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报是一种文化力量,它会影响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本文从文化格局的视角出发,以兰州市现售小报为例,考察了小报与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的关系。通过考察,笔者发现现售小报虽然文章多来源于主流媒体,但较多地反映了亚文化,小报内容中的文化格局呈橄榄型。
关键词:文化格局;小报;兰州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02
小报主要是指处于“受尊敬性”低端的街头报。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它在文化格局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改革开放后,我国一元文化格局瓦解,社会文化处于多元并存状态。按照价值体系和社会势力的差异,社会文化则可以区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主文化是指“对社会的绝大部分成员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具有决定性或产生重大影响作用”[1]的文化。“亚文化是对主文化的疏离甚至背离,既包括与主文化存在差异、相疏离的亚文化;也包括与主文化相背离、对立的亚文化,即反文化。”[2]
小报与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关系密切。小报的内容倾向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类文化形态在文化格局中的位置。笔者考察发现,小报上的文章原创很少,很多内容转自主流媒体,但经过小报编辑们的把关,所反映的倾向性已有很大变化。小报是如何反映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的?下文将做详细分析。
一、现售小报中的主文化
一个时代的社会主文化按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又可分为主导文化、主体文化和主流文化。侧重权力支配关系来划分的主文化是主导文化,强调占据文化整体的主要部分的主文化是主体文化,表示一个时期产生主要影响、代表主要趋势的主文化是主流文化。现阶段,我国的主导文化毫无疑问是社会主义文化,主流文化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文化,主体文化的构成则比较复杂,是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缠绕与混杂。
一般认为,小报都是写“性、星、腥”文章来吸引读者,是对主文化的反叛。但是,笔者通过对兰州现售小报的考察,发现这些对小报的常规印象与现实状况有所偏差。一些小报是用大量笔墨去写低俗文章,但小报中也反映了主文化。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读友报》第358期有篇题为《华西村,中国最富裕村庄在转型》的文章,讲述了华西村从依赖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服务和旅游业转变的过程。该篇报道明显赞颂了“集体式生活”和贤人治村的发展模式,充满了对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向往和中国传统村落管理方式的留恋的复杂感情。
该文原载于《青年参考》,经过编辑,增加了可读性,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主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像《读友报》这一类小报,以改写硬新闻为主要方式,在小报中相对来说是一份比较严肃的报纸。还有一些小报,以改写软新闻为主要方式,如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良友周报》。
《良友周报》第1103期上刊载了一篇题为《千名“子孙”护孤母》的文章。该文章讲述了湖北咸宁学院千名师生12年接力照顾孤寡老人的故事,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观念。《良友周报》这类小报以改写人情味新闻为主,反映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温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具理性逻辑无孔不入,让人冷彻骨髓。无疑,这种温情新闻很具有吸引力。
笔者通过考察发现,兰州现售小报从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等角度对我国现阶段的主文化皆有反映。小报并不完全是所谓的文化垃圾。
二、现售小报中的亚文化
文化是加诸复杂的现实世界的有序形式,减少我们在感受和知觉方面的混乱和矛盾。文化与现实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有待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弥补。当社会变迁加剧的时候,这个差距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亚文化就是鸿沟上的中介。亚文化是已经调整了文化与现实的差距的一套价值观。
