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3日至4日,美国财长带队访华,举世瞩目的中美贸易磋商4日在北京落下帷幕。双方在两天的时间里进行了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双方均认为,发展健康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对两国十分重要,双方应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解决经贸纠纷。
自贸易战以来,中国政府的态度一直非常明确。中方愿意积极就中美经贸中存在的问题与美方展开商讨,但中方不接受任何损害自身利益的要价,更不会接受城下之盟。
实际上,早前就有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对盟友豁免钢铝关税的5月1日宽限期,可能会延长。这说明日本、法国、德国轮番去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国的强硬态度有所松动,也预示了美国将在中美贸易战问题上有所妥协。而今天中美貿易磋商,就部分问题达成的共识中,也透露出一些重要信号。
贸易战是中美不能承受之重
如果打贸易战的话,不单单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全球化的发展,让全世界的经济互相联系在一起,因此中美贸易战很可能将全世界卷入更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之中,这是两个大国都难以承受的代价。尽管特朗普喜欢打官司,喜欢争取利益,他也喜欢把美国当成公司经营,而不是一个国家,他更多看重是利润,看重是能够得到什么好处。这些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不应该把特朗普作为一个真正成熟,而且有公共服务经验的政治家看待,他更多希望跟中国做交易。
美国发起贸易战,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巨大的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二是中国制造业对美国制造业的威胁。然而美国制造业的衰落是一种市场行为,是由于全球分工与利润分配决定的。至于美国制造业是不是衰弱了,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从这一次对中兴芯片的制裁,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也看到了美国高尖端制造业的成熟。而且中美制造业本身所处的阶段并不一样,所谓竞争更是无从谈起。
中美之间的经济发展,早就互相融合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美国在这两年也逐渐超越欧盟,成为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两国贸易之间的依存度很高;另一方面,中美作为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两国的经济合作发展能够有效地带动世界经济发展,从而为各自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及市场支持。
双方分歧导致谈判结果必然是部分的
看到美方的诉求,可以说给谈判带来很大挑战,估计分歧就卡在这几点上,更加说明这次谈判的试探意义。
从新华社的通稿里,我们可以看出如下关键词:一是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解决经贸问题。这说明以后谈判还将继续进行,本轮谈判只是起点。这和市场的广泛预期一致。二是“在有些领域达成了共识”。说明两国代表在部分领域取得了谈判成果,并不能说完全没谈拢或者失败。尽管官方并未公布在哪些领域达成共识,但极有可能是早期中国政府就已经承诺的例如降低汽车关税,扩大金融市场开放,中国在一段时间内主动增加一定金额的美国进口等方面。三是“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这也是此前就能预期到的。结合外文发布的美国代表团的诉求,可以合理推测,在相当多的问题上,中方都不可能在本次谈判中妥协,因此存在巨大分歧是完全预料之中的。这也说明,中美贸易谈判,是一场非常复杂且艰巨的长期工程,它将持续考验两国代表团的谈判底线,以及对金融市场带来持续的更多的不确定性。四是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这样的说法强化了贸易谈判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异常困难的工程。
同意继续沟通,说明情况没有往最坏(即谈崩)的方向发展。
看来这场贸易谈判要变成持久战了,未来美国会继续出招,中国如何接招呢?
之前显然是已经做了相关部署:一是国家开始支持大规模投资自主芯片产业;二是东北已经要求大面积增加大豆种植;三是人民币最近一直在贬值。
不可否认的是,中美两国在合作的同时,依然存在着“分歧”。这个分歧最大的来源就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
在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全球霸权维护成本逐渐增加,国内分化越来越严重,美国对华战略也将越来越趋向严厉的背景下,适时地利用政治经济军事手段对中国进行敲打和敲诈是不可避免的。
而“战略竞争对手”的提法,也恰恰展现了美国不得不慎重地对待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同时也预示了未来美国对中国的价码和态度会提高,从而增加谈判的难度与价码。
这一次中美贸易谈判,谈的很辛苦,也谈的很艰难,贸易“分歧”并没有完全解决,双方将继续在这次贸易谈判的共识上继续展开磋商,可见未来的路程依然很艰辛。
但不管怎么说,贸易战以谈判方式去解决本身,就说明了在当前国际格局下,合作比对抗更能解决问题,更有效!
