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法律意识差异的再审视

来源 :太平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421769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研究者在比较中日法律意识之后,通常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不如日本,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法律意识并不仅限于内法层面和私法层面,日本人在普通法律方面的意识确实优于中国,但日本人缺乏是非观念,在对法律本质的认识上,在公法、国际法律层面的法律意识一点也不比中国好。特别是近些年日本新民族保守主义兴起,其国家决策和民众舆论所反映出的对外法律意识更让人担心。日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日本人的法律意识真的很好吗?本文将试着给出答案。
其他文献
最近在中国发生的一些食品和饲料的恐慌使得中国开始重新思考有关饲料和食品安全的法律规范和监管模式。欧盟在经历了1996年的疯牛病危机后,其如何改革食品安全的监管模式对中
中国宪法学研究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恢复和发展之后,90年代开始反思,进入21世纪以来开始有了一定的崛起。回顾近三十年我国宪法学的研究发展状况,可以说还没有达到繁荣阶段,只是在
《不战公约》、日本国民的厌战情绪、币原喜重郎的和平思想、麦克阿瑟的作用等影响日本宪法和平思想的历史因素构成了日本宪法第九条的思想背景。以此为基础,分析宪法制定过程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步云研究员和高全喜研究员承担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研究课题,继2007年4月在北京召开“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中国法治实践”学术讨论会(部分笔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分化。这种分化固然是一种积极的分化,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社会协调。但由于协调是强
一、引言:人的尊严及相对无期徒刑联合国所通过的《旨在废除死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二款选择议定书》(IC-CPR,1989年),时至今日俨然已成为引领世界之潮流,不仅促生了欧
以腰果酚、多聚甲醛和3种不同分子链长度的多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和四乙烯五胺)等为原料,通过曼尼希反应合成了3种桥梁加固用空间位阻不同的腰果酚改性胺类低温固化剂.采
笔者曾率中国贸易法律代表团多次赴美国和欧盟交涉其对中国企业歧视性的反倾销规则与措施,研究GATT/WTO和欧美的反倾销规则并起草中国的贸易救济规则。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中庸主义的理念,讨论宗教法治问题也需要在价值的平衡过程中来寻找观念理性的现实逻辑。之所以如此,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由于我国宪法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为国
信夫清三郎认为中国在亚洲创建了特殊的国际秩序,以内“华”外“夷”的朝贡制度或宗藩体系构筑了“中国的世界秩序”;17世纪后半叶的山鹿素行开始脱离中国中心主义转向日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