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科梅蒂:人在现实中的样子

来源 :南风·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1901-1966),瑞士超现实以及存在主义雕塑大师,画家。1901年10月10日生于博尼奥,1966年1月11日卒于库尔。早年画过素描和油画,成就最大的是雕塑。作品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普遍存在于人们心理上的恐惧与孤独。
  一
  在二十世纪的雕塑史上,随意能数出一长串进入史册的名字,譬如罗丹、布朗库西、亨利·摩尔等。面对他们的作品,一种令人流连忘返的艺术享受会不禁油然而生。但如果从这些雕塑家的作品再转向贾科梅蒂的作品,就不禁有种突如其来的惊心动魄之感。
  和所有成熟的艺术家一样,贾科梅蒂的作品非常一致,甚至一致得令人感到他只需要雕塑一件就已足够但贾科梅蒂的作品难以胜数,恰好在这些难以胜数的作品中,我们反而看到,贾科梅蒂的主题从未游离。如果重复构成了力量,那么就可以说,贾科梅蒂的作品借助重复,构成了对我们内心的再三打击。原因就在于他刻画了生命的脆弱和茫然,刻画了现代人的孤单处境。
  二
  无法辨别贾科梅蒂喜欢雕塑个人还是雕塑群像。在他数十年的创作中,不论完成的是个人还是群像,都呈现出一种相同的面貌。那就是那个人或那些人几乎是同一个男人和同一个女人,他们既代表了自己,也代表了群体。
  从外形上看,贾科梅蒂雕塑的人物都是一致的细长身躯。作为人物,并未变形,作为人体,却不再符合达·芬奇留下过的比例。在贾科梅蒂手中,出现的个人也好个人组成的群体也好,人物全部细长得令人担心会突然折断。不论多么细,都能一眼看出,那些人从头到脚布满粗糙的颗粒,仿佛古埃及一具具吸干水分的木乃伊干尸。这些干尸要么站立不动,要么在行走。只是没有人知道他们要走到哪里,就作品来看,那些被雕刻出的人甚至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他们都只在茫然中想寻找某个方向。但在观众眼里,他们其实都不可能找到方向。
  找不到方向,是不是现代人的特征?
  当人进入现代,其实是进入自己无法控制的加速时空,同时也进入无法控制的种种变化。变化都是人为,人为的变化却令人难以把握结果。作为二十世纪富于独创的欧洲艺术家,贾科梅蒂和所有欧洲人一样,没能避开人为的两次世界大战、没能避开人为的战后经济萧条立,更没避开冷战对峙的恐怖气氛等等。贾科梅蒂不是政治家,不可能对这些经历和历史做出改变,身为艺术家,贾科梅蒂却真实地呈现出他生活其间的世界和现实。
  不论什么样的现实,都来自人的打造。贾科梅蒂关注到现实,也就是关注到人。尤其二十世纪的现实和人,更值得人去关注。对人来说,人统治世界,改造世界,同时也破坏世界,无需艺术家的眼光和感受,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其视而不见。只是,不管人把世界统治和改造了多久,世界的本质从来不变,变化的只是人。人变成什么样子,才把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在二十世纪之前,人的世界虽然同样也经历过战争和破坏,人的变化却难说很大。只有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工业的冷酷机械和加速发展才把人变成冷漠的群体,尤其原子时代来临之后,人类就不知不觉地生活在恐怖笼罩之下。因为人已经掌握将世界彻底毁灭的工具。人可以毁灭人,要说人可以毁灭世界,在二十世纪之前还是不可想象之事。只是不可想象的也变成了现实,因而人的恐惧加深了人的疏离。疏离导致的陌生化便变成世界的主题。卡夫卡之所以成为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卡夫卡用小说描述了一个疏离的陌生化世界。
  虚构的陌生并不令人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在面对那种陌生时,发现它竟然来自于自己最真实的生活深处。真实而又隐藏的陌生往往令人感到恐惧。更可怕的是,人的陌生恐惧又恰恰来自于人。城市广场
  那么,人在现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答案不用寻找,它已真实地出现在所有人面前。说贾科梅蒂伟大,就他比真实更真实地将这一样子呈现在世人面前。
  进入四十年代中期之后,那也正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对人类来说,战争的结束值得欢欣鼓舞,随之出现的问题却又令人始料不及,德累斯顿、奥斯维辛、广岛,乃至后来暴露在索尔仁尼琴笔下的古拉格,以及之后的越南、柬埔寨事件等等,都在告诉世界一系列人所实行、人却又难以面对的现实和悲剧。人似乎无法再控制对世界的改变欲,世界也在人的改变下不可能再回复从前。
  贾科梅蒂雕塑的人的确就是最真实而又最陌生的人。
  三
