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方山子①传
苏 轼
方山子,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④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⑤见之欤?
[注释]①方山子:即陈慥,字季常,宋代永嘉(今浙江永嘉县)人。②光、黄:地名,光州和黄州。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折节:改变平日的志节、行为。⑤傥:或许。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归附
B.环堵萧然 堵:堵塞
C.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等:一样
D.往往佯狂垢污 佯:假装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因谓之“方山子”
蒙故业,因遗策
C.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吾尝终日而思矣
3.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方山子隐士特点的一项是( )
①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②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③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④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
⑤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作者为他的老朋友陈季常写的一篇小传,突出陈季常舍弃功名富贵而甘愿隐遁贫贱的品格。
B.文中先概括人物自少年到老年的经历;然后再写故友重逢,能突出人物精神风貌的细节。
C.由于方山子的家族世代有功勋,他理应得到一官半职。后来他努力于仕途,也曾做过显赫有名的高官。
D.文中也隐约寄托了作者自己的感慨。方山子归隐是因为“不遇”,而自己仕途坎坷,贬于黄州,也是“不遇”。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②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③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答案在本期中找)
方山子①传
苏 轼
方山子,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④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⑤见之欤?
[注释]①方山子:即陈慥,字季常,宋代永嘉(今浙江永嘉县)人。②光、黄:地名,光州和黄州。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折节:改变平日的志节、行为。⑤傥:或许。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归附
B.环堵萧然 堵:堵塞
C.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等:一样
D.往往佯狂垢污 佯:假装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因谓之“方山子”
蒙故业,因遗策
C.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吾尝终日而思矣
3.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方山子隐士特点的一项是( )
①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②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③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④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
⑤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作者为他的老朋友陈季常写的一篇小传,突出陈季常舍弃功名富贵而甘愿隐遁贫贱的品格。
B.文中先概括人物自少年到老年的经历;然后再写故友重逢,能突出人物精神风貌的细节。
C.由于方山子的家族世代有功勋,他理应得到一官半职。后来他努力于仕途,也曾做过显赫有名的高官。
D.文中也隐约寄托了作者自己的感慨。方山子归隐是因为“不遇”,而自己仕途坎坷,贬于黄州,也是“不遇”。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②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③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答案在本期中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