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风格和发展道路:地理环境、土质结构的差异罗素在《中国问题》中曾指出关于“孝道”的问题:“孝道并不是中国独有,它是某个文化阶段全世界共有的现象,古代希腊人、罗马人也同中国一样注重孝道,但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家族关系便逐渐淡漠,而中国却不是这样。奇怪的是,中国文化已到了极高的程度,而这个旧习惯(指孝道)依然保存。”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机 构】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西传统经济思想的比较与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关联”(18ZD037)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风格和发展道路:地理环境、土质结构的差异罗素在《中国问题》中曾指出关于“孝道”的问题:“孝道并不是中国独有,它是某个文化阶段全世界共有的现象,古代希腊人、罗马人也同中国一样注重孝道,但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家族关系便逐渐淡漠,而中国却不是这样。奇怪的是,中国文化已到了极高的程度,而这个旧习惯(指孝道)依然保存。”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其他文献
2019年11月30日,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和《学术月刊》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文本内外:语言形式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论坛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术月刊》社、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浙江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三十余位学者,围绕“语言形式与中国现代文学”这一中心议题,就汉语资源的丰富性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文学文体研究与现代中国精神空间、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等话题展开了细致而深刻的讨论。
抬垫一般是指在粮户未及时交纳粮税的情况下,由中间人垫付并随后向粮户追讨垫付本息的做法。从晚清到民国,四川地区民间性的粮税抬垫机制逐渐被纳入到官方性的税收系统中,但仍带有诸多弊病。在官府、书差、绅士和粮户等各方势力的博弈下,抬垫利率也最终实现了标准化。金融市场为粮税抬垫制度的形成提供了资金可能。粮户利用建立在土地市场与金融市场融通基础上的各类交易手段和地权安排(如卖业留粮、押租和典),来逃漏粮税,导致抬垫纠纷频繁发生。抬垫执行者的选拔体现了金融市场的资本竞争性和去道德化特色。民国四川省军政府曾下令以收益分成
刘康老师,谢谢你来做这个学术对话:你从1970年代末就读于南京大学到后来长期在美国求学、任教,参与和见证了美国和中国数十年来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思想的重要变迁>这次对话主要想把你的学术研究脉络放在四十年来中美社会和学术变迁的大背景中来讨论,以你为案例,把你兼具1977-1978级大学生、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留学生、美籍华裔学者这三重身份的思想经历作一个梳理,以此折射中美学术与文化的动态。
制度创新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经济制度创新有很强的内生性和路径依赖,与国情、历史、发展阶段密切相关,通常是从内部、自上而下的改革,逐渐从量变到质变。经济制度创新既受生产力的约束,又受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1978年以来,中国走的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渐进式道路,是从计划经济最薄弱环节和最边缘地区,从规避或突破已有规章制度开始,以点带面,逐步展开。综观中国经济制度的创新历程,未来中国经济制度创新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渐进式道路,不断全面深化改革。
非马克思主义者由于不能以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理解城市而无法发展出一种总体性的城市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提供了以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城市问题和都市形式的线索,但也引发了“城市中的社会”研究还是“城市社会”研究的争论。随着人类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诉求使澄清作为一种城市研究范式的“都市马克思主义”成为当前之需。马克思主义探究的社会现实是人类生产自己生活方式的具体的总体,而城市是人类生产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因此研究城市必须将其放置于人类生产活动构成的社会总体之中。当今时代,都市已成为人类生产自
自由观是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各种自由理论的分析,我们把自由主义的自由观分为三种,即古典自由主义、极端自由主义和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持有一种消极自由的观念,它所说的自由意味着没有来自外部的干涉,因此我们把这种自由观的原则概括为“自由无干涉”。极端自由主义秉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但是针对当代福利国家的政治现实,它又提出了“义务无强加”的原则,从而发展出一种新自由主义。但是,这种由“无干涉”和“无强加”体现出来的自由观具有重大的缺陷,需要加以修正。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承担了修正的任务,它用平等
从广义认识论的角度看,以事物自身规定为指向的认知、以确认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内容的评价、以引导人的观念活动和实践活动为旨趣的规范,构成了人类认识的相关方面,认识的具体形态,体现于认知、评价、规范的统一。认知固然离不开感性材料与概念形式,但二者本身又有其现实之源;以所知和能知的互动为背景,认知过程同时涉及本体论或形而上的前提。评价过程所关涉的认识一方面以如其所是地把握事物自身的规定为前提,另一方面又以确立合理的价值观念、认同合理的价值原则为条件。认识的规范性之维则以实然、必然与当然的把握为所以可能的条件。广义认
对中西传统经济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自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创立以来一直受到关注,已发表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从经济学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的角度拓展这一研究,可以有新的发现。经济学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是西方学者在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时遵循或运用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以不同的人性假设为内在前提(即个人为增进自己福利而努力的行为动机是否可以改变),由此推导出分析、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不同思路、理论派别和政策建议。具体而言,经济学方法论个人主义有如下三个含义:(1)人们的行为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个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中国的崛起与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出现的冲突越来越多,对东西方文明背后的哲学基础予以关注的学者越来越多。已有的讨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的现代意义与普适价值;二是探讨东西方文明大分流背后的思想差异与历史原因。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委员会代表大会2018年4月26—29日在江西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教育治理体系构建与治理能力提升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一、教育治理体系构建与治理能力提升探索教育治理体系构建和寻求提升治理能力路径,是教育界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回应新挑战与新问题的积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