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情怀一纸牵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ing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8月10日,是现代著名散文家和教育家吴伯箫先生逝世38周年纪念——1982年8月10日,敬爱的吴伯箫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四十年前,吴先生细审读、肯定我为《中学作文教学设计》撰写的样稿,鼓舞着我在语文教学领域不断探索。四十年情怀一纸牵。
  时令·环境·人事活动
  四十年前秋日的一天,扬州大学顾黄初教授给我电话。电话里分明是欣喜的语调:“树俊,吴伯箫先生来信了,对你撰写的两份样稿非常满意,还随信寄来了为《中学作文教学设计》一书题写的书名。”
  吴伯箫在信中对于作文教案提出了指导意见:“学生作文,要根据时令季节,环境变化,人事活动,一时的感受印象,随时执笔”。
  读着吴老的指点,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我应顾黄初教授之约,为全国第一本作文教案撰写样稿的细节一一回放。
  我确定的两份样稿是写人与结合活动的记事。学作文,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作为教案,要结合实际,设计活动,努力在大课堂中引进活水,启发学生写出贴近生活的文章。
  前一篇是《写一个初次相识的人》,配合课文《一面》的教学,具体列出命题多样的提示:可以根据“相识”的地点命题,如《在沪宁快车上》《菜场巧遇》《书柜前》《起跑线上》《清清的小河边》《密林深处》等;可以根据对象的身份命题,如《我第一次见到X老师》《新结识的小伙伴》《我们家的稀客》《热心的陌生人》等;也可以根据“初识”的特点命题,如《珍贵的一面》《意外的相遇》《不“打”不相识》《第一次交锋》等。
  吴伯箫先生所说可以结合“一时的感受印象,随时执笔”。我想,或许正是先生对于这段设计的褒扬,或许是我的设计暗合了吴老的理念。
  后一篇《寫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以我教学班一次采访盲人推拿医生为例,推出活动方案,并就环境描写与人物心理描写两组原稿与修改稿的对比,指导学生细致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活动。我想,样稿的导向也正是吴老提倡的“学生作文,要根据时令季节,环境变化,人事活动,一时的感受印象,随时执笔”。
  《中学作文教学设计》在1981年11月下厂印刷,全套三册,初中每个年级一个分册,每一本的封面都用了吴老题写的书名。扉页上的“中学作文教学设计吴伯箫题”笔触端庄,一笔一画,犹如吴老的人生,沉稳、踏实。
  1982年春节,在北京吴老寓所南向的书房里,这位为我国文学事业、教育事业辛勤了一辈子的老作家、老教育家,翻看着他审定样稿并题端的作文教学设计。这个冬季有点冷,我真不忍想象,这是吴老在京城沙滩后街寓所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而这本作文教学设计的书名,或许正是吴老生命中最后一本为教学读物的题端;同年四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往年》,这是吴老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散文集,封面题词“往年”该是吴老生命中最后在书封的遗墨。“往年”“中学作文教学设计”,一个当代散文家、教育家,为为之奋斗一生的文学事业、教育事业留下最后的光辉一笔。
  可以告慰的是,选为例文的一个13岁女孩,她同年写的《清潭水》一文入选了《新华文摘》等多种杂志,白桦特意写信鼓励她,一位文学少年有幸同时得到了两位文学前辈大家的肯定与鼓励。如今的她早已是一位文学博士,而她当年采访的盲人推拿医生早些年随政府组织的盲人访日代表团还出访了日本。作文教案的全国发行,更使全国的语文老师有所得益。
  吴伯箫先生早在1935年不满30岁时,就担任济南乡村师范教务处主任兼国文教员。建国初期1951年,任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1954年春调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任副社长、副总编辑,兼任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所长,参加了《文学》课本的编辑,对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有深刻的研究和独到的见地。
  过了四十年,重温吴老当年对一个青年语文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倍感温暖;过了四十年,重读吴老当年作文教学的教导,更感到吴老提出的文章要合时宜、接地气、有形象这一理念的深刻。其实,吴老的许多篇章,不正是最接地气、形象表现时代的典范吗?
