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步之遥》,一年之约。姜文弄出来的动静总是那么出人意料。他就是有这个本事,东西还没做出来,随便放出点消息,就能让观众惦记。(引号内容)
姜文导演于1994年完成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日前以“修复版”的形式在威尼斯电影节重映,这个版本增加了五个删去的场景,时长增加了五分钟,以这部电影两个小时的长度衡量,不算太大的变化,却引起浓重的追怀;与此同时,他的新片《一步之遥》开拍,周韵和舒淇同时出演。新旧作品同时出现响动,格外适合回顾和对照。
不过,不论新作旧作,不论银幕内外,想起姜文,首先想起的一个词是“明亮”。他的电影,是明亮的,不论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或者《让子弹飞》,那里有一个明亮的世界,色彩和情感的饱和度都比别处高;他的性情是明亮的,不论是在电影中,还是在电影之外,他身上有一个明亮的小世界,像略早一点的华族,多点勃勃血性,多点磊落堂堂。
姜文生于1963年1月5日,出生地是唐山。他的父亲是军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母亲是小学音乐教师,他打小是在姥爷家长大,姥爷是唐山人,在湖南开过煤矿,经过各种辗转之后,终于重返唐山,这是一个大家庭,他有五个姨、两个舅,他受到的爱护格外多,尽管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因为出身问题,生活过得不是那么扬眉吐气,但他在家人的呵护下,得以健康成长。
他后来回到了父母身边,但父亲是工程兵,得四处跟着工程走,从南到北,从北往南,至到1973年,才在北京定居。不过,军队大院的生活给了他另一种收获,在那里,他感受并且学会了“男性的美、豁达和幽默感”。何况,他还有一个那么牛的母亲,不管什么出身,不管别人投来的目光如何,“永远挺胸抬头地活着”,“不关心挣钱,没有虚荣心”,对他从没有世俗标准上的要求,只关心他是不是健康,是不是获得了心灵上的自由。(引文来自李尔葳著的《汉子姜文》)
在那么大的时代巨变之中,保持这种心态非常不易,姜文比较幸运,得以避免畸变。刘索拉在《八十年代访谈录》里说:“关键不是富有,而是变成一个心理正常的人……变成健康、正常、明朗的人……不是人物还能活得高兴,这个心态是最好的心态。”对国人来说,那分明是最紧迫的任务。
他生性活泼,甚至有顽劣的嫌疑,在周围人的暗示下又自认“长得丑”,却因为常看电影和话剧,渐渐喜欢上一种与这些特征貌似很远的东西——表演。中学毕业,他先考北京电影学院,落榜,第二年又考中央戏剧学院,又险些落榜,幸亏中戏的张仁里老师看出他的潜质,力主破格录取他。
21岁,中戏毕业,进了青艺,毕业九个月,他主演了陈家林导演的电影《末代皇后》,他扮演溥仪,潘虹扮演婉容。接下来,是谢晋导演的《芙蓉镇》,他扮演秦书田,刘晓庆扮演胡玉音。然后是法国导演亚可?杜夫曼的《花轿泪》,他和秦怡合作。二十出头,接连出演的三部戏,都是和大导或名演员合作,而且要扮演中年人乃至老年人,他毫无怯意,场上场下,没有一丝犹疑沮丧之意。
他的明亮,就在这里,在性格中的热情主动,在从不认为自己的存在需要理由。拍《芙蓉镇》,他访问右派,写角色诠释,给他扮演的秦书田设计了许多动作和细节,例如扫街时的“华尔兹”;拍《红高粱》,他设计了“颠轿”等几场戏,和张艺谋的讨论近乎争执;后来拍《本命年》,也是如此,谢飞导演因此称赞他:“姜文聪明,热情,又卖力气,许多地方的处理都是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主动设计的。”(引号内容)
对中国人性格有略微深入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这有多难。那种热切投身到大事小情,耿直地陈述自己的所想所感,是国人性格里,消失已久的元素,尤其是,经过那样多的惊天巨变之后。
