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百年树人,德育为本。加强德育教育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不仅仅对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培养数学思维有着重要作用,也承载着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道德素养的重任。
【关键词】德育素质教育;渗透;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249-02
百年树人,德育为本。加强德育教育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不仅对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培养数学思维有着重要作用,也对小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德育之花在数学这片土壤上盛开,使学生的知识素养和道德品质得到全面发展[1]。
1 利用言传身教,树立德育典范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课堂上的外在形象和精神风貌,对小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与吸引力,这些关系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关系教师课堂上的执行力与学生接受信息的效果。教育无小节,处处是师表[2]。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对直观形象的信息易于接受和模仿。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蓓蕾,教师每一天都应该以振奋昂扬的仪容,阳光乐观的心态,豁达包容的胸怀,满腔热忱地投入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
在教学过程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严谨治学,表里如一,为学生树立道德典范,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起到积极的熏陶和影响。
2 发掘教学资源,提炼德育素材
课改后的小学数学教材,编撰者融入了大量数学人文方面的内容,只要认真钻研善于发掘,德育方面的素材还是比较丰富的,教师要分析数学知识与德育的联系,注意发挥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功能,巧妙地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如讲授“近似数”时,教材首先给出一组数据,其中: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画布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这种素材很容易切入爱国主义教育。讲到这里时,一边展示祖国山河图片一边讲解:“我国历史悠久,山河锦绣,有很多世界之最。如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也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每年约生产16亿吨以上黄沙。有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长约1797公里……”小学生的国家观念有些模糊,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有限。通过这样的德育渗透,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得到增强,从小懂得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懂得祖国是我们的家,长大后要把她建设得更加富强美丽。
3 创设教学情境,打造德育氛围
情境创设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润物细无声”般地获得思想道德认知。如在讲述“分数的意义”时,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由一个小故事导入课程:中秋节的晚上,一轮金黄的圆月挂在树梢,媛媛一家三口在院子里赏月,爸爸讲完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妈妈拿出一盒月饼,里面有6块月饼,爸爸给媛媛出了几道分数题,请同学们帮媛媛解答,答对了才能吃月饼:①如果这盒月饼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整合的几分之几?②如果三个人每个人吃了一块,各自吃了这盒月饼的几分之几?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同学们听到了“吃月饼”这个关键词,都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在这节教学过程中,学生受到了几点德育教育的知识:一是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传统佳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是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节日,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圆形的月饼寓意团圆,佳节盼团圆,我们小家团圆了,国家也盼团圆,亲情永恒,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优秀的传统习俗文化。
4 联系生活实际,传递德育信息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融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德育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重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学生思考和回味中渗透德育教育。如在讲授“循环小数”时,课本中有“调查生活垃圾”一节,教材中提供这样的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的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可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一个10000人的居民小区,一天可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一年呢?引导学生思考:这么多生活垃圾需要多少清洁工、多少垃圾处理厂分类处理?需要多少平方的土地去填埋?即使处理后的垃圾,也是埋在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上。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减少生活垃圾保护环境呢?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这个人类唯一的家园,争做环保小卫士。
5 开展实践活动,构建德育网络
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知识讲解与机械记忆的传统方法,目标明确,形式活泼新颖,深受學生喜爱。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一节时,教师引导学生用硬纸板自制圆形转盘,设计一个对每一个参与游戏者都公平的转盘游戏,并且说一说设计的理由。高年级学生动手能力很强,每个人都踊跃参与制作,然后在学生的作品中选举几个制作精美,设计合理的转盘当众展示,学生的成功感也得到了满足。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个人情感得到了体验,也明白了与人相处哪怕是做游戏也要公平公正,以诚待人,那么自己的人脉网络会越来越强大。
6 优化作业评语,扩大德育成效
数学作业最容易体现学生对当天课程的理解掌握情况,而作业评语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对话,通过评语,学生可以领会老师对学生作业乃至学习的肯定与否,充分体现数学教育的人文性。小学生需要老师的鼓励与肯定,一句“你很棒”“你一定行”,更会让学生心花怒放,高兴得到处是春天。如有个孩子的作业,字迹特别潦草,教师在他的作业评语中这样鼓励:“你的字迹让这篇作业不够完美”“老师相信下次能写的更漂亮”“很棒,下次会更棒”,通过这样的不断鼓励,孩子的书写越来越美观,数学成绩也扶摇直上,每次与我对视的眼神中充满自信与感激。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和方法需要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并且持之以恒地在教学过程中落地生花,对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工程,响应国家加强德育教育的号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提高思想意识,利用数学教学的优势环境,在课堂教育这一平台上,循序渐进地渗透德育教育,真正让德育之花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盛放,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为德智双馨、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云晓.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2]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德育素质教育;渗透;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249-02
