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推行方法和应用措施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_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二十一世纪初绿色建筑理念被中国引进以来,尤其是建筑业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实施绿色建筑在建设工程中,全速推进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和实际工作与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国策相结合,慢慢地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这意味着绿色建筑项目不仅势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我国建筑业绿色建筑框架的构建成为国际上成体系建立绿色建筑标准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其实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二十世纪的70年代末就已对建筑节能工作进行试探后的起步,在国家体制上强制建筑业在新建建筑中实施并执行国家的节能标准,且已取得巨大的成效。本文特结合目前国内的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分析了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推行方法和管理措施,希望能通过建筑行业技术进步的催生,掀起一场新的指尖上的建设工程绿色施工建设革命。
  关键词: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推行方法;管理措施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生活和建筑消费是建立在高消耗、高舒适的基础之上的,虽然很多建筑采用了一系列先进而超前的绿色技术运用在建设工程施工中,但往往这些资源消耗水平还是数倍于我们国内一般的建筑。如果国内绿色建筑完全参照国外绿色节能标准和施工运营模式来复制,那样的话,会造成绿色建筑能耗更高的尴尬。目前从我国国情建筑业的实际角度出发,要延续传统的建筑和低能耗社会的生活习惯来设计,我们业内人士坚决反对照抄国外模式。
  因此,我们密切关注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推行方法和管理措施,通过对国内的绿色建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重点涉及下面的内容,通过深入分析来诠释给大家参考。
  一、国内的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1、地理气候条件不同
  目前国际上在绿色建筑方面有系统实践经验的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基本属于寒冷或严寒的地区,其技术体系并不完全适合国内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我们应该基于绿色建筑和建筑所在地的气候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才能避免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2、建设水平异同繁杂
  根据媒体的报道数据显示,我国的建筑造价和建设水平异同繁杂且施工技术水平欠佳,这决定了只有低成本的绿色建筑才是“中国绿色建筑”有意义的发展方向。
  二、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推行方法和管理措施
  绿色建筑标准评级层面,要建立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推行方法和控制机制,实施的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现行绿色施工技术标准会有较大变异:
  1、建筑评价评审从绿色建筑标准选项制变为绿色建筑标准打分制,更强调各方面在绿色建筑标准中得到均衡;
  2、绿色建筑标准加入施工管理环节,绿色建筑标准运营标识要求和难度要提高,如:相关的SIGN、WARING的标识标签列入可视化管理中,加强施工现场可视化管理,来提升全员对绿色建筑标准的认识的认知,可有效推广,让原本大家认为绿色建筑当成是绿化建筑,往往通常就会认为在建筑周边多加绿化面就是绿色建筑或是外加点缀些光电、光热或保温等单项技术就是绿色建筑,通过采用了大量技术的协调与整合,形成了单项技术的作用相互抵消。
  3、绿色建筑标准要鼓励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针对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实施,综合成本因素考量,尤其是建筑的技术选择和匹配必须深入优化和参数化设计。采用参数信息化分析工具来指引产品性能的规划设计和应用,其中涵盖自然通风复制、天窗自然采光、遮阳参照物分析、噪音噪声分析、环境气味分析等等工具来进行计算,使外部环境在自然条件下达到更为舒适、节能的状态。
  4、引入高效保温隔热外墙和超保护技术,建筑物竖向的热胀冷缩会引起建筑物内部非结构构件的开裂,为了减少热桥的产生,要采用高效保温隔热外墙和超保护技术,形成有效的自然通风,来降低空调负荷节约能耗并排除潮气保护保温材料,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5、采用高效门窗系统与构造技术及遮阳设施的系统应用,更换为保温性能更高的高性能系统门窗产品,社会效益极其可观,高性能系统门窗的应用,如将钢化玻璃(冰花玻璃)构成的外遮阳板,可以直接安装光、温感元件及电动执行机构以实现智能化的全自动控制,在室内无人的情况下也可根据室内外温度及日照强度自动调节遮阳设施,以降低太阳辐射的影响,可以有效遮挡阳光,能充分享受门窗优异性能和节约能源所带来的居住价值感。
  6、房屋自然通风系统应用技术,住宅生态通风技术与住宅动力通风技术,绿色屋面技术系统,例如在通常条件下,虹吸式雨水系统可解决蓄水和通风问题。
  7、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的最多的就是太阳能集热板集热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集热板集热技术比较成熟,设备材料价格也不昂贵,是通常成熟应用技术。
  8、地源热泵系统可做为空调系统冬季供热,一般的地源热泵可应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等建筑,小型的水源热泵更适合于别墅、住宅小区的采暖、供冷。如今也在各个场所发展节能功能,另外地源热泵工程系统供热时可替代锅炉,通过埋藏于地下的管路系统与土壤、岩石及地下水进行热交换,地源热泵的能耗很底。
  三、结语
  近几年,随着舒适家居系统概念不断被人们所提及,以及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宣传的有力招牌,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绿色建筑常态化发展将成为舒适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单位: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姜爽,王伶俐.高层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5).
