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宁愿一个人住。在美国有3100万人独居,占成年人口的1/7,独居的人占据了全美国28%的住宅,这个数字在1950年只有9%。在西雅图、旧金山、丹佛、费城、华盛顿特区和芝加哥等大城市,35%~45%的房子里只住了一个人,在曼哈顿,几乎一半房子只住了一个人。美国人觉得他们是受到了热爱孤独的哲学家爱默生的影响,但其实这一趋势在其他富裕国家也同样非常明显。
美国的独居率比欧洲还要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独居率全球最高,在斯德哥尔摩,50%的房子是一个人居住,这是令人震惊的数字。
独居作为一股世界潮流,在印度、巴西和中国增长最为快速。中国“独居族”的阵营正迅速扩大,特别是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大都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独居已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生活方式。
独居是一种富裕病
豆瓣网“独居女子”小组创建于2007年,现在有2万多成员,此外豆瓣网还有“独居的孩子”、“独居男子”、“独居老人”等独居者小组。“自主”和“自由”是中国独居族的宣言,独居族既有未尝试过婚姻的年轻人,也有从婚姻的围城里冲出来的离异者。独居者一般都性格独立,而且都拥有体面的工作,出入高档写字楼或星级酒店,而且经济独立,独自供房供车。
独居女子小组的一个成员在网上记录自己的生活,看起来完全是一种闲适的中产阶级模本,比如:“今晚科目是煲汤、涂指甲油、看一部电影,真的不想练琴……早餐我吃了蒜蓉法包、煎鸡蛋、咖啡、枸杞菊花茶,还有奇异果。一边吃一边看杂志,这是我最喜欢的方式。”
选择独居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比如很多已婚女性都比她们的丈夫活得长,而健康的单身男性则是稀缺资源,这注定了很多女性在晚年要有一段不短的独居时光。现在,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意识到,一家人住在一起,如果不和谐便会危机四伏冲突不断,所谓的几代同堂大多数时候就是一场灾难。
2009年,南京白下区老龄办随机选择全区10个街道的60户独居老人进行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老人选择独居,这与同子女关系的好坏无关。家住西华东村的一位78岁老人,16年前丈夫患病去世后,就一直独居至今。“我一个人住,不是因为儿女不孝顺,是我不愿意跟孩子们一起住。跟他们住就得遵守他们的作息时间,太不自由了。”她说,自己喜欢在家读书、看报,有时间就去小区广场上转转,和其他老人聊聊天,有时打电话约几个老同事、老同学来家里坐坐,过得很自在。
今天,中国的老年人独居现象增多,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富裕。如果有经济实力独自购买或租下一套房子,不管对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寻找室友都没什么吸引力。像《生活大爆炸》里那样热闹的同居生活只是美剧的噱头而已。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独居是种奢侈的选择,就像买豪车、肉类消费比例上升一样是社会富裕的象征。
例如日本,受到晚婚趋势的影响,日本独居的男女日渐增多,日本某调查公司近日以800名18至29年龄段、居住在首都圈内的男女为对象进行了调查。当调查问及“现在每月的房租为多少”时,学生们的回答平均为5.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800元),而公司职员的回答则平均为6.5万日元(5200元)。另外,对于居住的房屋类型,回答一居的人最多,超过了半数。
他们为什么独居
一些社会学家认为,人们选择独居更大的原因是失去了对家庭的信仰。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说过,“一旦意识到传统并非理所当然的, 人们就开始意识到,为了家族纽带尤其是为了父母而住在一起的话,个人是做出了多大的牺牲和让步。”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家安德鲁·彻林也说:“在今天,个人既不是对父母也不是对孩子负责,而主要是对自己负责。”
现代社会里的女性越来越意识到她们承受了多么大的家庭负担。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妇女大规模进入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多的女性延迟结婚。女性可以养活自己,都市白领女性还有经济实力自己买房,婚姻再也不是女人寻求经济保护的避难所。
这场变革不过发生在半个世纪之内。
独居潮流背后最大的推动力是人们对自由的追求。现代文化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和个人自主权。在美国育儿专家斯伯克医生的倡导下,西方人打破了古老的传统,母亲不再和婴儿睡在一起了。中产阶级的小孩子独自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从1960年到1980年,美国家庭的婴儿睡房从平均0.7个上升到1.1个。以至于现在父母和孩子很少同时待在一个房间里,甚至吃饭都不在一起。学生们越来越期望能够在大学里独居一室。虽然大学毕业后会暂时合租,不过能够搬入个人的公寓房,成了从青年进入成年的关键标志。
推动独居的其他社会力量还包括交通通讯革命,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虚拟的联系;而都市化让那些独居的人可以聚集在满是咖啡馆和洗衣店得社区里。独居的话可能要一个人面对漫长而空虚的周末,但是即使是那些社交狂人,在party 结束之后也会感觉到渴望独自一人的那种诱惑。
