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协商中的平等与胜任

来源 :现代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lei2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冠疫情防控等风险议题的公共协商中,何以平衡专家与公众、平等与胜任、认知价值与政治价值的紧张关系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公众平等参与协商乃风险治理的重要价值和策略选择,但平等只能保全决策的政治价值,而未必成就可胜任协商的认知价值.专家以其智识、德性和社会资本优势可胜任协商,但也存在形塑话语霸权、驱策政治和道德选择、损及平等精神和政治合法性等局限.在考察了“专家话语—胜任资质—认知价值”和“公众话语—平等参与—政治价值”的各自潜能与局限,评估了双轨协商、系统协商、分工协商等旨在平衡二者关系的理论方案后,提出通过“元协商”实践内生协商机制,借由更多的协商促成更好的协商,以实现二元冲突转向对话平衡.
其他文献
社交媒体平台的自我展演无处不在,从文字、图像到动态视频,自我展演行为越来越多地与视觉文化相结合.凝视,则是这种自我展演的主要动力,展演行为人不断地遭遇凝视,也在享受这
“网红目的地”文化已经成为考察当代大众旅游经验时无法回避的重要文化现象.从综合“媒体朝圣”与“空间芭蕾”两种理论视角出发,将“网红目的地”的文化形成过程划分为媒介
由于家庭贫困,刘昌新几年来为了养家糊口维持生计,摆过地摊,蹬过三轮车,但是靠卖苦力的收入还是远远满足不了一家三口的支出,刘昌新不怨天不怨地,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努力赚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刘昌新扛起简单的行李就来到了温州城,他暂住在表哥那里,每天积极地出去找工作。一段时间后刘昌新再也不想去找那种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的工作了,他想找一个小本投资的项目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时表哥在一些财经杂志上多次看到文章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传播媒介、艺术对象、公共领域,在传播学、艺术学和社会学领域都有着不同的认知与研究方法.从视觉传播视角审视城市公共空间,其视觉表征体系在公共领域中不
媒介技术革新不仅改变传播格局,而且不断冲击着既有的新闻制作方式。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的制作已定型,而互联网新闻制作却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标准,互联网新闻制作呈现出"失范"现象。面对职业新闻主体在互联网新闻制作中出现的"失范"现象,从专业性文体要求等层面和路径中予以规范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