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徐薯22具有高产、高淀粉含量、口味好、适应性广等特点,总结了其在桃源县的种植表现,介绍了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良种与培育壮苗、适时早栽、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薯;徐薯22;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湖南桃源
中图分类号 S53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4-0031-01
徐薯22是由中国甘薯研究所育种室选育而成,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审定,2005年3月通过国家品种鉴定。该品种是以豫薯7号为母本、苏薯7号为父本杂交而成,其淀粉含量高、产量高、适应性广,是一个理想的淀粉加工型品种。为了更好地在桃源县乃至常德市主产区推广徐薯22和相似的品种,本文介绍了徐薯22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1 种植表现
1.1 试验概况
试验选择在桃源县漆河镇玉凤坪村示范基地进行,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湘薯20作为对照(CK)。试验地面积1 000 m2,前作为空闲地,质地为紫色土壤,肥力中等,3月中旬翻耕整地,3月下旬开始排种,5月中旬开始栽插。设2个小区,小区净面积333.33 m2。
1.2 品种基本特性
徐薯22地上部长势强,萌芽性好,出苗快而多,采苗量大,顶叶和成叶均为绿色,叶脉淡紫色,蔓长中等,薯块下膨纺锤形,红皮白肉,薯块膨大快,结薯较集中,烘干率35%左右,淀粉率21%左右,粗蛋白含量5%左右,可溶性糖含量9%左右,中抗根腐病和茎线虫病,抗病毒病,不抗黑斑病,耐涝渍。
1.3 产量表现
从表1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密度和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徐薯22产量较湘薯20(CK)增加5 460 kg/hm2,增产15.2%,淀粉率高3.21个百分点。说明徐薯22作为优良的高淀粉品种,适合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解决了本地品种淀粉含量低、产量低的弊端。
2 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用良种,培育壮苗
在选择种薯上要精选无病、表皮无破损、个头中等的甘薯作为种薯。露地冷床育苗,选择避风向阳、排水通畅、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作为苗床,苗床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并用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土壤消毒。排种时大、小薯分开排列,薯间留一定的间隔。用竹弓5 700根/hm2,竹弓1.5 m,农膜2 850 kg/hm2,然后起拱覆膜。床土保持适宜的含水量,晴天适时将苗床两头农膜白天揭,晚上盖。当苗高达4 cm左右时结合追肥浇1次水,在栽前3~5 d将膜全揭炼苗[1]。
2.2 适时早栽,合理密植
3月下旬進行排种,5月中、下旬栽插,最好在雨季前插栽完。要求壮苗栽插:选取具有6~7节的壮苗,栽插时只留顶部3片展开叶,其余部分全部埋入土中。密度5.4万株/hm2,株行距35 cm×45 cm。高垄双行、施足底肥,要求垄距均匀,垄宽175 cm(包沟)、垄高16~25 cm,垄心耕透无漏耕[2]。
2.3 及时查苗补苗
宜在插后4~5 d内进行[3]。应选择壮苗补插,并浇透水。
2.4 土肥水管理
中耕时间在栽后15 d至封垄前,一般进行2~3次。施肥原则: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以前期为主,后期为辅[4]。一般施纯N 135 kg/hm2、P2O5 135 kg/hm2、K2O 270 kg/hm2作为基肥。甘薯生长中后期遇涝要及时清沟排水;遇旱可适度轻浇水[5]。
2.5 病虫害防治
甘薯病虫害主要有病毒病、黑斑病、根茎线虫病、甘薯蚁象甲、斜纹夜盗蛾、甘薯天蛾、卷叶虫等。在病毒病防治上,主要采取农业防治措施,即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壮苗早栽、增施优质农家肥与磷钾肥等[6-7]。在黑斑病防治上,甘薯种和薯苗分别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85%甲基硫菌灵400~600倍液浸种或栽植时浸苗基部15 min。防治茎线虫病可用50%辛硫磷或50%甲基异柳磷150~200倍液浸苗30 min,严防日晒[8-9]。防治甘薯蚁象甲可用50%乐果乳油600倍液或80%敌百虫500倍液全田喷雾,防治斜纹夜盗蛾、甘薯天蛾、卷叶虫等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500倍液叶面喷雾,或用3.2%阿维菌素1 000倍液于晴天午后喷施。
2.6 适时收获与储存
当平均气温15 ℃左右时开始收获[10]。放置空气流通的房间里5~6 d后,再进入地窖。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调节好温、湿度,偶尔通风[11-12]。
(下转第35页)
(上接第31页)
3 参考文献
[1] 林祖军,辛国胜,韩俊杰,等.甘薯新品种烟薯20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04(6):15-16.
[2] 黄振霖,周云祥,杨忠国,等.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试验[J].南方农业,2010(3):61-64.
[3] 李娟,赵志英,吴新军,等.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0):29-30.
[4] 赵艳秋.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1(6):21-22.
[5] 罗小敏,王季春.甘薯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2):294-296.
[6] 韩太国.洛阳市优质专用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5,31(1):22-23.
[7] 王全领,马行军,钱海艳.淮北地区紫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7-18.
[8] 刘永康,徐艳霞,张会丽,等.甘薯茎尖脱毒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3(3):187-189.
[9] 尤瑞玲,李红忠,史本林.基于正交实验的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2):118-123.
