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在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8年确诊的14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采用X线平片、HRCT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HRCT的图像显示更为清晰,对各征象的识别更为准确,尤其在鉴别早期炎症时表现出的磨玻璃影上有较大的优势。结论:HRCT技术可准确的表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影像学特征,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肺纤维化;高分辨率CT;特发性;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R5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128-2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40例患者中男性74例(52.9%),女性46例(47.1%),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5.1±16.8)岁,病程1-12年。所有患者均有典型IPF的临床症状(如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杵状指、消瘦、乏力等),经诊断均符合IPF的临床诊断标准[2]。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作胸部X线平片、胸部HRCT检查,CT扫描仪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Plus-CT扫描仪,常规CT层厚8~10mm,从肺尖至肺底部连续扫描,120kV,100mA,螺距1.0。在胸部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HRCT进一步对主动脉弓、支气管分叉、右肺门、肺底膈上这4大块区域的肺部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区进行追加扫描,层厚2mm,间隔2mm,120kV,160mA,时间2s,矩阵512×512,用骨算法重建图像[2]。着重观察HRCT征象有无磨玻璃样影、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胸膜增厚、蜂窝肺等改变。
1.3统计分析方法
X线平片和HRCT的检查结果采用 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采用SAS9.2统计软件包完成。
2结果
2.1X线平片表现
本研究结果显示,X线平片出现磨玻璃样影31例,斑片状阴影40例,细小网织状阴影38例,蜂窝状阴影68例。
2.2HRCT表现
HRCT出现磨玻璃样影39例,斑片状阴影52例,网织状阴影45例、小叶间隔增厚93例、小叶内间质增厚76例、蜂窝状阴影107例。同一病例可同时出现如上几种影像学改变。另外从图片质量上来看,HRCT显示的图像清晰度优于X线平片。两者比较结果显示,HRCT的征象显示准确性显著高于X线平片(P<0.05),见表1。
3结论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肺部疾病,其发病机理多变、起病缓慢、早期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等。特发性肺纤维化见于各年龄段,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原因可能和接触粉尘、病毒感染、基因异常、药物作用等多种原因有关,严重者可致病人出现并发症而死亡。IPF的主要临床特点是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低氧血症。从病理学上看,IPF早期以肺泡炎症开始,然后上皮基底膜遭破坏,肺泡腔内纤维化,最终肺泡结构破坏,形成纤维化和蜂窝肺。IPF采用病理检查确诊,但由于病理检查的可创性,给临床对IPF的早期诊断带来了困难。影像学检查的征象表现基本上可以反映上述病理过程,但传统的X线平片检查由于其受分辨率和病变影像相互重叠的影响,在鉴别慢性支气管炎、煤工尘肺和肺间质纤维化时会比较困难,在肺纤维早期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仅当疾病发展至中后期时,出现网织状阴影等表现的时候,才能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HRCT技术是目前肺纤维化无创伤性检查方法中较精确的方法之一,由于IPF病变早期肺泡壁的间质炎症或肺泡腔被炎性渗出液和无定形物质填充,故HRCT可清晰的反映X线平片不能发现的肺部小叶中心动脉、小叶间隔、小叶内间质增厚等细微肺部结构表现,有利于对肺纤维化与其他间质性肺疾病进行细致的鉴别诊断。本组研究结果表明,HRCT在磨玻璃样影、斑片状阴影、网织状阴影、蜂窝状阴影的诊断鉴别上优于X线平片,尤其在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的识别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和国外的研究结果类似。
HRCT技术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图片质量较好,清晰度高,可准确的反映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影像学特征,显著的提高了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病理检查提供有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邓东,龙莉玲,黄仲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高分辨率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3):376-377.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及治疗(试行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4,1(1):8.
【关键词】:肺纤维化;高分辨率CT;特发性;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R5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128-2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40例患者中男性74例(52.9%),女性46例(47.1%),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5.1±16.8)岁,病程1-12年。所有患者均有典型IPF的临床症状(如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杵状指、消瘦、乏力等),经诊断均符合IPF的临床诊断标准[2]。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作胸部X线平片、胸部HRCT检查,CT扫描仪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Plus-CT扫描仪,常规CT层厚8~10mm,从肺尖至肺底部连续扫描,120kV,100mA,螺距1.0。在胸部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HRCT进一步对主动脉弓、支气管分叉、右肺门、肺底膈上这4大块区域的肺部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区进行追加扫描,层厚2mm,间隔2mm,120kV,160mA,时间2s,矩阵512×512,用骨算法重建图像[2]。着重观察HRCT征象有无磨玻璃样影、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胸膜增厚、蜂窝肺等改变。
1.3统计分析方法
X线平片和HRCT的检查结果采用 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采用SAS9.2统计软件包完成。
2结果
2.1X线平片表现
本研究结果显示,X线平片出现磨玻璃样影31例,斑片状阴影40例,细小网织状阴影38例,蜂窝状阴影68例。
2.2HRCT表现
HRCT出现磨玻璃样影39例,斑片状阴影52例,网织状阴影45例、小叶间隔增厚93例、小叶内间质增厚76例、蜂窝状阴影107例。同一病例可同时出现如上几种影像学改变。另外从图片质量上来看,HRCT显示的图像清晰度优于X线平片。两者比较结果显示,HRCT的征象显示准确性显著高于X线平片(P<0.05),见表1。
3结论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肺部疾病,其发病机理多变、起病缓慢、早期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等。特发性肺纤维化见于各年龄段,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原因可能和接触粉尘、病毒感染、基因异常、药物作用等多种原因有关,严重者可致病人出现并发症而死亡。IPF的主要临床特点是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低氧血症。从病理学上看,IPF早期以肺泡炎症开始,然后上皮基底膜遭破坏,肺泡腔内纤维化,最终肺泡结构破坏,形成纤维化和蜂窝肺。IPF采用病理检查确诊,但由于病理检查的可创性,给临床对IPF的早期诊断带来了困难。影像学检查的征象表现基本上可以反映上述病理过程,但传统的X线平片检查由于其受分辨率和病变影像相互重叠的影响,在鉴别慢性支气管炎、煤工尘肺和肺间质纤维化时会比较困难,在肺纤维早期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仅当疾病发展至中后期时,出现网织状阴影等表现的时候,才能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HRCT技术是目前肺纤维化无创伤性检查方法中较精确的方法之一,由于IPF病变早期肺泡壁的间质炎症或肺泡腔被炎性渗出液和无定形物质填充,故HRCT可清晰的反映X线平片不能发现的肺部小叶中心动脉、小叶间隔、小叶内间质增厚等细微肺部结构表现,有利于对肺纤维化与其他间质性肺疾病进行细致的鉴别诊断。本组研究结果表明,HRCT在磨玻璃样影、斑片状阴影、网织状阴影、蜂窝状阴影的诊断鉴别上优于X线平片,尤其在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的识别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和国外的研究结果类似。
HRCT技术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图片质量较好,清晰度高,可准确的反映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影像学特征,显著的提高了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病理检查提供有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邓东,龙莉玲,黄仲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高分辨率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3):376-377.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及治疗(试行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