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2011年中国·上海玉(石)雕神工奖,尽管人们都给予了极为乐观的期盼,但当神工奖真正展示在观众面前之时,其具有的震撼力仍然超出了大家的想象。本届神工奖思想的深邃、艺术的张力、工艺的精湛,充分体现了一种旺盛的生命力!
传承创新永保活力
神工奖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创新,特别是在海派玉雕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使海派玉雕永远兴旺发达,已成为神工奖的历史责任,也成为玉雕大师自觉的追求。
孙永获特等奖的玉牌《上海!上海!》,就是充满创新精神的精品。用玉雕表现现代城市建筑,以城市建筑突出城市精神,切人当代生活,并出现在全国权威性的领奖台上,这可能是第一件。作者的创作动机产生于上海世博会期间,他想:上海是一座令人震撼的城市,应该用玉雕去表现这种震撼。作者将玉牌的尺寸扩至6×12.5厘米。原考虑用一面来做,后改成两面;一条黄浦江,正面是现在的上海,背面是过去的上海,反映出上海的历史巨变。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上海!上海》演奏出国际大都市的时代最强音,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玉雕国家级传承人宋世义,古稀之年时有创新力作出现。今年呈现沪上的是取材于安徒生童话的《人鱼公主》。这件翡翠俏色作品,描写小人鱼公主向往幸福的美丽故事。金发披肩的人鱼公主,森然屹立的丹麦城堡,充满异国情调,给玉雕界吹来一股清新之风。
说到传承创新,不得不提到海上玉坛的一段佳话,那就是一直活跃在神工奖舞台、都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洪新华、崔磊、于雪涛师徒。洪大师参展参评的作品,是他很少创作的题材获金奖的《观音》,在保持作者“新奇特绝”风格的同时,在人物的造型、面相、俏色运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突破。于雪涛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本次提交的获创新金奖的《独钓寒江雪》,一改此种题材幽僻、孤寂的意境,用自己一贯的传神、精巧、讨喜的风格构图立意,令人眼睛一亮。
海纳百川海味十足
2011神工奖,发扬了世博会精神,以一种更为宽广阔大的胸怀,包融天下玉雕精品,齐聚沪上。参评参展的作品达历史性的852件,基本覆盖了主要玉雕产地。除了主要玉种和田玉、翡翠等,南红玛瑙、玉髓、鸡血碧玉、黄龙玉、独山玉、水晶、寿山石、灵璧石等玉(石)精品,争奇斗艳、蔚为壮观,神工奖“海纳百川”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海纳百川的前提是海昧十足。国内第一个推出“顶级定制”品牌的翟倚卫大师,他获创新金奖的玉牌《柳梳风暖》塑造了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即使牌面女主人公是古代仕女,也融入当代审美理念,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天蜀玉牌创始人易少勇大师,除了具有宋代文人画风格的阴刻玉牌《清静养德》,还有以《蜕变》、《轮回》为题的两件玉蝉参展,一件充满浓郁的装饰意味,一件具有汉八刀之工,令人赞叹。王平大师的《如意观音》体现了唐代观音的一贯风格,形态丰腴、造型优美、风格鲜明。袁新根大师的玉髓佳作《一鸣惊人》、《懵懂》,构思精奇,色彩运用精妙。以动物圆雕著称的黄罕勇,这次以玉牌《报喜》参展。玉牌上部用立体雕出豹的雄姿,下部用平面展示喜鹊的形象,且妙用俏色,极富特色。
海派炉瓶一直是神工奖的代表展品。宋鸣放大师的《琴壶》,炉体朴雅敦实不失灵巧感,线条劲挺、轮廓清晰、做工精湛。戴永才大师《貔貅三脚龙炉》造型稳重大气,线条简练流畅,虚实手法并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韵味。中青年海派玉雕师韩炜的《吉光凤羽壶》,将吉光凤羽壶配银制如意提梁,创意新颖,构思独到,细部刻画精致,充分体现了海派炉瓶特色。此作品获创新金奖,表明海派炉瓶后继有人。
值得一提的是,以一批海派玉雕大师为核心的中青年玉雕家,如吴灶发、汪洋、徐志浩、邹作志、王金忠、曹国斌、郭万龙、张良、陈申乐、黄杨洪、仵子辉、邢春、茅春华等,成长迅速,已成为神工奖的中坚力量。
