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化理想的坚守
在出版界,心平气和地说,没有文化理想的人并不在少数。有很多人仅仅是把编辑当成一个混饭吃的饭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作者投来了稿,好一些的,就送有关外审专家看看,专家说能用就用,说不能用就退稿,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更不用说就某个热点或专题去向有关专家约稿了。
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曾说过:“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
现在书业的竞争越来越残酷,因此,编辑们为了经济利益指标的完成,不惜触犯道德的底线。在2008年太原举行的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上,大家就议论到编辑的道德良心和好书的判断标准。有人提出,其实判断标准很简单,就是两条:一是我们作出的书是否可以给自己的老师看,第二条就是我们作出的书是否可以给我们的孩子看。这个观点引发了全体参会者的共鸣。放眼望去,当下的书业市场,一些媚俗、猎奇、暴力、色情和鬼怪类的图书和期刊不可谓少。有一些作家,为了解决生存危机,不惜搞一些变态之举,写一些变态之文,但我们一些编辑竟然也接下了这些文字。扪心自问,这样的书,我们是不敢送给老师看,更不敢送给自己的孩子看的。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这就如同现在的很多养殖户,为了猪能尽快出栏,牟取暴利,胆敢在饲料里添加本不该添加的东西。但是,这样的猪肉,养殖户自己多半是不吃的。养殖户可以这样做,但作为文化人的编辑怎么能这么做呢?精神食粮的中毒是一批人甚至一代人的问题!因此,做编辑的心里时刻要有根弦,千万不要做对不起自己道德良心的事情。
专业分工在当下竞争激烈的书业市场上已经不再是铁的定律了,但专业特色和学术积淀是任何一家出版社都不能逾越的鸿沟。许多出版社为了度过眼前的困难,随意改变自己的出书/刊方向,大多数时候,这是饮鸩止渴,最后不得不慢慢死去。尽管现在有一些出版社扩充调整产品线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那也一定是先前靠某种优势积累了相当的经济基础才开始转型的。比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现在人文社科和古籍影印类图书做得非常成功,享有良好的社会评价,但那是靠前些年做教材教辅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所以可以华丽转身。如果本身基础就非常单薄,却急于改变现状,最后只能是死路一条。
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曾经说过:“当前出版业最严重的问题是偏离了出版的文化本位。出版作为一种传承文化、启迪智慧的文化事业,其最重要的属性是文化,文化本位是出版事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和核心所在。”表现在编辑理念上,就是编辑文化理想的沦丧和缺失。
我们深深懂得,做一个编辑是人生莫大的幸福和荣光。编辑在品读别人思想灵光的同时,还可以拿到一份收入。同时,他还可以通过复制印刷的方式让这样的智慧灵光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的?
二现实困境的破解
众所周知,理想是属于精神层面的。当我们物质层面的东西还没有很好解决的时候,大谈精神追求似乎有点叶公好龙。有一句俗话叫做“站着说话不腰疼”,大致就是批评这样的想法和看法的。在出版界,也不乏出版理念讲得特别好但出版实践做得特别糟糕的大腕名流。要是都像他们那样,也真的就是祸国殃民了。因此,我们在这里还是想谈一谈编辑的现实困境破解的问题。
现在,很多出版社的编辑都非常忙,一年忙到头,但最终并没有作出什么像样的书。为什么?就是因为他太忙于做书了!越是在这个什么都有点疯狂的年代,我们就越是要冷静,要善于独立思考。与其我们一年做10本书,一本都不能重印,还不如一年只做5种,确保有两种重印,争取有3种重印,这样不就能集中精力去更多地琢磨自己的书吗?
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董秀玉老师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出版社图书库存的积压就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别的不说,纸张都是树木造出来的,而且在造纸的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污染。我们的编辑对社会得有一份敬畏之心。编辑人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计算机和网络化操作技能,改变传统的手工纸质操作模式,采用文稿的网络传输、电脑修改和电邮回复等技术,实现对文稿的无纸化快捷处理,努力提高对文稿筛选、修改和刊用的时效性。
在前面所说的出书数量做减法的前提下,我们就要认真地营销我们的产品了,就像认真仔细地培养我们的孩子一样,要下苦工夫。一本图书的成功,一定是运营体系的整体成功。我们现在的很多编辑是动都不想动。也有一些想动一动的编辑,但却因为其他相关流程缺少配合,所以最后动了也不太管用。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编辑要真正动起来,二是出版环节所有链条也要同时动起来。现在很多出版社都鼓励编辑写书评,有的甚至规定发一篇书评可以在社里拿3倍的稿费,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产品。所谓书业营销,就是在合适的时间里把合适的出版物送到每一个合适的读者手中。以前老是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酒再怎么香也得认真吆喝了。茅台酒还天天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呢,更何况我们的小小图书!说来说去,还是那一句老话,要舍得下苦工夫。下了工夫我们不一定能成功,但不下工夫我们肯定不能成功,这就是铁的定律。
三结语
现在,从上到下都在强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一个很浩大的工程,需要很多人的努力。但无论如何,编辑的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只有我们始终坚守心中的文化理想,脚踏实地,整合各方资源,改变传统思维,面向未来,面向子孙后代,我们才有可能破解眼前的困局,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新型编辑。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命其实是非常短暂的。在短暂的生命里,如果我们能用心做书,做能流传久远的书,其实我们的生命也就得到了延长,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在出版界,心平气和地说,没有文化理想的人并不在少数。有很多人仅仅是把编辑当成一个混饭吃的饭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作者投来了稿,好一些的,就送有关外审专家看看,专家说能用就用,说不能用就退稿,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更不用说就某个热点或专题去向有关专家约稿了。
