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现实需求相吻合。要达到这个目标,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必须将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本文通过对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与实践,从而形成一套较为可行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B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其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职教育不仅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有关行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而且也“结识”了大批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建立由学校与行业企业组成的高职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践课程体系,等等。
(2)学院与企业合作,开设特定企业定向培养的冠名班,并到该企业对口实习,顶岗实践,最终实现以上学生在该企业就业。
(3)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积极建立新的、稳定的校外基地,聘请有专长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定期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依托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为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资格考核创造条件,同时也为企业职工考取职业技能证书提供便利。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然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形式至今仍基本上处于中浅层次阶段,与深层次的合作相距甚远。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然性、必要性的认识不够,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院本身,都还处于“叶公好龙”阶段。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的短期行为,学院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使校企合作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运行中。
(2)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院为求生存、求发展,而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伙伴。真正的校企合作应是双方自愿,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3)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学院追求的是培养人才的质量。市场经济给企业帶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性和风险性。如何避免市场经济的诱惑给学校造成的消极影响,防止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观,保证教育质量,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4)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弱,在校企合作方面与校办企业方面都难以达到高水平。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等都须寻求新的出路和突破口。
三、我院开展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研究
1.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目前我院35个专业全部建立3~5家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基地除了每年吸收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最后学期的顶岗实习,还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进单位进行短期的实习实训,实现“产教结合,工学交替”。
2.半年制的校外顶岗实习
这是我院目前开展最广泛的校企合作的形式,现在已与近100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我们都会输送学生进这些单位开展为期半年的校外顶岗实习。通过半年的顶岗实习,使学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参与工作实践,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等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培养了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岗位、职业感情,学以致用真正得以实现。
3.建立企业冠名班
组建企业冠名班方式对企业、学院和学生个人都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对企业来讲,既可以优先挑选学生,保证今后的员工质量,又可以缩短学生进企业后的培训期,为公司节省了成本,同时无形中为企业做了宣传,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对学校来讲,有利于企业对学院的认可,为实习生提供稳定有效的实习和就业岗位,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来讲,还没出校门就已经被优质单位录取,心里比较踏实,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升。目前我院与企业建立冠名班的形式主要有“中微光电子班”“联想班”等,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企业在对未来的用工状况有一个清晰合理规划的前提下组建企业冠名班,是极受企业欢迎的形式,也将学院与企业的距离进一步拉近。
4. 产、教、学合作共赢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近两年,依托学院的电子商务协会,积极成立顺丰速运校园代理、中国邮政校园代理、中国移动校园代理等一系列经营性校园学生公司。具体操作思路是:学校利用自己的人员、环境优势,提供办公场所和人员,企业利用自己的资金、经营优势提供设备和经营渠道,合资成立独立核算的运营公司,作为该企业的校园代理。企业对校园公司同其他分公司一样进行目标绩效考核, 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学生员工跟公司其他员工一样享受各种待遇,特别优秀者,可在毕业后直接获得晋升机会。
采取以上方式,企业能够获得利润,并逐步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学校由此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水平,拓宽了就业渠道,提高了学校的声誉,为扩大招生规模奠定了基础;教师能够在提高自身实践技能的同时,获取企业实践经历,成为“双师型”教师;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获得劳动报酬,从而减轻家庭负担,并为自身积累宝贵的从业经验,从而开创参与校企合作的“四方共赢”的局面,使得校企合作能够持之以恒运行下去。
四、校企合作带来的变化
校企合作形式的不断拓展,更新了学院的办学理念,使得我院在社会上的声誉不断提高。近年来,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达到或接近100%。出口顺,进口自然也畅通,我院的招生人数每年不断增加。这一切,完全有赖于学院综合实力的提升,也与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密不可分。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学院不断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必然选择。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其本身是一个社会大课题,本课题组成员尽管多年来直接参与这项工作,也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探索和调研,但限于才疏学浅,对本课题的探究也仅仅是以本校的发展历程作为模板,难免以偏概全,有失偏颇。在此抛砖引玉,诚恳希望得到更多专家的指点。
参考文献:
[1]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职教论坛,2013(14).