百年树人,德育为本。加强德育教育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不仅对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培养数学思维有着重要作用,也对小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德育之花在数学这片土壤上盛开,使学生的知识素养和道德品质得到全面发展[1]。
1 利用言传身教,树立德育典范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课堂上的外在形象和精神风貌,对小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与吸引力,这些关系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关系教师课堂上的执行力与学生接受信息的效果。教育无小节,处处是师表[2]。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对直观形象的信息易于接受和模仿。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蓓蕾,教师每一天都应该以振奋昂扬的仪容,阳光乐观的心态,豁达包容的胸怀,满腔热忱地投入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
在教学过程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严谨治学,表里如一,为学生树立道德典范,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起到积极的熏陶和影响。
2 发掘教学资源,提炼德育素材
课改后的小学数学教材,编撰者融入了大量数学人文方面的内容,只要认真钻研善于发掘,德育方面的素材还是比较丰富的,教师要分析数学知识与德育的联系,注意发挥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功能,巧妙地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如讲授“近似数”时,教材首先给出一组数据,其中: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画布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这种素材很容易切入爱国主义教育。讲到这里时,一边展示祖国山河图片一边讲解:“我国历史悠久,山河锦绣,有很多世界之最。如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也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每年约生产16亿吨以上黄沙。有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长约1797公里……”小学生的国家观念有些模糊,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有限。通过这样的德育渗透,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得到增强,从小懂得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懂得祖国是我们的家,长大后要把她建设得更加富强美丽。
3 创设教学情境,打造德育氛围
情境创设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润物细无声”般地获得思想道德认知。如在讲述“分数的意义”时,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由一个小故事导入课程:中秋节的晚上,一轮金黄的圆月挂在树梢,媛媛一家三口在院子里赏月,爸爸讲完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妈妈拿出一盒月饼,里面有6块月饼,爸爸给媛媛出了几道分数题,请同学们帮媛媛解答,答对了才能吃月饼:①如果这盒月饼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整合的几分之几?②如果三个人每个人吃了一块,各自吃了这盒月饼的几分之几?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同学们听到了“吃月饼”这个关键词,都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在这节教学过程中,学生受到了几点德育教育的知识:一是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传统佳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是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节日,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圆形的月饼寓意团圆,佳节盼团圆,我们小家团圆了,国家也盼团圆,亲情永恒,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优秀的传统习俗文化。
4 联系生活实际,传递德育信息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融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德育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重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学生思考和回味中渗透德育教育。如在讲授“循环小数”时,课本中有“调查生活垃圾”一节,教材中提供这样的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的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可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一个10000人的居民小区,一天可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一年呢?引导学生思考:这么多生活垃圾需要多少清洁工、多少垃圾处理厂分类处理?需要多少平方的土地去填埋?即使处理后的垃圾,也是埋在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上。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减少生活垃圾保护环境呢?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这个人类唯一的家园,争做环保小卫士。
5 开展实践活动,构建德育网络
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知识讲解与机械记忆的传统方法,目标明确,形式活泼新颖,深受學生喜爱。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一节时,教师引导学生用硬纸板自制圆形转盘,设计一个对每一个参与游戏者都公平的转盘游戏,并且说一说设计的理由。高年级学生动手能力很强,每个人都踊跃参与制作,然后在学生的作品中选举几个制作精美,设计合理的转盘当众展示,学生的成功感也得到了满足。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个人情感得到了体验,也明白了与人相处哪怕是做游戏也要公平公正,以诚待人,那么自己的人脉网络会越来越强大。
6 优化作业评语,扩大德育成效
数学作业最容易体现学生对当天课程的理解掌握情况,而作业评语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对话,通过评语,学生可以领会老师对学生作业乃至学习的肯定与否,充分体现数学教育的人文性。小学生需要老师的鼓励与肯定,一句“你很棒”“你一定行”,更会让学生心花怒放,高兴得到处是春天。如有个孩子的作业,字迹特别潦草,教师在他的作业评语中这样鼓励:“你的字迹让这篇作业不够完美”“老师相信下次能写的更漂亮”“很棒,下次会更棒”,通过这样的不断鼓励,孩子的书写越来越美观,数学成绩也扶摇直上,每次与我对视的眼神中充满自信与感激。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和方法需要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并且持之以恒地在教学过程中落地生花,对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工程,响应国家加强德育教育的号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提高思想意识,利用数学教学的优势环境,在课堂教育这一平台上,循序渐进地渗透德育教育,真正让德育之花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盛放,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为德智双馨、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云晓.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2]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