  [2] 刘国凡.探讨绿色理念下的建筑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
  [3] 黄德胜.论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J].现代装饰(理论),2013(02).
  [4] 马蕴晶.浅谈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
  [5] 王昌平.浅谈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0(07).
  [6] 杨利芬.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几点看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
  [7] 马志龙.绿色建筑设计浅析[J].科技风,2010(11).
  [8] 张卫宁.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J].住宅科技,1998(04).
  [9] 李伟杰.新农村发展绿色建筑的几个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20).
  [10] 姜长征,周庆华.在现实条件下如何体现绿色建筑设计原则[J].安徽建筑,2002(01).
  [11] 陈雨.对暖通空调技术发展与建筑节能的几点思考[J].华章,2010(27).
  [12] 丁勇.英国绿色建筑见闻[J].新建筑,2007(04).
  [13] 张卫宁,李保峰.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2).
  [14] 戴珊磊.绿色施工推广对策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20).
  [15] 刘洪峰,廖小烽.谈绿色施工[J].基建优化,2005(06).
  [16] 周红波,王贵峰,叶少帅,谭晓赟.绿色精益施工管理模式及2010年上海世博工程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08(06).
  [17] 申琪玉,李惠强.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21).
其他文献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要求,为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13年5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3〕41号),从2013年起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一、目标任务  将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
摘 要:时至今日,中国建筑产品和质量制造的印象和发达国家顶尖代表的产品相比如何呢?在西方国家,仍然认为我国产品的质量是劣质和廉价的代名词,因此对这个话题,无疑会引起一番争论,提高中国制造这个品牌的整体形象任重道远,这也跟千千万万建筑业质量人的工作和未来发展方向息息相关。言下之意是这个问题严重地描述是个危机,它也意味中国建筑业质量意识的提升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当建筑质量意识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时,对建
本文在公立职业学院的背景下思考和探讨将“岗位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职业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根据学院的宗旨和战略目标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和建议.岗位设计符合人
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与社会文化环境的转变,博物馆展览的封闭性有所下降,与之对应的开放性得到提升,这与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独白’向‘对话’转变”十分契合,适当的跨
继发龋、龈炎等牙体充填修复后的常见并发症与口腔微生物对充填材料表面的黏附进而形成菌斑有关.不同充填材料表面黏附的微生物数量、种类可能有所不同,这与微生物的生物学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先天就比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的学历层次低,因此在毕业生市场上高职毕业生往往不占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使得财务管理在单位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用日益凸显。鉴于当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精细化财务管理途径,旨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促进单位的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途径  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这也使得在事业单位中对财务管理工作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
梳理回顾6年带班经历,深刻意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思考提出了有德、有信、有才、有亲和力和个人魅力的班主任一定受学生尊敬,以及阐述了如何做到有德、有信、有才、有
1 突发灾害事故日益增多,危害巨大  创伤是容易被忽视的全球性问题.全世界每年死于创伤的人数超过百万,受伤者超过千万.美国每年有16万人死于创伤,因伤致残超过50万人.我国每年死于创伤的患者数有10多万,伤残有1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