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体采访中挖掘独家新闻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71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媒体众多、新闻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大量日常采访中充斥着会议和集体采访,在这种公开而无法独家垄断的新闻环境中,如何挖掘独家新闻成为衡量一个记者水平的“法宝”。
  本文作者以今年3月中科大少年班30周年的几次采访为例,探说记者如何在集体采访中挖掘独家新闻。
  众所周知,中科大少年班作为全国最后一个少年班,备受全国媒体的关注。2008年3月22日,是中科大少年班创办30周年,早在2007年12月份时,该校就聚集安徽省内媒体告之该校即将在这一时期进行庆祝,然后又陆续几次召集媒体商量届时庆典方案和媒体所需要的“料”,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资源和材料早就公开化,而且每次采访少则十多家媒体、多则二十多家,国内的大媒体都在现场。但就是在这种各路记者都聚集的情况下,合肥晚报却区别于其他媒体,在庆典期间做出了多篇“独家新闻”。
  
  一、抢时间先机在集体采访中做到独家“首发”
  
  做独家新闻一是抢时间,在别人之前抢出独家新闻,这也是媒体人众所周知的。如何抢,怎么抢?是技巧也是学问。
  一是利用媒体的天然时间优势。合肥晚报是目前省城市场上唯一一家中午出报的纸质媒体,在所有报纸都改为早报抢“昨日”新闻时,合肥晚报立足于头天凌晨到到中午的这段时间,抢这段“空白时间”点的新闻,规定凡是当日上午发生的新闻一律要抢发。在中科大少年班30周年举办的采访活动中,凡上午举行的,合肥晚报记者利用时间优势抢发成独家新闻,如3月9日上午和3月21日上午该校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合肥晚报均抢发出独家新闻(见下文详细描述),但是此类的独家新闻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独家新闻,更确切的说法是首发。
  二是独家策划。这是目前获取独家新闻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少年班庆典之前,该校就对各媒体打招呼,希望统一行动,对于抢先采访的媒体,他们并非持欢迎态度。2月29日,报社做一个名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策划,老总在罗列选题时,偶然想到少年班也是30年前诞生的产物,于是命令我做配合,要求采访到少年班当年的老师,见证那段历史。因为知道此前该校对媒体的态度,所以此次事先联系采访,我接到任务就知道难度很大,但还是硬着头皮几次联系该校宣传部门,果然该校宣传部仍强调统一采访,同时推说暂时找不到这样的老师。我再三强调,几次沟通说不是报社专门针对少年班庆典的采访,而是配合改革开放30年策划的采访,磨了三个回合后,最后该校终于同意帮我找个老师。采访原本半小时就可以结束,但我“沿用”了我的习惯,任何采访都坚持细致深入,当时我不但和这名班主任聊了当年成立的历史和背景,还详细了解了少年班多年来独特的教学方式、如今社会上对少年班的争议、专家如何看少年班的未来等,这些都一一得到了解答。当晚我熬夜以《他20余年与“少年班”共度一名少年班老师眼中的“历史”和“现在”》为题,将少年班过去和现在、面临的争议、未来、独特教育方法等用五块新闻组成一版,并配发了当时的历史照片,文章显得厚重又具有时效性,做成了一个独家新闻。
  
  二、分析思考在集体采访中做到独家“角度”和“立意”
  