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文化而言的,其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别于主文化,在文化权力关系上处于从属的地位,在文化整体里占据次要的部分。不同社会群体的存在是多样化的亚文化存在的基础,现代社会中广泛存在的阶层、职业群体、年龄群体、方言地域群体、宗教群体、民族群体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亚文化。当代中国在发生社会分化的同时,也在发生文化分化,其结果就是亚文化的广泛崛起。日益分化的亚文化在冲击既定文化的一元格局、选择新的文化目标、调整价值系统和构思新的行为方式、推动文化的总体变迁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戏说历史”或“历史演义”一直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亚文化。目前,这种亚文化在小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笔者在兰州东方红广场的一个报摊上粗数了一下,仅这一个报摊就有此类小报10多种。这类报纸纸张大多呈粉红色,版数20个左右,多以“旧闻”、“历史”等为报纸名称。笔者随手购买了健康导报文摘版《旧闻博览》、科技信息快报《经典旧闻》、健康导报《天下旧闻》、湖北广播电视报《峥嵘岁月》、西安商报《博闻求索》、大江报《旧闻博览》等6份小报。下面将以这6份报纸为例进行分析。这类报纸戏说的多是国共两党的历史,演义最多的人物当数毛泽东。
例如,大江报《旧闻博览》一篇题为《1964年苏联叫嚣“搞掉毛泽东”》对上世纪60年代的中苏关系进行了演义,与主流导向的要求有一定疏离。尽观6份报纸的头版头条新闻全是国共两党的历史演绎,其中关于毛泽东的文章就占了3个头版头条。
小报除了“戏说”亚文化,养生亚文化也占了很大比重。另外,小报还零星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的一些亚文化。如法治与道德矛盾的亚文化。其中,《家庭主妇报》有一篇报道题为《救人反成肇事者,善举引来噩梦》,就是这方面的极好例证。
主文化这块蛋糕由主流媒体分享,而亚文化则是小报的领地。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类亚文化层出不穷,这为小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是小报持续生存的土壤。
三、现售小报中的反文化
如果一种亚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站到了主文化的对立面,它就被称为反文化。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同样也为反文化的滋生、泛滥留下了空隙。反文化是那种否定、背离主文化的亚文化。反文化有不同的形式,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关于反文化必须受到限制,不会有很多不同意见。因为像黑(黑社会)、黄(色情业)、毒(贩吸毒)等反文化,假、冒、伪、劣等反文化,对社会运行的危害众所周知。”[3]
笔者通过对小报的考察,发现有部分小报存在反映反文化的现象。在笔者所购买的小报中,有两份分别名为《法制时空》和《法制新时空》的小报刊载的都是色情文章。《法制时空》没有刊号和出版单位,明显属于非法报纸。《法制新时空》有国内统一刊号和出版单位。但笔者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询,不存在该刊号,也是非法报纸。两份报纸所刊文章和图片不堪入目。
一些小报的反文化现象还表现在其广告上。小报上刊登的绝大多数都是低俗的医疗广告。根据常识就可以判断出有些广告是虚假广告。笔者通过考察,认为小报中的广告不能说全部都是虚假广告,但根据常识判断绝大部分可归为虚假广告。小报中的虚假广告是一种反文化现象,有损社会的健康运行,需要加以管制。
另外,还有一点必须指出,并不是反文化就是假丑恶。反文化只是与主文化相对立的文化。反文化中不少内容在它的发展中会为主文化所认可,使其有可能融入主文化,或使主文化靠近它乃至接受它。有些反文化也可能反客为主,一跃变成主文化。特别是那些与商业有密切联系的反文化内容如服饰、音乐等,往往在其商业化、大众化的过程中跃升为主文化的内容,从而失去其过去的反文化身份。有些反文化会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现阶段的小报所反映的反文化多数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作用。
四、结语
总的来说,从价值系统和权力关系来看,今日中国社会的文化处于多元文化的并存状态,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在不同的社会层次呈现为不同的格局。小报处于较低的社会层次,它所反映的主文化较少,主要内容在反映亚文化,而只有少数非法小报在刊载反文化的内容。因此,小报内容中的文化格局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
鉴于小报内容中文化格局呈橄榄型,我国对小报的管理应当实行这样的文化模式,即主文化必须旗帜鲜明,亚文化必须多种多样并加以正确引导,不利于社会进步的反文化必须受到限制。只有这样,小报才不至于走向歧途,影响我国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洪涛.我对主文化亚文化研究的几点看法[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2]黄瑞玲.当代西方亚文化的研究史[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6-8.
