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家的印象中,提到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但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摸索发现: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精心准备和设计,那么一堂好的历史课不会是无趣的。相反在这样的历史课堂中学生会感觉到学习知识的愉悦。我在课堂教学中,也经常加入一些历史人物等因素,丰富课堂内容。那么事实证明,效果的确很好。
一、历史人物是导入课堂很好的素材
历史人物贯穿整个历史时期,所以我们无论讲解哪一段历史,都会涉及到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从而通过这些历史人物可以很好进行教学。如:我们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时,由于这是高中学生的开门课,所以很多学生对于这些制度是陌生的,那么在上课之前,如果把秦始皇的个人简介加入其中,就会和学生产生高度的共鸣,这样也就很快将学生拉入课堂中进行学习,加速了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消化。又比如:我们讲改革开放,不得不提到一位伟人——邓小平,改革开放如此成功,离不开这位伟人,那么他到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我们通过一首赞美邓小平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将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的内容就贯穿其中,加深学生的印象。再比如:我们讲董仲舒的思想。思想史的内容本身就比较深奥和枯燥,如果没有对背景以及人物的分析,那么如何感受他们的思想。如果将董仲舒的传奇一生与思想紧密相连,那么此课的内容学生就很快进行消化了。
二、以历史人物为中心,构建某一段历史知识框架
如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就可以以伟大领袖毛泽东为中心将这一阶段的所有历史史实串联在一起。从一大开始,领导工人运动;二大提出奋斗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过渡到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再到合作失败,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国共十年对峙中与国民党对抗,给日本侵华的机会,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于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最后到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就有了新中国的成立。这是从政治的角度构建,如果从经济的角度这条框架图可以继续:如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调整:一五计划的优先发展重工业;三大改造的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忽视了客观实际等。再如: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围绕两个中心人物建构知识框架图,列宁在1918——1921年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1921——1928年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進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样就将知识框架图构建出来了。围绕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通过农业集体化实现工业化的发展。赫鲁晓夫改革是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下进行的农业调整,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下进行的工业调整,戈尔巴乔夫改革是想要突破斯大林模式,将苏联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政治体制改革,但最终将苏联改解体。这样苏联的整个发展过程就一目了然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也更加清晰明了,学生在头脑中也会将这一阶段的历史自行进行串线。
三、能调动起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由于初中课堂历史的考试是开卷考试,所以学生到高中的衔接就出现了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快速融到历史的课堂氛围之中呢?历史人物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些学生在看影视作品或者课外读物时会接触到一些人物的名字,但是又缺乏对这些人物的全面的了解。如果在我们授课的过程中提到这些人物,学生就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么就会增强学生听课的兴趣。比如在做题中我们经常会提到二战,那么如果就是简单的叙述二战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话学生就会觉得淡然无味,因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但是如果提到一个人物希特勒大多数的男同学就会增加起学习的兴趣,这样课堂效果就会很明显凸显出来,通过一部分学生带动另一部分学生,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会瞬时间激发出来,学生的记忆效果会非常好。
四、适时的用历史人物的小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讲到西周时,我们可以提到学生们熟悉的人物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不仅可以分析此时诸侯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是哪些,而且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一时期周王的做法,与周朝后期进行对比分析。所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问鼎周王、分封制逐渐衰落、王室的衰微体现的才会更加明显,给学生一种思维的碰撞。
五、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学习,来教育学生要有刻苦钻研的求学精神
古往今来值得我们知晓,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非常多。比如我们学习古代科技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作为我国中医药学的巨典,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重要,但是“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深入社会调查,采访四方,穿着草鞋,背着药筐,摄入深山,遍访各地名医,搜求民间药方,观察动植物标本,最终成就了这本《本草纲目》。
六、历史人物可以将课堂内容顺利过渡
如我们讲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到秦朝的一统天下,商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将商鞅的个人生平以及商鞅的变法内容给学生讲解,那么学生就会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秦国的富强,到最后实现一统天下的局面。再如:我们讲到儒家思想的发展时,我们不得不提到的人物;春秋的孔子——“仁”、“礼”;战国的孟子——“仁政”、荀子——“君舟民水”;汉代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的程颢程颐、朱熹——“理是世界的本原”;明清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民主政治,民主思想”等,加入这些人物的介绍,那么就将儒家思想串联起来了,既方便学生的学习,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
历史人物在历史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应用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遗产。运用人物教学,既丰富我们的课堂内容,梳理知识,形成体系,又调动课堂的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导学生的学习精神等等。在这样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下,我相信,历史教学不会是枯燥乏味的,相反我们的学生会有充足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发掘历史课的更多的魅力,是我们教育事业一直追求永不停止的无限动力。
