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农村教育出现了令人欣喜的良好发展趋势,部分心理问题反映了改革开放新形势对农村初中学生心理成长的冲击,社交能力障碍、学习控制力差、情感脆弱等问题一直伴随着学生成长,冲击着他们幼小的心灵。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在探讨与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方法的同时,及时发现学生隐藏的心理问题,找到确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健康美好的人生。
一、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1.增强教师心理抗挫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仿效的榜样,决定着儿童对教师进一步关系的建立的,是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他的人格品质。”班主任首先要培养自身乐观豁达的心理品质,增强抗挫折的能力。其次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家长和家庭环境,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教育心理理论的学习,转变和创新教学思想理念,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成自己的班级管理方法。
2.提高教师科学管理能力
一个师德高尚的班主任必定要不断地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具备正常的心理。
首先,给学生一个期待的目光。在农村学校里,65%以上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这些孩子要么在家是掌上明珠,要么是无人管的野孩子。老师对这样的学生切不可操之过急,应对每个学生表示期待,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主任心中的重要位置,认为自己是班级中的重要一分子,从而改变自身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培养和谐的家校关系
1.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一出生就在家庭中接受熏陶,因此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极大。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一定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孩子,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处处为孩子做榜样,绝对不应有赌博之类的不良习气。
2.加大教师对家长的指导力度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许多农村家长对学校(特别是班主任)有依赖思想,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低、办法少是客观事实。由学校承担起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组织工作是最为合适的。学校可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及学校开放日、家教咨询等方式面对面地向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还可以通过学校联系手册、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1.以师评为导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会用客观的尺度,引导优等生“不因恶小而为之”,教育问题学生“不因善小而不为”。有这样的班主任,班级管理才显公正性,会令学生信服,班主任在平时如果能多观察,对学生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与科学的评价,并给予诚恳的引导,就一定能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
2.以自评为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过程。处在青春期的农村初中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模仿力极强,他们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早恋、沉迷网络、逃课等。班主任要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如专题课、讲座、故事会、辩论会等教会学生自觉利用这些环节进行自我评价,教育学生认真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自我评价的方法,才能避免对自己做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坚持训练让自评形成一种习惯,才能发挥自我评价在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自评转化为现实的行动。
3.以他评为辅
作为中学生,他们的生活经验缺乏,自我意识不高,班主任要教会学生把自己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班主任应在班上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让学生在别人的评价中不断提高自我的评价能力,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样的训练中得到提高,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使他们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和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促进道德规范的内化。
四、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班级就是一块土地,只有土地肥沃,才有茁壮成长的小苗。乡村学校也可以在诸多方面为学生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一是在教室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二是开展课外文化征集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合适于自己的人生格言,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三是确定班级口号,让学生相信:付出了总会有回报的,我们其实真的很不错。
总而言之,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细致的工作。班主任只有从多方面分析,创造性地使用心理教育的方法,才能找出有效的解决途径,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让学生学有目标、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所成。从而,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
(责任编辑黄晓)
一、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1.增强教师心理抗挫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仿效的榜样,决定着儿童对教师进一步关系的建立的,是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他的人格品质。”班主任首先要培养自身乐观豁达的心理品质,增强抗挫折的能力。其次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家长和家庭环境,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教育心理理论的学习,转变和创新教学思想理念,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成自己的班级管理方法。
2.提高教师科学管理能力
一个师德高尚的班主任必定要不断地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具备正常的心理。
首先,给学生一个期待的目光。在农村学校里,65%以上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这些孩子要么在家是掌上明珠,要么是无人管的野孩子。老师对这样的学生切不可操之过急,应对每个学生表示期待,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主任心中的重要位置,认为自己是班级中的重要一分子,从而改变自身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培养和谐的家校关系
1.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一出生就在家庭中接受熏陶,因此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极大。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一定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孩子,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处处为孩子做榜样,绝对不应有赌博之类的不良习气。
2.加大教师对家长的指导力度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许多农村家长对学校(特别是班主任)有依赖思想,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低、办法少是客观事实。由学校承担起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组织工作是最为合适的。学校可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及学校开放日、家教咨询等方式面对面地向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还可以通过学校联系手册、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1.以师评为导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会用客观的尺度,引导优等生“不因恶小而为之”,教育问题学生“不因善小而不为”。有这样的班主任,班级管理才显公正性,会令学生信服,班主任在平时如果能多观察,对学生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与科学的评价,并给予诚恳的引导,就一定能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
2.以自评为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过程。处在青春期的农村初中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模仿力极强,他们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早恋、沉迷网络、逃课等。班主任要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如专题课、讲座、故事会、辩论会等教会学生自觉利用这些环节进行自我评价,教育学生认真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自我评价的方法,才能避免对自己做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坚持训练让自评形成一种习惯,才能发挥自我评价在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自评转化为现实的行动。
3.以他评为辅
作为中学生,他们的生活经验缺乏,自我意识不高,班主任要教会学生把自己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班主任应在班上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让学生在别人的评价中不断提高自我的评价能力,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样的训练中得到提高,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使他们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和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促进道德规范的内化。
四、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班级就是一块土地,只有土地肥沃,才有茁壮成长的小苗。乡村学校也可以在诸多方面为学生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一是在教室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二是开展课外文化征集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合适于自己的人生格言,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三是确定班级口号,让学生相信:付出了总会有回报的,我们其实真的很不错。
总而言之,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细致的工作。班主任只有从多方面分析,创造性地使用心理教育的方法,才能找出有效的解决途径,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让学生学有目标、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所成。从而,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