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黑豆营养价值高,既可以做主食,也可以通过发芽做成菜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谷物之一。我们在三年级学习了土壤的分类,在四年级学习了《植物在生长》,为了对黑豆的生长过程和特性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黑豆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生长状况的观察研究。
我们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不同的土壤对黑豆生长状况的影响。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具体的观察、分时段的记录、拍照、对比,研究黑豆生长所需的土壤类型和条件。
研究内容和方法
在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植物在生长》中,我们从播种植物种子开始,观察了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在本项研究中,我们结合三年级学到的土壤分类知识,把两个实验结合起来,做成一个对比实验。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观察黑豆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生长情况,从而了解土壤对植物生长产生的影响。
我们首先用铲子把不同的土壤铲进透明的塑料袋里,比较三袋不同土壤的形状、颜色、比重、黏合度等,识别出哪袋是沙质土、哪袋是壤土、哪袋是黏质土。我们制订了一份完整的研究计划,它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时间、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等基本要素。我们天天观察,每周一次测量并记录豆苗的高度、叶片数、叶茎粗细等,并把观察数据做成表格。
研究过程
1.观察与提问
根据土壤含沙量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为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不同类型的土壤差别很大:沙质土渗水性强,透气性强;壤土松软,保水性比沙质土要好,透气性比沙质土要弱一点;黏质土的保水性最强,透气性最差。那么,黑豆适宜在哪类土壤中生长呢?
2.猜想与假设
根据生活经验和从电视、书本上了解到的知识,我们有的猜想黑豆适宜在沙质土中生长,有的觉得黑豆适宜在壤土中生长,还有的认为黑豆适宜在黏质土中生长。哪个猜想正确呢?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3.计划与组织
要使实验过程有条理,必须制订详细的研究计划。
(1)制订研究计划。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订了一份研究计划,确定研究主题,做到心中有数。主题确定以后,我们确定了研究方法:应该采取对比实验,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种植黑豆。对比实验相同的条件是:花盆、种子的数量、种植的时间、浇水的时间和水量、放置的地点等。不同的条件是:不同类型的土壤。
(2)准备材料。我们准备的材料有:沙质土、壤土、黏质土、花盆、铲子、黑豆种子、浇水用的瓶子。
(3)种植。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里每人种植了一盆黑豆,把盆端到教学楼前的雕塑前面,严格按照实验计划浇水,然后把盆放在雕塑旁边的花台上,让它们一起享受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
(4)观察与记录。自己亲手播下的种子,希望它们能早早发芽。我们每天上学路过雕塑都会情不自禁地驻足观看。一天、两天、三天,没见种子发芽,于是我们上网查了资料,了解到黑豆发芽需要7—15天。我们耐心地等待,第7天,周敬军负责的沙质土盆里的黑豆发芽了,露出两片大大的子叶。壤土和黏质土中的黑豆还没有发芽,我们继续等待。10天以后,壤土中的黑豆也发芽了。考虑到可能有不发芽的种子,当初我们每盆都种了7粒种子。现在这两盆每盆都出了5个芽。老师说,盆子小,苗太稠,需要间苗,每盆留下2棵豆苗就可以了。黏质土里的黑豆在第14天才露出一个尖尖的芽,由于黏质土颗粒太细,透气性太差,子叶被埋在土里,露出了一个又细又小的芽,前后总共发了两颗芽,又小又瘦。
芽出土以后,我们天天观察,每周记录一次,数一数叶片数。黑豆的叶子是复叶,一个叶柄就是一片叶。为了方便记录,我们列了表格(如表1、表2)。
4.解释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我们亲历了黑豆播种、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并做了记录。从黑豆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生长叶片数的统计来看,黑豆在沙质土中发芽的时间最早,叶片数最多;其次是壤土;在黏质土中发芽最晚,叶片数最少。
从黑豆在三类土壤中生长高度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同一时间内黑豆在沙质土中生长得最高,在壤土中矮一些,在黏质土中最矮,说明黑豆适宜在沙质土、壤土中生长,不适宜在黏质土中生长。
我们把研究过程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老师让我们在全班交流,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整个研究过程,留心观察生活,研究更多的科学问题。
研究结论
