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 ,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感悟深透,最终达
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 情感参与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程必然就会有人的情感、意志、态度和思想观念的成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感悟才能更加深透, 最终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阅读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阅读教学中怎样让学生的情感参与呢?
1 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老师。“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美美地享受一番 ,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教学中要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 ,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 》这篇课文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一张香港回归的震撼人心的画面,一段声情并茂的旁白,把学生引到1997年那个刻骨铭心的一分钟,学生也明白了这一分钟的珍贵,深入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学生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桥的一头是课文,另一头是学生。读着读着,据文入情,神游其中,增进理解。利用初读,逐节理清文章脉络;应用细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采用精读,品味意境,品味思想;品味手法;启用熟读,把诗句中描述的形象和语言文字融为一体,积淀语感。
心理学证明,单调的学习容易使人疲劳,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长时间的单调训练会使他们过于疲劳,且会让他们产生厌恶感。所以,在阅读训练是,要设计形式多样的读。我在教学五年级语文《钓鱼的启示》一课时,创设不同的朗读方法,有自由轻声朗读、分角色读、导读、领读、表演读,读的效果各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而且巧妙把学生带到现实的语言环境中去。
2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只有通过采用不同形式地充分阅读,走进文本,阅读教学才能实现意义的构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读,走进文本,去“先知先觉”。如五年级语文《小桥流水人家》一课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写出了小桥流水人家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意境。我在教学这课时,当学生熟读了课文后问:“你觉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当学生回答表达了热爱、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时,再让学生说出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从而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优美景色和小桥流水人家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让学生走进文本,有感情地朗读 。
3 引导学生入情
课文中蕴涵的丰富情感往往难以引起其应有的反应,因此,引导学生深切体会蕴涵于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须充分挖掘和运用课文的情感因素,以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感情,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教学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深》一课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感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体验,感悟慈母情深,提高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句子,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了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课堂上讨论与交流,营造了自主、合作、平等的学习氛围,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又感受了慈母伟大的爱。
4 引导学生激起共鸣
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就会大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深入挖掘,理解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积聚强烈的情感,以自己的深情感染学生,引出学生的情。教学语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语言的交流也就是情感的交流,通过生动、形象、幽默,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 。在教学中要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 能加深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更好的将教师的情感传染给学生, 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我教学五年级语文《桂花雨》一课,注意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先从读懂的地方入手,步步深入,逐渐入境。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分角色朗读,再让学生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在阅读中体会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乐之情又让学生直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体验对“桂花雨”的感受,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走进文本,读出其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
多年的教学,让我深深体会到:读,是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和境,用心灵演绎文本中的人和事,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还有待于我们广大同仁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去创新。
收稿日期:2011-12-12
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 情感参与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程必然就会有人的情感、意志、态度和思想观念的成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感悟才能更加深透, 最终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阅读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阅读教学中怎样让学生的情感参与呢?
1 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老师。“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美美地享受一番 ,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教学中要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 ,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 》这篇课文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一张香港回归的震撼人心的画面,一段声情并茂的旁白,把学生引到1997年那个刻骨铭心的一分钟,学生也明白了这一分钟的珍贵,深入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学生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桥的一头是课文,另一头是学生。读着读着,据文入情,神游其中,增进理解。利用初读,逐节理清文章脉络;应用细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采用精读,品味意境,品味思想;品味手法;启用熟读,把诗句中描述的形象和语言文字融为一体,积淀语感。
心理学证明,单调的学习容易使人疲劳,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长时间的单调训练会使他们过于疲劳,且会让他们产生厌恶感。所以,在阅读训练是,要设计形式多样的读。我在教学五年级语文《钓鱼的启示》一课时,创设不同的朗读方法,有自由轻声朗读、分角色读、导读、领读、表演读,读的效果各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而且巧妙把学生带到现实的语言环境中去。
2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只有通过采用不同形式地充分阅读,走进文本,阅读教学才能实现意义的构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读,走进文本,去“先知先觉”。如五年级语文《小桥流水人家》一课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写出了小桥流水人家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意境。我在教学这课时,当学生熟读了课文后问:“你觉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当学生回答表达了热爱、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时,再让学生说出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从而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优美景色和小桥流水人家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让学生走进文本,有感情地朗读 。
3 引导学生入情
课文中蕴涵的丰富情感往往难以引起其应有的反应,因此,引导学生深切体会蕴涵于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须充分挖掘和运用课文的情感因素,以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感情,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教学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深》一课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感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体验,感悟慈母情深,提高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句子,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了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课堂上讨论与交流,营造了自主、合作、平等的学习氛围,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又感受了慈母伟大的爱。
4 引导学生激起共鸣
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就会大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深入挖掘,理解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积聚强烈的情感,以自己的深情感染学生,引出学生的情。教学语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语言的交流也就是情感的交流,通过生动、形象、幽默,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 。在教学中要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 能加深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更好的将教师的情感传染给学生, 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我教学五年级语文《桂花雨》一课,注意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先从读懂的地方入手,步步深入,逐渐入境。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分角色朗读,再让学生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在阅读中体会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乐之情又让学生直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体验对“桂花雨”的感受,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走进文本,读出其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
多年的教学,让我深深体会到:读,是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和境,用心灵演绎文本中的人和事,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还有待于我们广大同仁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去创新。
收稿日期:201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