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能源作为世界各国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目前各国的情况来看,人们对能源已经形成了一种依赖,尤其是油料类在日常的生活中和工作中被广泛的利用。为了能够将能源可持续利用,保证成品油品质,开发出一些高性能的油品显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非常重要的工作,更是炼油工业和油类市场的客观必然需求。因此,从原油的生产到使用是一个比较复杂多变的过程,其中一些因素很可能影响成品油组分和品质,在成品油的分析过程中要掌握好各项操作流程的正规性和严密性,从而保证成品油组成稳定和质量的可靠。
[关键词]成品油;分析;质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342-01
一个国家的经济、环境、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那么必须要依赖能源来作为辅助条件。目前我国对成品油的质量管理以及炼油工业对原油处理的工艺控制,和以往相比较之下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但是和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从现在的成品油市场上来看,成品油的品质是良莠不齐,应该通过改善管理措施和监督过程,从而能够更好的规范市场,使用一些标准化的手段使市面上流通的成品油的质量得到一个保证,满足成品油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能的要求和标准。
一、 成品油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炼油环节对成品油质量的影响
炼油的生产环节可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会直接影响成品油的质量。成品油的生产过程中,从油田开采到原油的输送,经过脱盐、脱水等工艺后,还要在常减压蒸馏塔中将原油中不同的组分按沸点分开,经过对原油调和剂的添加最后形成优质的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其余部分都会作为加工原料进一步的加工,转化为重整汽油产品。在目前我国的市场比较普遍的主流成品油主要包括,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等,这些都是在高压条件下加入氢裂转变而来的。我们时常会发现一些质量比较差的成品汽油和柴油,这些质量问题都是由于在原油处理过程中不按照正规操作流程或者是偷工减料行为才造成的。据相关的调查,还有个别的炼油厂为了牟取私利,未使用原油精馏,而是非法采用其他原料与标准成品油进行勾兑或者是使用溶剂油与工业废油进行调和,生产出一些以假乱真的劣质成品油,其中的某些元素和含量严重超标,最后导致调和油的质量无法保证,在一些汽车使用后会损坏气缸、闪点过低、造成火灾、大气污染、安全和人体健康等严重的后果。
2、储运过程中成品油质量的变化
2.1在成品油的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都会造成油料不断的蒸发轻质油成分,会造成数量缓慢的减少以及质量的微妙变化。油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饱和蒸汽压越大油料的蒸发损失程度就会越严重,影响油料蒸发的主要因素包括,储运的温度和湿度、油料温度与外界温差、液面表面积、油料罐开启频率等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油料的蒸发。
2.2在一些成品油的储存过程中都不会真空封装,这样就会造成油料直接和大气接触,其后发生化学反应。尤其是在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下或者是有某种金属催化物的存在时,会使氧化反应更加的剧烈,从而导致了油料的组分会发生系列变化,成品油的质量会大大的降低。
2.3成品油中的某种物质会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一些时候还会混入外界的雨雪污染。如果这些水分杂质混入到燃料油中,就会使燃料氧化速度加快,在使用时就会遭到破坏,假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汽油、柴油和煤油中含有水分,那么水分会溶解低分子酸,这样就会造成使用的设备出现严重腐蚀现象。
2.4除了以上几点,在成品油的储运过程中会与很多设备装置长时间的接触,在这样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混入各种机械杂质。一些比较大的颗粒状会堵塞输油管和滤清器,最后在供油的时候会出现不流畅的现象,同时这样的问题还会增加设备的磨损程度,划伤摩擦面,甚至会无法取出混入的杂质。
2.5混油的污染导致变质也是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见到的一种原因,这样的情况大多时候都是由于管理不到位和操作失误而引起的,每种油品的性质都是大不相同的,用途也都是存在差异的,如果一旦发生混油现象就会导致油品的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润滑油中如果不小心混入溶剂油,就会使润滑油的闪点遭到破坏,润滑油的黏度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柴油中混入了少量的汽油,就会导致柴油闪点降低,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大几率会增加爆震、设备损坏等问题。
二、 控制成品油质量的分析和措施