经历了5個月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影响很大
每种植物都有适合生长的土壤,如果种植时违背了自然规律,会徒劳无功,不仅消耗体力,也会浪费物力财力。
2.黑豆适宜在沙质土和壤土中生长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记录,可以看出黑豆在沙质土中发芽最早,叶片数最多,长得最高。黑豆在壤土中虽然没有在沙质土中长得高,但茎和叶片都比在沙质土中长得壮。由于黏质土透气性差,渗水性差,所以黑豆不仅发芽晚,而且出苗又小又尖,后来长得也又细又矮。由此可见,黑豆不适宜在黏质土中生长。
教师点评
学生的这个研究是在学习了教材内容《植物在生长》后,开展的种植植物、了解植物生长过程的探究活动,他们为了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和趣味性,结合三年级学到的土壤的类型,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学生经历了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模型与解释、表达与交流等一系列的研究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收获满满。他们学习制订研究计划,认识到做任何一项研究,都要事先制订一个完整的研究计划,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就培养了他们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学生亲手播下一粒种子,也就播下了希望,他们盼望种子发芽,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
播下种子,观察植物的生长,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提高趣味性,我们让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观察黑豆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生长情况,是要让研究者“跳一跳”,才能摘得到“桃子”。不“跳”固然不行,但无论怎么“跳”也摘不到“桃子”更不行。在“跳”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从制订计划到设计实验再到得出结论的过程,把看似杂乱无章的东西条理化,培养了他们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和学生一起研究让我们认识到,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结合所学的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或整合,让他们亲历感兴趣的小实验,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点燃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实验、观察、记录,学会观察与实验的方法,积极表达与交流他们的发现。
指导教师:周士云 杜春松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三小学(450002)
黑豆营养价值高,既可以做主食,也可以通过发芽做成菜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谷物之一。我们在三年级学习了土壤的分类,在四年级学习了《植物在生长》,为了对黑豆的生长过程和特性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黑豆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生长状况的观察研究。
我们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不同的土壤对黑豆生长状况的影响。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具体的观察、分时段的记录、拍照、对比,研究黑豆生长所需的土壤类型和条件。
研究内容和方法
在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植物在生长》中,我们从播种植物种子开始,观察了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在本项研究中,我们结合三年级学到的土壤分类知识,把两个实验结合起来,做成一个对比实验。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观察黑豆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生长情况,从而了解土壤对植物生长产生的影响。
我们首先用铲子把不同的土壤铲进透明的塑料袋里,比较三袋不同土壤的形状、颜色、比重、黏合度等,识别出哪袋是沙质土、哪袋是壤土、哪袋是黏质土。我们制订了一份完整的研究计划,它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时间、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等基本要素。我们天天观察,每周一次测量并记录豆苗的高度、叶片数、叶茎粗细等,并把观察数据做成表格。
研究过程
1.观察与提问
根据土壤含沙量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为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不同类型的土壤差别很大:沙质土渗水性强,透气性强;壤土松软,保水性比沙质土要好,透气性比沙质土要弱一点;黏质土的保水性最强,透气性最差。那么,黑豆适宜在哪类土壤中生长呢?