他的明亮,还在于感官的发达,在于对自己性灵的捕捉。《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最典型的例子。这部电影之所以成为经典,之所以被人久久难忘,是因为它呈现了一种微妙的感官记忆,是气味、颜色、情绪联动后的记忆,那种记忆,是没有时间性的,也是当时的国产电影极度欠缺的。为了捕捉这种感官记忆,第一次当导演的姜文,用了极为奢侈的方法,来达成目标。王朔小说《动物凶猛》只有六万字,姜文改编后的剧本却有九万字,演员被封闭集训,电影耗时耗资都非同寻常, 1993年8月23日开拍,到1994年10月12日才第一次内部放映,1995年9月才上映,整部电影耗资1000万人民币,用了25万尺胶片,在当时都是大手笔。
他要精确的颜色,道具飞机的颜色不对,就染飞机,马小军跳烟囱那场戏,烟囱的颜色不对,染烟囱。米兰家的地,本是水泥地,他为了拍出“凉鞋踩在地板上的声音”,换上木地板,因为“中国电影对声音并不重视,只刚刚懂得视觉的重要,因为没有经历过摇滚的时代,对于多声道的声音、对于复杂的声音,对于强烈的声音和安静的对比,对于声音的层次都不讲究。”
后来的《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也是这样,那双凉鞋,那列费尽周折才找到的火车,都体现着这种精确,这种精确,和别人不一样,不是为了忠于所谓现实,而是为了忠于自己的感官记忆。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展现一个个深邃微妙的性灵”,“我总是把一个人当做八个人来演,这样才能演出人物的丰富和立体”,他这么说。
这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久驻记忆,甚至成为记忆一部分的原因,“烧荒草的味道”已经成为某种特别的表述,进入一代人的密典。
他的明亮,还在于对人有深情。拍《阳光灿烂的日子》,他替夏雨“做汗”(用喷雾器制造汗水),站在夏雨面前,扯着他的衣领,就是个大哥的样子,夏雨陶怡亭拍游泳戏,腿被冻僵了,他亲自上去揉夏雨的腿。2002年6月20日,刘晓庆身陷囹圄,她被捕的当天晚上,他拜见律师,组建律师团,替她声张。
达斯汀?霍夫曼曾这么评价他:“如果中国人都是你这样的,那我已开始改变对中国的印象。我过去一直不了解中国。”毫不意外。
他的明亮,还在于,他始终像个青年,以一种青年的方式去生活,去爱,去膜拜青春。尽管,十五岁那年,他就被比自己大的军人叫过“叔叔”,尽管,他一直在扮演比自己老的角色,一次次进入一颗颗老灵魂。
他喜欢和青年人聚在一起,不管电影里,还是电影外,这或许是部队大院生活的投影。电影里,《让子弹飞》、《太阳照常升起》都是青年人聚在一起的故事,电影外,他也喜欢把青年人聚在一起,拍《阳光灿烂的日子》时,演员选定后,就被送到北京附近的良乡,在部队汽车团的招待所里封闭训练,过了一个多月“文革时期的生活”(张仁里:《诞生?前言》),唱语录歌、“斗私批修”、看纪录片,还得训练游泳和骑自行车。一切都照着部队的作息来,纪律非常严格,扮演童年马小军的九岁的小演员韩冬回忆:“就连戴手表、花零钱等都是不允许的。”所有这些,激发出的,却是浓郁的青春气息,扮演马小军父亲的王学圻加入剧组后,“明显地感觉到一股迥异于其它剧组的气氛:年轻,充满朝气”。
约翰?列侬在二十六岁那年接受采访时说:“在人们的想象中,美国曾经是一个年轻人的聚集地。年轻人在美国,而其他人在别处。”他始终试图在电影内外,聚起一个年轻人的国度,把陈腐朽烂的都弃绝在外。
理解了这种明亮,才能理解他那种富有争议性的政治态度。 他并不排斥那个时代,是因为那个时代成就了他的明亮,他是借助这种明亮去理解过去,以个人记忆为出发点去看待时代,不夸大也不歪曲。在他看来,那个时代就是他电影里的那个样子,天空格外蓝,树木格外绿,鲜花铺满铁轨,月光洒满山林,篝火边的烈酒格外香醇,男人女人格外生气勃勃,英雄神龙见首不见尾,只留下带着枪眼的军装。
个人的明亮,和时代的幽暗,矛盾又谐和地凝结在他身上,也凝结在他的电影里。2011年,上海一个国际学校放映《阳光灿烂的日子》,放映结束后,一个女孩问他:“那段年代,那么多人都不幸福,你的记忆里为什么这么快乐?”他回答:“我看得出,现在你也很快乐,可能等你长大了再回头看,你才知道你现在是多么快乐,但又生活在一个多么糟糕的年代里。”