1、为了能够更有效的防止油料发生氧化变质,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注意油料的储存环境,并且进行合理的改善。首先,温度是油料蒸发的主要因素之一,温度越高油料的蒸发和氧化的速度就越快,温度低就会使速度减慢。其次,蒸发和氧化两者都和空气接触有着直接的关系,空间越大空气流通就越快,这样就会使成品油更容易蒸发。另外,日光照射、接触金属等都是造成油料氧化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对成品油降低温度、温差,合理的安排工作进程,降低油料存取频率,从而减少储存罐中的空气含量等措施,减少油料的外界接触,保持质量稳定。
2、防止水分和颗粒状的杂物混入油料中,经常保持对油罐和其他储油容器的清洁工作。装有油料的储油容器一定要进行密封处理,在相对恶劣的天气环境下,要注意启灌时的防护,定期检查油料,使油料保持洁净。要在容器中的两臂涂上防护材料,从而可以减少油料与金属的接触,定期清洗油罐,排除油料中的水分杂质。
3、防止不同的油料混搅在一起,尽可能的使用单独收取容器,做到专油专配,保证每次使用的管线和器材都进行化验,严格执行阀门操纵挂牌制度,防止错开和忘关等低级错误,确保每次抽油时都能够将油罐内的油料全部抽取,使油罐呈放空状态,坚决执行不抽空不加油制度,维护好阀门,确保油料储存罐的严密性。
总结:
经过对石油成品油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问题的存在基本是可以完全掌控的。在针对成品油的管理中,要加强系统的监督,在这其中不仅需要生产、物流、监管、仓储、销售等工作协调和配合,更多时候是有必要需要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相关的政府部门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一些不合格的成品油要进行反复的跟踪监督,并且要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监督抽查的覆盖面,对一些不规范的站点进行强化质量监督。大众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维护合法权益,监督油品质量管理,与此同时还要协助成品油市场的规范化运行。
参考文献:
[1] 杨信.中国石油成品油销售财务集中统一核算的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
[2] 陈晨.论中石油成品油销售企业的企业形象塑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3] 孟晓洁.中石油成品油市场竞争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4] 朱海龙,孙永风.试论大区公司集中库存管理——对中国石油成品油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探索[J].国际石油经济,2009,09:62-65+96.
[5] 宋文国,孙永风.中国石油成品油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策略探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2,05:76-80.
[6] 周燕平.中石油成品油市场竞争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9.
[关键词]成品油;分析;质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342-01
一个国家的经济、环境、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那么必须要依赖能源来作为辅助条件。目前我国对成品油的质量管理以及炼油工业对原油处理的工艺控制,和以往相比较之下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但是和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从现在的成品油市场上来看,成品油的品质是良莠不齐,应该通过改善管理措施和监督过程,从而能够更好的规范市场,使用一些标准化的手段使市面上流通的成品油的质量得到一个保证,满足成品油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能的要求和标准。
一、 成品油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炼油环节对成品油质量的影响
炼油的生产环节可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会直接影响成品油的质量。成品油的生产过程中,从油田开采到原油的输送,经过脱盐、脱水等工艺后,还要在常减压蒸馏塔中将原油中不同的组分按沸点分开,经过对原油调和剂的添加最后形成优质的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其余部分都会作为加工原料进一步的加工,转化为重整汽油产品。在目前我国的市场比较普遍的主流成品油主要包括,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等,这些都是在高压条件下加入氢裂转变而来的。我们时常会发现一些质量比较差的成品汽油和柴油,这些质量问题都是由于在原油处理过程中不按照正规操作流程或者是偷工减料行为才造成的。据相关的调查,还有个别的炼油厂为了牟取私利,未使用原油精馏,而是非法采用其他原料与标准成品油进行勾兑或者是使用溶剂油与工业废油进行调和,生产出一些以假乱真的劣质成品油,其中的某些元素和含量严重超标,最后导致调和油的质量无法保证,在一些汽车使用后会损坏气缸、闪点过低、造成火灾、大气污染、安全和人体健康等严重的后果。
2、储运过程中成品油质量的变化
