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语故事:如影随形
追根溯源: 先秦·管仲《管子·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从形也。”
汉·刘向《说苑·君道》:“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
文本解读:管仲《管子·任法》:“然而旧的部下侍奉自己的主上,就像响动随着声音而出;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影子跟随形体一般。”旧的部下和自己的主上因为相处时间长,所以已经有了相当的默契,关系比其他人亲密也是自然。影子和形体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有形体才会有影子,此处用打比方的方式形容密切的君臣关系。
刘向《说苑·君道》:“所以上天回应人们,就像影子跟随着形体,响动效法着声音(而响)。”
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比喻两个事物关系密切或两个人关系密切不能分离。
名家运用:
爱的反义词不是孤独。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爱和孤独其实是同一种情感,它们如影随形,不可分离。愈是在我们感觉孤独之时,我们便愈是怀有强烈的爱之渴望。也许可以说,一个人对孤独的体验与他对爱的体验是成正比的,他的孤独的深度大致决定了他的爱的容量。反过来说也一样,人类思想史和艺术史上的那些伟大的灵魂,其深不可测的孤独岂不正是源自那博大无际的爱,这爱不是有限的人世事物所能满足的。
孤独和爱是互为根源的,孤独无非是爱寻求接受而不可得,而爱也无非是对他人之孤独的发现和抚慰。在爱与孤独之间并不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现实的人间之爱不可能根除心灵对于孤独的体验,而且在我看来,我们也不应该对爱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一旦没有了对孤独的体验,爱便失去了品格和动力。在两个不懂得品味孤独之美的人之间,爱必流于琐屑和平庸。(摘自周国平《爱的反义词》)
学生运用示例:
过于极致的事物必会走向泯灭。“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人与人间的关系亦然。如胶似漆,如影随形,不断拉近双方距离才得以维系的情感,往往破灭得最快。纳西索斯爱上了静水中自身的倒影,怀着热切的思念毅然扑向湖心。水波荡漾,倒影散去,一切都如同镜花水月。人与人之间或许还不至于脆弱到这个地步,但若是两个早已失去心灵清明和人格独立的人,最终的分离就成了一种必然。
纵然是马丁·布伯这般重视人际交往的哲学家,在论证“我与你”时也曾提出:“人无法永远存在于你我不分的‘你’之世界”。毕竟,每个人都是一个在肉身上独立的个体,最切实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最隐秘的思绪也只有自身才能体会。
成语故事:龙争虎斗
追根溯源: 马致远《汉宫秋》:“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文本解读:我不相信你敢差遣吕太后;倘若以后斗争激烈;都是我与优秀的人才交友。
龙争虎斗:形容双方势均力敌,斗争十分激烈。
名家运用:
这是一个真正的乱世。
出现过一批名副其实的铁血英雄,播扬过一种烈烈扬扬的生命意志,普及过“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政治逻辑,即便是再冷僻的陋巷荒陌,也因震摄、崇拜、窥测、兴奋而变得炯炯有神。突然,英雄们相继谢世了,英雄和英雄之间龙争虎斗了大半辈子,他们的年龄大致相仿,因此也总是在差不多的时间离开人间。像骤然挣脱了条条绷紧的绳索,历史一下子变得轻松,却又剧烈摇晃起来。英雄们留下的激情还在,后代还在,部下还在,亲信还在,但统制这一切的巨手却已在阴暗的墓穴里枯萎;与此同时,过去被英雄们的伟力所掩盖和制服着的各种社会力量又猛然涌起,为自己争夺权力和地位。这两种力量的冲撞,与过去英雄们的威严抗衡相比,低了好几个社会价值等级。于是,宏谋远图不见了,壮丽的鏖战不见了,历史的诗情不见了,代之以明争暗斗、上下其手、投机取巧,代之以权术、策反、谋害。当初的英雄们也会玩弄这一切,但玩弄仅止于玩弄,他们的奋斗主题仍然是响亮而富于人格魅力的。当英雄们逝去之后,手段性的一切成了主题,历史失去了放得到桌面上来的精神魂魄,进入到一种无序状态。专制的有序会酿造黑暗,混乱的无序也会酿造黑暗。我们习惯所说的乱世,就是指无序的黑暗。
魏晋,就是这样一个无序和黑暗的“后英雄时期”。(摘自余秋雨《遥远的绝响》)
学生运用示例:
日本一位著名雕塑家在2009年创作出一系列主题为校园百态的作品。其中,一组作品斩获雕塑界当年的数项大奖,却也在社会上掀起巨大舆论风波,饱受诟病。
那组作品表现出的是一栋鸟语花香的房子里,一群少年殴打一位少年。作品的主题只有一句话:“人们常说学校是世界上最纯净的地方,只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这看似安谧的房子背后藏着的罪恶。”该作品披露了社会现实中龙争虎斗的冰山一角,却因与教育主流理念相悖而背负上沉重的道德枷锁。
究竟是社會这本书错了,错在弱肉强食的残酷,还是父母、老师这本书错了,错在母鸡一味庇护小鸡的盲爱上?
