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教师幸福感的归因及其培养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iman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教师幸福感问题成为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教师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经过调查,有很大比例的教师职业倦怠感强,幸福感匮乏;另一方面,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本管理理念的弘扬,使人们更多地关注教师的幸福感问题。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体,教育是一种育人的主体性的社会事业,教师是否快乐与幸福,不仅决定着教育事业能否取得发展进步的持久性主体人格动力,而且会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学业发生直接的影响。一个不快乐的老师,一个没有幸福感的老师,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灰色的情感影响,进而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而且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整个人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教师幸福感问题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事关教育发展,而且事关学生心灵。当然首先它事关教师本身的职业生命状态和生存意义,研究这一问题本身是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一 教师幸福感的归因
  
  幸福感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况,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教师幸福感指的是在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的精神幸福,它不仅来自生活,更多地来自于教师在从事这个职业时的积极创造,来自于他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体验,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地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育是为人类谋福利的事业,教育的追求是人的幸福,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就不会关注学生的幸福和对教育本真追求的实现。如果教师在教育中不能感受到幸福,那么他的人生很难是幸福的。因此,本文对教师幸福感的归因及培养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以期为教师心理及其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开辟新的视角。
  
  (一)内部归因
  1 教师的人格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客观的外在因素往往是通矧主观动机而起作用的,人格影响生活事件,进而影响幸福感。人格由于其内在固有的结构作用,是一个长期影响幸福感的强烈因素,具有“幸福图式”的人对生活事件和环境倾向于用正面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拥有更甜美的回忆和更乐观的期望,所以其幸福感水平较高。艾森克(1983)曾经指出:“幸福可称之为稳定的外向型……幸福感中的积极情绪与易于社交的性格有关,这样的性格容易与他人自然和快乐地相处。同样,抑郁性和焦虑性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而不是幸福感,因而情绪不稳定和神经质与不幸福相联系。”即外向型与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有较高的正相关,因而外向型人格可提高主观幸福感;神经质与消极情感有关,从而降低主观幸福感。
  2 教师的职业价值观
  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决定着对职业的不同看法和体验,幸福是行为主体的内在体验,教师只有在将职业融入自我生命时才会感受到工作的乐趣。教师幸福感丧失的根源在于教师对自己职业定位的模糊性,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从业者有着很强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但是现在有很多教师不是因为喜欢这个职业才干上这一行的,而是把这份工作当成了生存的手段,把自己当成了名副其实的教书匠。那么,当他们实际参加工作之后,就会面对来自多方的压力,面对繁重的重复劳动,面对假期不是培训就是上课的现实,参加工作时的新鲜感就会很快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职业倦怠感,甚至到最后变得麻木不仁。
  3 当下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影响
  现代社会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能够作为普适的价值被人们无条件接受,教师的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这种体验是以一定的价值预设为参照体系,公正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价值。缺失公正的体验,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即使实质平等也有多种标准,教师的工资基本上是实质平等,而这一实质平等消除了机会平等。一个专科毕业的教师可能比一个本科毕业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高,工作能力更强,工作更勤奋,取得的成绩更大,但是他却无法获得相应的收入。所以不同价值的预设,以及对同一价值观念的不同理解都可能在实践层面产生冲突,进而削弱教师的幸福感。
  
  (二)外部归因
  1 社会氛围
  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是教师幸福感的基石。同时,受到学生喜欢、工作氛围融洽、同事之间团结协作也是教师幸福感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在相对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教师更容易产生幸福感,并且这种幸福感可以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这对整个学校的良好发展来说是无形的财富。
  2 重视教育质量与关注教师生存状态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国家重视教育是理所当然的,近几年我国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重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对教师生活质量的关注比较缺乏。
  3 教师的幸福感以自身需要的满足为前提
  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力量较强的低层次需要一经满足,力量较弱的高层次需要就会出现,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是教师幸福感的最大来源,教师幸福感既是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又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
  