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曾说过:“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
现在书业的竞争越来越残酷,因此,编辑们为了经济利益指标的完成,不惜触犯道德的底线。在2008年太原举行的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上,大家就议论到编辑的道德良心和好书的判断标准。有人提出,其实判断标准很简单,就是两条:一是我们作出的书是否可以给自己的老师看,第二条就是我们作出的书是否可以给我们的孩子看。这个观点引发了全体参会者的共鸣。放眼望去,当下的书业市场,一些媚俗、猎奇、暴力、色情和鬼怪类的图书和期刊不可谓少。有一些作家,为了解决生存危机,不惜搞一些变态之举,写一些变态之文,但我们一些编辑竟然也接下了这些文字。扪心自问,这样的书,我们是不敢送给老师看,更不敢送给自己的孩子看的。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这就如同现在的很多养殖户,为了猪能尽快出栏,牟取暴利,胆敢在饲料里添加本不该添加的东西。但是,这样的猪肉,养殖户自己多半是不吃的。养殖户可以这样做,但作为文化人的编辑怎么能这么做呢?精神食粮的中毒是一批人甚至一代人的问题!因此,做编辑的心里时刻要有根弦,千万不要做对不起自己道德良心的事情。
专业分工在当下竞争激烈的书业市场上已经不再是铁的定律了,但专业特色和学术积淀是任何一家出版社都不能逾越的鸿沟。许多出版社为了度过眼前的困难,随意改变自己的出书/刊方向,大多数时候,这是饮鸩止渴,最后不得不慢慢死去。尽管现在有一些出版社扩充调整产品线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那也一定是先前靠某种优势积累了相当的经济基础才开始转型的。比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现在人文社科和古籍影印类图书做得非常成功,享有良好的社会评价,但那是靠前些年做教材教辅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所以可以华丽转身。如果本身基础就非常单薄,却急于改变现状,最后只能是死路一条。
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曾经说过:“当前出版业最严重的问题是偏离了出版的文化本位。出版作为一种传承文化、启迪智慧的文化事业,其最重要的属性是文化,文化本位是出版事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和核心所在。”表现在编辑理念上,就是编辑文化理想的沦丧和缺失。
我们深深懂得,做一个编辑是人生莫大的幸福和荣光。编辑在品读别人思想灵光的同时,还可以拿到一份收入。同时,他还可以通过复制印刷的方式让这样的智慧灵光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的?
二现实困境的破解
众所周知,理想是属于精神层面的。当我们物质层面的东西还没有很好解决的时候,大谈精神追求似乎有点叶公好龙。有一句俗话叫做“站着说话不腰疼”,大致就是批评这样的想法和看法的。在出版界,也不乏出版理念讲得特别好但出版实践做得特别糟糕的大腕名流。要是都像他们那样,也真的就是祸国殃民了。因此,我们在这里还是想谈一谈编辑的现实困境破解的问题。
现在,很多出版社的编辑都非常忙,一年忙到头,但最终并没有作出什么像样的书。为什么?就是因为他太忙于做书了!越是在这个什么都有点疯狂的年代,我们就越是要冷静,要善于独立思考。与其我们一年做10本书,一本都不能重印,还不如一年只做5种,确保有两种重印,争取有3种重印,这样不就能集中精力去更多地琢磨自己的书吗?
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董秀玉老师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出版社图书库存的积压就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别的不说,纸张都是树木造出来的,而且在造纸的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污染。我们的编辑对社会得有一份敬畏之心。编辑人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计算机和网络化操作技能,改变传统的手工纸质操作模式,采用文稿的网络传输、电脑修改和电邮回复等技术,实现对文稿的无纸化快捷处理,努力提高对文稿筛选、修改和刊用的时效性。
在前面所说的出书数量做减法的前提下,我们就要认真地营销我们的产品了,就像认真仔细地培养我们的孩子一样,要下苦工夫。一本图书的成功,一定是运营体系的整体成功。我们现在的很多编辑是动都不想动。也有一些想动一动的编辑,但却因为其他相关流程缺少配合,所以最后动了也不太管用。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编辑要真正动起来,二是出版环节所有链条也要同时动起来。现在很多出版社都鼓励编辑写书评,有的甚至规定发一篇书评可以在社里拿3倍的稿费,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产品。所谓书业营销,就是在合适的时间里把合适的出版物送到每一个合适的读者手中。以前老是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酒再怎么香也得认真吆喝了。茅台酒还天天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呢,更何况我们的小小图书!说来说去,还是那一句老话,要舍得下苦工夫。下了工夫我们不一定能成功,但不下工夫我们肯定不能成功,这就是铁的定律。
三结语
现在,从上到下都在强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一个很浩大的工程,需要很多人的努力。但无论如何,编辑的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只有我们始终坚守心中的文化理想,脚踏实地,整合各方资源,改变传统思维,面向未来,面向子孙后代,我们才有可能破解眼前的困局,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新型编辑。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命其实是非常短暂的。在短暂的生命里,如果我们能用心做书,做能流传久远的书,其实我们的生命也就得到了延长,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