2.1在成品油的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都会造成油料不断的蒸发轻质油成分,会造成数量缓慢的减少以及质量的微妙变化。油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饱和蒸汽压越大油料的蒸发损失程度就会越严重,影响油料蒸发的主要因素包括,储运的温度和湿度、油料温度与外界温差、液面表面积、油料罐开启频率等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油料的蒸发。
2.2在一些成品油的储存过程中都不会真空封装,这样就会造成油料直接和大气接触,其后发生化学反应。尤其是在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下或者是有某种金属催化物的存在时,会使氧化反应更加的剧烈,从而导致了油料的组分会发生系列变化,成品油的质量会大大的降低。
2.3成品油中的某种物质会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一些时候还会混入外界的雨雪污染。如果这些水分杂质混入到燃料油中,就会使燃料氧化速度加快,在使用时就会遭到破坏,假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汽油、柴油和煤油中含有水分,那么水分会溶解低分子酸,这样就会造成使用的设备出现严重腐蚀现象。
2.4除了以上几点,在成品油的储运过程中会与很多设备装置长时间的接触,在这样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混入各种机械杂质。一些比较大的颗粒状会堵塞输油管和滤清器,最后在供油的时候会出现不流畅的现象,同时这样的问题还会增加设备的磨损程度,划伤摩擦面,甚至会无法取出混入的杂质。
2.5混油的污染导致变质也是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见到的一种原因,这样的情况大多时候都是由于管理不到位和操作失误而引起的,每种油品的性质都是大不相同的,用途也都是存在差异的,如果一旦发生混油现象就会导致油品的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润滑油中如果不小心混入溶剂油,就会使润滑油的闪点遭到破坏,润滑油的黏度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柴油中混入了少量的汽油,就会导致柴油闪点降低,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大几率会增加爆震、设备损坏等问题。
二、 控制成品油质量的分析和措施
1、为了能够更有效的防止油料发生氧化变质,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注意油料的储存环境,并且进行合理的改善。首先,温度是油料蒸发的主要因素之一,温度越高油料的蒸发和氧化的速度就越快,温度低就会使速度减慢。其次,蒸发和氧化两者都和空气接触有着直接的关系,空间越大空气流通就越快,这样就会使成品油更容易蒸发。另外,日光照射、接触金属等都是造成油料氧化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对成品油降低温度、温差,合理的安排工作进程,降低油料存取频率,从而减少储存罐中的空气含量等措施,减少油料的外界接触,保持质量稳定。
2、防止水分和颗粒状的杂物混入油料中,经常保持对油罐和其他储油容器的清洁工作。装有油料的储油容器一定要进行密封处理,在相对恶劣的天气环境下,要注意启灌时的防护,定期检查油料,使油料保持洁净。要在容器中的两臂涂上防护材料,从而可以减少油料与金属的接触,定期清洗油罐,排除油料中的水分杂质。
3、防止不同的油料混搅在一起,尽可能的使用单独收取容器,做到专油专配,保证每次使用的管线和器材都进行化验,严格执行阀门操纵挂牌制度,防止错开和忘关等低级错误,确保每次抽油时都能够将油罐内的油料全部抽取,使油罐呈放空状态,坚决执行不抽空不加油制度,维护好阀门,确保油料储存罐的严密性。
总结:
经过对石油成品油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问题的存在基本是可以完全掌控的。在针对成品油的管理中,要加强系统的监督,在这其中不仅需要生产、物流、监管、仓储、销售等工作协调和配合,更多时候是有必要需要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相关的政府部门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一些不合格的成品油要进行反复的跟踪监督,并且要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监督抽查的覆盖面,对一些不规范的站点进行强化质量监督。大众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维护合法权益,监督油品质量管理,与此同时还要协助成品油市场的规范化运行。
参考文献:
[1] 杨信.中国石油成品油销售财务集中统一核算的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
[2] 陈晨.论中石油成品油销售企业的企业形象塑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3] 孟晓洁.中石油成品油市场竞争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4] 朱海龙,孙永风.试论大区公司集中库存管理——对中国石油成品油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探索[J].国际石油经济,2009,09:62-65+96.
[5] 宋文国,孙永风.中国石油成品油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策略探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2,05:76-80.
[6] 周燕平.中石油成品油市场竞争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