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通信中发送端接触阻抗的实验研究

来源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ingqiang6268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着眼于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方式,抽象并简化人体前臂的发送端等效电路模型。通过施加交变方波电流激励,测量使用不同尺寸电极时的模型参数,并比较不同频率下接收端的信号衰减率。结果表明人体前臂的信号衰减率随接触阻抗的增大而增大。在小腿处的测量也得到类似的结果。所以,在人体通信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小发送端“电极一皮肤”的接触阻抗,可提高通信质量。
其他文献
通过对膜片弹簧优化设计目标的分析,选用在摩擦片磨损极限范围内,弹簧压紧力变化的平均值最小及驾驶员作用在分离轴承装置上的分离操纵力的平均值最小为共同优化目标,建立数学模
针对在静态背景视频中行人检测和跟踪时受行人运动状态影响较大,容易产生误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特征的运动行人检测与跟踪方法。检测阶段得到运动行人的二值化差分图后,引入水平融合值、垂直融合值将满足融合要求的非连通区域外接矩形融合得到一个新矩形,以新矩形及其中心作为行人的位置特征,对行人进行检测与跟踪。用该方法跟踪行人视频中的两个行人,跟踪准确率分别为98%与95%。
建立了保健食品中人参皂甙Rh2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用C18色谱分析柱;乙腈-水(1:1)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波长203n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1—5μg范围内,Rh2线性关系良好,相关
为观察脑部功能降低程度与不同年龄和不同疾病之间的关系,我们观察342例不同年龄、疾病患者的脑部功能的变化,探讨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对脑部功能的降低程度,以便提示人们及
结合眼科学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标准,设计了基于Access的眼科学临床病案多媒体数据管理系统.对我院1998年1月-2011年12月眼科患者病案资料,进行了逻辑结构设计及功能模块设计.以
胡应麟品评历代诗歌的著作《诗薮》中涉及对楚骚的认识与评价,胡置楚辞于历代诗歌发展变化的大格局中予以审视,认为“体的代变”、“格的代降”、“以古为尚”。并从体、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