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养温度对红托竹荪菌丝生长的影响

来源 :中国食用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zhedetian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不同温度对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母种进行培养,通过对菌丝密度、均匀度、长满平板时间、菌丝生长速度等指标进行测定,以便筛选出红托竹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结果表明最适合红托竹荪母种培养的温度为25℃,在低温条件下菌种可微弱生长,在恢复到合适温度时会正常生长.
其他文献
矮壮素(CCC)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为探究其在特色水生蔬菜蒌蒿上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本试验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4个矮壮素浓度水平(0、150、300、450 mg·L-1),研究矮壮素在蒌蒿上的消解规律以及对蒌蒿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壮素在蒌蒿上的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在茎秆中的半衰期仅为6.9~9.1 d,降解速率明显大于叶片.苗期喷施不同浓度矮壮素处理,采收期所有茎秆均安全合格,但叶片除低浓度(150 mg·L-1)处理外矮壮素残留量均超标.随着矮壮
在中性(pH=6.5)和碱性(pH=8.0)土壤条件下,分别设置不施磷肥(-P)和施用0.53 g·kg-1磷肥(+P)处理,再设置不施用黄腐酸(-FA)和施用0.08 g·kg-1黄腐酸(+FA)处理,两两组合,共8个处理,研究不同土壤pH和磷水平下黄腐酸对番茄产量、P吸收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碱性土壤抑制植株生长、降低番茄单株产量和P吸收量;根际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根际细菌多样性均低于中性土壤,根际真菌数量则有所增加;根际土
浙江省温岭市农技人员在20 世纪末探索了一套设施西瓜长季节栽培技术,全年只种植1 茬西瓜,每667 m2 产值0.8 万~1.0 万元,纯收益4 000元,该技术不仅被推广到全国各地,甚至推广至越南、老挝等国家.
期刊
航研998是由平韭4号太空诱变材料经5代连续自交育成的韭菜新品种.株型高大直立,叶片长宽条形、深绿色,叶长38 cm左右,叶宽0.8 cm左右;生长势强,冬季不休眠,田间对灰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791,VC含量220 mg·kg-1;年收割6刀左右,平均单株质量9.5 g,每667 m2产量13000 kg左右,适宜河南省及其周边地区种植.
夏秋美味是以雄性不育系EC-2为母本,以自交系31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菜薹一代杂种.株型半直立,生长势强,基叶阔卵圆形、嫩绿色;主薹粗壮、绿色,覆轻微蜡粉,薹长29 cm左右,单薹质量82 g左右,薹质细腻甜糯,商品性好;抽薹整齐,可一次性采收,也可主侧薹兼收,VC含量577.0 mg·kg-1,可溶性糖含量2.22%,粗纤维含量0.6%,每667 m2产量2300 kg左右,适宜苏南及其周边地区种植.
Background:Intestinal disord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contributing to growth lag and high rat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piglets with 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 (IUGR). Resveratrol (RSV) and its derivative pterostilbene (PT) are natural stilbene
为探索肥药减量技术集成应用的效果,通过试验比较了不同生产技术模式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效果、田间昆虫群落特征、果实营养品质和商品性的影响,采用环境经济学方法评价了肥药减量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实际效果及综合效益.结果表明,肥药减量技术模式对保护地栽培南瓜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区;可在化肥使用减量66.7%、化学农药使用减量46.3%的情况下,减轻病虫危害损失,主要害虫优势度指数降低,天敌数量和作用增加,昆虫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上升,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得到提高;肥药减量区单果质量、果实横径
马 铃 薯 瓢 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Motschulsky)〕别名大二十八星瓢虫,属鞘翅目瓢虫科,与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Fabricius)〕均为植食性瓢虫,二者常混合发生,不仅形态习性相似,取食寄主、为害症状也较为相似,都是以成虫和幼虫为害茄科、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菊科、百合科等植物,其中以马铃薯、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或龙葵、蔓陀萝等杂草受害最为严重(刘国英,2013;司升云 等
期刊
嫩南瓜是以采收、鲜食嫩瓜为主的新一代南瓜类型,因地头出货价较为稳定而受到农户欢迎.近年来,广东粤北及惠州地区的嫩南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仅一串铃系列嫩南瓜品种(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选育)在广东地区就已经累计推广1? 067 hm2(1.6万亩)以上,成为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瓜菜种类之一.由于地理、气候、人文等差异,惠州地区嫩南瓜一般采用“人”字架栽培模式,粤北地区则以平棚架栽培模式为主.但以上栽培模式存在棚架材料笨拙、肥水供应方式原始、品种选择途径狭窄等问题.为此,笔者团队结合生产实际设计了一种轻便耐用的镶接
期刊
Background:Sows are frequently subjected to various stresses during late gestation and lactation, which trigger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Dietary fiber can influence animal health by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 and their by-products, 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