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随着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日本的贸易政策开始从单一的多边贸易政策向注重FTA的多重贸易政策转变。日本把发展FTA的重心放在了亚洲,但日本与亚洲国家发展FTA面临着国内市场保护问题、历史问题、控制权问题等诸多障碍,日本的FTA战略构想从总体上提高了日本在东亚乃至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但把中国排除在优先次序之外不利于两国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FTA;WTO;自由贸易区
一、日本贸易政策从单一性向多重性的转变
日本在二战以来,一直坚持施行多边的非歧视的贸易政策,不愿意参与地区性的优惠协议,日本认为自由贸易区的更紧密合作将加强保护主义,阻碍“公平贸易”。但随着北美、欧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打击,日本逐渐转变了从前坚持的多边贸易政策,开始考虑双边贸易及区域贸易的可行性。日本认识到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一墨西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日本企业相对于欧美企业在墨西哥受到了歧视。1997年,日本开始与墨西哥共同研究建立日墨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1998年,日韩相互承诺进行双边谈判加速发展两国贸易。2002年,日本新加坡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标志着日本开始尝试施行双边贸易政策,正式走上了多重性的贸易政策之路。日本的贸易政策之所以发生如此重大的转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欧盟和美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对日本形成重大冲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态势发展迅速,到2005年,世界贸易组织备案的地区贸易协定就有260多个,还有很多自由贸易协定正在洽谈中,其中,欧盟和美国的自由贸易战略最引人注目,欧盟长期以来一直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欧盟东扩新增加了10个成员国。欧盟在2002年与智利签订FTA,2003年与新加坡签订的FTA进入实施阶段,欧盟设想,到2010年实现欧盟与地中海南岸国家联合,建成欧洲一地中海自由贸易区,从而形成了欧洲与地中海,南方与北方近40个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经济区。欧盟还通过“洛美协定”与非洲国家、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的70个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目前,美国正积极寻求将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展到拉丁美洲,而美国的更大理想是与美洲国家谈判,企图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不参加地区贸易协定,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不能享受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大量的内部优惠政策。
在三大经济体中,以欧盟和美国为主导的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是一个开放式的组织,其区内的一体化政策并不适用区外国家从而带来一定程度的歧视性。尽管日本产品仍可通过加拿大、墨西哥迂回进入美国,但成本大幅提高,而绕过欧盟的壁垒却非常困难,日本如果一直坚持多边贸易框架,将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二)WTO在推进自由贸易过程中存在局限性
在W70框架内各个国家积极推动那些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协议,而对与其利益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协议,一般采取拖延的态度。因此,达成协议很困难,自由贸易区容易达成协议但施行内外有别的原则,自由贸易区的非成员国会受到歧视待遇。WTO的一些现有规则的贸易自由化程度明显不够,最典型的是农业和服务业,因此这类纠纷不可能解决。WTO现有的一些规则内容模糊,导致规则滥用。其中,反倾销规则最为典型,由于对倾销的认定、倾销与损坏的因果关系界定等方面的规定都很模糊,许多国家都在滥用反倾销,WTO的现有规则对惩罚违规者的力度不够,例如:WTO争端解决程序冗长,往往需要18个月以上的时间,即使WTO裁决违规者违规,也只要求违规者取消错误做法,但受害国的损害却得不到补偿。另外,WTO成员可以按照WTO的规则解决国际贸易纠纷,但是因为WTO参与者太多,很多领域尚未达成协议,特别是对于因当事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所产生的纠纷,WTO规则就无能为力了,而通过FTA,日本与有关国家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相互妥协,能够顺利消除贸易自由化的障碍,总之,由于WTO涉及的成员太多,各个成员的情况差距很大,利益肯定有冲突,协调起来非常困难,因而,当前WTO的新一轮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三)东亚经济凸显活力
