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和“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您如何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及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政策?
穆沙希德: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是共同经历过时代考验的“铁哥们”。中巴友好关系已持续50多年,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在世界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此后,中国的外交政策越来越积极,不断通过商业和文化走廊建设来提升地区互联互通水平,积极推动互利共赢合作模式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有别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传统模式,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选择。
当前,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心正在向东方转移,“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当今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产生的。美国为维系其地位,企图用武力征服亚洲和世界。美国布朗大学2018年9月14日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美国已投入6万亿美元军费,在阿富汗、伊朗、叙利亚、利比亚和巴基斯坦等国开展军事行动。而中方在此背景下反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计划在未来5年投资1万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相较而言,美国强调“冲突、对抗”,中国则强调“合作、联系、建设”,所以我们说美国的发展“以军事为本”,中国的发展“以人为本”。
记者: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您如何看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围绕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巴两国还需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穆沙希德: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是二战后规模最大、成果最显著的双边发展项目之一,在能源、基建、文化等领域创造了诸多发展奇迹。例如,在能源方面,中巴经济走廊推动降低能源消耗,减轻民众负担,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发展。在文化方面,巴基斯坦在华留学生由之前的3000人增加到目前的30000人,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人有机会赴华学习和生活。因此巴国内将中巴经济走廊称为“游戏规则改变者”,我们非常感谢中国对中巴经济走廊和巴基斯坦国家发展的支持。
如今中巴经济走廊已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未来将聚焦三个发展重点:一是通过特殊经济区促进私营企业发展。未来两年,中国会向巴基斯坦提供近2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在关税减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以促进巴基斯坦制造业、农业和工业等领域发展。二是推动社会领域发展。中国已投入10亿美元支持巴基斯坦卫生、教育和社区服务等领域发展,相关社会领域项目共计27个。可以看出,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帮助越来越深入基层,惠及每一位公民。三是成立联合工作组。今年3月,巴基斯坦高级官员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举行会谈,讨论引入第三方国家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因为我们认识到,第三方国家的加入将进一步促进中巴经济走廊的繁荣发展。
记者:“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的重要使命。您认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巴两国应如何加强民心相通建设?
穆沙希德: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際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古丝绸之路”通过商人、游人等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搭建桥梁,民心相通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分论坛上强调必须加强民心、文化等各领域互联互通。我是巴中学会主席,巴中学会是巴基斯坦首个聚焦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学会在巴开设中文课程,创办《友邻》《您好》杂志,开设了中文网站,举办展览传播儒家文化,派杰出的青年政治家到中国访问等。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古丝绸之路”故事的传播。通过播放“古丝绸之路”的动画片和漫画等,让我们的孩子了解包括马可·波罗的故事在内的历史,让他们畅想2000年前发生的事情。现在我们到了复兴伟大“古丝绸之路”的时候了,所以加强民心相通建设非常重要。
我们还要建立一条绿色清洁、生态友好的“丝绸之路”,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大力植树造林,恢复曾遭破坏的生态环境;二是制定严格的温室气体或有害气体排放控制机制;三是通过教育和宣传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四是对所有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设定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系统,对不符合标准、危害环境的项目及时进行整改。
穆沙希德: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是共同经历过时代考验的“铁哥们”。中巴友好关系已持续50多年,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在世界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此后,中国的外交政策越来越积极,不断通过商业和文化走廊建设来提升地区互联互通水平,积极推动互利共赢合作模式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有别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传统模式,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选择。
当前,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心正在向东方转移,“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当今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产生的。美国为维系其地位,企图用武力征服亚洲和世界。美国布朗大学2018年9月14日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美国已投入6万亿美元军费,在阿富汗、伊朗、叙利亚、利比亚和巴基斯坦等国开展军事行动。而中方在此背景下反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计划在未来5年投资1万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相较而言,美国强调“冲突、对抗”,中国则强调“合作、联系、建设”,所以我们说美国的发展“以军事为本”,中国的发展“以人为本”。
记者: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您如何看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围绕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巴两国还需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穆沙希德: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是二战后规模最大、成果最显著的双边发展项目之一,在能源、基建、文化等领域创造了诸多发展奇迹。例如,在能源方面,中巴经济走廊推动降低能源消耗,减轻民众负担,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发展。在文化方面,巴基斯坦在华留学生由之前的3000人增加到目前的30000人,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人有机会赴华学习和生活。因此巴国内将中巴经济走廊称为“游戏规则改变者”,我们非常感谢中国对中巴经济走廊和巴基斯坦国家发展的支持。
如今中巴经济走廊已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未来将聚焦三个发展重点:一是通过特殊经济区促进私营企业发展。未来两年,中国会向巴基斯坦提供近2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在关税减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以促进巴基斯坦制造业、农业和工业等领域发展。二是推动社会领域发展。中国已投入10亿美元支持巴基斯坦卫生、教育和社区服务等领域发展,相关社会领域项目共计27个。可以看出,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帮助越来越深入基层,惠及每一位公民。三是成立联合工作组。今年3月,巴基斯坦高级官员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举行会谈,讨论引入第三方国家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因为我们认识到,第三方国家的加入将进一步促进中巴经济走廊的繁荣发展。
记者:“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的重要使命。您认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巴两国应如何加强民心相通建设?
穆沙希德: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際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古丝绸之路”通过商人、游人等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搭建桥梁,民心相通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分论坛上强调必须加强民心、文化等各领域互联互通。我是巴中学会主席,巴中学会是巴基斯坦首个聚焦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学会在巴开设中文课程,创办《友邻》《您好》杂志,开设了中文网站,举办展览传播儒家文化,派杰出的青年政治家到中国访问等。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古丝绸之路”故事的传播。通过播放“古丝绸之路”的动画片和漫画等,让我们的孩子了解包括马可·波罗的故事在内的历史,让他们畅想2000年前发生的事情。现在我们到了复兴伟大“古丝绸之路”的时候了,所以加强民心相通建设非常重要。
我们还要建立一条绿色清洁、生态友好的“丝绸之路”,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大力植树造林,恢复曾遭破坏的生态环境;二是制定严格的温室气体或有害气体排放控制机制;三是通过教育和宣传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四是对所有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设定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系统,对不符合标准、危害环境的项目及时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