  歌声·纺车·菜园小记
  站在巍巍宝塔山下,满目是来自全国各地接受红色培训的团队,一色的八路军蓝布军装、灰布军装,唱响一曲曲《南泥湾》《生产大合唱》。
  唱歌的时候,一队有一个指挥,指挥多半是多才多艺的,即能使自己的队伍唱得整齐有力,唱得精采,又有办法激励别的队伍唱了再唱,唱得尽兴。最喜欢千人、万人的大会上,一个指挥用伸出的右手向前一指,唱一首歌的头一个音节定定调,全场就可以用同一种声音唱起来。一首歌唱完,指挥用两臂有力地一收,歌声便嘎然停止。这样简直把唱歌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语言、甚至一种号令。千人万人能被歌声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踏着统一的步伐前进,听着统一号令战斗。
  读这段文字,分不清是吴伯萧描画的上世纪四十年代延安的情景,还是我亲临其境的二十一世纪眼前的实景。这歌声,在宝塔山,在杨家岭,在红色情景剧《延安保卫战》的实景地,在《延安保育院》的舞台上。在延安我所到的每一处,都能见到吴伯箫笔下描画的情景,都能听到“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的歌声。
  忘不了枣园革命旧址红色情景剧《延安保卫战》的隆隆炮声、冲天火光;忘不了偌大的露天广场舞台上,延安保卫战前线战士和后方支前老乡的齐声高唱——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西北野战旅和地方旅的战士们在唱,欢腾的秧歌队员在唱,纺纱的老妈妈在唱,握锄头的汉子们在唱,执扇的姑娘在唱,扛红缨枪的红小鬼在唱……
  此刻,观众席里站起一位中年人,他伸出右手有力地向前一挥,观众席上几百号人齐声高唱,顿时,场上、场下,专业的、业余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会唱的不会唱的……全都直着嗓子引吭高歌。群山轰鸣,山河回响,我浑身的热血在沸腾,分不清是吴伯箫笔下上世纪四十年代延安的情景,还是我亲临其境的二十一世纪眼前的实景。   “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劳动的歌声,极为广泛的群众的歌声。”先生的话,如雷贯耳!
  回到宾馆,灯下,又一次捧读读语文课上多少次带学生读过的《歌声》。“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那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的深处”。“环境、天气、人物、色彩、感触”;“时令、季节、环境、人事、活动、感受”。1961年写下的《歌声》与1980年吴老对于作文教学指导的两段文字,何其相似乃尔。吴老的文学创作理念与作文教学理念一以贯之、一脉相承。
  吴伯箫先生1938年长途跋涉到延安参加革命工作,那时的他,32岁,热血青年,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时,毛泽东同志为他题词“努力奋斗”。1941年他在延安入党。《歌声》《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都是先生回忆延安生活的著名篇章,也是我教过多遍的课文。在延安,我瞻仰革命领袖和前辈住过的窑洞,我寻找先生笔下的纺车和菜园,也寻找先生年轻时的足迹。
  先生笔下的那一辆纺车,我在南泥湾的展室里见过,我在《延安保卫战》的实景地见过,我在《延安保育院》的舞台上见过,我在革命博物馆的橱窗里见过,我在杨家岭游客集散中心人群拥挤的路边见过,我在“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的歌声里见过,我在众多的美术大展中见过,我在语句铿锵的诗歌集中见过……这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纺车精神、菜园精神、南泥湾精神、窑洞精神……
  在熙熙攘攘的路边,一位可爱的小姑娘正在摇着一辆纺车。“那是一辆普通的纺车”“它是延安上千上万辆纺车中的一辆”。虽小,车架、轮子、锭子一应俱全,这就是吴伯萧笔下的那辆纺车。
  也许,这位城里来的小女孩并不懂得摇车、抽线、上线,她不会把线绕在锭子上,让线穗子一层一层加大,她只要把车摇动,转起来就觉得是成功了。但即便是这象征性的摇动纺车,在她的童心里依然留下延安记忆,体念“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纺车精神。想到此,我也不免对这辆纺车多看了几眼。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站着纺线,步子有进有退,手臂尽量伸直,像“白鹤晾翅”,一抽线能拉得很长很长。这样气势最开阔,肢体最舒展,兴致高的时候,很难说那究竟是生产还是舞蹈。
