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病案举隅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腧穴热敏灸在临床尤其在各类药物难治性疾病的应用中疗效明显。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复杂,其发病机制至今还未完全明确,治疗较为棘手,常以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为主,但收效欠佳。王万春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将腧穴热敏灸运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腧穴热敏灸;病案
  【中图分类号】R69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4-0071-03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thermal moxibustion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effect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especially in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drugs refractory diseases won the majority of doctors and patients trust.The chronic prostatiti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re so complex that we can fully clear its pathogenesis.It’s treatment is more difficult,so always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for cure it.But it not work. Mentor combined with many years of clinical experience, use the thermal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rostatitis achieved more satisfactory results. Fully demonstrated the clinical advantages of thermal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Keywords:Thermal Moxibustion;Chronic Prostatitis;Medical Records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的疾病,临床上以尿不尽、尿频、尿痛、会阴及少腹部坠胀不适,尿道滴白等症状为主要特征[1]。中医学将其归属于“精浊”“淋证”等范畴。其症状复杂、发病缓慢、病程迁延、顽固难愈、易反复,对患者影响较大,但中西医治疗棘手且无统一方案,故亟需探求出新的治疗措施。王万春从事男科临床与科研工作30余年, 在男科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 受益匪浅, 现将其运用腧穴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典型病案介绍如下, 以飨同道。
  1 肝郁湿热案
  曹某,男,38岁, 2016年8月15日初诊。患者因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少腹不适,在外院拟诊为“前列腺炎”,口服多种抗生素及中成药治疗,症状未见好转,并出现少腹及会阴部胀痛等不适。2016年3月初,在外院行中医治疗,未获效。刻下症见:尿频、尿急、尿道不适,少腹及会阴部胀痛,口干、心烦,夜寐不安。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诊断: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精浊病,肝郁湿热证。治以疏肝解郁,清热利湿为法,予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药物组成:柴胡10g,白芍15g,丹参10g,枳壳10g,黄芩10g,土茯苓30g,败酱草10g,萆薢10g,远志6g,龙胆草10g,栀子6g,郁金10g,生地15g,王不留行10g,炙甘草3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西药予哈乐(生产厂家: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00681,0.2mg×10粒),每晚1粒。2016年8月22日二诊,患者症状不减,尿频、尿急、会阴及尾骶部胀痛,舌脉同前。患者拒服中药,遂停西药,改用热敏灸治疗:①热敏灸探查:肾俞、腰阳关、命门。②操作:双侧肾俞穴行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流徐徐入里。5min后,热流沿督脉下行,抵腰骶部及会阴部,再灸10min左右,热感透至少腹部,并有少腹部皮肤灼热感,约45min,热流回缩至肾俞,停灸,完成一次热敏灸治疗。按上述方法治疗,3次治疗后更换为腰阳关、命门穴进行热敏灸,再进行3次治疗后改为肾俞穴,以此秩序进行交替治疗,治疗10次后,尿频、尿急及少腹会阴胀痛症状明显减轻,精神好,寐安。再行5次治疗(穴位选取秩序同上),症状消失。继续巩固5次上述穴位热敏灸治疗,随访6月未复发。
  按:患者尿道不适、心烦、舌脉象等症均符合肝郁湿热证,西药予哈乐口服以选择性地阻断前列腺中的α1A肾上腺素受体,松弛前列腺平滑肌,从而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所致的排尿困难等症状[2];中药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黄芩、土茯苓、萆薢、龙胆草、栀子清热利湿排浊;柴胡、枳壳、丹参、郁金、王不留行、远志活血行气解郁,上药共奏清热利湿、行气解郁之功,但因肝郁气滞,湿性黏滞,加之患者久病未愈,邪聚日久,短期内难以见效实属正常。该患者灸疗时出现的透热、扩热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是患者本病狀态下的特异性敏感腧穴,对此类热敏化腧穴进行艾灸,使艾热更为直接的到达病所,进而起到小刺激大反应的效果,起效快于单纯的中药内服。
  2 肝郁气滞案
