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24直升机在阿富汗(上)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163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里设计局于1969年推出米-24武装直升机,总产量超过了2000架,至今仍在生产。米-24大概是全球战斗经验最丰富的直升机了,在其问世的40余年间就经历30多场战争,从非洲的安哥拉,到拉美的尼加拉瓜:从欧洲的波黑,到中亚的车臣,就连现阶段激烈上演的叙利亚内战舞台也少不了它的身影。但米-24最值得骄傲的战绩却发生在阿富汗,它与入侵该国的苏联军队相始终,成为反苏“圣战者”头顶上挥之不去的“魔鬼”。
  扑灭叛乱潮
  在苏军向阿富汗内陆推进的过程中,配合第40集团军作战的苏联空军第34航空军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装备先进、防护性强的米-24为机械化纵队提供了及时火力支援与低空掩护。开战头几个月,第34航空军只有6架米-24。阿富汗“圣战”运动迅速席卷全国。1980年2月1日,苏军第34航空军接到命令,取消弹药使用限制,同时从其它军区调遣武装直升机。2月29日,苏联土耳其斯坦军区的安-12、安-22运输机将敖德萨军区米-24D直升机团的一个大队空运到阿富汗巴格拉姆,驻奇尔奇克(乌兹别克斯坦)的苏联空军独立第50混编直升机团也迅速组建起一支米-24大队(20架米-24,一说还有少量保障勤务的米-8),开赴阿富汗东部的昆都士。随后,苏军又向塔吉克斯坦边城莫斯科夫斯基运去一个米24D大队,以便支持在阿富汗北部作战的苏军,1980年6月27日,该大队也入驻昆都士,正式编入第34航空军序列。不久,原驻高加索地区的苏联空军独立第292直升机团(1981年夏改编为独立第335团)也带着自己的米24D赶赴阿富汗南部的“动乱中心”贾拉拉巴德。
  据苏联空军工程总局的档案显示,到1982年1月初,第34航空军已拥有25l架直升机,其中199架是武装直升机,型号为米-24和加装武器挂架的米-8,只因米-24实在紧缺,许多部队只好拿“武装版米-8”救急。1982年4月初,苏军在消灭盘踞拉巴特一加里地区的“圣战者”团伙时出动了两个直升机团,里面居然没有一架米24,结果在突袭过程中,敌人轻易地找到苏军的“火力空档”逃脱了。
  为了扑灭气焰最嚣张的阿富汗南部和东部“圣战者”武装,1982年2月中旬,驻坎大哈的苏军独立第280团增加了一个米-24D大队。4月,驻昆都士的独立第181团也增加一个米-24D大队。最终,第34航空军从团到大队都有了米24(但专门的运输直升机部队除外,它们不直接参加军事行动)。还有一点,按照战时组织编制,驻阿苏军直升机部队都增加了编制,至1982年夏,所有参战的苏军直升机大队都配属了五个中队,而不是战前的四个,每个中队装备四架直升机,这等于每个大队都有20架直升机,而非此前的12~16架(苏军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直升机在战斗中损失后,其编号不再被后补直升机使用,以去不祥之兆)。随着编制加大,苏联国防部不得不在国内各军区搜罗机组人员与地勤机械师,像1982年8月初,中亚军区的科凯特基地专门为米-8、米-24部队培训了72个机组,其中16个机组在当年派进阿宫汗,成为第34航空军的骨干。
  风都能吹跑导弹
  初上阿富汗战场之际,苏军一度流行把米-24当作“飞行战车”来用,利用该机中段货舱(苏军内部都叫“空降兵舱”,意思是只有“超人般”的空降兵才能呆得住)输送士兵到“圣战者”控制区实施突袭。后来发现这一招不太管用,因为米-24没有装甲车辆那样大的负重能力,自重又比米-8多出1.5吨,一旦搭人的话,就变得笨手笨脚。呆在舱内的士兵也非常难受,因为货舱仅有1.2米高,简直堪比鸽子笼。
  据调查,米-24搭载人员的行动只发生在昆都土战区。1980年,科佐夫少校指挥的航空兵大队尝试性地搭载第56空降突击旅作战,每架米-24塞进四名操作AKS-74班用机枪的空降兵,他们通过机壁上开出的小窗向外射击。可是搭载人员后,米-24的自重骤增半吨(如果是冬天,增重会更多),严重影-响飞行安全。还有一次,格拉兹林大尉驾驶的米24迫降在一片陌生的山谷,当时机上共有七人,除了机组,剩下的是携带秘密传感器的侦察兵。不过在关键时刻,米-24的“装人神功”也有用武之地,瓦利亚·赫梅托夫大尉就曾搭载4名遭敌人围困的侦察兵,驾机从山地中起飞,平稳地返回后方机场。