姜文导演于1994年完成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日前以“修复版”的形式在威尼斯电影节重映,这个版本增加了五个删去的场景,时长增加了五分钟,以这部电影两个小时的长度衡量,不算太大的变化,却引起浓重的追怀;与此同时,他的新片《一步之遥》开拍,周韵和舒淇同时出演。新旧作品同时出现响动,格外适合回顾和对照。
不过,不论新作旧作,不论银幕内外,想起姜文,首先想起的一个词是“明亮”。他的电影,是明亮的,不论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或者《让子弹飞》,那里有一个明亮的世界,色彩和情感的饱和度都比别处高;他的性情是明亮的,不论是在电影中,还是在电影之外,他身上有一个明亮的小世界,像略早一点的华族,多点勃勃血性,多点磊落堂堂。
姜文生于1963年1月5日,出生地是唐山。他的父亲是军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母亲是小学音乐教师,他打小是在姥爷家长大,姥爷是唐山人,在湖南开过煤矿,经过各种辗转之后,终于重返唐山,这是一个大家庭,他有五个姨、两个舅,他受到的爱护格外多,尽管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因为出身问题,生活过得不是那么扬眉吐气,但他在家人的呵护下,得以健康成长。
他后来回到了父母身边,但父亲是工程兵,得四处跟着工程走,从南到北,从北往南,至到1973年,才在北京定居。不过,军队大院的生活给了他另一种收获,在那里,他感受并且学会了“男性的美、豁达和幽默感”。何况,他还有一个那么牛的母亲,不管什么出身,不管别人投来的目光如何,“永远挺胸抬头地活着”,“不关心挣钱,没有虚荣心”,对他从没有世俗标准上的要求,只关心他是不是健康,是不是获得了心灵上的自由。(引文来自李尔葳著的《汉子姜文》)
在那么大的时代巨变之中,保持这种心态非常不易,姜文比较幸运,得以避免畸变。刘索拉在《八十年代访谈录》里说:“关键不是富有,而是变成一个心理正常的人……变成健康、正常、明朗的人……不是人物还能活得高兴,这个心态是最好的心态。”对国人来说,那分明是最紧迫的任务。
他生性活泼,甚至有顽劣的嫌疑,在周围人的暗示下又自认“长得丑”,却因为常看电影和话剧,渐渐喜欢上一种与这些特征貌似很远的东西——表演。中学毕业,他先考北京电影学院,落榜,第二年又考中央戏剧学院,又险些落榜,幸亏中戏的张仁里老师看出他的潜质,力主破格录取他。
21岁,中戏毕业,进了青艺,毕业九个月,他主演了陈家林导演的电影《末代皇后》,他扮演溥仪,潘虹扮演婉容。接下来,是谢晋导演的《芙蓉镇》,他扮演秦书田,刘晓庆扮演胡玉音。然后是法国导演亚可?杜夫曼的《花轿泪》,他和秦怡合作。二十出头,接连出演的三部戏,都是和大导或名演员合作,而且要扮演中年人乃至老年人,他毫无怯意,场上场下,没有一丝犹疑沮丧之意。
他的明亮,就在这里,在性格中的热情主动,在从不认为自己的存在需要理由。拍《芙蓉镇》,他访问右派,写角色诠释,给他扮演的秦书田设计了许多动作和细节,例如扫街时的“华尔兹”;拍《红高粱》,他设计了“颠轿”等几场戏,和张艺谋的讨论近乎争执;后来拍《本命年》,也是如此,谢飞导演因此称赞他:“姜文聪明,热情,又卖力气,许多地方的处理都是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主动设计的。”(引号内容)
对中国人性格有略微深入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这有多难。那种热切投身到大事小情,耿直地陈述自己的所想所感,是国人性格里,消失已久的元素,尤其是,经过那样多的惊天巨变之后。
