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大都有攀比心,同事邻居、亲朋好友,甚至兄弟姐妹,都可能是攀比对象;外貌长相、职业等级、财富学业,都可能成为攀比内容。儿女作为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自然也是许多人进行攀比的重要方面。这种攀比从本质上来讲,是将儿女当作了自己的“面子”。儿女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家的孩子强,就能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使家长感到面子上很有光彩,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反之,则感到失了“面子”,好像在别人面前低了一等。但是,家长们在努力为自己“挣面子”的时候,很少想到这种攀比可能有害于孩子的健康。
衣着装扮别攀比
父母把儿女当自己“面子”的做法,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了。当一个小生命降临人间,前来贺喜的人们夸奖襁褓中的婴儿“这娃长得这么俊”的时候,虽然做父母的明知道这些话语言过其实,但心中好像是吃了蜜一样甜,美滋滋的乐不可支。
更多的家长是将宝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当做自己的“面子”推到人前。还没满周岁,就穿起时尚的衣服;经济条件比较富裕的,还给宝宝购置名牌服装、鞋子。更有些家长让刚上幼儿园的小女孩穿上高跟鞋,涂口红,化浓妆,甚至穿上性感的衣裙。逢年过节,家长带孩子走亲访友,也会给孩子化妆。目的是为了能够得到他人的夸奖和羡慕,也为了在别人面前显得自己有“面子”,能给儿女提供高档次的生活享受。
其实,作为婴儿来讲,衣着只要穿得暖和、得体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购买时尚衣服,更不需要什么名牌衣裤。因为越是名牌服装,制作后期使用的衣着整理剂越多。如果不慎购置了有毒的衣物,还会给儿女的身体造成危害。
至于高跟鞋、化浓妆这些“时尚”行为,对孩子的伤害更大。有个4岁幼女,趁屋里没人的时候取出妈妈的口红,对着镜子模仿妈妈化妆。毕竟幼女动作笨拙,口红涂得满脸都是。姥姥进屋时见了,还以为脸上都是血,紧张得叫了起来。化妆品内含有的一些化学元素,对成年人来说问题不大,可是对于幼儿来说就有可能构成威胁,会伤害幼儿稚嫩的皮肤。所以,不主张给幼儿化妆,以免伤害儿童。尤其是不要随家长的意愿,将男童打扮成女孩,或将幼女打扮成男孩。这种“反性格打扮”会使幼儿“自我性别鉴别”发生错位,长大后容易罹患“易性癖”的性心理障碍。
别输在起跑线上吗
有一年圣诞节,一家幼儿园正在举办亲子活动。大中小班的幼儿轮番表演节目,家长们坐在台下看孩子们表演,时而还在低声地窃窃私语,评论孩子们的表演。
其中有一位中班男孩,只有5岁,打扮成圣诞老人,用纯正流利的美式英语,背诵了5分钟的圣诞祝词,赢得在座家长和老师热烈的掌声。家长骚动起来了:这孩子是中国人,英语怎么说得这么好?!
当得知孩子的父母和自己一样是中国人的时候,家长们围着孩子的父母,问长问短。问法虽然不一样,但有个主题却是相同的,就是你们的孩子英语为什么会这样好,你们是怎么培养的?孩子的家长心中乐滋滋的,感到孩子的表现给自己撑足了面子,感到很光彩。
都说年幼天真的幼儿,整天只知道除了玩就是吃,无忧无虑。可是,自从出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言辞后,压力也就渐渐地压在了稚嫩的幼儿肩膀上。
有些幼儿刚满4岁,上幼儿园小班,刚刚学会了用单纯的语言与家长进行简单的交流,有时候连自己的意思还表达不清楚,以至于大小便还会拉在身上。
但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赶鸭子上架,把孩子送进双语幼儿园,在学习母语的同时还进行英语教学,希望让孩子从小就掌握一门外语,比别的同龄幼儿领先一步。
当幼儿进入中班、大班后,就为他们报名参加歌舞班,或画画班、钢琴班、游泳班等兴趣班,为孩子进入小学之前掌握一门特长,作为进入某个小学的资本敲门砖。其实,这些兴趣班只是家长们的兴趣,年幼的孩子根本没有这种兴趣,说到底,还是为了家长的面子。
孩子进入小学后,压力就更大更重了。他们除了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得完成家长布置的家庭作业。有的学生还得参加家长为他们选择的校外班,为他们开设小灶,额外补习语文、数学或者英语,目的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够考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为了多少年后大学毕业能寻找到一个理想的职业而打基础。一旦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好的小学、重点中学和大学,家长就会感到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的教育很成功,培养有方,脸上很有光彩。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质上是为了家长的面子,毁灭了孩子天真快乐的童年。同时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压缩了孩子必需的睡眠时间和必要的户外活动。
已有许多研究资料证实,孩子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肥胖,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而中国儿童睡眠不足的问题更严重,已引起了专家学者和政府的关注。这难道不值得家长们深思吗?
攀比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在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这漫长的求学过程中,家长还不断地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攀比,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类拔萃,与同龄儿童相比能鹤立鸡群,高人一等。由于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十全十美,于是在攀比中觉得自己的孩子这点不如别人,那点不如别人,甚至责怪自己的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
这唠唠叨叨的没完没了的说教,会使孩子产生反感和厌烦心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期以往,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自卑、自责、胆小、内向,凡事退缩,缺乏自信心。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对孩子进行“正能量教育”,应该多鼓励,多支持,多引导,这样,才能使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长大之后才能够成为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
还有不少父母,在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没法实现的时候,寄希望于自己的下一代。如果子女的表现能够达到父母的期望,父母就会兴高采烈;如果子女的表现偏离了父母的期望,父母就会感到自己没有面子,于是不高兴,甚至对子女横加指责,责怪子女不争气、没出息。这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你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吗?那就请你不要把孩子当作与别人攀比的“砝码”,在子女身上放下自己的“面子”吧!