  苏联在阿富汗牺牲的第一位直升机飞行员是A.N·萨普雷金上尉,他是米-24的随航机械师。1980年1月21日,直升机进行空中侦察时受到地面火力袭击而紧急迫降,已是第九次参加战斗飞行的萨普雷金受到致命伤,两天后宣告不治。2月13日,独立第292团大尉S.I·赫鲁列夫驾驶的米-24在贾拉拉巴德被击落,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是苏军首架在阿富汗战损的米24,也是第34集团军首架因作战而损失的军用飞机。
  大体而言,凭借强大的火力和防护性能,米-24在战场上占据明显的优势,足以完成打击任务。苏联军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加挂火箭发射巢甚至反坦克导弹的米8MT更有优势,因为在高原条件下,米-24显得自重太大,机动性不够灵活。米-24在前线机场的数量逐渐增多,还经常与米-8组成编队出战,互补遗缺。1982年五六月苏军围剿潘杰希尔谷地行动中,苏军出动了32架米-24,几乎包揽了所有近距离对地支援任务。随着米-24数量增加,此前一直充当“多面手”的米-8渐渐减少了对地攻击任务的次数,转而专职物资运输、为哨所提供补给、目标指引等,即便有时苏军让米-8参加打击任务,其意图也仅仅是减少米-24的勤务消耗而已。据统计,自1985年以后,参加打击任务的米-8数量只占总数的lO%~12%。
  由于动用武器的机会越来越少,有些米-8干脆将机身两侧的武器挂架都拆掉了。可是不带武器的米-8总归有点“裸奔”的味道,去危险地域行动时仍需米-24护航。为此第40集团军司令员非常不满,专门命令米-8机群必须携带武器,如侦察兵和特种兵经常搭乘米-8,到敌后打击跨境走私军火的武装商队。尽管拆除武器后的米-8更加灵活,而且自身带有烟幕发生器,但遇到火力强劲的敌人时,还得有一定的武备才能“杀敌自救”。1987年12月11日,第34航空军司令部正式下令,参加侦察与巡逻的直升机都要装备相应的武器和设备,以发现敌目标类型、打击已明确的火力点。于是主要供特种兵、空降兵进行穿插作战的米8MT都挂上两部UB-32型火箭弹发射巢,它也是米-24身上常见的武器。   米-24的战斗就是“出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阿富汗并非当初直升机设计单位所预计的战场,因此米-24的种种“不适应”很快反馈到上级。综合来看,米-24“水土不服”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机组人员经验不足,二是机体不适应阿富汗特殊的气候环境,且快速与高机动性导致该机旋翼负载过大(米-8的旋翼面积是米-24的1.5倍),所以在起降和上升过程中不尽人意。在高速机动过程中,超负荷的旋翼桨叶经常面临折断的危险,因此在驾驶不当或违反使用规则的情况下,直升机经常会受损。
  阿富汗的自然条件也对直升机飞行产生严重影响:凹凸不平的地面令直升机降落困难:狭窄的山蚴不利直升机机动,复杂的山地让局部气候变化异常,突然出现的不明气流与旋风会将直升机吹向山崖……有机组反映,许多峡谷看上去就像“石头口袋”,只有入口没有出口,强弱气流会从不同方向袭来,随着太阳的升起气流会越来越强,而阴暗处的气流强度又会降低很多。这些因素除了给机组带来麻烦外,还对武器使用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遇到狭窄地形与强大气流时,飞行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判断出战场形势,并迅速完成瞄准和射击过程,否则一旦强风刮过,会把发射出去的导弹与炸弹给吹跑。
  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作战,直升机机组必须具备高超的战斗素质和驾驶技能,可是从苏联各地匆忙调来的飞行员们根本没经历过严格训练,结果米-24部队付出惨重的代价。到1980年底,苏军已损失21架米-24,19架米-8,绝大部分损失都归咎于飞行员自身的问题。例如,驻昆都士的一个米-24大队差不多50%的直升机受损严重,主要是在复杂条件下起降时因操作失当造成的。在1980年12月20日,一架米-24在起飞过程中卷起地面上的积雪,导致飞行员完全看不见周围状态,从而撞上旁边准备起飞的一架米-6重型运输直升机,双方的桨叶如同刀片一般把对方砍得伤痕累累。
  该死的机枪
  具体作战中,初到阿富汗的米-24最常用的当属USPU-24射击武器装置,它有一个更为人知的名字——YakB-12.7型四联装机枪,射速4 000N5 000发/分钟,相当于每秒钟射出3.6千克重的子弹,相同口径的DShK-38/46单管高射机枪才能发射0.5千克重的子弹。YakB-12.7的枪管回转系统在特制气动马达驱动下工作,马达动力却来自枪管排出的火药燃气。该枪由飞行员借助KPS-53AB移动式瞄准具控制,实时修正射速和角度等。
