子39岁,初中文化,农民。现在育有一儿子一岁多。曾经有一女儿在5年级时因为地震去世了,虽然时间过去了几年,但一家人还是没有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  妻子告诉心理援助人员丈夫经常对儿子吼叫,极其不耐烦,也不爱抱抱孩子,好像这孩子不是亲生的。儿子
期刊
摘要:目前,电子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形式日益严峻。各医疗结构在网络安全技术安全防护措施建设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都做了相当的工作,能够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防护体系,保障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但就目前绝大多数的医疗系统而言,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可能对医疗数据安全造成威胁。本文结合目前多数医疗结构的具体情况,指出其面临的网络安全方面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期刊
摘要:肾性水肿是因各种因素导致肾脏损伤,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津液运行障碍,以致水湿停聚,泛溢人体各部而形成以水肿为主证的疾病。本文从治疗痰饮病大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浅析肾性水肿与痰饮的联系,并以此为治疗肾性水肿提供理论指导,为探索中医辨证论治肾性水肿的特色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辨证论,肾性水肿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人體器官协调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沟通交流、帮助服务、优化管理等四个阶段出现的焦点问题,寻找相应对策,提高器官捐献率。方法:采用逻辑分析论证的方法,针对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如何与潜在捐献者及家属建立信任关系为切入点进行深入调查、剖析。结果:许多涉及管理模式创新、心理学知识能较好的应用于器官捐献工作,并形成有效的方案。结论:通过转变理念、创新机制,以环环相扣的流程为线索,以不同理论体系为支
期刊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道引起诸多不适症状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会出现反流、烧心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痛恶心的情况。病情迁延反复,会使得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目前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医经过辨证论治,分为标本虚实,结合外治法疗效理想,复发率较低,受到诸多学者的认可。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医生签约和慢性病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某社区高血压病人270人,分为三组,其中一组不做任何的干预治疗是为对照组,另外的两组一组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积进行干预治疗,另一组采用慢性病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治疗。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管理前后的血压变化,体重指数变化以及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采用家庭医生签约和慢性病管理的两组能大大提高患者血压、体重的恢复速度,以
期刊
摘要:目前比较常见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属于短程治疗的必选药物,但是该药物长期服用,会对肝脏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晚期还会出现急性肝衰竭,具有起病急、来势凶猛、死亡率高等特点。基于此,本文对抗结核药物引起急性肝衰竭1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急性肝衰竭;死亡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目的 对临床糖尿病患者开展干预的过程中,加强全科医生指导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应用之后,能否取得更满意的效果进行观察,评价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抽取90例开展对照研究,随机一比一比例分观察、对照两组,人数一样的情况下,对照组使用常规全科医生干预,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全科医生引导下的患者自我管理。对两组分别开展干预之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管理
期刊
摘要:“群君群臣”是太白草医组方又一特色。所谓“群君群臣”是指针对病情组方时,采用多味药物或药队或经典小方剂为君药和臣药,组成方剂,便于临床使用的一个组方方法。现予以介绍,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太白草医;群君群臣;组方;原则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424-02  “群君群臣”是太白草医组方又一特色。所谓“群君群臣”是指针对病情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