一、历史人物是导入课堂很好的素材
历史人物贯穿整个历史时期,所以我们无论讲解哪一段历史,都会涉及到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从而通过这些历史人物可以很好进行教学。如:我们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时,由于这是高中学生的开门课,所以很多学生对于这些制度是陌生的,那么在上课之前,如果把秦始皇的个人简介加入其中,就会和学生产生高度的共鸣,这样也就很快将学生拉入课堂中进行学习,加速了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消化。又比如:我们讲改革开放,不得不提到一位伟人——邓小平,改革开放如此成功,离不开这位伟人,那么他到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我们通过一首赞美邓小平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将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的内容就贯穿其中,加深学生的印象。再比如:我们讲董仲舒的思想。思想史的内容本身就比较深奥和枯燥,如果没有对背景以及人物的分析,那么如何感受他们的思想。如果将董仲舒的传奇一生与思想紧密相连,那么此课的内容学生就很快进行消化了。
二、以历史人物为中心,构建某一段历史知识框架
如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就可以以伟大领袖毛泽东为中心将这一阶段的所有历史史实串联在一起。从一大开始,领导工人运动;二大提出奋斗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过渡到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再到合作失败,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国共十年对峙中与国民党对抗,给日本侵华的机会,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于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最后到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就有了新中国的成立。这是从政治的角度构建,如果从经济的角度这条框架图可以继续:如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调整:一五计划的优先发展重工业;三大改造的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忽视了客观实际等。再如: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围绕两个中心人物建构知识框架图,列宁在1918——1921年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1921——1928年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進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样就将知识框架图构建出来了。围绕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通过农业集体化实现工业化的发展。赫鲁晓夫改革是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下进行的农业调整,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下进行的工业调整,戈尔巴乔夫改革是想要突破斯大林模式,将苏联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政治体制改革,但最终将苏联改解体。这样苏联的整个发展过程就一目了然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也更加清晰明了,学生在头脑中也会将这一阶段的历史自行进行串线。
三、能调动起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由于初中课堂历史的考试是开卷考试,所以学生到高中的衔接就出现了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快速融到历史的课堂氛围之中呢?历史人物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些学生在看影视作品或者课外读物时会接触到一些人物的名字,但是又缺乏对这些人物的全面的了解。如果在我们授课的过程中提到这些人物,学生就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么就会增强学生听课的兴趣。比如在做题中我们经常会提到二战,那么如果就是简单的叙述二战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话学生就会觉得淡然无味,因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但是如果提到一个人物希特勒大多数的男同学就会增加起学习的兴趣,这样课堂效果就会很明显凸显出来,通过一部分学生带动另一部分学生,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会瞬时间激发出来,学生的记忆效果会非常好。
四、适时的用历史人物的小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讲到西周时,我们可以提到学生们熟悉的人物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不仅可以分析此时诸侯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是哪些,而且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一时期周王的做法,与周朝后期进行对比分析。所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问鼎周王、分封制逐渐衰落、王室的衰微体现的才会更加明显,给学生一种思维的碰撞。
五、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学习,来教育学生要有刻苦钻研的求学精神
古往今来值得我们知晓,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非常多。比如我们学习古代科技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作为我国中医药学的巨典,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重要,但是“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深入社会调查,采访四方,穿着草鞋,背着药筐,摄入深山,遍访各地名医,搜求民间药方,观察动植物标本,最终成就了这本《本草纲目》。
六、历史人物可以将课堂内容顺利过渡
如我们讲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到秦朝的一统天下,商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将商鞅的个人生平以及商鞅的变法内容给学生讲解,那么学生就会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秦国的富强,到最后实现一统天下的局面。再如:我们讲到儒家思想的发展时,我们不得不提到的人物;春秋的孔子——“仁”、“礼”;战国的孟子——“仁政”、荀子——“君舟民水”;汉代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的程颢程颐、朱熹——“理是世界的本原”;明清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民主政治,民主思想”等,加入这些人物的介绍,那么就将儒家思想串联起来了,既方便学生的学习,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
历史人物在历史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应用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遗产。运用人物教学,既丰富我们的课堂内容,梳理知识,形成体系,又调动课堂的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导学生的学习精神等等。在这样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下,我相信,历史教学不会是枯燥乏味的,相反我们的学生会有充足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发掘历史课的更多的魅力,是我们教育事业一直追求永不停止的无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