20世纪80年代之前,与欧美国家的经济关系一直是日本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轴,而与其临近的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不仅贸易额很小,而且在制造业方面的长期直接投资也很少。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日本对东亚地区投资不断增加,日本与该地区的经贸关系日趋紧密和重要。截止到1999年度,日本出口额前15位国家之中,南北美洲的份额为40.08%欧洲为17.16%,亚洲为42.31%,日本进口额前15位的国家之中,南北美洲的份额为36.92%,欧洲为9.90%,亚洲为53.17%,也就是说无论是进口贸易还是出口贸易亚洲均已取代欧洲和美洲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二、日本推行多重性贸易政策的障碍
(一)日本的国内市场保护问题
日本是一个农业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农产品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这一国情使日本成为少数对本国农业保护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日本历来对国内农业市场进行强有力的保护,因为农产品保护问题,日本曾多次与其它国家发生贸易争端。以美国为首的农业发达国家,一直要求日本开放市场。以日本的大米市场为例,虽然日本的农产品进口的限制在减少,但对大米的限制并没有改变,日本的水稻生产没有实现规模化经营,加上日本的劳动成本很高,结果是大米生产的成本非常高。往往是世界上其它地区生产成本的好几倍。为了保证主要食粮的自给率,日本长期以来限制外国大米的进口,导致国内米价是同期世界市场的7—12倍。这种高价格只有通过农产品的高关税壁垒与价格补贴的方式维持。尽管1995年各WTO成员国开始实施“WTO农业协定”,日本在农副产品关税化、巨额财政补偿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承诺,但日本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其对农业的保护政策。
按照FTA相关协议的规定,所有的农林水产品必须分阶段废除关税,设定缓冲期只是暂时性的措施,起不了根本作用,所以日本如果要进一步与韩国、墨西哥、智利进行FTA协定的谈判,必须解开农林水产品问题的死扣。
(二)日本与东亚的历史与政治问题
日本与东亚临国的历史问题无法回避,日本总是认为临国对其作为反应过度,而其临国无法对日本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听之任之。历史的记忆及其惯性作用,使东亚各国对日本的敌视和不负责任的心态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殆尽,并往往因为形势的变化而影响深入的发展经贸关系。日本并没有对其历史上侵略亚洲的罪行真诚认罪,致使日本的军国主义残余势力仍然活跃,使东亚国家和人民感到寒心和愤慨。另外,东盟和日本在许多国际事物中存在着分歧,许多东盟国家对日本在反恐斗争中五条件的支持美国充当美国的“打手”深感不满。
(三)日本重视的主导权问题
日本把能否掌握主导权,作为选择FTA伙伴的基本标准,日本一直重视控制权,说明 日本对真正融入亚洲仍然犹豫不定,企图在“亚洲主义”和“协调主义”之间保持平衡。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都认为区域经济合作首先是东亚核心国家间的合作,东亚核心国家就是东盟国家、朝鲜半岛北南双方、中国和日本,而日本却认为东亚区域合作是在环太平洋大区域合作之下的次区域合作,与环太平洋合作并行不悖,可以同进推进,这是一种违背时代潮流和东亚现实的西方中心主义思维的残余反映。
三、日本的FTA战略构想评价
日本首先与新加坡签订FTA,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日本是新加坡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新加坡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与日本建立自由贸易区符合新加坡一贯的贸易政策。而新加坡是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新加坡向日本提供了进入东南亚市场的基地。与新加坡签订FTA,日本在农产品的减让并不大,不需要日本面对敏感的农业问题,两国农产品贸易占整个贸易的比重很少。1999年日本从新加坡进口的农产品只占日本农产品全部进口的O,5%,新加坡从日本进口的农产品只占农产品全部进口的2%。所以,农产品贸易对两国影响很小。
应该说日本与新加坡签订FTA还有实验的性质。日本虽然是世界上国际竞争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但仍有需要保护的产品部门,特别是农业,日本没有完善的贸易自由化的经验。国内反对自由化的压力一直很大,为此,选择像新加坡那样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又没有农产品贸易等敏感问题的国家,对于摸索和积累贸易自由化的经验有重要意义,
