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阅读时间短、阅读量有限;课外阅读兴趣不浓;缺乏必要的内容选择和阅读方法的指导等。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现?
1.课业负担较重,令学生身心疲惫,无心阅读
现有升学评价模式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老师的教学活动,作业大山重重地压在学生的身上,尤其是九年级学生,学业尤为繁重,身心已完全被数理化的题海所淹没了,哪还会有心情理会课外阅读呢。
2.电脑、电视等信息媒体冲击了相对枯燥的阅读
当今世界,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不断改变着学生的阅读习惯,电视、电脑等视听信息强烈充斥着孩子的世界,对于那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初中学生来说,相对抽象和枯燥的课外阅读,难免会遭受到冲击。
3.学生意志薄弱,缺乏阅读恒心,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
初中生毕竟还是孩子,他们意志力薄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对于阅读缺乏恒心和毅力,加上书源不足,不能满足于阅读需要,因而没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受应试教育影响,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不够重视
虽然时下在推行素质教育,可家长的眼睛一刻没离开过升学考试的指挥棒。受其影响,他们把学生看课外书籍一律视为是浪费时间,甚至看作是不务正业。
课外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根本,更是人发展的需要。面对当前这样的阅读现状,我们该怎么办?
1.激发兴趣
教师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或篇章时,自己先读相关作品,为学生做出表率,树立榜样。同时,只有教师自己的知识丰富了,才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堂上适当穿插课外阅读内容,设置一些有意思的悬念,并以问题设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次节课上进行适当交流。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竞赛活动,如讲故事、朗诵、竞读、竞写等,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2.保障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是教育最本质的活动,读书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读书是发展学生最基本的途径,读书是教师精神成长的最重要的源泉。然而,读书需要时间。”时间是阅读的有效资本,缺失时间的阅读,空泛而虚无。为了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应尽量减少书面作业,多布置一些阅读作业,每周专门安排一到两节的阅读课,晚自习时让学生自由阅读等等。只有时间的充盈、投入和累积,阅读习惯才会有切实养成的可能,阅读才能真正实现。
3.更新观念
课外阅读是关系着孩子文化积累和心灵成长的大问题,但当下受大教育环境的影响,在许多家长、老师心目中,成绩是第一位的,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这种对课外阅读的狭隘认识和消极态度,往往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一定要让学校和家长意识到,课外阅读能力不仅是培养语文素养的着眼点,更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首先,学校要转变教育理念,变应试教育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为孩子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可以抽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以此感染孩子。
4.点拨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中学生应该“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里就此简单介绍一二:
(1)阅读娱乐类书籍时,可采用走马观花的方式,简单了解即可,不必过于专注。
(2)阅读小说等情节性较强的作品时,可采用选读、默读和略读等快速浏览的方法进行,对于其中的一些精彩描写,可采用精读和细读的方法,细细咀嚼。
(3)阅读散文、诗歌等文学性很强的作品时,可采用精读、诵读和复读的方法进行,甚至有时可采用抄读的方法,如阅读精练优美的诗歌、妙语连珠的短文,以及奇巧富于哲理的词语,边理解、欣赏边抄录,既能增添阅读的兴趣,又可以增强记忆。俗话说,“目读十遍,不如手抄一遍”,很多博闻强记和书法精良的人往往得益于抄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反刍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让我们把课外阅读还给孩子们吧。
1.课业负担较重,令学生身心疲惫,无心阅读
现有升学评价模式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老师的教学活动,作业大山重重地压在学生的身上,尤其是九年级学生,学业尤为繁重,身心已完全被数理化的题海所淹没了,哪还会有心情理会课外阅读呢。
2.电脑、电视等信息媒体冲击了相对枯燥的阅读
当今世界,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不断改变着学生的阅读习惯,电视、电脑等视听信息强烈充斥着孩子的世界,对于那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初中学生来说,相对抽象和枯燥的课外阅读,难免会遭受到冲击。
3.学生意志薄弱,缺乏阅读恒心,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
初中生毕竟还是孩子,他们意志力薄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对于阅读缺乏恒心和毅力,加上书源不足,不能满足于阅读需要,因而没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受应试教育影响,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不够重视
虽然时下在推行素质教育,可家长的眼睛一刻没离开过升学考试的指挥棒。受其影响,他们把学生看课外书籍一律视为是浪费时间,甚至看作是不务正业。
课外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根本,更是人发展的需要。面对当前这样的阅读现状,我们该怎么办?
1.激发兴趣
教师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或篇章时,自己先读相关作品,为学生做出表率,树立榜样。同时,只有教师自己的知识丰富了,才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堂上适当穿插课外阅读内容,设置一些有意思的悬念,并以问题设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次节课上进行适当交流。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竞赛活动,如讲故事、朗诵、竞读、竞写等,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2.保障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是教育最本质的活动,读书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读书是发展学生最基本的途径,读书是教师精神成长的最重要的源泉。然而,读书需要时间。”时间是阅读的有效资本,缺失时间的阅读,空泛而虚无。为了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应尽量减少书面作业,多布置一些阅读作业,每周专门安排一到两节的阅读课,晚自习时让学生自由阅读等等。只有时间的充盈、投入和累积,阅读习惯才会有切实养成的可能,阅读才能真正实现。
3.更新观念
课外阅读是关系着孩子文化积累和心灵成长的大问题,但当下受大教育环境的影响,在许多家长、老师心目中,成绩是第一位的,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这种对课外阅读的狭隘认识和消极态度,往往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一定要让学校和家长意识到,课外阅读能力不仅是培养语文素养的着眼点,更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首先,学校要转变教育理念,变应试教育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为孩子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可以抽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以此感染孩子。
4.点拨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中学生应该“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里就此简单介绍一二:
(1)阅读娱乐类书籍时,可采用走马观花的方式,简单了解即可,不必过于专注。
(2)阅读小说等情节性较强的作品时,可采用选读、默读和略读等快速浏览的方法进行,对于其中的一些精彩描写,可采用精读和细读的方法,细细咀嚼。
(3)阅读散文、诗歌等文学性很强的作品时,可采用精读、诵读和复读的方法进行,甚至有时可采用抄读的方法,如阅读精练优美的诗歌、妙语连珠的短文,以及奇巧富于哲理的词语,边理解、欣赏边抄录,既能增添阅读的兴趣,又可以增强记忆。俗话说,“目读十遍,不如手抄一遍”,很多博闻强记和书法精良的人往往得益于抄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反刍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让我们把课外阅读还给孩子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