自贸易战以来,中国政府的态度一直非常明确。中方愿意积极就中美经贸中存在的问题与美方展开商讨,但中方不接受任何损害自身利益的要价,更不会接受城下之盟。
实际上,早前就有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对盟友豁免钢铝关税的5月1日宽限期,可能会延长。这说明日本、法国、德国轮番去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国的强硬态度有所松动,也预示了美国将在中美贸易战问题上有所妥协。而今天中美貿易磋商,就部分问题达成的共识中,也透露出一些重要信号。
贸易战是中美不能承受之重
如果打贸易战的话,不单单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全球化的发展,让全世界的经济互相联系在一起,因此中美贸易战很可能将全世界卷入更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之中,这是两个大国都难以承受的代价。尽管特朗普喜欢打官司,喜欢争取利益,他也喜欢把美国当成公司经营,而不是一个国家,他更多看重是利润,看重是能够得到什么好处。这些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不应该把特朗普作为一个真正成熟,而且有公共服务经验的政治家看待,他更多希望跟中国做交易。
美国发起贸易战,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巨大的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二是中国制造业对美国制造业的威胁。然而美国制造业的衰落是一种市场行为,是由于全球分工与利润分配决定的。至于美国制造业是不是衰弱了,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从这一次对中兴芯片的制裁,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也看到了美国高尖端制造业的成熟。而且中美制造业本身所处的阶段并不一样,所谓竞争更是无从谈起。
中美之间的经济发展,早就互相融合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美国在这两年也逐渐超越欧盟,成为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两国贸易之间的依存度很高;另一方面,中美作为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两国的经济合作发展能够有效地带动世界经济发展,从而为各自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及市场支持。
双方分歧导致谈判结果必然是部分的
看到美方的诉求,可以说给谈判带来很大挑战,估计分歧就卡在这几点上,更加说明这次谈判的试探意义。
从新华社的通稿里,我们可以看出如下关键词:一是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解决经贸问题。这说明以后谈判还将继续进行,本轮谈判只是起点。这和市场的广泛预期一致。二是“在有些领域达成了共识”。说明两国代表在部分领域取得了谈判成果,并不能说完全没谈拢或者失败。尽管官方并未公布在哪些领域达成共识,但极有可能是早期中国政府就已经承诺的例如降低汽车关税,扩大金融市场开放,中国在一段时间内主动增加一定金额的美国进口等方面。三是“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这也是此前就能预期到的。结合外文发布的美国代表团的诉求,可以合理推测,在相当多的问题上,中方都不可能在本次谈判中妥协,因此存在巨大分歧是完全预料之中的。这也说明,中美贸易谈判,是一场非常复杂且艰巨的长期工程,它将持续考验两国代表团的谈判底线,以及对金融市场带来持续的更多的不确定性。四是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这样的说法强化了贸易谈判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异常困难的工程。
同意继续沟通,说明情况没有往最坏(即谈崩)的方向发展。
看来这场贸易谈判要变成持久战了,未来美国会继续出招,中国如何接招呢?
之前显然是已经做了相关部署:一是国家开始支持大规模投资自主芯片产业;二是东北已经要求大面积增加大豆种植;三是人民币最近一直在贬值。
不可否认的是,中美两国在合作的同时,依然存在着“分歧”。这个分歧最大的来源就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
在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全球霸权维护成本逐渐增加,国内分化越来越严重,美国对华战略也将越来越趋向严厉的背景下,适时地利用政治经济军事手段对中国进行敲打和敲诈是不可避免的。
而“战略竞争对手”的提法,也恰恰展现了美国不得不慎重地对待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同时也预示了未来美国对中国的价码和态度会提高,从而增加谈判的难度与价码。
这一次中美贸易谈判,谈的很辛苦,也谈的很艰难,贸易“分歧”并没有完全解决,双方将继续在这次贸易谈判的共识上继续展开磋商,可见未来的路程依然很艰辛。
但不管怎么说,贸易战以谈判方式去解决本身,就说明了在当前国际格局下,合作比对抗更能解决问题,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