  二 教师幸福感的培养策略
  
  1 提升教师的职业价值观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不同社会状态下人的自由程度的不同而做的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的划分,将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分为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三种。“生存型”教师处于以此谋生和养家糊口的状态,即主要是从生计出发,站在功利的角度,以被动和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职业,由于他们从事这一职业更多是出于无奈,因而感到困惑和痛苦,在“生存型”教师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对职业的厌恶和疏远,教师与职业是分离的;“享受型”教师处于体验人生和品位幸福的状态,即教师主要是从兴趣出发,站在非功利的角度,以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来对待自己的职业,他从事这一职业是因为自己喜欢,因而感到快乐和幸福,在“享受型”教师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教师职业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教师与职业是融为一体的;“发展型”教师则处于服务社会和完善自我的状态,即主要是从自身和社会需要出发,站在超功利的角度,以完善自我、为社会做贡献的立场看待自己的职业,他从事这一职业是为了过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因而感到崇高而有价值。在“发展型”的教师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他对提升自己的迫切愿望和富于创造性的教育智慧,这种教师是超越职业的,是以“教育家”为发展目标的。从上述教师职业中存在的三种类型来看,真正的教师是那些把自己的生命融进职业生活中,并从职业中得到快乐和发展的人。像“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教师都能从职业中获得深刻的愉悦感受和强烈的精神震撼,只有感受到职业尊严、体验到职业幸福的教师,才会去辛勤耕耘,积极奉献,也才会获得真正的职业发展。这不仅是学生的幸福,也是社会的幸福。
  2 建立目标模式
  根据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个体在特定水平 上的需要满足后,这方面的主观幸福感就会提高,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因而我们应把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实现看作是人类最高的幸福感,确立生活的目标,并把生活目标看作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而参加有价值的活动和努力为个人目标工作都会对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这些目标和有价值的活动可通过下列途径提升幸福感:一是通过有价值和有挑战的活动,使我们获得能量和目标,并远离悲伤;二是使每天的生活变得有规律和有意义。三是积极应对每天生活中的问题和不幸福,能不断地重新开始;四是巩固社会关系,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当这些活动是人们自由选择的,当这些目标是现实的,当这些目标与公共目标一致时,当我们设法在与目标相关的活动上花费一些时间时,幸福感就会提高到更理想的水平。
  3 学校管理“人本化”,构建和谐学校
  在学校管理中,应该把对教师的管理作为第一要务,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认识到教师作为一个人有多种需要,努力去满足他们的需要,努力通过构建和谐学校,让学校充满着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营造出一种细水长流的幸福氛围,让教师在和谐的大家庭中快乐工作、享受幸福。学校也要为教师延伸和拓展学习空间、实践空间、展示空间,让教师逐步体会到人生因学生而多彩,生命因课堂而丰厚。此外,教育也需要幸福,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教师有了幸福的体验,就会引导孩子成为有教养的、幸福的人,定会珍惜和唤起对学生享受欢乐和幸福的权利的尊重,除掉学生潜意识中那种市侩的理想,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为此要遵循教育规律,使人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需要全面和谐的教育,只有全面和谐的教育,才可能达到真正幸福的目的。因此,要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幸福的人,教师必然首先成为幸福的人。
  总之,教师幸福感的内在根源在于教师的人格及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外部根源在于社会氛围、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及社会对教师自身需要的满足,我们应构建教育的人文主义理想和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使其职业工作更利于其人格健全发展和自我实现,使教师充分享受职业的幸福感。我们应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及学生等多方面增进教师的幸福感,教师幸福感的增强又可以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朱新秤,教育管理心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高洁,论教师的幸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3]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40
  [4]张凤琴,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3):64—66
其他文献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既是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同时也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做好质量管理对提高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生育政策稳步改变、网络氛围自由开放、国家对教育高度重视的环境下,南宁市高校女生婚恋状况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面貌,如何让高校女生形成正确的婚恋观成为当下学校教育
会议
大学教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教育方针之所需,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之所求.合力育人机制的探索旨在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以提高教育的针对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化已有较大发展,呈现为五大发展趋势:政府文件要求心理健康工作从目标导向往方法导向发展,辅导员心理培训内容从碎片化往系统化方向发展,心理辅
前苏联学者采特林认为,绩差生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健康因素等。她说:“长期以来学校工作者的精力都集中在克服已经发生的、成为事实的学习成绩不良这一问题上,没有把注意中心放在防止灾难的发生上。”这是绩差生除而不尽的根本原因之一。所以,解决绩差生问题除了要靠全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外,学校教育应把重点放在预防上。    一、全面了解,及早发现    大学生中存在学习困
一 信息论对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的意义    (一)信息论的起源及其基本观点  信息论(InformationTheory)作为一门科学理论,发端于通信工程。信息论的早期研究工作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1924年,美国的乃奎斯特和德国的开夫曼尔指出,为了以一定的速度传送电报信号,电磁波必须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即频带宽度。1928年哈特里指出,传递一定量的信息,需要频带宽度与时间的乘积达到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工作会议上对辅导员工作能力提出了要求.基于对《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分析,辅导员职业胜任力是辅导员职业成长和职业生涯不断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