社会学命名
尽管独居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但这种社会现象却一直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当独居具有广泛性的公共意义的时候,社会学家需要帮助人们辨识和理解它的概念。美国作家埃里克·克林伯格(Eric Klinenberg)的新书《单飞:独居的崛起和奇异需求》就是人们期待已久的书。这本书试图揭示独居这股潮流背后的社会力量和独居人的心理因素。
在美国,没结婚的成年人数量远比结婚的成年人多,但是之前没有人进一步想调查这些没结婚的成年人是如何独自生活的。克林伯格和他的调查小组采访 了300个独居者。他们发现美国人对于独居状态很焦虑,虽然他们相信独立,信奉个人奋斗,但是他们也渴望交流。当某个人独居的时候,总是担心缺少了什么。
对此,克林伯格说,独居和隐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实际上,独居的人比结婚的人花更多时间用于社交,独居并不是离群索居,而是非常社会化的。克林伯格认为独居的潮流会加速中心城市复兴,因为独居的人更愿意进入咖啡馆和餐馆,做民间组织的志愿者,听演讲和音乐会,把更多时间花在公园和其他公共空间。研究城市趋势的学者认为这些独居者可以创造更好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
如今我们生活在“过度联系”的社会里,如果说我们曾经担心过与世隔绝,那么今天我们该担心的是联系过多。独居就是让你重新获得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是有益的,你的家成了逃避数字时代持续不断的信息冲击的避难所。而且你在家里也可以和任何人任何地方取得联系,通讯技术的变革让独居具有了合理性。
独居者忧虑什么
克林伯格和他的调查团队采访了各式各样的独居者,尽管很多受访者认为他们自由自在,可以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他们好像缺少基本的人际交往。有些人靠宠物和电子游戏机、电脑的陪伴度日。独居的男人尤其孤独,他们相对缺少女人那种编织朋友圈子的社交能力。
克林伯格认为独居这股潮流并不让人忧虑,不过很多人可能不同意他的观点。有的社会学家称独居为“独立的暴政”,心理学上称为“防御性个人主义”。独居者担心做出承诺,害怕为了适应和照顾他人而做出牺牲。一个老年妇女抱怨她的女儿很讨厌,不停谈论她自己那陷入困境的婚姻,好像爱一个人就不应该拿自己的烦恼来打扰他一样。另外一个独居的老年女性的警惕近乎偏执,声称她11岁的外孙女“可爱、甜美,但是难以驾驭,一点都不让人信任”。
人是群居的动物,很多人愿意与亲人住在一起,或者与亲密的朋友住在一起,他们认为这比一个人独居要有益得多。日本绘本作家高木直子在《一个人住第5年》中写道:“如果不幸生病了的话,一定要趁还有力气时去超市买储蓄粮食。这种心境很是凄凉,但是现在独居是很多人必然的选择,即使独居并不总是很快乐,但毕竟还是心甘情愿的。”
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专家们会说离婚率会下降,年轻人会搬回父母家去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但是也不尽然。自2008年以来,美国的独居者反而越来越多了,日本在经历“失去的10年”中也有类似的现象。所以经济低迷并不一定会减缓或终止独居的潮流。
独居的8大理由
独居是一种成年礼
最近几十年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把独住看做进入成年的关键标识。在大都市这种观念最流行。很多年轻人把拥有自己的房子看做成功的标志,认为独居是一种发现自我建立个人安全感的途径。
不用与室友相处
有没有曾经合租,最后没有成为敌人的室友呢?根据调查答案是否定的。所谓室友的定义就是,停止付共同账单的曾经的朋友。室友千奇百怪,偷东西的,人品差的,从不出门的,突然人间蒸发的,在博客说你坏话的……还有些室友成了你的男、女朋友,分手之后,还拒绝搬走。
灵活
现代社会需要二三十岁的年轻白领不是去结婚组建家庭,而且在人生的这一阶段学习、工作,获得技能。这让他们花费更多时间去努力工作,提升自己,取悦雇主。学习新的技能,展示自己的多样性,旅行、搬迁,建立人际关系网。在社会的阶梯上摸爬滚打。如果不用向任何人负责,并且独居的话,这一切做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独处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独处比任何时候都要珍贵,我们需要时间和空间独处,放松,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生活。与很多人住在一起很难有独处的机会,但是独居却有大把时间独处。
自由
可以在马桶上,想坐多久坐多久,没有人催!裸体游荡不会有人抗议!独居就是解放,是性自由的必要条件。独居可以让两人的感情成熟发展,或者让有些人去寻找真爱。要想如此,独居者需要更加社会化。
单飞有助双宿
当双方满是憧憬满腔热情的投入的时候,婚姻其实很危险。独居的成年人对婚姻充满怀疑,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婚姻是一种妥协。双方可以公开谈论各自的权利,如果对婚姻没有信任,独居者就会一直待在自己的地方。
并非永久
大多数年轻人把独居看做一个阶段,而不是终点。不管他们是否在积极寻找伴侣,还是期望最终能够结婚。今天84%的美国女人在40岁之前结婚,95%在65岁之前结婚。90%没有结婚的人相信有一天他们会结婚。
不会比和错误的人结婚更孤独
经历过离婚和分手的人都说最孤独的就是与错误的人生活在一起。相比之下,独居者可以找与自己臭味相投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