  陈某,男,41岁,2015年10月19日初诊。患者因一年前不洁性生活感染支原体,经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后,3次复查支原体(-),但患者仍感尿道内不适、尿频,在省内外多家医院求治,诊断“尿道炎”、“前列腺炎”,经过多种抗生素、中药治疗,疗效不显。2015年8月于心理科咨询,拟诊轻度抑郁症,但拒绝服药。刻下症见:尿频、尿道内有蚁行不适感,尾骶部疼痛不适,心烦焦虑,情绪难以自控,夜寐不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西医诊断:非淋菌性尿道炎后综合征;中医诊断:淋证,肝郁气滞证。予腧穴热敏灸治疗。①热敏灸探查:膀胱俞、中极。②操作:双侧膀胱俞行双点温和灸,数分钟后,其热流上达肾俞,三焦俞,下达会阴、肛门部,或热流扩散融合,温暖整个腰背部。10min后,热感向少腹部穿透,并达关元、中极穴,阴茎内亦有热流涌动。40min后,热感渐渐回缩至膀胱俞。停灸,完成一次热敏灸治疗。每3次治疗后更换为中极穴,再进行3次治疗后改为膀胱俞,以此秩序进行交替治疗,10次为一疗程。治疗10次后,患者尿频、尿道不适及尾骶部疼痛症状减轻,夜寐好转,心情舒畅,自信心提升。以上述方案治疗20次后,症状基本消失。同上法巩固治疗15次,但灸感明显减少。随访6月未复发。   按:非淋菌性尿道炎后综合征是指非淋菌性尿道炎经相应抗菌药物治疗后,已无尿道炎的临床及实验室客观依据,但患者仍诉有多种症状和不适的症候群[3]。现代医学目前对于本病暂无较好的治疗方案,以至于患者被疾病长期折磨而情志抑郁。不通则痛是本病中医上的病机,治疗上则以通经络、调气血为主。热敏灸治疗时,患者自觉热感由膀胱俞扩散透达至关元、中极等穴位,正体现了热敏灸疗法疏通经络,调畅气血的效果,该法应用于治疗本病可谓是若合符节。
  3 湿热瘀阻案
  李某,男,35岁,2016年9月20日初诊。患者因工作原因长期久坐,2年前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在外院拟诊为“慢性前列腺炎”,经过抗生素、中药以及尿道灌注、离子导入等治疗,症状不减,1年前出现早泄,同房时间不足1min。刻下症见:尿频、尿急、尿不尽,时有尿痛、早泄、口干、口苦、心烦,小便色黄,大便不爽,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涩。诊断: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精浊病、淋证,湿热瘀阻证。予腧穴热敏灸治疗。①热敏灸探查:次髎穴、膀胱俞、足三里。②操作:于次髎穴行双点温和灸,5min后,胀热感扩散至腰骶部,15min后,胀热感延及少腹及会阴部,25min后,有热流向双下肢扩散,灸至45min左右,胀热感渐渐消失,完成一次热敏灸治疗。每3次治疗后更换为双侧膀胱俞,再进行3次治疗后改为双侧足三里,三组穴位循环应用,治疗10次后,患者尿频、尿急、尿不尽症状改善,同房时间改善。以上法治疗20次后,尿频、尿急、尿不尽明显改善,早泄亦明显好转。同上法治疗35次左右,症状基本消失,同房时间恢复如前。
  按:患者因工作性质长期久坐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化为瘀滞,日久生湿,湿浊积聚,日久化热,湿热瘀结于下焦,故见尿急、尿痛等症。膀胱俞、次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二对骶后孔,与男性前列腺的解剖范围相对应。热敏灸治疗时,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热能与芳香之气通过腧穴渗透入病所,从而达到化湿散瘀通络之效,加次髎穴强腰利湿、膀胱俞清膀胱之热、足三里通经活络,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4 小结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是采用点燃的艾条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腧穴,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觉(酸、麻、胀)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4]。
  王万春教授通过临床上应用腧穴热敏灸疗法,总结出以下心得:
  腧穴热敏灸疗法的关键在于①找到热敏穴:前列腺炎的热敏穴多分布在任脉、督脉、膀胱经上。常用穴位:关元,中极,气海,命门,腰俞,腰阳关,肾俞,膀胱俞,次髎,中髎,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血海等。②灸感的强弱:灸感强疗效好。③灸感需至饱和量。
  热敏穴位的分布,与中医证型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热敏灸的疗效,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型疗效最好;湿热下注型次之;肾虚型较慢。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腧穴热敏灸不矛盾,往往起到协同作用。根據笔者目前临床上的应用发现,热敏灸对改善患者自觉症状,如尿频、尿急、少腹会阴痛疗效好,见效快;但对前列腺液常规中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的改善较慢,而中医辨证论治则有较好的互补作用。
  慢性前列腺炎,目前病因、病机尚不完全清楚,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确切,热敏灸治疗往往起到独特的效果,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推断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减少排尿障碍、促进组织修复、改善局部循环、加速组织代谢、影响分泌功能、提高疼痛阈值、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有关[5]。
  腧穴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但仍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样本数少,客观标准不统一,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前瞻性研究。随着中医药技术的现代化,今后应加强临床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从多方面探索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从而使热敏灸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德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7):33-34.