按照日本的FTA战略构想在东亚日本优先考虑与韩国和东盟建立FTA,中国被排除在外,日本认为东亚地区各国关税水平比较高,贸易障碍比较多,自由化收益较为明显。日本目前基本完成了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的FTA谈判,而对于中国,日本虽然强调从实行东亚一体化的长期目标的需要出发,有必要将中国列入FTA的对象范围内,但目前仍然坚持认为,需要观察中国履行加入WTO承诺的效果。
在东亚之后,日本已优先与墨西哥建立了FTA,而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等国家,在日本的FTA战略中被列入长期目标。2004年9月,日本与墨西哥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因为墨西哥的经济规模较大,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又可以成为日本进入美洲市场的门户。日本借此摆脱了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相比所处的不利地位,回避了由此可能蒙受的损失。
日本没有把欧美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可能因为:首先,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问题、服务贸易问题达成一致的难度很大,美国一直对日本的农业保护问题发难;其次,是日本即使开放农产品市场,由于市场开放程度已经很高,得到相应利益回应的可能性很小,但日本的贸易政策一直受到美国的极大影响,日本的贸易政策不能超越美国的容忍限度,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日本FTA战略构想的活动空间,
总之,近年来日本对FTA的态度越来越积极,其外交原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重点已由国家安全转向了经济利益;但对中国的态度却是例外。中国提出的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使日本感到有制衡中国的必要性,从政治上,日本实施FTA战略本身就是为了抵消中国的影响,所以日本暂时不会和中国谈FTA。
日本的FTA战略可以提高日本在东亚地区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力,通过FTA谈判对日本国内施加很多压力,开放农产品市场,日本的全球FTA战略也会使日本加强其在全球的经济影响,中国在东亚实施的FTA战略可以说是领先了日本一步,但考虑到日本介入以后,东亚国家会从本国利益出发,进行利益调控,所以中国应完善本国的FTA战略,与日本展开竞争。中日之间不签订FTA不仅给中国带来经济上的负面影响,而且也妨碍了中日贸易向高效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对日本经济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将使两国继续付出较大交易成本。
(责任编辑:鄢 军)
关键词:FTA;WTO;自由贸易区
一、日本贸易政策从单一性向多重性的转变
日本在二战以来,一直坚持施行多边的非歧视的贸易政策,不愿意参与地区性的优惠协议,日本认为自由贸易区的更紧密合作将加强保护主义,阻碍“公平贸易”。但随着北美、欧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打击,日本逐渐转变了从前坚持的多边贸易政策,开始考虑双边贸易及区域贸易的可行性。日本认识到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一墨西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日本企业相对于欧美企业在墨西哥受到了歧视。1997年,日本开始与墨西哥共同研究建立日墨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1998年,日韩相互承诺进行双边谈判加速发展两国贸易。2002年,日本新加坡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标志着日本开始尝试施行双边贸易政策,正式走上了多重性的贸易政策之路。日本的贸易政策之所以发生如此重大的转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欧盟和美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对日本形成重大冲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态势发展迅速,到2005年,世界贸易组织备案的地区贸易协定就有260多个,还有很多自由贸易协定正在洽谈中,其中,欧盟和美国的自由贸易战略最引人注目,欧盟长期以来一直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欧盟东扩新增加了10个成员国。欧盟在2002年与智利签订FTA,2003年与新加坡签订的FTA进入实施阶段,欧盟设想,到2010年实现欧盟与地中海南岸国家联合,建成欧洲一地中海自由贸易区,从而形成了欧洲与地中海,南方与北方近40个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经济区。欧盟还通过“洛美协定”与非洲国家、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的70个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目前,美国正积极寻求将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展到拉丁美洲,而美国的更大理想是与美洲国家谈判,企图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不参加地区贸易协定,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不能享受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大量的内部优惠政策。