  很多的时候,独家新闻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平台进行竞争取得的,这时靠的是记者的新闻敏感力和思考深度和高度,在同样的材料中找出独家的“角度”和“立意”,从而发现独家新闻。
  3月9日,中科大召开座谈会,邀请了二十多名过去和现任的少年班老师、学校少年班负责人、曾毕业于少年班的校友等进行座谈,其中也包括我上次采访过的老师,座谈会的内容基本上就是我此前第一次对那位老师采访的内容,但这样的内容此前我已做过,就不能再以此形式和内容进行报道,怎么办?
  我思考了一下,决定从“立意”上来“博取”“独家新闻”,中科大少年班虽然很有名,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后,该少年班就基本上杜绝接受媒体采访,特别是像如此大规模的组织媒体面对面地将少年班敞开让媒体采访是十多年来的第一次,在当天的座谈会上,该校党委副书记也说,“为保护少年班的孩童,十几年,中科大在少年班问题上一直是非常低调,甚至有些事情的恶意炒作,科大都没有做正面回应……”由此,我以《少年班成才模式是否值得怀疑?中科大少年班十余年首次敞开大门 “高调”面对媒体回复质疑》此新闻点为题写成稿件,文章一开头就点题,“明天是中科大少年班成立30周年。在此之际,一向低调的少年班在庆祝生日之时,也首次向媒体敞开大门,“高调”回应社会上一直存在的质疑之声,并声明作为中国超常教育必不可少的探索,中科大少年班将一直办下去。”
  尽管座谈会如我最早判断的一样,是我第一次采访内容的重复,但我及早思考,分析新闻环境和材料角度,使得一场原本内容重复的座谈会采访获得“新的意义”,从立意中抢得了独家新闻。
  
  三、深度挖掘在集体采访中做到独家“发现”
  