在海味十足的同时,全国其他流派的精品佳作也令人欣喜。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李东的《福招贵人》玉牌,具有北派玉雕雄浑、厚重、返璞归真的大气与平和。扬派玉雕代表人物薛春梅大师得特等奖的《人生如意》,是222公斤整块白玉雕成的重器,大气、雄浑、细腻、传神,是对扬州山子雕的发展,充满艺术的震撼力!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顾铭的《月夜泛舟》,充分利用青花籽料的特点,悦目清新,富有扬派山子的飘逸儒雅之风。南派玉雕的一大批翡翠作品,越来越向小、精、细、玲珑剔透发展,和海派玉雕互相取长补重,越来越注重工艺性、艺术性,呈现出可喜的发展趋向。
市场导向 文化领先
《收藏·趋势》杂志的执行主编韩涧明在观看了201 l神工奖后说:“对于今天的中国玉雕界来说,上海是一座具有风向意义的城市,而把握风向,每年一届的中国·上海玉(石)雕神工奖当然就是最好的舞台。”
打好文化牌。不一味追求“红皮白肉”,差一点的原料,只要充分发挥其创作潜力,一样能出精品佳作。这已是一种新的趋势。孙永的《蚀》是用一块废玉料雕刻的,有白斑、有黑点。作者用它雕了“道德经”,通过散落的、被腐蚀、被遗忘的形式,表达了几千年前就已确立的道德标准,现在却已丢散了,是非常深刻的主题,给人强烈的震撼。再如独山玉,以前很多人认为是中低端材质,可张克钊的《长大去当兵》却是玉雕精品。作者充分利用了色彩的差异,表现了深厚丰富的中原文化的内涵,时代感强烈。
打好艺术牌。梁容区的《瑞》,材质是很差的,放在以前可能无人问津,但被作者分色俏雕成一件瑞兽,精致、细腻、传神,带有青铜时代一种狞厉之美,把瑞兽的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是向艺术要价值、化腐朽为神奇的佳作。再如何木金的透明玉髓雕刻作品《观音》。玉髓算不上名贵材质,但在本身具备的纯净同时稍带一点朦胧神秘的感觉,被作者充分发掘出来,成为一种艺术美,被藏家亲睐。
打好组合牌。组合件玉雕作品,是今年神工奖的一大亮点。如莫德恩的《五福临门》,用五个弥勒像,配一个鼎;胡锡涛用红、白、黄三块料配成《三世佛》;丁修建用精致木装饰衬托的《三圣佛》。这首先说明作者在表现形式上求变,另外,也弥补了和田玉籽料单件玉料太小,难做大件的缺陷,为以小做大提供了一种方式,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这一题材,在今后还会有更新的变化。
传承创新永保活力
神工奖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创新,特别是在海派玉雕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使海派玉雕永远兴旺发达,已成为神工奖的历史责任,也成为玉雕大师自觉的追求。
孙永获特等奖的玉牌《上海!上海!》,就是充满创新精神的精品。用玉雕表现现代城市建筑,以城市建筑突出城市精神,切人当代生活,并出现在全国权威性的领奖台上,这可能是第一件。作者的创作动机产生于上海世博会期间,他想:上海是一座令人震撼的城市,应该用玉雕去表现这种震撼。作者将玉牌的尺寸扩至6×12.5厘米。原考虑用一面来做,后改成两面;一条黄浦江,正面是现在的上海,背面是过去的上海,反映出上海的历史巨变。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上海!上海》演奏出国际大都市的时代最强音,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玉雕国家级传承人宋世义,古稀之年时有创新力作出现。今年呈现沪上的是取材于安徒生童话的《人鱼公主》。这件翡翠俏色作品,描写小人鱼公主向往幸福的美丽故事。金发披肩的人鱼公主,森然屹立的丹麦城堡,充满异国情调,给玉雕界吹来一股清新之风。
说到传承创新,不得不提到海上玉坛的一段佳话,那就是一直活跃在神工奖舞台、都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洪新华、崔磊、于雪涛师徒。洪大师参展参评的作品,是他很少创作的题材获金奖的《观音》,在保持作者“新奇特绝”风格的同时,在人物的造型、面相、俏色运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突破。于雪涛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本次提交的获创新金奖的《独钓寒江雪》,一改此种题材幽僻、孤寂的意境,用自己一贯的传神、精巧、讨喜的风格构图立意,令人眼睛一亮。
海纳百川海味十足
