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文章的写作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但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是编造谎言的园地,是应付考试的工具,是涂抹文字的苦差事。许多学生一听作文就唉声叹气,一写作文就绞尽脑汁,甚至一位学生说:“我写作文时比吃药都痛苦,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讨厌。”作文本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我手写我心的展示,是快乐的宣泄,是痛苦的释放。学生们的作文应该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像枝头的小鸟,放声高唱,将心中的欢喜通过畅言达到快乐的延伸;心中的委屈通过倾诉达到心情恢复平正。
【关键词】 写作;情感;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一、以教师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以师之情激生之情)
因为情绪具有感染性的特征,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都会互相感染,而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热情的言语,充满激励的目光,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愉悦振奋的情感体验,诱发作文的内驱力,从而积极思维,兴趣盎然地投入作文活动。
作文课上,教师突破常规,用校园幽默故事来引发作文训练,引导学生尝试写一写校园幽默。学生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了,首先用滑稽的语调讲了两则幽默故事,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学生们激情飞扬的时候,让大家说一说,我们周围的教师、同学身上有没有笑点呢?于是同学们的思维被激活了,这个说:课堂上一片笑声,一张张兴奋的脸,一个个笑得东倒西歪。在这种欢乐的情境中,让学生将自编我创????的校园幽默写下来,同学们摩拳擦掌,情绪高昂,能迅速投入到创编之中。15分钟后,一篇篇构思奇特、语言幽默的作品与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课后有同学说:“原来作文并不可怕,还挺有趣的呢!”让学生体会到了作文的快乐是作文教学的宗旨。
二、营造愉悦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都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弊端。
如写《心愿》为题的作文,我引导学生看璀璨的夜空。当看到流星划过天际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要许愿,愿望会变成现实!”我说:“太好了!那快快说说你有什么心愿呢?”这时有的学生说到将来想当一名宇航员,遨游太空;有的说想成为一名警察,为大家的安危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一一予以肯定。这时,我进一步引导,有没有同學能说一说最近想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你最迫切的愿望。要有新意,要和别人的不一样。这时,一位小个子同学说:“老师,我想快快长高。同学都叫我小不点,我很烦恼!”另一位同学说:“我已经超重了,可妈妈总害怕我的营养不够……”“我希望爸爸的身体早日康复!”学生们在生活的源泉中,把平日所见、所想、所闻、所做畅所欲言,叙述了喜闻乐见的事,刻画了具体可感的人,这样,写起作文挥洒自如,得心应手。
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有些情景转瞬即逝,把校长的讲话、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玩伴的游戏、餐桌上的闲聊、一次体验、一张照片、一番争议、一阵风雨等等情景再现,让学生去感受、体会,就会唤醒真挚的情感,迎来忠实的作文记录,其中有生活的滋味,有丰富敏感的心灵。
三、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多修改的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自工,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持之以恒,写作习惯也就养成了。
多思考,除了指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之外,在写作时,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没有思考就没有深邃隽永的文章。动笔之前,要思考选什么样的材料,定什么样的主题,以及对材料要如何组织等等。最好养成列提纲、打腹稿的习惯,这样,下笔才能一挥而就,不至于一句一句像挤牙膏似的硬挤出来
一篇好文章是要经过反复的修改才能成功。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文章呢?笔者认为可从①增加、补充;②删减;③改正、修正;④调整、调动;⑤连接;⑥看这几方面指导。
(一)增加、补充。在教学作文写作时一定要让学生先打草稿,草稿打好后,自己读读看看,如发现材料上疏漏和文字上的遗漏都应增补上。
(二)删减。如材料上有与中心思想没有关系,或者是重复繁杂,语言啰嗦等这种现象应删去。
(三)改正、修正。把文章中用得不妥贴、不准确的地方都改正过来。
(四)调整、调动。在文章中段与段、句与句、材料与材料之间顺序不正确,联系不紧密,该调整的都要调整顺当。
(五)连接。在改动一篇文章后,笔者认为还要让学生反复读几遍,若发现句、段之间有连接、过渡不够的地方,要设法引导学生使之联起来。
(六)看。总的来说,修改文章做到六看:1、看是否具体符合中心;2、看段落是否分明,层次是否清楚;3、句子是否完整、通顺、连贯;4、用词是否准确,搭配是否得当;5、用字是否正确;6、标点符号是否恰当。这六要素如果自己认为都做得可以了,就可以把作文誊写到作文本上。
四、认真批改,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不论自己学生的作文写得如何,都要认真批改,并且要一分为二地写出评语,批出作文中的优缺点,千万不可只写分数或对写得差的作文只写“重写”二字,这样批改出来的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不明白自己写的作文写得如何,优点是什么?不足之处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叫我“重写”?这不便于小学生提高作文水平。除了教师认真批改每篇作文之外,学生更应该认真对待教师的“劳动成果”。很多小学生拿到教师批改后的作文往往只看分数,而不注意看教师的评语,这是作文水平提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只有总结才会有提高,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才会虚心地进取,也只有认真阅读教师的批改,吸取经验,才能帮助自己提高作文水平。