[2]陈桂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其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B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其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职教育不仅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有关行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而且也“结识”了大批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建立由学校与行业企业组成的高职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践课程体系,等等。
(2)学院与企业合作,开设特定企业定向培养的冠名班,并到该企业对口实习,顶岗实践,最终实现以上学生在该企业就业。
(3)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积极建立新的、稳定的校外基地,聘请有专长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定期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依托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为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资格考核创造条件,同时也为企业职工考取职业技能证书提供便利。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然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形式至今仍基本上处于中浅层次阶段,与深层次的合作相距甚远。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然性、必要性的认识不够,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院本身,都还处于“叶公好龙”阶段。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的短期行为,学院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使校企合作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运行中。
(2)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院为求生存、求发展,而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伙伴。真正的校企合作应是双方自愿,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3)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学院追求的是培养人才的质量。市场经济给企业帶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性和风险性。如何避免市场经济的诱惑给学校造成的消极影响,防止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观,保证教育质量,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4)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弱,在校企合作方面与校办企业方面都难以达到高水平。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等都须寻求新的出路和突破口。
三、我院开展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研究
1.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目前我院35个专业全部建立3~5家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基地除了每年吸收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最后学期的顶岗实习,还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进单位进行短期的实习实训,实现“产教结合,工学交替”。
2.半年制的校外顶岗实习
这是我院目前开展最广泛的校企合作的形式,现在已与近100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我们都会输送学生进这些单位开展为期半年的校外顶岗实习。通过半年的顶岗实习,使学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参与工作实践,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等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培养了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岗位、职业感情,学以致用真正得以实现。
3.建立企业冠名班
组建企业冠名班方式对企业、学院和学生个人都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对企业来讲,既可以优先挑选学生,保证今后的员工质量,又可以缩短学生进企业后的培训期,为公司节省了成本,同时无形中为企业做了宣传,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对学校来讲,有利于企业对学院的认可,为实习生提供稳定有效的实习和就业岗位,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来讲,还没出校门就已经被优质单位录取,心里比较踏实,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升。目前我院与企业建立冠名班的形式主要有“中微光电子班”“联想班”等,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企业在对未来的用工状况有一个清晰合理规划的前提下组建企业冠名班,是极受企业欢迎的形式,也将学院与企业的距离进一步拉近。
4. 产、教、学合作共赢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近两年,依托学院的电子商务协会,积极成立顺丰速运校园代理、中国邮政校园代理、中国移动校园代理等一系列经营性校园学生公司。具体操作思路是:学校利用自己的人员、环境优势,提供办公场所和人员,企业利用自己的资金、经营优势提供设备和经营渠道,合资成立独立核算的运营公司,作为该企业的校园代理。企业对校园公司同其他分公司一样进行目标绩效考核, 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学生员工跟公司其他员工一样享受各种待遇,特别优秀者,可在毕业后直接获得晋升机会。
采取以上方式,企业能够获得利润,并逐步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学校由此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水平,拓宽了就业渠道,提高了学校的声誉,为扩大招生规模奠定了基础;教师能够在提高自身实践技能的同时,获取企业实践经历,成为“双师型”教师;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获得劳动报酬,从而减轻家庭负担,并为自身积累宝贵的从业经验,从而开创参与校企合作的“四方共赢”的局面,使得校企合作能够持之以恒运行下去。
四、校企合作带来的变化
校企合作形式的不断拓展,更新了学院的办学理念,使得我院在社会上的声誉不断提高。近年来,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达到或接近100%。出口顺,进口自然也畅通,我院的招生人数每年不断增加。这一切,完全有赖于学院综合实力的提升,也与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密不可分。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学院不断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必然选择。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其本身是一个社会大课题,本课题组成员尽管多年来直接参与这项工作,也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探索和调研,但限于才疏学浅,对本课题的探究也仅仅是以本校的发展历程作为模板,难免以偏概全,有失偏颇。在此抛砖引玉,诚恳希望得到更多专家的指点。
参考文献:
[1]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职教论坛,2013(14).
[2]陈桂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其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