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十二指肠镜下治疗体会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man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石症是临床常见病,尽管目前在消化内镜、微创外科及传统手术方式改进等方面有较多研究并有较大突破,特别是肝外胆管结石疗效确切,但肝内胆管结石仍然是复杂而最难治的非恶性疾病。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对59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网篮、气囊等取石器械取石治疗,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胰腺超声内镜细针穿刺物中K—ras突变定量值,评价其对胰腺癌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53例胰腺占位病变的超声内镜细针穿刺物,采用肽核酸(PNA)钳制实时定量PER的方法检测K—ras基因野生及突变拷贝数,根据临床综合诊断,与细胞学比较,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53例患者最后确诊为胰腺癌37例,非恶性胰腺占位16例,胰腺癌组K—ras基因的突变率为83.8%,非恶性胰腺占位组突变率为18.8
胶囊内镜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手段,并发症比较少,其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胶囊滞留和滞留引起的小肠梗阻或穿孔以及误人气道等,现就胶囊内镜滞留相关问题作一综述。一、胶囊内镜滞留的定义2005年国际胶囊内镜会议对胶囊内镜滞留定义为吞服后2周内未排出体外,
患者男,82岁,因左下腹痛、腹胀1个月入院。呈持续胀痛,无放射,不伴畏寒、发热、腹泻、便血,无恶心、呕吐、呕血、黑便,长期便秘。查体:腹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痛,肝浊音界存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正常。
胃流出道梗阻多为胃十二指肠恶性肿瘤、邻近脏器恶性肿瘤浸润、周围淋巴结转移或压迫等原因造成。对于这些晚期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外科治疗;内镜下置入金属支架治疗创伤性小,疗效好,但由于该部位解剖位置特殊,
内镜下切除后的残留病变一直是困惑消化内镜医师的主要问题,主要原因是病变位于瘢痕组织上,黏膜下注射病变局部不抬举,使用激光、微波、射频、电凝等损毁性方法,常常不能达到完全切除的目的,容易导致复发,如何能够更完整的切除病变,降低复发率。我将ESD的环切方法于圈套切除法相结合,用于瘢痕组织处残留病变的切除,取得了理想的结果。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首先确定病变位置、范围,
共聚焦激光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通过发射激光,激发人体内的特殊荧光对比剂产生人体局部组织学图象,在内镜检查的同时,可直接观察到组织细胞学的形态。临床上合理使用不同的荧光对比剂可以帮助内镜医生更好地进行疾病的诊断,现就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荧光对比剂情况作一综述。
随着新的内镜技术和新的内镜附件的不断涌现,使我们感觉内镜好像是一门无所不能的学科,特别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出现,使内镜手术替代部分外科手术几乎成为可能。ESD可以完整剥离病变黏膜,成为未来消化道癌前病变与早癌切除的主要技术;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的出现,使内镜技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我们可以隔着黏膜上皮对固有肌层实施手术。当我们反思这些技术,
患者女,61岁,因阴道有粪水流出1个月余入院。患者入院前半年出现中下腹间歇性隐痛,伴低热,体温最高37.8℃,伴夜间盗汗、消瘦,无腹泻、便秘。当地医院下腹部CT检查示盆腔包块,于抗炎补液治疗后好转。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有黄色粪水溢出,伴下腹间歇性疼痛,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有胆汁,伴腹胀、腹泻。
临床上经常遇到上消化道重建术后的患者需要行内镜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ERC)。但ERCP操作难度明显增加,往往因为术式特殊而无法完成。一直以来,对于经口ERCP无法实施的患者,如胆肠吻合术后输入袢过长、合并布朗式吻合等,只能希望通过剖腹手术来解决。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small—cell of esophageal carcinomas,PESC)是最为常见的肺外小细胞癌,占食管癌的1.38%,其临床表现、X线征象、内镜下表现等与食管腺鳞癌相似,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鳞癌或腺癌混合存在,但其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等有别于食管鳞癌及腺癌,不但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而且治疗效果不佳。国外罕见PESC报道,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随着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