在三大经济体中,以欧盟和美国为主导的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是一个开放式的组织,其区内的一体化政策并不适用区外国家从而带来一定程度的歧视性。尽管日本产品仍可通过加拿大、墨西哥迂回进入美国,但成本大幅提高,而绕过欧盟的壁垒却非常困难,日本如果一直坚持多边贸易框架,将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二)WTO在推进自由贸易过程中存在局限性
在W70框架内各个国家积极推动那些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协议,而对与其利益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协议,一般采取拖延的态度。因此,达成协议很困难,自由贸易区容易达成协议但施行内外有别的原则,自由贸易区的非成员国会受到歧视待遇。WTO的一些现有规则的贸易自由化程度明显不够,最典型的是农业和服务业,因此这类纠纷不可能解决。WTO现有的一些规则内容模糊,导致规则滥用。其中,反倾销规则最为典型,由于对倾销的认定、倾销与损坏的因果关系界定等方面的规定都很模糊,许多国家都在滥用反倾销,WTO的现有规则对惩罚违规者的力度不够,例如:WTO争端解决程序冗长,往往需要18个月以上的时间,即使WTO裁决违规者违规,也只要求违规者取消错误做法,但受害国的损害却得不到补偿。另外,WTO成员可以按照WTO的规则解决国际贸易纠纷,但是因为WTO参与者太多,很多领域尚未达成协议,特别是对于因当事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所产生的纠纷,WTO规则就无能为力了,而通过FTA,日本与有关国家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相互妥协,能够顺利消除贸易自由化的障碍,总之,由于WTO涉及的成员太多,各个成员的情况差距很大,利益肯定有冲突,协调起来非常困难,因而,当前WTO的新一轮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三)东亚经济凸显活力
20世纪80年代之前,与欧美国家的经济关系一直是日本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轴,而与其临近的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不仅贸易额很小,而且在制造业方面的长期直接投资也很少。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日本对东亚地区投资不断增加,日本与该地区的经贸关系日趋紧密和重要。截止到1999年度,日本出口额前15位国家之中,南北美洲的份额为40.08%欧洲为17.16%,亚洲为42.31%,日本进口额前15位的国家之中,南北美洲的份额为36.92%,欧洲为9.90%,亚洲为53.17%,也就是说无论是进口贸易还是出口贸易亚洲均已取代欧洲和美洲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二、日本推行多重性贸易政策的障碍
(一)日本的国内市场保护问题
日本是一个农业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农产品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这一国情使日本成为少数对本国农业保护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日本历来对国内农业市场进行强有力的保护,因为农产品保护问题,日本曾多次与其它国家发生贸易争端。以美国为首的农业发达国家,一直要求日本开放市场。以日本的大米市场为例,虽然日本的农产品进口的限制在减少,但对大米的限制并没有改变,日本的水稻生产没有实现规模化经营,加上日本的劳动成本很高,结果是大米生产的成本非常高。往往是世界上其它地区生产成本的好几倍。为了保证主要食粮的自给率,日本长期以来限制外国大米的进口,导致国内米价是同期世界市场的7—12倍。这种高价格只有通过农产品的高关税壁垒与价格补贴的方式维持。尽管1995年各WTO成员国开始实施“WTO农业协定”,日本在农副产品关税化、巨额财政补偿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承诺,但日本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其对农业的保护政策。
按照FTA相关协议的规定,所有的农林水产品必须分阶段废除关税,设定缓冲期只是暂时性的措施,起不了根本作用,所以日本如果要进一步与韩国、墨西哥、智利进行FTA协定的谈判,必须解开农林水产品问题的死扣。
(二)日本与东亚的历史与政治问题
日本与东亚临国的历史问题无法回避,日本总是认为临国对其作为反应过度,而其临国无法对日本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听之任之。历史的记忆及其惯性作用,使东亚各国对日本的敌视和不负责任的心态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殆尽,并往往因为形势的变化而影响深入的发展经贸关系。日本并没有对其历史上侵略亚洲的罪行真诚认罪,致使日本的军国主义残余势力仍然活跃,使东亚国家和人民感到寒心和愤慨。另外,东盟和日本在许多国际事物中存在着分歧,许多东盟国家对日本在反恐斗争中五条件的支持美国充当美国的“打手”深感不满。