2011神工奖,发扬了世博会精神,以一种更为宽广阔大的胸怀,包融天下玉雕精品,齐聚沪上。参评参展的作品达历史性的852件,基本覆盖了主要玉雕产地。除了主要玉种和田玉、翡翠等,南红玛瑙、玉髓、鸡血碧玉、黄龙玉、独山玉、水晶、寿山石、灵璧石等玉(石)精品,争奇斗艳、蔚为壮观,神工奖“海纳百川”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海纳百川的前提是海昧十足。国内第一个推出“顶级定制”品牌的翟倚卫大师,他获创新金奖的玉牌《柳梳风暖》塑造了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即使牌面女主人公是古代仕女,也融入当代审美理念,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天蜀玉牌创始人易少勇大师,除了具有宋代文人画风格的阴刻玉牌《清静养德》,还有以《蜕变》、《轮回》为题的两件玉蝉参展,一件充满浓郁的装饰意味,一件具有汉八刀之工,令人赞叹。王平大师的《如意观音》体现了唐代观音的一贯风格,形态丰腴、造型优美、风格鲜明。袁新根大师的玉髓佳作《一鸣惊人》、《懵懂》,构思精奇,色彩运用精妙。以动物圆雕著称的黄罕勇,这次以玉牌《报喜》参展。玉牌上部用立体雕出豹的雄姿,下部用平面展示喜鹊的形象,且妙用俏色,极富特色。
海派炉瓶一直是神工奖的代表展品。宋鸣放大师的《琴壶》,炉体朴雅敦实不失灵巧感,线条劲挺、轮廓清晰、做工精湛。戴永才大师《貔貅三脚龙炉》造型稳重大气,线条简练流畅,虚实手法并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韵味。中青年海派玉雕师韩炜的《吉光凤羽壶》,将吉光凤羽壶配银制如意提梁,创意新颖,构思独到,细部刻画精致,充分体现了海派炉瓶特色。此作品获创新金奖,表明海派炉瓶后继有人。
值得一提的是,以一批海派玉雕大师为核心的中青年玉雕家,如吴灶发、汪洋、徐志浩、邹作志、王金忠、曹国斌、郭万龙、张良、陈申乐、黄杨洪、仵子辉、邢春、茅春华等,成长迅速,已成为神工奖的中坚力量。
在海味十足的同时,全国其他流派的精品佳作也令人欣喜。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李东的《福招贵人》玉牌,具有北派玉雕雄浑、厚重、返璞归真的大气与平和。扬派玉雕代表人物薛春梅大师得特等奖的《人生如意》,是222公斤整块白玉雕成的重器,大气、雄浑、细腻、传神,是对扬州山子雕的发展,充满艺术的震撼力!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顾铭的《月夜泛舟》,充分利用青花籽料的特点,悦目清新,富有扬派山子的飘逸儒雅之风。南派玉雕的一大批翡翠作品,越来越向小、精、细、玲珑剔透发展,和海派玉雕互相取长补重,越来越注重工艺性、艺术性,呈现出可喜的发展趋向。
市场导向 文化领先
《收藏·趋势》杂志的执行主编韩涧明在观看了201 l神工奖后说:“对于今天的中国玉雕界来说,上海是一座具有风向意义的城市,而把握风向,每年一届的中国·上海玉(石)雕神工奖当然就是最好的舞台。”
打好文化牌。不一味追求“红皮白肉”,差一点的原料,只要充分发挥其创作潜力,一样能出精品佳作。这已是一种新的趋势。孙永的《蚀》是用一块废玉料雕刻的,有白斑、有黑点。作者用它雕了“道德经”,通过散落的、被腐蚀、被遗忘的形式,表达了几千年前就已确立的道德标准,现在却已丢散了,是非常深刻的主题,给人强烈的震撼。再如独山玉,以前很多人认为是中低端材质,可张克钊的《长大去当兵》却是玉雕精品。作者充分利用了色彩的差异,表现了深厚丰富的中原文化的内涵,时代感强烈。
打好艺术牌。梁容区的《瑞》,材质是很差的,放在以前可能无人问津,但被作者分色俏雕成一件瑞兽,精致、细腻、传神,带有青铜时代一种狞厉之美,把瑞兽的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是向艺术要价值、化腐朽为神奇的佳作。再如何木金的透明玉髓雕刻作品《观音》。玉髓算不上名贵材质,但在本身具备的纯净同时稍带一点朦胧神秘的感觉,被作者充分发掘出来,成为一种艺术美,被藏家亲睐。
打好组合牌。组合件玉雕作品,是今年神工奖的一大亮点。如莫德恩的《五福临门》,用五个弥勒像,配一个鼎;胡锡涛用红、白、黄三块料配成《三世佛》;丁修建用精致木装饰衬托的《三圣佛》。这首先说明作者在表现形式上求变,另外,也弥补了和田玉籽料单件玉料太小,难做大件的缺陷,为以小做大提供了一种方式,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这一题材,在今后还会有更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