2.猜想与假设
根据生活经验和从电视、书本上了解到的知识,我们有的猜想黑豆适宜在沙质土中生长,有的觉得黑豆适宜在壤土中生长,还有的认为黑豆适宜在黏质土中生长。哪个猜想正确呢?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3.计划与组织
要使实验过程有条理,必须制订详细的研究计划。
(1)制订研究计划。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订了一份研究计划,确定研究主题,做到心中有数。主题确定以后,我们确定了研究方法:应该采取对比实验,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种植黑豆。对比实验相同的条件是:花盆、种子的数量、种植的时间、浇水的时间和水量、放置的地点等。不同的条件是:不同类型的土壤。
(2)准备材料。我们准备的材料有:沙质土、壤土、黏质土、花盆、铲子、黑豆种子、浇水用的瓶子。
(3)种植。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里每人种植了一盆黑豆,把盆端到教学楼前的雕塑前面,严格按照实验计划浇水,然后把盆放在雕塑旁边的花台上,让它们一起享受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
(4)观察与记录。自己亲手播下的种子,希望它们能早早发芽。我们每天上学路过雕塑都会情不自禁地驻足观看。一天、两天、三天,没见种子发芽,于是我们上网查了资料,了解到黑豆发芽需要7—15天。我们耐心地等待,第7天,周敬军负责的沙质土盆里的黑豆发芽了,露出两片大大的子叶。壤土和黏质土中的黑豆还没有发芽,我们继续等待。10天以后,壤土中的黑豆也发芽了。考虑到可能有不发芽的种子,当初我们每盆都种了7粒种子。现在这两盆每盆都出了5个芽。老师说,盆子小,苗太稠,需要间苗,每盆留下2棵豆苗就可以了。黏质土里的黑豆在第14天才露出一个尖尖的芽,由于黏质土颗粒太细,透气性太差,子叶被埋在土里,露出了一个又细又小的芽,前后总共发了两颗芽,又小又瘦。
芽出土以后,我们天天观察,每周记录一次,数一数叶片数。黑豆的叶子是复叶,一个叶柄就是一片叶。为了方便记录,我们列了表格(如表1、表2)。
4.解释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我们亲历了黑豆播种、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并做了记录。从黑豆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生长叶片数的统计来看,黑豆在沙质土中发芽的时间最早,叶片数最多;其次是壤土;在黏质土中发芽最晚,叶片数最少。
从黑豆在三类土壤中生长高度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同一时间内黑豆在沙质土中生长得最高,在壤土中矮一些,在黏质土中最矮,说明黑豆适宜在沙质土、壤土中生长,不适宜在黏质土中生长。
我们把研究过程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老师让我们在全班交流,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整个研究过程,留心观察生活,研究更多的科学问题。
研究结论
经历了5個月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影响很大
每种植物都有适合生长的土壤,如果种植时违背了自然规律,会徒劳无功,不仅消耗体力,也会浪费物力财力。
2.黑豆适宜在沙质土和壤土中生长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记录,可以看出黑豆在沙质土中发芽最早,叶片数最多,长得最高。黑豆在壤土中虽然没有在沙质土中长得高,但茎和叶片都比在沙质土中长得壮。由于黏质土透气性差,渗水性差,所以黑豆不仅发芽晚,而且出苗又小又尖,后来长得也又细又矮。由此可见,黑豆不适宜在黏质土中生长。
教师点评
学生的这个研究是在学习了教材内容《植物在生长》后,开展的种植植物、了解植物生长过程的探究活动,他们为了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和趣味性,结合三年级学到的土壤的类型,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学生经历了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模型与解释、表达与交流等一系列的研究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收获满满。他们学习制订研究计划,认识到做任何一项研究,都要事先制订一个完整的研究计划,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就培养了他们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学生亲手播下一粒种子,也就播下了希望,他们盼望种子发芽,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
播下种子,观察植物的生长,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提高趣味性,我们让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观察黑豆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生长情况,是要让研究者“跳一跳”,才能摘得到“桃子”。不“跳”固然不行,但无论怎么“跳”也摘不到“桃子”更不行。在“跳”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从制订计划到设计实验再到得出结论的过程,把看似杂乱无章的东西条理化,培养了他们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和学生一起研究让我们认识到,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结合所学的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或整合,让他们亲历感兴趣的小实验,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点燃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实验、观察、记录,学会观察与实验的方法,积极表达与交流他们的发现。
指导教师:周士云 杜春松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三小学(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