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当代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内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路明灯,是高校教学育人的思想指导,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对家庭、高校、社会的深刻理解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深远的意义。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利于在高校中加强学生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与方向,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大学生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52-02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命题,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用24字凝练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担负着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对象。因此,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与价值取向,并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进行针对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教育对于实现大学生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在校生为调研对象,制定调查问卷,着眼实际,立足现状,细致分析,总结提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理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二、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调研分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程度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程度调研以山东农业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研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社会现状认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的理解、大学生对加强核心价值观领悟等方面进行调研。调查问卷发出720份,回收713份,有效回收率达99.02%。其中,在参与本次调研的同学中,男生占41.57%,女生占58.42%,其中文科生22.89%,理科生77.11%。具体调研及分析如下:
1.在大学生对社会现状认知一项中,有26.83%的学生表示非常关注时政新闻,3.65%的学生表示对时政新闻完全不关注。根据性别与学科进行分析,发现男生非常关注时政的人数要大于女生,文科生非常关注时政的比例高出理科生。
2.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一项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来获取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
3.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了解一项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较为准确的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了解不全面或者有误。
4.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的理解一项中,90%以上的学生心态较为正确积极,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价值观的决定因素与意义有较为正确的认识,且价值观念受社会环境与父母亲人的影响最大。
5.在大学生对加强核心价值观领悟的相关举措所提建议一项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校园内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道德模范的评选和学习实践活动、形势政策教育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学生宣讲和社会宣讲活动最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超过70%的同学认为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具有积极导向教育作用,也可看出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学校应加大对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让思想政治课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的几个举措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领悟认同及践行情况,体现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发扬与学习程度,这是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想诉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追求的工作目标。针对调研情况与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在原有基础上做出改革与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内涵的理解,为今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良风气。
1.因材施教,专业熏陶。因事施教,以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纪念日为契机,紧密依托广泛普遍教育进行团体引导和谈心辅导,对学生进行党史国情教育感染和形势政策教育熏陶,激发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因业施教,构建专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高效结合的新型教书育人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因人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结构,以一条集中思路为主线,合理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同教育内容,进行跟踪式人才培养和专业化辅导,搭建学生与教育者深层次沟通的互动平台,实现一对一针对性教育引导。
2.氛围浓郁,文化熏陶。将核心价值观理论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效结合。理论结合实践使大学生更好地接受核心价值观思想的影响与熏陶。通过举办各色校园特色文化与爱心活动,如:爱心支教行、“爱心走进敬老院”之行、“三下乡”暑期实践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群众,利于未来与目标道路的更好筹划。
3.深刻领悟,注重实效。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教育活动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使之在学生群体中更具有实效性与吸引力。通过各种特色教育活动,在坚持一元主导的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根据不同形势下大学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特征进行分层次教育,如:“诵三字箴言,传语言风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三字经撰写活动、“诚信友善”新生演讲比赛、“最美之星”评选活动等。由老师带领优秀参与个人重走红色革命路线,体悟红色革命浪潮,感受中国魂、中国梦,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具体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紧跟党和时代的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4.创新媒体,强化宣传。创新校园文化载体,将网络等新媒体平台引入交流,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现如今,新媒体的运用在大学生中最为普遍,而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功能对其进行宣传与教育也是一个新的突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根植于学生内心,充盈于学生生活,努力实现“融入活动全过程”的网上网下结合、虚拟现实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总[M].人民出版社,2012.
[2]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M].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总[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罗爱军.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52-02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命题,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用24字凝练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担负着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对象。因此,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与价值取向,并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进行针对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教育对于实现大学生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在校生为调研对象,制定调查问卷,着眼实际,立足现状,细致分析,总结提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理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二、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调研分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程度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程度调研以山东农业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研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社会现状认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的理解、大学生对加强核心价值观领悟等方面进行调研。调查问卷发出720份,回收713份,有效回收率达99.02%。其中,在参与本次调研的同学中,男生占41.57%,女生占58.42%,其中文科生22.89%,理科生77.11%。具体调研及分析如下:
1.在大学生对社会现状认知一项中,有26.83%的学生表示非常关注时政新闻,3.65%的学生表示对时政新闻完全不关注。根据性别与学科进行分析,发现男生非常关注时政的人数要大于女生,文科生非常关注时政的比例高出理科生。
2.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一项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来获取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
3.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了解一项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较为准确的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了解不全面或者有误。
4.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的理解一项中,90%以上的学生心态较为正确积极,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价值观的决定因素与意义有较为正确的认识,且价值观念受社会环境与父母亲人的影响最大。
5.在大学生对加强核心价值观领悟的相关举措所提建议一项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校园内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道德模范的评选和学习实践活动、形势政策教育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学生宣讲和社会宣讲活动最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超过70%的同学认为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具有积极导向教育作用,也可看出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学校应加大对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让思想政治课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的几个举措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领悟认同及践行情况,体现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发扬与学习程度,这是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想诉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追求的工作目标。针对调研情况与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在原有基础上做出改革与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内涵的理解,为今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良风气。
1.因材施教,专业熏陶。因事施教,以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纪念日为契机,紧密依托广泛普遍教育进行团体引导和谈心辅导,对学生进行党史国情教育感染和形势政策教育熏陶,激发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因业施教,构建专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高效结合的新型教书育人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因人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结构,以一条集中思路为主线,合理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同教育内容,进行跟踪式人才培养和专业化辅导,搭建学生与教育者深层次沟通的互动平台,实现一对一针对性教育引导。
2.氛围浓郁,文化熏陶。将核心价值观理论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效结合。理论结合实践使大学生更好地接受核心价值观思想的影响与熏陶。通过举办各色校园特色文化与爱心活动,如:爱心支教行、“爱心走进敬老院”之行、“三下乡”暑期实践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群众,利于未来与目标道路的更好筹划。
3.深刻领悟,注重实效。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教育活动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使之在学生群体中更具有实效性与吸引力。通过各种特色教育活动,在坚持一元主导的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根据不同形势下大学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特征进行分层次教育,如:“诵三字箴言,传语言风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三字经撰写活动、“诚信友善”新生演讲比赛、“最美之星”评选活动等。由老师带领优秀参与个人重走红色革命路线,体悟红色革命浪潮,感受中国魂、中国梦,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具体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紧跟党和时代的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4.创新媒体,强化宣传。创新校园文化载体,将网络等新媒体平台引入交流,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现如今,新媒体的运用在大学生中最为普遍,而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功能对其进行宣传与教育也是一个新的突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根植于学生内心,充盈于学生生活,努力实现“融入活动全过程”的网上网下结合、虚拟现实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总[M].人民出版社,2012.
[2]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M].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总[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罗爱军.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