[10] 丁玲.福清市丘陵旱地龙薯1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11] 陈功楷.优质高产甘薯新品种引选与栽培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12] 吴文明.甘薯龙薯1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关键词 甘薯;徐薯22;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湖南桃源
中图分类号 S53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4-0031-01
徐薯22是由中国甘薯研究所育种室选育而成,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审定,2005年3月通过国家品种鉴定。该品种是以豫薯7号为母本、苏薯7号为父本杂交而成,其淀粉含量高、产量高、适应性广,是一个理想的淀粉加工型品种。为了更好地在桃源县乃至常德市主产区推广徐薯22和相似的品种,本文介绍了徐薯22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1 种植表现
1.1 试验概况
试验选择在桃源县漆河镇玉凤坪村示范基地进行,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湘薯20作为对照(CK)。试验地面积1 000 m2,前作为空闲地,质地为紫色土壤,肥力中等,3月中旬翻耕整地,3月下旬开始排种,5月中旬开始栽插。设2个小区,小区净面积333.33 m2。
1.2 品种基本特性
徐薯22地上部长势强,萌芽性好,出苗快而多,采苗量大,顶叶和成叶均为绿色,叶脉淡紫色,蔓长中等,薯块下膨纺锤形,红皮白肉,薯块膨大快,结薯较集中,烘干率35%左右,淀粉率21%左右,粗蛋白含量5%左右,可溶性糖含量9%左右,中抗根腐病和茎线虫病,抗病毒病,不抗黑斑病,耐涝渍。
1.3 产量表现
从表1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密度和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徐薯22产量较湘薯20(CK)增加5 460 kg/hm2,增产15.2%,淀粉率高3.21个百分点。说明徐薯22作为优良的高淀粉品种,适合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解决了本地品种淀粉含量低、产量低的弊端。
2 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用良种,培育壮苗
在选择种薯上要精选无病、表皮无破损、个头中等的甘薯作为种薯。露地冷床育苗,选择避风向阳、排水通畅、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作为苗床,苗床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并用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土壤消毒。排种时大、小薯分开排列,薯间留一定的间隔。用竹弓5 700根/hm2,竹弓1.5 m,农膜2 850 kg/hm2,然后起拱覆膜。床土保持适宜的含水量,晴天适时将苗床两头农膜白天揭,晚上盖。当苗高达4 cm左右时结合追肥浇1次水,在栽前3~5 d将膜全揭炼苗[1]。
2.2 适时早栽,合理密植
3月下旬進行排种,5月中、下旬栽插,最好在雨季前插栽完。要求壮苗栽插:选取具有6~7节的壮苗,栽插时只留顶部3片展开叶,其余部分全部埋入土中。密度5.4万株/hm2,株行距35 cm×45 cm。高垄双行、施足底肥,要求垄距均匀,垄宽175 cm(包沟)、垄高16~25 cm,垄心耕透无漏耕[2]。
2.3 及时查苗补苗
宜在插后4~5 d内进行[3]。应选择壮苗补插,并浇透水。
2.4 土肥水管理
中耕时间在栽后15 d至封垄前,一般进行2~3次。施肥原则: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以前期为主,后期为辅[4]。一般施纯N 135 kg/hm2、P2O5 135 kg/hm2、K2O 270 kg/hm2作为基肥。甘薯生长中后期遇涝要及时清沟排水;遇旱可适度轻浇水[5]。
2.5 病虫害防治
甘薯病虫害主要有病毒病、黑斑病、根茎线虫病、甘薯蚁象甲、斜纹夜盗蛾、甘薯天蛾、卷叶虫等。在病毒病防治上,主要采取农业防治措施,即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壮苗早栽、增施优质农家肥与磷钾肥等[6-7]。在黑斑病防治上,甘薯种和薯苗分别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85%甲基硫菌灵400~600倍液浸种或栽植时浸苗基部15 min。防治茎线虫病可用50%辛硫磷或50%甲基异柳磷150~200倍液浸苗30 min,严防日晒[8-9]。防治甘薯蚁象甲可用50%乐果乳油600倍液或80%敌百虫500倍液全田喷雾,防治斜纹夜盗蛾、甘薯天蛾、卷叶虫等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500倍液叶面喷雾,或用3.2%阿维菌素1 000倍液于晴天午后喷施。
2.6 适时收获与储存
当平均气温15 ℃左右时开始收获[10]。放置空气流通的房间里5~6 d后,再进入地窖。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调节好温、湿度,偶尔通风[11-12]。
(下转第35页)
(上接第31页)
3 参考文献
[1] 林祖军,辛国胜,韩俊杰,等.甘薯新品种烟薯20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04(6):15-16.
[2] 黄振霖,周云祥,杨忠国,等.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试验[J].南方农业,2010(3):61-64.
[3] 李娟,赵志英,吴新军,等.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0):29-30.
[4] 赵艳秋.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1(6):21-22.
[5] 罗小敏,王季春.甘薯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2):294-296.
[6] 韩太国.洛阳市优质专用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5,31(1):22-23.
[7] 王全领,马行军,钱海艳.淮北地区紫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7-18.
[8] 刘永康,徐艳霞,张会丽,等.甘薯茎尖脱毒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3(3):187-189.
[9] 尤瑞玲,李红忠,史本林.基于正交实验的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2):118-123.
[10] 丁玲.福清市丘陵旱地龙薯1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11] 陈功楷.优质高产甘薯新品种引选与栽培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12] 吴文明.甘薯龙薯1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