(三)日本重视的主导权问题
日本把能否掌握主导权,作为选择FTA伙伴的基本标准,日本一直重视控制权,说明 日本对真正融入亚洲仍然犹豫不定,企图在“亚洲主义”和“协调主义”之间保持平衡。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都认为区域经济合作首先是东亚核心国家间的合作,东亚核心国家就是东盟国家、朝鲜半岛北南双方、中国和日本,而日本却认为东亚区域合作是在环太平洋大区域合作之下的次区域合作,与环太平洋合作并行不悖,可以同进推进,这是一种违背时代潮流和东亚现实的西方中心主义思维的残余反映。
三、日本的FTA战略构想评价
日本首先与新加坡签订FTA,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日本是新加坡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新加坡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与日本建立自由贸易区符合新加坡一贯的贸易政策。而新加坡是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新加坡向日本提供了进入东南亚市场的基地。与新加坡签订FTA,日本在农产品的减让并不大,不需要日本面对敏感的农业问题,两国农产品贸易占整个贸易的比重很少。1999年日本从新加坡进口的农产品只占日本农产品全部进口的O,5%,新加坡从日本进口的农产品只占农产品全部进口的2%。所以,农产品贸易对两国影响很小。
应该说日本与新加坡签订FTA还有实验的性质。日本虽然是世界上国际竞争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但仍有需要保护的产品部门,特别是农业,日本没有完善的贸易自由化的经验。国内反对自由化的压力一直很大,为此,选择像新加坡那样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又没有农产品贸易等敏感问题的国家,对于摸索和积累贸易自由化的经验有重要意义,
按照日本的FTA战略构想在东亚日本优先考虑与韩国和东盟建立FTA,中国被排除在外,日本认为东亚地区各国关税水平比较高,贸易障碍比较多,自由化收益较为明显。日本目前基本完成了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的FTA谈判,而对于中国,日本虽然强调从实行东亚一体化的长期目标的需要出发,有必要将中国列入FTA的对象范围内,但目前仍然坚持认为,需要观察中国履行加入WTO承诺的效果。
在东亚之后,日本已优先与墨西哥建立了FTA,而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等国家,在日本的FTA战略中被列入长期目标。2004年9月,日本与墨西哥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因为墨西哥的经济规模较大,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又可以成为日本进入美洲市场的门户。日本借此摆脱了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相比所处的不利地位,回避了由此可能蒙受的损失。
日本没有把欧美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可能因为:首先,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问题、服务贸易问题达成一致的难度很大,美国一直对日本的农业保护问题发难;其次,是日本即使开放农产品市场,由于市场开放程度已经很高,得到相应利益回应的可能性很小,但日本的贸易政策一直受到美国的极大影响,日本的贸易政策不能超越美国的容忍限度,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日本FTA战略构想的活动空间,
总之,近年来日本对FTA的态度越来越积极,其外交原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重点已由国家安全转向了经济利益;但对中国的态度却是例外。中国提出的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使日本感到有制衡中国的必要性,从政治上,日本实施FTA战略本身就是为了抵消中国的影响,所以日本暂时不会和中国谈FTA。
日本的FTA战略可以提高日本在东亚地区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力,通过FTA谈判对日本国内施加很多压力,开放农产品市场,日本的全球FTA战略也会使日本加强其在全球的经济影响,中国在东亚实施的FTA战略可以说是领先了日本一步,但考虑到日本介入以后,东亚国家会从本国利益出发,进行利益调控,所以中国应完善本国的FTA战略,与日本展开竞争。中日之间不签订FTA不仅给中国带来经济上的负面影响,而且也妨碍了中日贸易向高效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对日本经济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将使两国继续付出较大交易成本。
(责任编辑:鄢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