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儒家四书之一的《大学》提出“德润身”的命题,这对于儒家思想系统而言,可谓画龙点睛之举。“德润身”,是儒家传统中一以贯之、鲜明独特的一面,是理解、践行儒家思想时不可不特别留意之处。这三个字,即使不能说就是儒家思想之“眼”,至少是其“眼”之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而,这一命题是开启儒家乃至中华民族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
德润身”提示、确证儒家身心交关的实践传统,堪称儒家四书的一条经线,实为儒家“德性的智慧”的一条核心命题。《大学》示人初学入德之门,《论语》显仁者开阔气象,《孟子》显义者昂然独立气概,《中庸》道出孔门传授心法。关于《大学》的思想架构,一般以三纲领、八条目作出概括。“德润身”之“德”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条目之落脚点,修身这一条目亦即“德润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个条目可以说就是德润家、国、天下。三纲领之明明德就在于保证德可润身,亲民实即德润民,而止于至善这一纲领则在于指出,“德润身”是一个心可止息(如“缗蛮黄鸟,止于丘隅”)而又永无止境的过程。《论语》所期冀的就是造就“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君子。子路问君子何为,孔子指点出一条从“修己以敬”到“修己以安人”再到“修己以安百姓”的提升之路。朱熹为这段作注时赞叹:“修己以敬,夫子之言至矣尽矣。”《孟子》在点出“仁义礼智根于心”之后,指出一个人如能扩充“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端,其功效是“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中庸》强调:“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其“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中和”之道,暗含的也是这种身心交关的“德润身”功夫实践。
何为“德润身”之“德”?在《大学》看来,“德”根源于“天”,在己为“明”,对人为“亲”(“亲”中有“新”,因“新”得“亲”),是人当“知其所止”之处。故古本《大学》在提出“德润身”之后有“明”“新”“止”之說,若不扣紧“德润身”之“德”把握,就可能误解为窜入的文句。《大学》说“顾天之明命”。《论语》记载,孔子曾说“天生德于予”。“德”之根源于“天”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有这一份,而且是本自具足、珍贵无比的一份。在己为“明”,点出的就是人性本具的明德。《大学》最具根本性的主张就是人性本具明德而非人性本善,明德乃人性向善之根据,因而人应体认明德并按照明德的指引,当下断然,“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从而过“自慊”、有“得”、自然、和乐的人生。对人为“亲”,与孔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的喟叹相呼应,凸显的是“人的发现”,画出的是“人的世界”。此“德”为人所当止之处,故牟宗三先生以“开辟价值之源,挺立道德主体,莫过于儒”一语简洁精辟地概括了儒家精义。
如何开展“德润身”的功夫实践?这就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的真义历来聚讼纷纭,实际上可用《中庸》“位”“育”这两个概念作注。《大学》中直接涉及“格物”的文句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末、终始、先后,与“位”“育”显然意义通贯。《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并且阐发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想。可见,格物,就是人在天地之间,各安其位,各得其育,在其位得其育,在育中安其位。故“格物”为“近道”,由“近道”可入道。“致知”的“知”既包括德性之知,也包括求知识的知性,更是以德性之知统率求知识的知性。否则,就不用下切磋琢磨的功夫了。“诚意”这一条目,一是指出“德润身”功夫直接下手处就是“意”即意向,二是以“诚”打通天道与人道。因而,人应留意自己的“意”是诚还是不诚。人性本具明德,故意不诚,人就无法“自慊”,其实是无益的;而意诚,则明德得以明,就可滋润生命,心胸豁达,体态安舒,才是真正有益的。这样看来,诚意的方法“慎独”也可以说是要守护住“独”。诚意之后的功夫是正心。由意到心,是内在生命的扩大、充盈。《大学》认为,要把身心联系起来做正心的功夫。首先,要觉知到身、心及身心之间的相互影响,做到心在。身代表了一个人之从遗传所得、生理变化乃至从过去教育中所受的影响等,身可影响心,比如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等,其中带有得自遗传、生理变化或者从过去教育中所受影响的因素,常以一种惯性影响人心而人不自知;心又可影响身,甚至心不在焉,可使身失其用,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其次,要做到心正。心正不正,也是看是否能明明德(“明”)、有益于日新又新(“亲”或“新”)、能够真安顿生命(“止”)。从功夫的角度,格致诚正可收润身之功。但从儒家完整的思想系统看,从正心到润身之间,还有一个环节就是气。这个环节要由《孟子》来补上。这就是孟子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德润身”的功夫一方面于个人可收“止、定、静、安、虑、得”之效。从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一生可以看出这种“德润身”的功夫。从孟子提出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的境界提升之路也可看出这种功夫。另一方面,《大学》以“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作结,与孟子见梁惠王时旗帜鲜明提出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彰显的都是儒家的深刻用心:以德方可润身、家、国、天下。
