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多媒体 音乐教学 三大流弊
多媒体的出现,可以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效各异的学习材料,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上,多媒体通过逼真的音、画、动漫优势,很好地为音乐的感受提供了视觉佐证和暇想空间,它在课堂中发挥出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肯定和重视。但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几种错用或滥用多媒体的情况,现做一下简要的总结。
一、流于形式,脱离教学实际
一堂不使用多媒体音乐课,算不上一堂成功的教学课,这成了许多教师、专家的“共识”。有些老师在一些公开课或教学比赛前,不是认真研读教材,精选教学内容,构思教学思路,而是挖空心思,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课件的制作上。这些课件往往只图表面形式上的丰富多彩,却脱离教材,教学目的不明确。一堂课下来,固然是流光溢彩、声情并茂,博得了专家与同行的赞许,学生们也从感官刺激上得到了满足,但这种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与我们常说的“面子工程”何异?更令人忧虑的是: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制做这些繁杂的课件?故一旦公开课或教学比赛结束后,教师们又重新拿起课本照本宣科起来,而学生们又从短暂的感观刺激重新回到索然无味的课堂气氛中来。这样不利于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更谈不上对音乐素养的提高。
二、内功不够,多媒体来“凑”
有个别老师使用多媒体是不得已而为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少数音乐教师平时不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换言之便是内功不足。他(她)们唱歌不悦耳、动听,弹琴不流畅、自然,板书不工整、漂亮,讲课空洞乏味,对音乐的解说没有自信。若使用多媒体,只须轻轻一按鼠标,便万事大吉了,如此这般,何乐而不为呢?但长此以往,自己岂不成了名副其实的“南郭先生”了吗?做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要求他们在对音乐知识的把握以及宽度、深度都达到一定层次,如做不到这一点,那教师就成为多媒体的附庸品了。
三、缺少互动,由“人灌”到“机灌”
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泼的课堂气氛。过去,我们批评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但现在有的教师把计算机等同于多媒体,让其从头到尾的“唱戏”,忽略了师生互动这一重要环节,结果是台上热热闹闹 ,台下安安静静。把一堂充分调动学生激情,释放他们活力的音乐课,变成了一堂观赏课,这显然是有悖音乐教育宗旨的。
当然,多媒体的出现意味着音乐教育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若使用得当,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他们的音乐素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再先进的设备也只是我们的教学工具,不能忘记“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多媒体能量最大化,而不是让其束缚了我们自己的手脚。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市第三中学)
多媒体的出现,可以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效各异的学习材料,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上,多媒体通过逼真的音、画、动漫优势,很好地为音乐的感受提供了视觉佐证和暇想空间,它在课堂中发挥出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肯定和重视。但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几种错用或滥用多媒体的情况,现做一下简要的总结。
一、流于形式,脱离教学实际
一堂不使用多媒体音乐课,算不上一堂成功的教学课,这成了许多教师、专家的“共识”。有些老师在一些公开课或教学比赛前,不是认真研读教材,精选教学内容,构思教学思路,而是挖空心思,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课件的制作上。这些课件往往只图表面形式上的丰富多彩,却脱离教材,教学目的不明确。一堂课下来,固然是流光溢彩、声情并茂,博得了专家与同行的赞许,学生们也从感官刺激上得到了满足,但这种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与我们常说的“面子工程”何异?更令人忧虑的是: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制做这些繁杂的课件?故一旦公开课或教学比赛结束后,教师们又重新拿起课本照本宣科起来,而学生们又从短暂的感观刺激重新回到索然无味的课堂气氛中来。这样不利于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更谈不上对音乐素养的提高。
二、内功不够,多媒体来“凑”
有个别老师使用多媒体是不得已而为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少数音乐教师平时不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换言之便是内功不足。他(她)们唱歌不悦耳、动听,弹琴不流畅、自然,板书不工整、漂亮,讲课空洞乏味,对音乐的解说没有自信。若使用多媒体,只须轻轻一按鼠标,便万事大吉了,如此这般,何乐而不为呢?但长此以往,自己岂不成了名副其实的“南郭先生”了吗?做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要求他们在对音乐知识的把握以及宽度、深度都达到一定层次,如做不到这一点,那教师就成为多媒体的附庸品了。
三、缺少互动,由“人灌”到“机灌”
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泼的课堂气氛。过去,我们批评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但现在有的教师把计算机等同于多媒体,让其从头到尾的“唱戏”,忽略了师生互动这一重要环节,结果是台上热热闹闹 ,台下安安静静。把一堂充分调动学生激情,释放他们活力的音乐课,变成了一堂观赏课,这显然是有悖音乐教育宗旨的。
当然,多媒体的出现意味着音乐教育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若使用得当,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他们的音乐素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再先进的设备也只是我们的教学工具,不能忘记“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多媒体能量最大化,而不是让其束缚了我们自己的手脚。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