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课程功能的转变作为首要目标,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研究性学习成为中学教育的热门话题。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始终处于开放的情境之中,用类似于史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探索,以培养能力和态度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原则的指导下,全面推进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思维。
关键词:高中历史; 研究性学习; 原则; 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传授为方式的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信息时代要求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我们认为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自觉的、习惯性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具有历史研究所要求的立场观点、方式方法的属性。因此,我们围绕历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和能力,制定了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原则,并初步探索出几种模式。
1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1.1 要体现自主性原则:传统的历史教学强调的是知识传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记,研究性学习自始至终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真正把学生置身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整个过程及内容、方式、结果,都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小组的努力,在自由选题、自主探索、自由创造的原则下,学生不必拘泥于教材或传统观点,并把研究内容引向关注现实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兴趣和快乐,因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应当扮演引导者、帮助者、服务者、共同研究者的角色,与学生处在平等、民主的位置上,相互交流,不断切磋,真正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新型的“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研究性活动中找到自我、恢复自信、树立自尊。
1.2 要体现过程性原则: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首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通过让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相关的历史材料来解决特定的历史问题,并从这一过程中去体验和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获得一些结论,可能是幼稚、可笑的,甚至是不太正确的,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尤其是通过课题的设计、资料的搜集研究、思考总结等活动,掌握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方法和能力。即所谓从“研”中学,从“做”中学,可见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结果恰恰就是过程的本身。
1.3 要体现开放性原则:从学习资源上,学生所研究的课题或问题涉及的知识范畴是广泛的,有关的问题也没有现成唯一的答案,学生学习的资源可从课本扩大到图书馆、互联网、博物馆和其他的社会现实情境。从学习方式上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有独立的个体活动,也有合作的小组活动,还有多种形式的集体交流活动。从学习结果上看,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各有侧重,最后得出的结论不可能是千篇一律,可能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正是创新意识的体现,也是创新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1.4 要体现创造性的原则:高中生是中小学生心智、思想都比较成熟的阶段,对他们提出类似科研的方式去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他们的创新精神朝更科学、更理性、更有实践意义方向发展。在实践中,教师应更注重学生如何能提出有创建性的问题,注重其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注重培养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应明确,高中的学习还是以打基础为主,研究性学习是高中的必修课,但并不是高中学习的全部,教师如能把研究性学习与基础知识教学很好地结合互为补充,使其相得益彰,则更能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以上是研究性学习的几个原则,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原则,为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我们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2.1 文史资料研习模式:这种方法是最具历史特色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国外历史教学中文献史料研习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我国历史教学新大纲中对学科能力的要求即包括对历史资料、运用的能力。因此,这种研习法是形成历史思维、进行历史科研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2.2 调查研究模式:主要是对历史遗物、遗迹、遗址进行考察,对专家学者和与历史事物见证人或当事人进行调查访谈等形式,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形成调查报告。这种方法能获取第一手材料,直观形象,可信度高。如新大纲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本地区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斗争事迹”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2.3 辩论释疑模式。历史学习中有很多值得讨论的话题,比如“洋务运动的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影响”,等等。这些话题史学家没有统一的结论,同学们又存在很大疑惑,可以通过开辩论会、演讲赛等形式开阔思维。当然,讨论的前提同样是广泛搜集相关史料和借鉴多种不同观点或论点,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或辨论。最后教师要及时、认真地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励再战。讨论释疑模式有利于发散同学们的思维,学会更全面、更辩证地思考问题,而且能提高大家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总之,新课程改革已经给中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教学思想和管理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研究性学习已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研究型历史试题在高考中出现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就对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完善其学习模式,还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继续思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 研究性学习; 原则; 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传授为方式的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信息时代要求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我们认为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自觉的、习惯性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具有历史研究所要求的立场观点、方式方法的属性。因此,我们围绕历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和能力,制定了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原则,并初步探索出几种模式。
1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1.1 要体现自主性原则:传统的历史教学强调的是知识传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记,研究性学习自始至终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真正把学生置身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整个过程及内容、方式、结果,都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小组的努力,在自由选题、自主探索、自由创造的原则下,学生不必拘泥于教材或传统观点,并把研究内容引向关注现实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兴趣和快乐,因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应当扮演引导者、帮助者、服务者、共同研究者的角色,与学生处在平等、民主的位置上,相互交流,不断切磋,真正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新型的“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研究性活动中找到自我、恢复自信、树立自尊。
1.2 要体现过程性原则: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首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通过让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相关的历史材料来解决特定的历史问题,并从这一过程中去体验和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获得一些结论,可能是幼稚、可笑的,甚至是不太正确的,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尤其是通过课题的设计、资料的搜集研究、思考总结等活动,掌握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方法和能力。即所谓从“研”中学,从“做”中学,可见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结果恰恰就是过程的本身。
1.3 要体现开放性原则:从学习资源上,学生所研究的课题或问题涉及的知识范畴是广泛的,有关的问题也没有现成唯一的答案,学生学习的资源可从课本扩大到图书馆、互联网、博物馆和其他的社会现实情境。从学习方式上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有独立的个体活动,也有合作的小组活动,还有多种形式的集体交流活动。从学习结果上看,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各有侧重,最后得出的结论不可能是千篇一律,可能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正是创新意识的体现,也是创新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1.4 要体现创造性的原则:高中生是中小学生心智、思想都比较成熟的阶段,对他们提出类似科研的方式去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他们的创新精神朝更科学、更理性、更有实践意义方向发展。在实践中,教师应更注重学生如何能提出有创建性的问题,注重其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注重培养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应明确,高中的学习还是以打基础为主,研究性学习是高中的必修课,但并不是高中学习的全部,教师如能把研究性学习与基础知识教学很好地结合互为补充,使其相得益彰,则更能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以上是研究性学习的几个原则,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原则,为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我们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2.1 文史资料研习模式:这种方法是最具历史特色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国外历史教学中文献史料研习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我国历史教学新大纲中对学科能力的要求即包括对历史资料、运用的能力。因此,这种研习法是形成历史思维、进行历史科研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2.2 调查研究模式:主要是对历史遗物、遗迹、遗址进行考察,对专家学者和与历史事物见证人或当事人进行调查访谈等形式,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形成调查报告。这种方法能获取第一手材料,直观形象,可信度高。如新大纲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本地区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斗争事迹”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2.3 辩论释疑模式。历史学习中有很多值得讨论的话题,比如“洋务运动的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影响”,等等。这些话题史学家没有统一的结论,同学们又存在很大疑惑,可以通过开辩论会、演讲赛等形式开阔思维。当然,讨论的前提同样是广泛搜集相关史料和借鉴多种不同观点或论点,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或辨论。最后教师要及时、认真地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励再战。讨论释疑模式有利于发散同学们的思维,学会更全面、更辩证地思考问题,而且能提高大家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总之,新课程改革已经给中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教学思想和管理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研究性学习已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研究型历史试题在高考中出现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就对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完善其学习模式,还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继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