(选自《学习时报》2020年12月04日)
德润身”提示、确证儒家身心交关的实践传统,堪称儒家四书的一条经线,实为儒家“德性的智慧”的一条核心命题。《大学》示人初学入德之门,《论语》显仁者开阔气象,《孟子》显义者昂然独立气概,《中庸》道出孔门传授心法。关于《大学》的思想架构,一般以三纲领、八条目作出概括。“德润身”之“德”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条目之落脚点,修身这一条目亦即“德润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个条目可以说就是德润家、国、天下。三纲领之明明德就在于保证德可润身,亲民实即德润民,而止于至善这一纲领则在于指出,“德润身”是一个心可止息(如“缗蛮黄鸟,止于丘隅”)而又永无止境的过程。《论语》所期冀的就是造就“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君子。子路问君子何为,孔子指点出一条从“修己以敬”到“修己以安人”再到“修己以安百姓”的提升之路。朱熹为这段作注时赞叹:“修己以敬,夫子之言至矣尽矣。”《孟子》在点出“仁义礼智根于心”之后,指出一个人如能扩充“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端,其功效是“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中庸》强调:“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其“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中和”之道,暗含的也是这种身心交关的“德润身”功夫实践。
何为“德润身”之“德”?在《大学》看来,“德”根源于“天”,在己为“明”,对人为“亲”(“亲”中有“新”,因“新”得“亲”),是人当“知其所止”之处。故古本《大学》在提出“德润身”之后有“明”“新”“止”之說,若不扣紧“德润身”之“德”把握,就可能误解为窜入的文句。《大学》说“顾天之明命”。《论语》记载,孔子曾说“天生德于予”。“德”之根源于“天”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有这一份,而且是本自具足、珍贵无比的一份。在己为“明”,点出的就是人性本具的明德。《大学》最具根本性的主张就是人性本具明德而非人性本善,明德乃人性向善之根据,因而人应体认明德并按照明德的指引,当下断然,“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从而过“自慊”、有“得”、自然、和乐的人生。对人为“亲”,与孔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的喟叹相呼应,凸显的是“人的发现”,画出的是“人的世界”。此“德”为人所当止之处,故牟宗三先生以“开辟价值之源,挺立道德主体,莫过于儒”一语简洁精辟地概括了儒家精义。
如何开展“德润身”的功夫实践?这就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的真义历来聚讼纷纭,实际上可用《中庸》“位”“育”这两个概念作注。《大学》中直接涉及“格物”的文句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末、终始、先后,与“位”“育”显然意义通贯。《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并且阐发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想。可见,格物,就是人在天地之间,各安其位,各得其育,在其位得其育,在育中安其位。故“格物”为“近道”,由“近道”可入道。“致知”的“知”既包括德性之知,也包括求知识的知性,更是以德性之知统率求知识的知性。否则,就不用下切磋琢磨的功夫了。“诚意”这一条目,一是指出“德润身”功夫直接下手处就是“意”即意向,二是以“诚”打通天道与人道。因而,人应留意自己的“意”是诚还是不诚。人性本具明德,故意不诚,人就无法“自慊”,其实是无益的;而意诚,则明德得以明,就可滋润生命,心胸豁达,体态安舒,才是真正有益的。这样看来,诚意的方法“慎独”也可以说是要守护住“独”。诚意之后的功夫是正心。由意到心,是内在生命的扩大、充盈。《大学》认为,要把身心联系起来做正心的功夫。首先,要觉知到身、心及身心之间的相互影响,做到心在。身代表了一个人之从遗传所得、生理变化乃至从过去教育中所受的影响等,身可影响心,比如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等,其中带有得自遗传、生理变化或者从过去教育中所受影响的因素,常以一种惯性影响人心而人不自知;心又可影响身,甚至心不在焉,可使身失其用,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其次,要做到心正。心正不正,也是看是否能明明德(“明”)、有益于日新又新(“亲”或“新”)、能够真安顿生命(“止”)。从功夫的角度,格致诚正可收润身之功。但从儒家完整的思想系统看,从正心到润身之间,还有一个环节就是气。这个环节要由《孟子》来补上。这就是孟子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德润身”的功夫一方面于个人可收“止、定、静、安、虑、得”之效。从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一生可以看出这种“德润身”的功夫。从孟子提出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的境界提升之路也可看出这种功夫。另一方面,《大学》以“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作结,与孟子见梁惠王时旗帜鲜明提出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彰显的都是儒家的深刻用心:以德方可润身、家、国、天下。
(选自《学习时报》2020年12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