他的明亮,还在于感官的发达,在于对自己性灵的捕捉。《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最典型的例子。这部电影之所以成为经典,之所以被人久久难忘,是因为它呈现了一种微妙的感官记忆,是气味、颜色、情绪联动后的记忆,那种记忆,是没有时间性的,也是当时的国产电影极度欠缺的。为了捕捉这种感官记忆,第一次当导演的姜文,用了极为奢侈的方法,来达成目标。王朔小说《动物凶猛》只有六万字,姜文改编后的剧本却有九万字,演员被封闭集训,电影耗时耗资都非同寻常, 1993年8月23日开拍,到1994年10月12日才第一次内部放映,1995年9月才上映,整部电影耗资1000万人民币,用了25万尺胶片,在当时都是大手笔。
他要精确的颜色,道具飞机的颜色不对,就染飞机,马小军跳烟囱那场戏,烟囱的颜色不对,染烟囱。米兰家的地,本是水泥地,他为了拍出“凉鞋踩在地板上的声音”,换上木地板,因为“中国电影对声音并不重视,只刚刚懂得视觉的重要,因为没有经历过摇滚的时代,对于多声道的声音、对于复杂的声音,对于强烈的声音和安静的对比,对于声音的层次都不讲究。”
后来的《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也是这样,那双凉鞋,那列费尽周折才找到的火车,都体现着这种精确,这种精确,和别人不一样,不是为了忠于所谓现实,而是为了忠于自己的感官记忆。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展现一个个深邃微妙的性灵”,“我总是把一个人当做八个人来演,这样才能演出人物的丰富和立体”,他这么说。
这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久驻记忆,甚至成为记忆一部分的原因,“烧荒草的味道”已经成为某种特别的表述,进入一代人的密典。
他的明亮,还在于对人有深情。拍《阳光灿烂的日子》,他替夏雨“做汗”(用喷雾器制造汗水),站在夏雨面前,扯着他的衣领,就是个大哥的样子,夏雨陶怡亭拍游泳戏,腿被冻僵了,他亲自上去揉夏雨的腿。2002年6月20日,刘晓庆身陷囹圄,她被捕的当天晚上,他拜见律师,组建律师团,替她声张。
达斯汀?霍夫曼曾这么评价他:“如果中国人都是你这样的,那我已开始改变对中国的印象。我过去一直不了解中国。”毫不意外。
他的明亮,还在于,他始终像个青年,以一种青年的方式去生活,去爱,去膜拜青春。尽管,十五岁那年,他就被比自己大的军人叫过“叔叔”,尽管,他一直在扮演比自己老的角色,一次次进入一颗颗老灵魂。
他喜欢和青年人聚在一起,不管电影里,还是电影外,这或许是部队大院生活的投影。电影里,《让子弹飞》、《太阳照常升起》都是青年人聚在一起的故事,电影外,他也喜欢把青年人聚在一起,拍《阳光灿烂的日子》时,演员选定后,就被送到北京附近的良乡,在部队汽车团的招待所里封闭训练,过了一个多月“文革时期的生活”(张仁里:《诞生?前言》),唱语录歌、“斗私批修”、看纪录片,还得训练游泳和骑自行车。一切都照着部队的作息来,纪律非常严格,扮演童年马小军的九岁的小演员韩冬回忆:“就连戴手表、花零钱等都是不允许的。”所有这些,激发出的,却是浓郁的青春气息,扮演马小军父亲的王学圻加入剧组后,“明显地感觉到一股迥异于其它剧组的气氛:年轻,充满朝气”。
约翰?列侬在二十六岁那年接受采访时说:“在人们的想象中,美国曾经是一个年轻人的聚集地。年轻人在美国,而其他人在别处。”他始终试图在电影内外,聚起一个年轻人的国度,把陈腐朽烂的都弃绝在外。
理解了这种明亮,才能理解他那种富有争议性的政治态度。 他并不排斥那个时代,是因为那个时代成就了他的明亮,他是借助这种明亮去理解过去,以个人记忆为出发点去看待时代,不夸大也不歪曲。在他看来,那个时代就是他电影里的那个样子,天空格外蓝,树木格外绿,鲜花铺满铁轨,月光洒满山林,篝火边的烈酒格外香醇,男人女人格外生气勃勃,英雄神龙见首不见尾,只留下带着枪眼的军装。
个人的明亮,和时代的幽暗,矛盾又谐和地凝结在他身上,也凝结在他的电影里。2011年,上海一个国际学校放映《阳光灿烂的日子》,放映结束后,一个女孩问他:“那段年代,那么多人都不幸福,你的记忆里为什么这么快乐?”他回答:“我看得出,现在你也很快乐,可能等你长大了再回头看,你才知道你现在是多么快乐,但又生活在一个多么糟糕的年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