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洪氏环企鹅的饲养管理及其行为习惯

来源 :特种经济动植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s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洪氏环企鹅日常行为进行观察,总结和探讨了洪氏环企鹅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关键技术.结果表明,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日粮有利于洪氏环企鹅健康发育,日常消毒措施可有效防止洪氏环企鹅疾病的发生.
其他文献
为保护重楼野生资源,促进福建珍贵药材重楼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在野外资源调查、种植基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发现,福建省重楼野生资源骤减,物种濒危;重楼人工种植业悄然兴起,且面积不断扩大;种苗来源是导致省内重楼规模化发展的瓶颈.重楼繁育技术研究迫在眉睫,林下高效栽培是重楼种植业的发展方向.
新鲜鹿血不易保存,各种鹿血制品应运而生,随着产业化生产,市场出现了大量的伪劣鹿血产品.鹿血及产品的鉴别方法如外观性状鉴别法、溶解法鉴别法等,在鉴别过程中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准确度低;免疫沉淀法和电泳鉴别法的鉴别过程较为复杂,不适合推广应用.近些年,分子生物学技术也被应用于鹿血鉴别,应用前景广阔.
以番茄“合作903”为材料,研究25~200 mmol·L–1 NaCl胁迫对其种子发芽、种子活力指数(SVI)、丙二醛(MDA)含量、保护酶活性、溶质积累和不同形态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5、50 mmol·L–1 NaCl处理7 d,不影响番茄种子发芽率,但显著降低SVI;随着盐处理浓度上升,发芽率和SVI均显著下降.分别以种子发芽率和SVI为因变量,NaCl处理浓度为自变量,种子萌发和萌发后幼苗建成的耐盐阈值分别为106.1 mmol·L–1 NaCl(0.62%)和43.38 mmol·L–1
摘 要:中国新经济政策“一带一路”的建设加快,使之该策略的实施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也呈现出了迅速向上的景象。企业借于政府政策支持,浙江义乌和杭州电商企业也都加快了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布局,使得“中国制造”尽快面向全球。而中俄关系的日益友好,有利于跨境电子商务的顺利合作,推动了两国的经济发展,使得两国的经济呈现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一带一路”;
期刊
了解不同整地措施的梯田果园土壤水分的时空异质性及影响机制对提升林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赣南小洋小流域脐橙果园开发示范区内的3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结构坡面(优化整地坡面、粗放整地坡面、未整地荒草地坡面)和4种土地利用类型(优化整地果园、粗放整地果园、荒草地、农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0~100 cm土壤剖面上的水分时空分布特征及主控地形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含水量在雨季表现为农地>粗放
本文对徐州市动物园鸸鹋饲养管理与繁育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介绍了鸸鹋饲养管理与繁育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以期为鸸鹋的饲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为研究豚鼠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锦鲫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通过甲醛灭活法制备的豚鼠气单胞菌AC-CY株灭活疫苗,对经免疫试验后的锦鲫进行不同免疫指标的检测,并在养殖的第35天检测免疫保护率.试验表明,溶菌酶浓度、碱性磷酸酶浓度、C4浓度、C3浓度和IgM抗体水平在第1次免疫后逐渐上升,在试验第14天达到免疫周期最大值.IL-1β、IFN-γ、TNF-α和IL-10在试验14 d相对表达量最高;血清杀菌能力比对照组显著提升.白细胞数量在试验14 d增多,吞噬能力达到最大.攻毒检测免疫保护率于免疫试验第35天进行,测
氧化亚氮(N2O)和氮气(N2)是淹水稻田土壤剖面反硝化过程的重要气态产物,可通过土水界面向大气排放,也可随水向下淋溶.秸秆生物质炭施入稻田后会改变土壤理化及微生物学性质,影响反硝化过程及N2O和N2产排.依托2010年夏建立的连续秸秆生物质炭还田的稻麦轮作农田试验,通过埋设淋溶管收集土壤剖面溶液,采用气相色谱和膜进样质谱分别定量溶液中N2O和exN2(反硝化产生N2量),观测2018和2019年水稻季不同秸秆生物质炭施用量(CK:每季0 t·hm–2;1BC:每季2.25 t·hm–2;5BC:每季11
土壤团聚体决定着土壤功能与质量,受土壤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本文从非生物和生物学角度解析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长期影响。以句容和南京两个独立施用生物质炭3年或5年后的稻田麦季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常规施肥(CK)和常规施肥+生物质炭(AB)处理,利用湿筛法获得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并测定其中有机碳(SOC)、全氮、全磷含量,同时采用定量PCR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丛枝菌根真菌
糖醇是许多植物的光合作用初产物,在植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作为配体合成的糖醇螯合肥能促进钙、硼等营养元素在植株韧皮部迁移,该特性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备受关注,但是糖醇螯合肥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其科学研究远滞后于实际应用,根源在于当前的研究侧重糖醇螯合肥的作物效应,较少关注施用糖醇螯合肥对土壤环境及根际、叶际微生物造成的生态影响.同时,既往的研究通常忽略糖醇配体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且应用的糖醇螯合肥多为混合物,难以明确是糖醇、糖醇螯合物或按一定比例合成的混合物对作物生长起到关键作用.此外,由于糖醇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