衣着装扮别攀比
父母把儿女当自己“面子”的做法,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了。当一个小生命降临人间,前来贺喜的人们夸奖襁褓中的婴儿“这娃长得这么俊”的时候,虽然做父母的明知道这些话语言过其实,但心中好像是吃了蜜一样甜,美滋滋的乐不可支。
更多的家长是将宝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当做自己的“面子”推到人前。还没满周岁,就穿起时尚的衣服;经济条件比较富裕的,还给宝宝购置名牌服装、鞋子。更有些家长让刚上幼儿园的小女孩穿上高跟鞋,涂口红,化浓妆,甚至穿上性感的衣裙。逢年过节,家长带孩子走亲访友,也会给孩子化妆。目的是为了能够得到他人的夸奖和羡慕,也为了在别人面前显得自己有“面子”,能给儿女提供高档次的生活享受。
其实,作为婴儿来讲,衣着只要穿得暖和、得体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购买时尚衣服,更不需要什么名牌衣裤。因为越是名牌服装,制作后期使用的衣着整理剂越多。如果不慎购置了有毒的衣物,还会给儿女的身体造成危害。
至于高跟鞋、化浓妆这些“时尚”行为,对孩子的伤害更大。有个4岁幼女,趁屋里没人的时候取出妈妈的口红,对着镜子模仿妈妈化妆。毕竟幼女动作笨拙,口红涂得满脸都是。姥姥进屋时见了,还以为脸上都是血,紧张得叫了起来。化妆品内含有的一些化学元素,对成年人来说问题不大,可是对于幼儿来说就有可能构成威胁,会伤害幼儿稚嫩的皮肤。所以,不主张给幼儿化妆,以免伤害儿童。尤其是不要随家长的意愿,将男童打扮成女孩,或将幼女打扮成男孩。这种“反性格打扮”会使幼儿“自我性别鉴别”发生错位,长大后容易罹患“易性癖”的性心理障碍。
别输在起跑线上吗
有一年圣诞节,一家幼儿园正在举办亲子活动。大中小班的幼儿轮番表演节目,家长们坐在台下看孩子们表演,时而还在低声地窃窃私语,评论孩子们的表演。
其中有一位中班男孩,只有5岁,打扮成圣诞老人,用纯正流利的美式英语,背诵了5分钟的圣诞祝词,赢得在座家长和老师热烈的掌声。家长骚动起来了:这孩子是中国人,英语怎么说得这么好?!
当得知孩子的父母和自己一样是中国人的时候,家长们围着孩子的父母,问长问短。问法虽然不一样,但有个主题却是相同的,就是你们的孩子英语为什么会这样好,你们是怎么培养的?孩子的家长心中乐滋滋的,感到孩子的表现给自己撑足了面子,感到很光彩。
都说年幼天真的幼儿,整天只知道除了玩就是吃,无忧无虑。可是,自从出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言辞后,压力也就渐渐地压在了稚嫩的幼儿肩膀上。
有些幼儿刚满4岁,上幼儿园小班,刚刚学会了用单纯的语言与家长进行简单的交流,有时候连自己的意思还表达不清楚,以至于大小便还会拉在身上。
但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赶鸭子上架,把孩子送进双语幼儿园,在学习母语的同时还进行英语教学,希望让孩子从小就掌握一门外语,比别的同龄幼儿领先一步。
当幼儿进入中班、大班后,就为他们报名参加歌舞班,或画画班、钢琴班、游泳班等兴趣班,为孩子进入小学之前掌握一门特长,作为进入某个小学的资本敲门砖。其实,这些兴趣班只是家长们的兴趣,年幼的孩子根本没有这种兴趣,说到底,还是为了家长的面子。
孩子进入小学后,压力就更大更重了。他们除了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得完成家长布置的家庭作业。有的学生还得参加家长为他们选择的校外班,为他们开设小灶,额外补习语文、数学或者英语,目的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够考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为了多少年后大学毕业能寻找到一个理想的职业而打基础。一旦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好的小学、重点中学和大学,家长就会感到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的教育很成功,培养有方,脸上很有光彩。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质上是为了家长的面子,毁灭了孩子天真快乐的童年。同时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压缩了孩子必需的睡眠时间和必要的户外活动。
已有许多研究资料证实,孩子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肥胖,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而中国儿童睡眠不足的问题更严重,已引起了专家学者和政府的关注。这难道不值得家长们深思吗?
攀比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在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这漫长的求学过程中,家长还不断地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攀比,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类拔萃,与同龄儿童相比能鹤立鸡群,高人一等。由于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十全十美,于是在攀比中觉得自己的孩子这点不如别人,那点不如别人,甚至责怪自己的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
这唠唠叨叨的没完没了的说教,会使孩子产生反感和厌烦心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期以往,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自卑、自责、胆小、内向,凡事退缩,缺乏自信心。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对孩子进行“正能量教育”,应该多鼓励,多支持,多引导,这样,才能使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长大之后才能够成为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
还有不少父母,在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没法实现的时候,寄希望于自己的下一代。如果子女的表现能够达到父母的期望,父母就会兴高采烈;如果子女的表现偏离了父母的期望,父母就会感到自己没有面子,于是不高兴,甚至对子女横加指责,责怪子女不争气、没出息。这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你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吗?那就请你不要把孩子当作与别人攀比的“砝码”,在子女身上放下自己的“面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