  在占据相同材料的情况下,还有种情况就是,即使在集体采访中,也可“晃”过其他记者的眼睛,做到独家“发现”,这种“发现”主要是靠记者的主动“发现”,聚焦一点,进行深度挖掘,约请采访人私下进行采访,从而获取独家线索和采访。
  3月21日,少年班庆典活动正式开始,包括人民日报、中青报、新华社等北京总部和凤凰卫视、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全国媒体二十多家到场,竞争可以说非常激烈。当天上午是一个关于超常教育的研讨会,按惯例,我又让报社留了专门的版面,但当天三位专家关于超常教育的发言更多聚焦的是理论的探讨,很难找到普通大众感兴趣和了解的“点”,怎么办?
  我私下拉着中科大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和他们聊,结果令人大喜过望,中科大邀请了全国最著名的少年班反对者蔡自兴到科大,蔡自兴是全国政协委员,他在几次全国政协会上提出取消少年班,而全社会对少年班的争议也可以说是由他而起,我眼前一亮,这不是很好的新闻吗?但还缺少对蔡自兴本人的采访,我立即联系在会场的蔡老,但被他拒绝了,意思是说自己是著名的“反对派”,在这种生日大家都齐庆祝的场合,自己在这种场合发表意见不好。
  我想单凭我一个媒体的力量也许难以说通,于是我选择了“信息共享”,我告诉新京报和新华社的记者说蔡自兴来了,他们一听也是眼前一亮,立即兴奋的和我一起去找蔡老。此时正好中场休息,其他一些省内的记者也敏感的围了上来,一下子聚集了七八个记者,大家七嘴八舌,根本等不及蔡老说拒绝的话就开始问了,“这次怎么来的,有什么感受”,想不到蔡老自己就接着介绍起来了,说中科大三次邀请他,很受感动,我趁机立即问,作为少年班反对者,此次来后会不会改变看法,他说虽然刚才听了有关中科大少年班的培养模式,但还是温和地坚持自己原有的观点,听到这句话,我内心一喜,这句话就是题眼,有这个观点就够了。报社以《少年班是否值得办下去?中科大邀请全国最著名少年班反对者进校门》为题刊发。
  而当天下午抓到一篇独家新闻,更是通过留意细节深度挖掘的典型。那天下午照样是一场座谈会,快到5点了,专家都快发言完了,记者走的越来越多。我希望能够在其他记者走后,发掘出不一样的东西,结果“耐心”有回报,一位曾经的中科大少年班老师居然在发言中落泪了。这个细节让我觉得奇怪,当她结束讲话后,我立即递纸条请求单独采访。原来她是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她告诉我尽管中科大少年班如今非常有名,但是中国的超常教育到现在还是起步阶段,这位理事落泪的原因就是到现在没有任何部门对超常教育有个正常的承认。当第二天早晨其他报纸都泛泛而谈各路专家的观点时,我却以《“超常教育”缘何30年还无“家”可归少年班原班主任痛陈“压力”泪洒研讨会》为题,写出了另一个独家新闻。
  由此观之,独家新闻的并非偶然的机缘和运气,而是靠思考、努力获得,多角度、多侧面去观察、分析问题,而且在集体采访中获得独家新闻,一定要有扎实和细致的采访工夫,要深挖、多挖,同时要避免先入为主,丢掉头脑里固有的成见,改变先验的思维模式,使自己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作者单位:合肥晚报社)
其他文献
大侦探马可·波罗在没成名之前是一名治安警察,他在工作期间就曾利用幽默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有一次,一名男子试图制造一个轰动全国的新闻,便爬上全市最高的楼顶,做出要跳下去的架式。很快楼下围满了人,警察、医生、记者轮番喊话劝阻,那男子故作疯狂地叫道:“谁要是上来,我就跳下去!”  僵持了一阵后,马可·波罗带着一名医生爬上了楼顶,只说了一句话,那男子便默默地走下楼去。马可·波罗说:“我们不是来救你的,是
作为中德建交4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之一的“此时此地:成都——刘家琨精选作品展”8月21日晚存德国柏林Aedes建筑论坛开幕。本次展览系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支持下.由中国成都市人民
日前,美国盖地基金会(GettyFoundation)选择了12个重要的20世纪建筑授予其2017年的建筑保护专款,作为盖地基金会“持续现代”计划的一部分,这笔专款的目的是希望以规划和研究作为
台南市轴心地带规划项目(图10)于日前正式破土动工。这是由MVRDV建筑设计事务所、当地城市规划协会和LLJ建筑师事务所(LLJ Architects)其同合作设计的,该项目建成后将会为台湾城市
本文主要分析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媒体之一——公交数字移动电视的发展和传播特点,并从盈利模式、竞争优势和广告效果入手,对其媒体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公交数字移动电视具
前几个月,我作为中方的代表应邀去日本考察,负责接待我的是小岛先生。他四十多岁,办事认真而细致。到日本的第一天我们前往神户市,住在当地一家酒店里。  一进客房,小岛就拿出酒店发的入住手册仔细看了起来。看完后,他提议我们沿着手册上标识的逃生通道走一圈。我觉得现在是太平盛世,没必要这么做,小岛却严肃地说:“日本是个地震频繁的国家,每年平均地震好几千次,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平均就发生4次,我们必须要时
新闻职业是新闻从业人员所从事的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以采集和传播各种信息为专门业务的、并作为生活主要来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工作。这一职业相对其他社会职业而言,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固有的特征和特点。  记者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作风修养、道德修养、知识修养、技能修养、情感修养、体质修养和公关修养。    一、关于思想作风修养    在记者的修养中,首先要有优良的思想作风
【编者按】《安徽商报》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都市早报,近年来,以成长最快、最为新锐的势头迅速崛起。《安徽商报》注重队伍建设,做好新老传承,鼓励发扬锐气,强调实战锻炼。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大练兵活动中,《安徽商报》进行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深入业务研讨,硕果累累。本刊以专辑的形式,分期将《安徽商报》记者编辑的论文集中刊登出来。读者将会从中看到汗水的结晶、才能的光华和思想碰撞的灿烂火花。    在当今
胡锦涛总书记在《元旦献辞》中强调“今年要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和各级政府的“隆重纪念”,必然要求媒体提前造势和及时跟进。其中,报道篇幅最多的可能就是改革开放30年来各方面的伟大成就。成就报道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得意之作”,也是各级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规定动作”。媒体从业人员如何继续实现平民心愿、尽可能地增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报道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是业界同行所关注的问题。笔者就
在塞浦路斯新考古博物馆设计竞赛中,来自希腊雅典的XZA建筑事务所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XZA的提案是将三个层面分别对应记忆,城市和河流,寻求一种全新的城市空间以此来歌颂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