  完成于1948年的那件《行走的男人》是贾科梅蒂最著名的雕塑之一。和1934年问世的《行走的女人》相比,我们可以看到极其强烈的变化。在表现手法上,《行走的男人》已经没有丝毫光滑。贾科梅蒂独创的技法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雕塑的人物不仅细长得近乎夸张,整个身体也几乎像干瘪的僵尸在行走。但作者雕出的毕竟不是僵尸,所以给观众的感觉便是,他从_开始就陷身在无边际的冷遇之中。
  作品着实令人震撼。这个无名无姓的男人通过贾科梅蒂之手,成为一代人的象征。人物和作品名相当一致。他迈开小心翼翼的脚步,挺胸直行,却像在一片茫然中没找到方向。可以说,这个在走的男人失去了时间感,失去了空间感,甚至失去了生命感,即使他在活着走动,生命的归宿感却在丧失。对刚刚从战争中解脱,又立刻被原子威胁的人类来说,贾科梅蒂的作品唤起所有人共鸣,即便是普通大众,也能从中体味出个人在生活中的恐惧。人并不需要恐惧,但世界带给所有人恐惧,带给所有人方向的失去,也带给所有人孤单的感受来临。在贾科梅蒂这件作品中,人看到的是生命的萎缩,似乎活着的理由在不知不觉地从生命中退场。对普通大众来说,人活着的最大理由是走向美好但美好却在人类的行为中丧失殆尽。
  如果个体感到恐惧和恐惧带来的孤单,群体是否会战胜呢?
  贾科梅蒂用《城市广场》回答了这一问题。对人类来说,广场几乎就是人所创造的聚集之地。在广场上,人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汇,可以彼此接近、彼此交流。也可以说,广场是人创造的生活展现之地。贾科梅蒂这件作品的人物不多,一共只有五个,除正中间的女性和她右边之人是正面站立之外,另有三人分别从左右同时走来,左边两个右边一个,五个人全部表现出贾科梅蒂特有的个人手法,他们全部是细长如干尸的粗糙人形,从表现效果来看,他们虽然集中在同一个广场,每个人的目光却没有碰撞,似乎在每个人的感受中,来到的不是一個广场,而是一片荒芜之地,更强烈的是,每个人都似乎没看见身边有人,仅仅只在个人的荒芜中行走。他们虽然在走向同一个中心,那个中心却不属于任何人,即使是站立中间的女性,也不觉得   她真的站在一个位置,而是那个位置从来就不属于她。她仅仅是站在那里,那里同样不是中心,因为他们置身的世界早已没有中心。
  面对这件雕塑,会令人忍不住想起爱尔兰诗人叶芝留下的“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的酸痛感叹。人为什么保不住中心?或许就在于人在日益冷漠的现代中,各自成为冷漠的个体。人在生活中或许还难以觉察,一旦用艺术的手法来表现,人不禁会惊讶于被自己忽略或者故意推开的冷漠感在活生生地展现。
  从贾科梅蒂这件作品来看,广场的五个人不可能是彼此熟悉之人,他们之间的陌生却不是普普通通的陌生,而是切骨入髓的现代陌生,它逼迫人在不断地走近中又不断地加深疏离。所有人都在擦肩而过,所有人都看不到与他人的交集之所。因而他们的身影成为一个个最冷漠的现代身影,似乎没有人敢走近谁,也没有人敢随便地袒露自己。在贾科梅蒂的雕刻刀下,那些人即便是裸体,也没有人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人的内心,每个人的内心都早已在冷漠中封闭,甚至,根本就没有谁想去进入一个人的内心。
  四
  在随后二十多年的创作中,雕塑家创造的无数个人也好,群像也好,始终都延续着这一相同风格。《威尼斯女子系列》都是一个个笔直站立的人体,好像她们不知道身边尚有同伴,每个人都迷茫地看向前方,前方却没有什么东西能回应她们的凝望,似乎每一个人都在茫然失措中变得脆弱不堪。更有甚者,在贾科梅蒂命名为《纽约半身像》的作品中,展现的居然是一个失去手臂、身体枯槁、脸部充满茫然和惊恐的男人半身像。仿佛在贾科梅蒂眼里,堪称全球最现代的豪华都市也不过给人带来最无可排斥的慌乱、迷惘乃至绝望。可以说,贾科梅蒂在对时代的揭示中,最大限度地揭示了现代人的惊恐和茫然,但我们又能清楚地感到,那些惊恐和茫然其实都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丧失,来自人对时代的信任丧失,更来自人对世界的信任丧失,人与人也就只会在陌生中永远失去最珍贵的自我。
  面对这些作品,我们可以说,贾科梅蒂的雕刻刀太过冰冷,但对一个表现存在的艺术家来说,其实无所谓冰冷和温暖。除了现实,没有什么值得一个艺术家去尊重。如果对艺术的尊重取决于对生活的尊重,那么就可以說,贾科梅蒂比任何一个同时代雕刻家都尊重了现实地,尊重了生活,尊重了个人对现代的理解。没有这一尊重,我们就不可能在今天面对贾科梅蒂的作品时感到突如其来的震惊。时代总是会掩饰真相,能够突破真相的,除了艺术,几乎再没有第二条途径可行。在二十世纪那么多的艺术家中,我们之所以对贾科梅蒂感到震惊,就因为在面对他的作品时,我们仿佛忽然破除了被生活蒙住的种种遮蔽,看到在那些茫然和孤寂、冷漠而孤独的人群中,无处不走动着我们自己。
其他文献