[3]郑杭生.社会主义条件下主文化与反文化的对立[N].人民日报,1991-5-9.
关键词:文化格局;小报;兰州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02
小报主要是指处于“受尊敬性”低端的街头报。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它在文化格局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改革开放后,我国一元文化格局瓦解,社会文化处于多元并存状态。按照价值体系和社会势力的差异,社会文化则可以区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主文化是指“对社会的绝大部分成员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具有决定性或产生重大影响作用”[1]的文化。“亚文化是对主文化的疏离甚至背离,既包括与主文化存在差异、相疏离的亚文化;也包括与主文化相背离、对立的亚文化,即反文化。”[2]
小报与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关系密切。小报的内容倾向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类文化形态在文化格局中的位置。笔者考察发现,小报上的文章原创很少,很多内容转自主流媒体,但经过小报编辑们的把关,所反映的倾向性已有很大变化。小报是如何反映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的?下文将做详细分析。
一、现售小报中的主文化
一个时代的社会主文化按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又可分为主导文化、主体文化和主流文化。侧重权力支配关系来划分的主文化是主导文化,强调占据文化整体的主要部分的主文化是主体文化,表示一个时期产生主要影响、代表主要趋势的主文化是主流文化。现阶段,我国的主导文化毫无疑问是社会主义文化,主流文化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文化,主体文化的构成则比较复杂,是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缠绕与混杂。
一般认为,小报都是写“性、星、腥”文章来吸引读者,是对主文化的反叛。但是,笔者通过对兰州现售小报的考察,发现这些对小报的常规印象与现实状况有所偏差。一些小报是用大量笔墨去写低俗文章,但小报中也反映了主文化。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读友报》第358期有篇题为《华西村,中国最富裕村庄在转型》的文章,讲述了华西村从依赖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服务和旅游业转变的过程。该篇报道明显赞颂了“集体式生活”和贤人治村的发展模式,充满了对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向往和中国传统村落管理方式的留恋的复杂感情。
该文原载于《青年参考》,经过编辑,增加了可读性,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主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像《读友报》这一类小报,以改写硬新闻为主要方式,在小报中相对来说是一份比较严肃的报纸。还有一些小报,以改写软新闻为主要方式,如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良友周报》。
《良友周报》第1103期上刊载了一篇题为《千名“子孙”护孤母》的文章。该文章讲述了湖北咸宁学院千名师生12年接力照顾孤寡老人的故事,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观念。《良友周报》这类小报以改写人情味新闻为主,反映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温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具理性逻辑无孔不入,让人冷彻骨髓。无疑,这种温情新闻很具有吸引力。
笔者通过考察发现,兰州现售小报从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等角度对我国现阶段的主文化皆有反映。小报并不完全是所谓的文化垃圾。
二、现售小报中的亚文化
文化是加诸复杂的现实世界的有序形式,减少我们在感受和知觉方面的混乱和矛盾。文化与现实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有待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弥补。当社会变迁加剧的时候,这个差距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亚文化就是鸿沟上的中介。亚文化是已经调整了文化与现实的差距的一套价值观。