总之,要培养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应该把小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才能够达到需要的效果。
【关键词】 写作;情感;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一、以教师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以师之情激生之情)
因为情绪具有感染性的特征,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都会互相感染,而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热情的言语,充满激励的目光,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愉悦振奋的情感体验,诱发作文的内驱力,从而积极思维,兴趣盎然地投入作文活动。
作文课上,教师突破常规,用校园幽默故事来引发作文训练,引导学生尝试写一写校园幽默。学生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了,首先用滑稽的语调讲了两则幽默故事,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学生们激情飞扬的时候,让大家说一说,我们周围的教师、同学身上有没有笑点呢?于是同学们的思维被激活了,这个说:课堂上一片笑声,一张张兴奋的脸,一个个笑得东倒西歪。在这种欢乐的情境中,让学生将自编我创????的校园幽默写下来,同学们摩拳擦掌,情绪高昂,能迅速投入到创编之中。15分钟后,一篇篇构思奇特、语言幽默的作品与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课后有同学说:“原来作文并不可怕,还挺有趣的呢!”让学生体会到了作文的快乐是作文教学的宗旨。
二、营造愉悦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都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弊端。
如写《心愿》为题的作文,我引导学生看璀璨的夜空。当看到流星划过天际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要许愿,愿望会变成现实!”我说:“太好了!那快快说说你有什么心愿呢?”这时有的学生说到将来想当一名宇航员,遨游太空;有的说想成为一名警察,为大家的安危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一一予以肯定。这时,我进一步引导,有没有同學能说一说最近想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你最迫切的愿望。要有新意,要和别人的不一样。这时,一位小个子同学说:“老师,我想快快长高。同学都叫我小不点,我很烦恼!”另一位同学说:“我已经超重了,可妈妈总害怕我的营养不够……”“我希望爸爸的身体早日康复!”学生们在生活的源泉中,把平日所见、所想、所闻、所做畅所欲言,叙述了喜闻乐见的事,刻画了具体可感的人,这样,写起作文挥洒自如,得心应手。
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有些情景转瞬即逝,把校长的讲话、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玩伴的游戏、餐桌上的闲聊、一次体验、一张照片、一番争议、一阵风雨等等情景再现,让学生去感受、体会,就会唤醒真挚的情感,迎来忠实的作文记录,其中有生活的滋味,有丰富敏感的心灵。
三、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多修改的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自工,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持之以恒,写作习惯也就养成了。
多思考,除了指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之外,在写作时,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没有思考就没有深邃隽永的文章。动笔之前,要思考选什么样的材料,定什么样的主题,以及对材料要如何组织等等。最好养成列提纲、打腹稿的习惯,这样,下笔才能一挥而就,不至于一句一句像挤牙膏似的硬挤出来
一篇好文章是要经过反复的修改才能成功。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文章呢?笔者认为可从①增加、补充;②删减;③改正、修正;④调整、调动;⑤连接;⑥看这几方面指导。
(一)增加、补充。在教学作文写作时一定要让学生先打草稿,草稿打好后,自己读读看看,如发现材料上疏漏和文字上的遗漏都应增补上。
(二)删减。如材料上有与中心思想没有关系,或者是重复繁杂,语言啰嗦等这种现象应删去。
(三)改正、修正。把文章中用得不妥贴、不准确的地方都改正过来。
(四)调整、调动。在文章中段与段、句与句、材料与材料之间顺序不正确,联系不紧密,该调整的都要调整顺当。
(五)连接。在改动一篇文章后,笔者认为还要让学生反复读几遍,若发现句、段之间有连接、过渡不够的地方,要设法引导学生使之联起来。
(六)看。总的来说,修改文章做到六看:1、看是否具体符合中心;2、看段落是否分明,层次是否清楚;3、句子是否完整、通顺、连贯;4、用词是否准确,搭配是否得当;5、用字是否正确;6、标点符号是否恰当。这六要素如果自己认为都做得可以了,就可以把作文誊写到作文本上。
四、认真批改,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不论自己学生的作文写得如何,都要认真批改,并且要一分为二地写出评语,批出作文中的优缺点,千万不可只写分数或对写得差的作文只写“重写”二字,这样批改出来的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不明白自己写的作文写得如何,优点是什么?不足之处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叫我“重写”?这不便于小学生提高作文水平。除了教师认真批改每篇作文之外,学生更应该认真对待教师的“劳动成果”。很多小学生拿到教师批改后的作文往往只看分数,而不注意看教师的评语,这是作文水平提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只有总结才会有提高,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才会虚心地进取,也只有认真阅读教师的批改,吸取经验,才能帮助自己提高作文水平。
总之,要培养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应该把小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才能够达到需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