  我面前的小姑娘坐着矮凳纺,情景剧《延安保卫战》里十数架纺车一字儿排开,纺车前陕北俏姑娘一色站着纺线,齐刷刷伸直了手臂,一抽线拉得很长很长,这就是“白鹤晾翅”,气势最开阔,肢体最舒展,这就是优美的舞蹈。当年吴伯箫把辛劳的生产看作舞蹈,今天的文艺工作者用曼妙的舞蹈表现生产,这让我读懂了与吴伯箫同时代的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人生舞台》中的名句:“艺术从来就是现实的修饰语。”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直指引着吴伯箫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时代服务,吴伯箫的这些追忆延安生活的名篇,正是在六十年代初我国三年暂时困难时期创作的。
  驻足《菜园小记》中的蓝家坪,搜寻、想象当年的模样。和当年一样,“说是菜园,其实是果园”,或许如今的果树更茂密。花儿的种类依然不少,蔷薇,木槿,丁香,凤仙,石竹,夜来香,年年开不败。看着那块菜地,联想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在中学校园“十边”地种菜蔬与南瓜的事,连我们墙报比赛的大版面,都用大南瓜和藤蔓的剪纸来装帧。望着延河水,心潮翻滚,上世纪30年代、60年代、本世纪的当今,似乎有千条万条有形无形的线联在一起。“落墨叮咚延水响,质朴无华宝塔风”,我想,吴伯箫的作品,就是千条万条红线之中的一条。
  入夜,群山黝黑,流水汤汤,巍然矗立在嘉陵山上的宝塔彩灯璀璨,我在延安新时代的光彩中缅怀老一辈革命家,敬仰每一位从延安走来的革命战士。泛着粼粼波光的延水河边,我看到一位气宇轩昂的年轻人正朝我走来,他的手上握着一本笔记本,笔记本上有一页领袖毛泽东给他的亲笔题词:“努力奋斗”!
  老屋·坐像·平原路台阶
  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记住了这一天,1906年3月13日,一位中国现代散文家、教育家的第一声啼哭从西南角一处院落的小屋传出;延绵了近一个世纪,家乡的人们还在修缮小屋,各地的人们纷至沓来,争相体验摇出那一辆纺车、开垦那一片菜园的大作家童年玩耍的屋里屋外、土房小院。
  花园南街41号,蓝底白字搪瓷门牌有些年份了。两扇斑驳破旧的木门半开着。抚摸着那粗粝的门板,我宁愿相信上面还有九十多年前吴伯箫留下的幼小的手印。这座由吴伯箫祖父吴汉祥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所建的老屋,原有房17间。1933年,吴伯箫三弟吴熙振作了翻修。莱芜战役期间(1946年)部分房屋被毀,1947年时重新修缮。1982年,吴熙振将原大门改建成农村普通门庭。几经变迁,门边与院墙墙泥脱落砖坯外露,简陋的小屋虽然被淹没在周边新建的居民楼之间,好在屋还是老屋,房还是旧房。老房墙角的一块石碑上写着——
  莱芜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伯箫故居
  莱芜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公布
  一九九九年八月十六日立
  一块政府立的石碑安抚着我们的心。下次再来时,我将看到进一步修缮的先生故居。
  泰安,泰山长安园吴伯箫先生纪念园。吴伯箫先生泰山石立像巍然矗立,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位拜谒者,身后的石碑上,黑底金字,镌刻着当年毛泽东给吴伯箫的题词“努力奋斗”,周边的石刻选用先生名篇中的经典要句,让我们重温《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战斗的丰饶的南泥湾》。
  先生1919年考入省立曲阜师范学校,开启了一个14岁少年的师范之路。18岁毕业后,在孔府任孔子七十七代孙孔德成的英语教师,直至次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方离开泰安。先生生前立下意愿去世后一定要回到故乡,安葬在泰山。在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日,泰安市举行吴伯箫先生纪念园落成仪式,实现了大师生前遗愿。
  伯箫永世,泰山风骨!
