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 启迪培养 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3-0155-01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克服迷信和盲从,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教学义务教育十一册教材中“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让他们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如此多次,让学生观察在圆纸片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精力陡然集中,都想看看圆纸片上有什么?一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折痕。另一生又发现:圆纸片上有无数条折痕。老师表扬两生观察仔细。其他学生倍受鼓舞,纷纷发言:圆面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交点叫什么?折痕叫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并熟记。学习在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时,老师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和同学手中的圆纸片的直径和半径,启发学生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结论。画圆时,老师还是不讲画法,让学生先自己尝试着去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之中,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倡导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
数学教学中进行一题多变,不仅可通过将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加以改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还更应强调计算题中的一题多解,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性创新思维的目的。
例如1,“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还剩多少件?”教师引导审题后,要求学生改编成新的应用题,学生的改编形成如下:①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还剩几分之几?②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发出了几分之几?③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购进的比发出的多几分之几?……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展开创新思维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向纵深发展。
例如2:义务教育十二册教材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行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的5分之4。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往回驶了?”老师要求学生用几种方法解答,并说出解题思路。
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學生的求异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要注意培养他们不盲从,善于质疑,打破常规,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又要培养他们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如,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可以出示这样一道加法题:9+9+9+5+9=?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于是有学生提出了9×4+5的方法,而有的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建议用9×5-4的方法解答。这些学生的思维有创见,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实际存在的5。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
四、运用类比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类比方法是根据两类物质之间一些相似性质,从而推导出其它方面也类似的推理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类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如在教学完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要求学生归纳出一个能概括各个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我让学生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们归纳得出:在小学阶段学过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进行概括,因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上底 +下底)×高÷2。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即可将该公式变成:底(长、边长)×高(宽、边长)×2÷2=底(长、边长)×高(宽、边长);又因为圆面积公式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因此,梯形的面积公式对圆也同样适用;当梯形的上底是0时,即梯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时梯形的面积公式便成了:底×高÷2。这即成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我们就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为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激发兴趣 启迪培养 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3-0155-01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克服迷信和盲从,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教学义务教育十一册教材中“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让他们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如此多次,让学生观察在圆纸片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精力陡然集中,都想看看圆纸片上有什么?一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折痕。另一生又发现:圆纸片上有无数条折痕。老师表扬两生观察仔细。其他学生倍受鼓舞,纷纷发言:圆面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交点叫什么?折痕叫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并熟记。学习在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时,老师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和同学手中的圆纸片的直径和半径,启发学生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结论。画圆时,老师还是不讲画法,让学生先自己尝试着去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之中,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倡导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
数学教学中进行一题多变,不仅可通过将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加以改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还更应强调计算题中的一题多解,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性创新思维的目的。
例如1,“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还剩多少件?”教师引导审题后,要求学生改编成新的应用题,学生的改编形成如下:①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还剩几分之几?②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发出了几分之几?③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购进的比发出的多几分之几?……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展开创新思维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向纵深发展。
例如2:义务教育十二册教材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行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的5分之4。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往回驶了?”老师要求学生用几种方法解答,并说出解题思路。
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學生的求异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要注意培养他们不盲从,善于质疑,打破常规,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又要培养他们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如,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可以出示这样一道加法题:9+9+9+5+9=?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于是有学生提出了9×4+5的方法,而有的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建议用9×5-4的方法解答。这些学生的思维有创见,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实际存在的5。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
四、运用类比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类比方法是根据两类物质之间一些相似性质,从而推导出其它方面也类似的推理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类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如在教学完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要求学生归纳出一个能概括各个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我让学生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们归纳得出:在小学阶段学过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进行概括,因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上底 +下底)×高÷2。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即可将该公式变成:底(长、边长)×高(宽、边长)×2÷2=底(长、边长)×高(宽、边长);又因为圆面积公式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因此,梯形的面积公式对圆也同样适用;当梯形的上底是0时,即梯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时梯形的面积公式便成了:底×高÷2。这即成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我们就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为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