  [2]刘左成,李广宇,黄伟,等.宁泌泰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16(3):26.
  [3]王万春,严张仁.加味四逆散治疗淋病后及非淋菌性尿道炎后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5):604.
  [4]陈日新,陈明人,康明非.热敏灸实用读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陈思达,刘步平,胡秋兰,等.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述评[J].现代医院,2016,16(8):1166-1168.
  (收稿日期:2018-05-14 编辑:陶希睿)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口服加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口服及灌肠治疗,4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肠镜评分、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治疗后随访3月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结
期刊
【摘 要】 文章从对云南中医学院现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和研究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厘清了思路,明确了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4-0116-03  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talent t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土家药通肠散穴位贴敷改善心衰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将120例心衰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心衰的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护理干预与手法腹部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土家药通肠散外敷于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6h,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的变化、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
期刊
【摘 要】 目的:建立夏枯草八味丸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夏枯草八味丸处方中的夏枯草球和板蓝根进行定性鉴别。夏枯草球鉴别中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酸(15∶3∶3.5∶0.5,V/V)为展开剂;板蓝根的鉴别中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夏枯草球、板蓝根的特征斑点。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
期刊
【摘 要】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理念不断加强,对中医药服务需求日益旺盛,急需继承和弘扬好中医药。信息化时代,中医电子病历档案已逐步成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承载,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发掘利用至关重要。本文立足“健康云南”战略背景,结合实际,对云南省公立中医医院中医电子病历档案及其优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促进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管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常住居民的中医体质构成,为本地区人群进行健康干预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依托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及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包中的中医服务内容,自制问卷开展体质调查和干预评价。 结果: 共调查2340名居民,平均年龄(41.25±7.5)岁,男性1320例,占56.41%,女性1020例,占43.59%,干预前平和质630例,占比26.9%,干预后平和质810例,占比34
期刊
【摘 要】 卢云教授运用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良好。本文浅析卢云教授运用健脾活血法治疗CAG的临床经验,并附典型病案一则,以期对临床有所启迪。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健脾活血  【中图分类号】R537.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6-0057-02  Abstract:Professor Lu Yun uses the metho
期刊
【摘 要】 目的:考察太子参均一多糖对大鼠小肠α-糖苷酶活性影响,探讨其降血糖途径。方法:由大鼠分离小肠α-糖苷酶,以对硝基酚-α-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利用α-葡萄糖苷酶将其分解成pNP及葡萄糖,而pNP在碱性条件下显色的原理测定酶活力,以考察太子参均一多糖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太子参均一多糖HP0.5MSC-F和HPH-1-2,浓度为400μmol/L时对大鼠小肠α-糖苷酶活性抑制率分别
期刊
【摘 要】 目的:测定紫金龙药材中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的含量,为建立紫金龙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附录Ⅸ 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Ⅸ K灰分测定法和附录Ⅹ A浸出物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紫金龙药材水分含量在11.09%~14.29%之间;药材总灰分含量1.883%~5.937%之间;药材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2131%~0.9064%之间;药材
期刊
【摘 要】 毛德西教授精研中医经典,博采众家之长,以《内经》“君一臣二”为则,结合其50余年的临证经验,提出小而精的三味方。其中芳香三味饮为芳香化湿增食欲的代表方。方中藿香、佩兰、砂仁三味为健脾化湿的主药,用于治疗中焦湿浊不化之胃脘痞闷、不思饮食、口淡黏腻或有秽浊之气、肢体困倦、苔白腻等症。附验案两则以佐证。  【关键词】 藿香;健脾化湿;中焦;临证经验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志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