  青岛。望火台靠东面的陡陡的石梯,通往人们平时熟悉的那条平原路。平原路55号,吴伯箫在青岛的故居。
  ……两层的楼房,座落在一个小山的顶上。晾台伫立,是可以俯瞰全市、远眺海山的。白昼,早晨看日出,看五彩朝霞,看雾蒙蒙的远山,山岛间水光接天,波摇金影。辰巳时候可以看海湾里舣集的渔船,千万只船挂起千万张白帆,景象是极辽阔雄伟的。傍晚,看落日,看暮霭,看家家船上的缕缕炊烟,思绪也跟着当前烟景而深邃幽远了。电灯亮处,天却黑了,百尺楼头,脚下夜景,岂止灯光万家!
  先生《记岛上居室》一文中对于平原路寓所的描述让我的此行有了一种想象的天地和穿越的感觉。毕竟时光已经过去了一个甲子。被林立的高楼包围着的平原路55号,尽管依然步上高高的陡峭的天梯,但是很难再望到海湾、白帆,见到的只是红瓦黄墙,钢筋水泥的森林。庆幸的是石条台阶还在,两旁的房基石还在,天梯依然,老屋犹存。
  时光返回到1931年,25岁的吴伯箫一袭长衫,一顶礼帽,从长长的陡峭的石梯走下,只用稍稍提一下长袍,不用扶扶梯。他从平原路55号寓所出门,前往青岛大学公干,这位风华正茂的北师大毕业生,在青岛大学校长办公室任事务员。有时,他专程去与当时同在青岛的闻一多、洪深、老舍、王统照、孟超等聚会。如今,青岛市政府开辟文化名人雕塑园,请国内著名雕塑家在园内为二十名青岛籍或客居青岛成就卓著的文化名人塑立雕像。时光过去一个甲子,吴伯箫与闻一多、洪深、老舍他们又聚集在了一起。吴伯箫早就脱下了长袍,在延安穿了近八年的八路军军装,又换上了中山装;而闻一多则还是穿着他最后的演讲时穿的那袭长袍。穿着整洁的中山装的吴伯箫靠在一条长椅上,含笑面向走过的每一位市民。
  曾经的你,步下“六十二阶阶梯”,从平原路出发,去黄县路,推开黄县路12号的大门,院子里海棠、桃花、杜鹃竞相开放,叩开书房,老舍放下手中正在写的《骆驼祥子》的书稿欢快地握住你的手……
  在莱芜,在泰安,在青岛,我追寻先生的足迹……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春暖花开,夏雨哗哗,秋风瑟瑟,冬日暖阳,四季就这样循环往复着。时间过得太快,一转眼到深秋,才惊觉,一年又快过去啦。我一直喜欢秋天,因为这个季节单纯又复杂,蕴藏了令人沉醉的喜悦。  秋天的模样是纯净、多味的。秋日的阳光,明快、欢愉透过白云,风传达着快乐的诗意。我喜欢站在窗台,看着静谧而遥远的天空。澄澈,如我心情。那是一种蓝,蓝得清晰。于是,我的心也会跟着变得纯粹,忘记了日常的纷纷扰扰。闭上眼睛,思绪
期刊
三毛,多才、多情,但她的爱情路,总是坎坷。  青年时的三毛恋爱了,分手了;又恋爱了,准备结婚了,心上人却猝死了。如此起起伏伏的人生灾难三毛泡在泪水中一个人默默体验着。  人世间总会遇上花开花落、柳暗花明的日子。  是荷西让三毛看到了和拥有了柳暗花明。三毛、荷西曾经错过六年时间,但拥抱了七年相爱相敬的生活。这就是她写的《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在于是否痛快活过》。七年中,荷西这个异国男子在她行走天涯之时
期刊
旭日初升,晨光被早风吹散开来。我走在上班的路上,轻柔的光质围拢着我,也围拢着路上一双双匆忙的脚步。  一叶莲比我们都起得早,在光线穿透窗玻璃的一瞬间,它就醒了。在不大的办公室里,它静卧在柜子上面的一个玻璃瓶中,以一袭墨绿等待着我的到来。  对于莲花,我自小情有独钟。唐代诗人郭震的《莲花》写道“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诗中先写花,后写叶,用湘妃的美丽衬托荷莲
期刊
当我们想起“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碧水东流至此回”等诗句时,北流河却特立独行地往北而去,这也注定了她在众多江河中的卓尔不群。  北流河源起一个叫做双孖峰的地方。这条长约五百里的智水如一匹悠长光滑的碧缎,沿着家乡藤县缓缓铺开。缘于她的娴雅和秀丽,古藤州人赋予她一个别致的名字———绣水。  绣水舒舒缓缓,从远古走来,从山麓平原走来,一路浅唱低吟,诉说着动人的故事、描绘着逝去的岁月……  一  古老的百