2018年7月6日上午,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陶艺艺委会、深圳画院、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宝安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当代陶艺学术邀请展暨第二届深圳(宝安)当代陶艺大展在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开幕。几百余件“泥性与情感”兼备,具有当代性、前卫性,风格多变,内涵丰富,多角度、多纬度的宝安本土当代陶艺作品集体亮相。本次展览由宝安区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  当代陶艺追求“形在似与
期刊
2018年5月15日,深圳市宝安区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宝安区委区政府附楼一楼大会议室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宝安区文联第五届委员会及常务委员会,史文集当选为新一届宝安文联主席
期刊
2018年7月19日,第二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宝安分会场开幕式在深圳书城宝安城举行,全国100多家图书出版单位参展,现场上线了宝安书城“微信商城”,发布了记录宝安艺术家风采的“宝安文艺”丛书。  本届书博会宝安分會场秉承创新理念,以书籍为核心,以阅读为纽带,结合宝安“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湾区核心、书香宝安”的活动主题。在启动仪式上,宝安书城“微信商城”正式上线,广
期刊
2018年6月6日上午,由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广东省艺术摄影学会、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主办的全国第十四届“青工风采”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在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开幕,从6000多幅作品中评选出的120幅摄影佳作讴歌了全国各地外来青工为祖国建设所作出的贡献,用相片反映了各行業外来青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全面展示外来青工的风采。  本届赛事来稿作品数量之多、作品题材之广、内容之
期刊
“有区域优势和特定人群优势的报纸日子会比较好过”中国记老:您如何看待中国报业的发展趋势?怎样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范以锦:总体来看,纸质媒体并没有大萎缩,而是处于一种比
目的 探讨微信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从本中心接收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当中随机抽取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
2018年7月15日晚,精品荟萃的深圳市第十届舞蹈大赛——创意舞比赛决赛在深圳大剧院进行激烈角逐,由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办事处、宝安区文联及深圳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选送的
期刊
2018年7月12日至22日,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中,深圳市寶安沙井粤剧娃在全国戏剧精英比赛中脱颖而出,为深圳摘得个人项目及集体项目两项国家级最高奖。  7月12日至22日,第22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分别在浙江省嵊州市、江苏省张家港市举行。来自宝安沙井的陈奕霏、陈鑫茹参演的《表花》获得个人节目“金花”大奖,陈政宏、吴俊帆、李翠丽参演的《逼侄赴试》获得传承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优化完善,与此同时,各行各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电
“感谢中国带来这么美好的演出”“这个戏满足了我所有的审美需求”……在观看了深圳市宝安新编粤剧《夫人计》后,法国阿维尼翁市民纷纷表示。2018年7月16日晚,深圳市宝安区粤剧粤曲协会(卓佩丽粤剧工作室)根据莎翁著名悲剧《麦克白》改编创作的粤剧《夫人计》在世界三大戏剧节之一——阿维尼翁戏剧节上带来了第四场演出。  “卓佩丽女士此次的演出意义非凡,开启了宝安与阿维尼翁文化交流的一扇门,也为法国甚至欧洲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