(编辑:李跃)
追根溯源: 先秦·管仲《管子·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从形也。”
汉·刘向《说苑·君道》:“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
文本解读:管仲《管子·任法》:“然而旧的部下侍奉自己的主上,就像响动随着声音而出;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影子跟随形体一般。”旧的部下和自己的主上因为相处时间长,所以已经有了相当的默契,关系比其他人亲密也是自然。影子和形体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有形体才会有影子,此处用打比方的方式形容密切的君臣关系。
刘向《说苑·君道》:“所以上天回应人们,就像影子跟随着形体,响动效法着声音(而响)。”
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比喻两个事物关系密切或两个人关系密切不能分离。
名家运用:
爱的反义词不是孤独。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爱和孤独其实是同一种情感,它们如影随形,不可分离。愈是在我们感觉孤独之时,我们便愈是怀有强烈的爱之渴望。也许可以说,一个人对孤独的体验与他对爱的体验是成正比的,他的孤独的深度大致决定了他的爱的容量。反过来说也一样,人类思想史和艺术史上的那些伟大的灵魂,其深不可测的孤独岂不正是源自那博大无际的爱,这爱不是有限的人世事物所能满足的。
孤独和爱是互为根源的,孤独无非是爱寻求接受而不可得,而爱也无非是对他人之孤独的发现和抚慰。在爱与孤独之间并不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现实的人间之爱不可能根除心灵对于孤独的体验,而且在我看来,我们也不应该对爱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一旦没有了对孤独的体验,爱便失去了品格和动力。在两个不懂得品味孤独之美的人之间,爱必流于琐屑和平庸。(摘自周国平《爱的反义词》)
学生运用示例:
过于极致的事物必会走向泯灭。“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人与人间的关系亦然。如胶似漆,如影随形,不断拉近双方距离才得以维系的情感,往往破灭得最快。纳西索斯爱上了静水中自身的倒影,怀着热切的思念毅然扑向湖心。水波荡漾,倒影散去,一切都如同镜花水月。人与人之间或许还不至于脆弱到这个地步,但若是两个早已失去心灵清明和人格独立的人,最终的分离就成了一种必然。
纵然是马丁·布伯这般重视人际交往的哲学家,在论证“我与你”时也曾提出:“人无法永远存在于你我不分的‘你’之世界”。毕竟,每个人都是一个在肉身上独立的个体,最切实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最隐秘的思绪也只有自身才能体会。
成语故事:龙争虎斗
追根溯源: 马致远《汉宫秋》:“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文本解读:我不相信你敢差遣吕太后;倘若以后斗争激烈;都是我与优秀的人才交友。
龙争虎斗:形容双方势均力敌,斗争十分激烈。
名家运用:
这是一个真正的乱世。
出现过一批名副其实的铁血英雄,播扬过一种烈烈扬扬的生命意志,普及过“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政治逻辑,即便是再冷僻的陋巷荒陌,也因震摄、崇拜、窥测、兴奋而变得炯炯有神。突然,英雄们相继谢世了,英雄和英雄之间龙争虎斗了大半辈子,他们的年龄大致相仿,因此也总是在差不多的时间离开人间。像骤然挣脱了条条绷紧的绳索,历史一下子变得轻松,却又剧烈摇晃起来。英雄们留下的激情还在,后代还在,部下还在,亲信还在,但统制这一切的巨手却已在阴暗的墓穴里枯萎;与此同时,过去被英雄们的伟力所掩盖和制服着的各种社会力量又猛然涌起,为自己争夺权力和地位。这两种力量的冲撞,与过去英雄们的威严抗衡相比,低了好几个社会价值等级。于是,宏谋远图不见了,壮丽的鏖战不见了,历史的诗情不见了,代之以明争暗斗、上下其手、投机取巧,代之以权术、策反、谋害。当初的英雄们也会玩弄这一切,但玩弄仅止于玩弄,他们的奋斗主题仍然是响亮而富于人格魅力的。当英雄们逝去之后,手段性的一切成了主题,历史失去了放得到桌面上来的精神魂魄,进入到一种无序状态。专制的有序会酿造黑暗,混乱的无序也会酿造黑暗。我们习惯所说的乱世,就是指无序的黑暗。
魏晋,就是这样一个无序和黑暗的“后英雄时期”。(摘自余秋雨《遥远的绝响》)
学生运用示例:
日本一位著名雕塑家在2009年创作出一系列主题为校园百态的作品。其中,一组作品斩获雕塑界当年的数项大奖,却也在社会上掀起巨大舆论风波,饱受诟病。
那组作品表现出的是一栋鸟语花香的房子里,一群少年殴打一位少年。作品的主题只有一句话:“人们常说学校是世界上最纯净的地方,只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这看似安谧的房子背后藏着的罪恶。”该作品披露了社会现实中龙争虎斗的冰山一角,却因与教育主流理念相悖而背负上沉重的道德枷锁。
究竟是社會这本书错了,错在弱肉强食的残酷,还是父母、老师这本书错了,错在母鸡一味庇护小鸡的盲爱上?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