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文化而言的,其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别于主文化,在文化权力关系上处于从属的地位,在文化整体里占据次要的部分。不同社会群体的存在是多样化的亚文化存在的基础,现代社会中广泛存在的阶层、职业群体、年龄群体、方言地域群体、宗教群体、民族群体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亚文化。当代中国在发生社会分化的同时,也在发生文化分化,其结果就是亚文化的广泛崛起。日益分化的亚文化在冲击既定文化的一元格局、选择新的文化目标、调整价值系统和构思新的行为方式、推动文化的总体变迁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戏说历史”或“历史演义”一直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亚文化。目前,这种亚文化在小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笔者在兰州东方红广场的一个报摊上粗数了一下,仅这一个报摊就有此类小报10多种。这类报纸纸张大多呈粉红色,版数20个左右,多以“旧闻”、“历史”等为报纸名称。笔者随手购买了健康导报文摘版《旧闻博览》、科技信息快报《经典旧闻》、健康导报《天下旧闻》、湖北广播电视报《峥嵘岁月》、西安商报《博闻求索》、大江报《旧闻博览》等6份小报。下面将以这6份报纸为例进行分析。这类报纸戏说的多是国共两党的历史,演义最多的人物当数毛泽东。
例如,大江报《旧闻博览》一篇题为《1964年苏联叫嚣“搞掉毛泽东”》对上世纪60年代的中苏关系进行了演义,与主流导向的要求有一定疏离。尽观6份报纸的头版头条新闻全是国共两党的历史演绎,其中关于毛泽东的文章就占了3个头版头条。
小报除了“戏说”亚文化,养生亚文化也占了很大比重。另外,小报还零星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的一些亚文化。如法治与道德矛盾的亚文化。其中,《家庭主妇报》有一篇报道题为《救人反成肇事者,善举引来噩梦》,就是这方面的极好例证。
主文化这块蛋糕由主流媒体分享,而亚文化则是小报的领地。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类亚文化层出不穷,这为小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是小报持续生存的土壤。
三、现售小报中的反文化
如果一种亚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站到了主文化的对立面,它就被称为反文化。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同样也为反文化的滋生、泛滥留下了空隙。反文化是那种否定、背离主文化的亚文化。反文化有不同的形式,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关于反文化必须受到限制,不会有很多不同意见。因为像黑(黑社会)、黄(色情业)、毒(贩吸毒)等反文化,假、冒、伪、劣等反文化,对社会运行的危害众所周知。”[3]
笔者通过对小报的考察,发现有部分小报存在反映反文化的现象。在笔者所购买的小报中,有两份分别名为《法制时空》和《法制新时空》的小报刊载的都是色情文章。《法制时空》没有刊号和出版单位,明显属于非法报纸。《法制新时空》有国内统一刊号和出版单位。但笔者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询,不存在该刊号,也是非法报纸。两份报纸所刊文章和图片不堪入目。
一些小报的反文化现象还表现在其广告上。小报上刊登的绝大多数都是低俗的医疗广告。根据常识就可以判断出有些广告是虚假广告。笔者通过考察,认为小报中的广告不能说全部都是虚假广告,但根据常识判断绝大部分可归为虚假广告。小报中的虚假广告是一种反文化现象,有损社会的健康运行,需要加以管制。
另外,还有一点必须指出,并不是反文化就是假丑恶。反文化只是与主文化相对立的文化。反文化中不少内容在它的发展中会为主文化所认可,使其有可能融入主文化,或使主文化靠近它乃至接受它。有些反文化也可能反客为主,一跃变成主文化。特别是那些与商业有密切联系的反文化内容如服饰、音乐等,往往在其商业化、大众化的过程中跃升为主文化的内容,从而失去其过去的反文化身份。有些反文化会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现阶段的小报所反映的反文化多数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作用。
四、结语
总的来说,从价值系统和权力关系来看,今日中国社会的文化处于多元文化的并存状态,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在不同的社会层次呈现为不同的格局。小报处于较低的社会层次,它所反映的主文化较少,主要内容在反映亚文化,而只有少数非法小报在刊载反文化的内容。因此,小报内容中的文化格局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
鉴于小报内容中文化格局呈橄榄型,我国对小报的管理应当实行这样的文化模式,即主文化必须旗帜鲜明,亚文化必须多种多样并加以正确引导,不利于社会进步的反文化必须受到限制。只有这样,小报才不至于走向歧途,影响我国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洪涛.我对主文化亚文化研究的几点看法[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2]黄瑞玲.当代西方亚文化的研究史[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6-8.
[3]郑杭生.社会主义条件下主文化与反文化的对立[N].人民日报,19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