期刊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我的童年在濛江老家度过。伴着我一起走过童年的是:纸飞机、车铁环、灌草蟋、捉迷藏,特别是那些谚语童谣。在白发满头的今天,紧凑生活之余,勾沉起来,感受那一份逝去的纯真和童趣。  猜迷语,可以说是伴着我成长并较大影响着我的成长。  “一粒谷,撒满屋”(打一物,灯火),这是母亲给我讲的第一个迷语,年幼的我当然猜不出,母亲说:在漆黑的房屋里点燃一盏灯火,整个房屋都光亮起来。  “
期刊
清晨醒来,听到楼下有人大声说话,隔窗望去,只见四五个人围着一只垂死的小狗。那小狗一身漂亮的棕黄色,干净而有光泽,想来是一只受到主人疼爱的宠物,也曾活泼可爱地奔来跑去;如今却静静躺在冰冷的马路上,眼神黯淡,嘴角流血,四肢抽搐。听人议论,它是被汽车轧死的。看到这令人怜惜的一幕,我不知怎么,忽然动了养宠物的心,似乎想以我的爱心去呵护他们;而我绝对是曾发誓过此生不养宠物的。  我曾养过一只狗,在我没上小学
期刊
浩瀚苍穹,繁星点点。东方辽远的地平线上,“东方苍龙”的星座里,“龙角星”悄悄伸出“龙角”,慢慢仰升起来。  这是每到“二月二”这个民俗节,我脑海里浮现的诗意景象。  民谚所说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民俗,在北方又叫春龙节、农头节、龙头节等,在南方又叫踏青节,属中国古老二十四节气中“惊蛰”节气的民俗。中国民间历来认为龙是吉祥之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而农历“二月二”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亦意味着人们可以昂
期刊
经常刷抖音的人都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无法知道下一条内容是什么,只有刷到的那一刻才能确定,所以被观察到的这“一刻”无比重要,然而这“一刻”却充满随机性,这种既重要又随机的现象非常矛盾,甚至有点戏剧。  抖音是通过某种算法按照我们的偏好进行的内容推荐,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也都按照用户的偏好进行信息和用户的精准分类和推送,这种信息传递方式被认为是更科学的,也被认为是未来的常态。可是这对于信息接受者来说
期刊
如果说,婚姻有体裁的划分,它肯定不会是诗歌,也不能会是小说,它可能更应该是平淡的散文,充斥着一種温馨的,或者浪漫的,或者凄美的,或者曲折的段式,总之在平淡中前行。把控好的话,平淡中也会有缕缕馨香,也会散发出丝丝的芬芳。  中国式婚姻被一些统计机构说成是“二八”定律,说百分之八十的婚姻属于凑合型,属于亲情范畴,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婚姻有爱情的成分。我手里没有这样准确的数字,不好评判定律的真伪,现代社会婚
期刊
“铁水打花”又叫打铁花,是米脂县一种独特的民间花会活动形式,被视为一种古老的烟火。一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晚上即每年的元宵节前后进行表演,以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亦有祥和喜庆之意。  铁水打花最初是道士们为祈福禳灾、驱邪镇宅的法事活动,请来民间金、银、铜、铁、锡五色匠人造访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将铁水打散开来,以祭奠他们共同的祖师——太上老君。以后五色工匠们在每年的庙会、开业庆典时为显示本门派、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