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思维能力是学习数学的灵魂。通过介绍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数学思维能力的定义等内容,提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包括: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教学过程中要融入数学思想教学,教学中所采用案例要贴近生活,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与思路等几方面,旨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注重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那教师如何在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激发学习兴趣是关键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要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从小就喜欢数学、学好数学,首先应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其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向师性”。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学生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认真呵护学生的自尊心,仔细保护他们的人格尊严,绝不能挖苦、打击,甚至体罚学生。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欢乐气氛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儿童好奇心强,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好奇心的特点,激发其求知的欲望,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准能够激发兴趣的地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
2 应注重动手操作
“手是脑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教材更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低年级教学更是如此,在操作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是每节课的核心。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角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几何图形。因此,角的认识及画角是教学重点。我首先出示学生熟悉的实物,如:三角板、五角星、书本等,请他们指出上面的角,让学生初步感知实物角。再让学生利用两个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成一个活动角,对不熟练的再让好学生辅导一下。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做角,更加深了对角的组成的认识。在教学画角时,我也同样不讲如何画角,而是鼓励学生自己画。开始,学生画出了各种各样的不规则的角,比如有的没有顶点,有的边不直,还有的画了个图等等。针对画角出现的问题,我鼓励学生从课本中找答案,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主动练习,并再次给他们创设条件,让他们用笔和尺画角,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积极探讨摸索,终于画出了正确的角,并总结出了画角的正确方法,这样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动作思维是十分有益的。
3 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思维的眼睛,学生通过观察获得表象,又通过观察进行比较异同,进而掌握知识的本质。所以观察能力要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步进行,即认准备课开始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和顺序,如由上至下,由在到右,由近及远地观察方法。如:大小观察、种类观察、颜色观察等。观察有序能促进思维有序,使学生考虑问题有条有理,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同时使语言表达趋于条理化;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4 让学生自己学会思维
学生对于某些知识往往能够说出,也能机械地运用,而实际上并不一定真正理解,虽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复杂的,但应该是主动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学必须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去积极地思考,让他们通过观擦、比较等一系列必要的活动去主动探索。教师要把知识与方法一起教给学生,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维活动得到有效地训练,学会思维方法,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启示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也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刚入学的学生观察常有一定的随意性,往往只能看出图中较明显的事物。因此,我们必须教会学生用一定的方法观察图意。例如,解答文字题,首先要看看题中的条件及问题是什么?再分析一下各个数量的关系如何?最后思考解答此题用什么方法计算,这种思维方法是其他一切思维方法的基础,从低年级起就要有意识培养。
良好的思维习惯需要经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培养才能形成。作为教师,应抓住每一个时机,在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每一次学生发言、每一次作业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我们要注意挖倔教材本身的思维因素,有计划,有目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比较与分类的方法
比较是用以确定研究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它是人们思维的基础。分类是整理加工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比较与分类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比如学生开始学习数学,他就会比较长短,比较大小,进而学会比较多少。然后就会把同样大小的放在一起, 相同形状的归为一类。或者把相同属性的归并在一起,前者反映的是比较方法,后者例举的是分类方法。分类常常是通过比较得到的。比较和分类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注意挖掘教材本身的思维因素,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共同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各个方面真正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注重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那教师如何在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激发学习兴趣是关键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要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从小就喜欢数学、学好数学,首先应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其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向师性”。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学生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认真呵护学生的自尊心,仔细保护他们的人格尊严,绝不能挖苦、打击,甚至体罚学生。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欢乐气氛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儿童好奇心强,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好奇心的特点,激发其求知的欲望,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准能够激发兴趣的地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
2 应注重动手操作
“手是脑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教材更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低年级教学更是如此,在操作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是每节课的核心。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角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几何图形。因此,角的认识及画角是教学重点。我首先出示学生熟悉的实物,如:三角板、五角星、书本等,请他们指出上面的角,让学生初步感知实物角。再让学生利用两个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成一个活动角,对不熟练的再让好学生辅导一下。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做角,更加深了对角的组成的认识。在教学画角时,我也同样不讲如何画角,而是鼓励学生自己画。开始,学生画出了各种各样的不规则的角,比如有的没有顶点,有的边不直,还有的画了个图等等。针对画角出现的问题,我鼓励学生从课本中找答案,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主动练习,并再次给他们创设条件,让他们用笔和尺画角,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积极探讨摸索,终于画出了正确的角,并总结出了画角的正确方法,这样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动作思维是十分有益的。
3 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思维的眼睛,学生通过观察获得表象,又通过观察进行比较异同,进而掌握知识的本质。所以观察能力要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步进行,即认准备课开始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和顺序,如由上至下,由在到右,由近及远地观察方法。如:大小观察、种类观察、颜色观察等。观察有序能促进思维有序,使学生考虑问题有条有理,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同时使语言表达趋于条理化;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4 让学生自己学会思维
学生对于某些知识往往能够说出,也能机械地运用,而实际上并不一定真正理解,虽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复杂的,但应该是主动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学必须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去积极地思考,让他们通过观擦、比较等一系列必要的活动去主动探索。教师要把知识与方法一起教给学生,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维活动得到有效地训练,学会思维方法,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启示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也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刚入学的学生观察常有一定的随意性,往往只能看出图中较明显的事物。因此,我们必须教会学生用一定的方法观察图意。例如,解答文字题,首先要看看题中的条件及问题是什么?再分析一下各个数量的关系如何?最后思考解答此题用什么方法计算,这种思维方法是其他一切思维方法的基础,从低年级起就要有意识培养。
良好的思维习惯需要经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培养才能形成。作为教师,应抓住每一个时机,在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每一次学生发言、每一次作业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我们要注意挖倔教材本身的思维因素,有计划,有目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比较与分类的方法
比较是用以确定研究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它是人们思维的基础。分类是整理加工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比较与分类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比如学生开始学习数学,他就会比较长短,比较大小,进而学会比较多少。然后就会把同样大小的放在一起, 相同形状的归为一类。或者把相同属性的归并在一起,前者反映的是比较方法,后者例举的是分类方法。分类常常是通过比较得到的。比较和分类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注意挖掘教材本身的思维因素,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共同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各个方面真正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