  YakB-12.7火力确实“牛逼”,在一次齐射面前,无论有生力量、车辆,或是连大口径火箭弹都打不透的土墙都得“俯首称臣”。苏军独立第50混编团的安德烈·马斯洛夫是米24V的飞行员,他在自己的回忆中这样描述YakB-12.7:“火力如此之猛,以致于可以将汽车撕成两半,穿甲燃烧弹甚至能击穿装甲运输车,即使在白天也能看见子弹射出后在远处形成的一条火线。任何人千万不要成为它的目标,否则定会血肉横飞。有一次在山区执行任务时,我发现一名阿富汗人坐在山洞外,他见到我们的飞机后正准备钻回洞里,我一扣扳机,他立即迎面倒地。战斗期间,当瞄准具内的十字线中出现目标后,我就会迅速按下扳机,此时驾驶室内会袭来一股火药燃烧的气味。”
  但该枪有一个缺点——结构太复杂,枪管容易过热和堵塞。飞行员们发现,射击时间稍微一长,枪内燃气推进系统就会积存大量火药残渣,进而导致膛内温度升高、部件变涩。苏军飞行员A·阿尔秋赫中尉回忆说:“这种机枪很难进行野外清洁,如果作战时它突然好用了,大家真得感谢上帝。我曾亲历过该枪一天之内两次卡壳,然后弹链断裂的情况,以至于我们用它的时候连大气都不感出,不敢摸,不敢碰,更不敢清洁,只是小心翼翼地供着子弹。我就驾驶过一架携带喜怒无常的YakB-12.7机枪的米-24,它跟着我们凑合呆了一个半月,直到有一天直升机因迫降受损报废。”
  实际上,苏军战术条例要求米-24的YakB-12,7机枪弹药基数为1 470发,但每次射击至多只能连射400发,随后要保持15~20分钟的冷却时间,如果谁违反规定,就可能导致子弹底火炸膛。在国内训练期间,苏联飞行员们大多会遵守规定,但到了战场上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因此YakB-12,7的故障率显著增加。
  除了机枪卡壳、炸膛外,子弹供应不畅也是问题。众所周知,机枪高速射击必须有高速供弹装置作为保障,YakB-12.7机枪的弹链安放在一个弯曲的软管内,它经常会在猛烈拉动的情况下断裂。尤其为了提高火力密度,送到阿宫汗的YakB-12.7还使用一种特殊的双路供弹弹链,重量增加,更容易造成弹链受损,加之进弹口非常狭小,一有猛烈震动,弹链就会偏斜、鼓包乃至断裂。1980年春,刚参战不久的独立第50混编团就发现这一问题,他们还向米里设计局的考察组指出机枪枪管回转系统也有问题,主要是自动跟随同步机与瞄准电传装置不匹配,导致机枪偏离射击方向,且射击后不能准确返回正常状态。有时候为了保险起见,飞行员只好把机枪固定在直升机中轴,直接拿飞行员专用的ASP-17V自动瞄准具射击(这时候的命中误差比较大,毕竞两者是不匹配的)。
  米-24飞行员安德烈-马斯洛夫回忆说:“1986年5月,由于YakB-12.7机枪不好用,我们往住在飞行前拆掉它。有一次,我带着一挺检修过的Yakl3-12.7去攻击某座村庄,没想到关键时刻机枪又哑火了。返航后,我们花了一个晚上也没有把它弄好,把大家累得精疲力竭,后来只好从唁布尔调来军械师修理,他们鼓捣半天也没修好,最后只好将它整体拆下来,因为动作太鲁莽,结果倒把直升机底座上凿出~个大窟窿。”
  乌拉!航炮来了!
  因为前线对YakB-12.7机枪的抱怨越来越多,1981年底开始,改装代号为“9A623K”的GSh-2-30K型航炮的米-24P开始交付第34航空军。GSh-2-30K其实是苏-25强击机所用9A623航炮的改进型,炮管比旧款加长900毫米,而且用固定式炮架摆脱了原先YakB-12.7机枪的回转/瞄准系统的缺陷。当然这也带来不利因素,那就是航炮射击角度受到限制,只能按照确定好的线路发射,同时航炮发射的大口径弹丸会产生剧烈的后坐力,令直升机的飞行姿态受到影响,有时甚至能让机尾抬起来,强烈的震动还对机载设备产生较大损害。为避免长时间航炮射击对直升机造成的不良影响,米-24P的机组一般将射击模式开关扳到“短暂/低速”上,在条件允许时,也偶尔进行一次长时间的连发射击。   GSh-2-30K航炮采用BR-30-GSh穿甲爆破弹、OFZT-30GSh曳光弹和ME子母弹,每发重400克,装满一根弹链后会变得非常重。与YakB-12.7机枪弹链不同,航炮弹链能合理地堆放在弹药箱内,连航炮也可以折叠起来放到弹药箱里。米-24P飞行员V·帕耶夫斯基说:“平常,我们将弹链直接塞到弹药箱里,不使用任何其他辅助设备,然后将弹药箱装入直升机,使用前直接拿出来,简单方便。在装箱前,弹链要涂上大量9号润滑油,然后由两三个壮小伙抬起来放入弹药箱内。这些东西又沉又湿,一不小心就会夹手或砸脚,受伤产生的淤青在几个小时内都不会消失。”为保护进弹机免受灰尘侵害,弹链被浸渍大量润滑油,并在进弹过程中也沾满润滑油,以便让灰尘和积碳随着润滑油排出炮体。这种办法非常有效,1987年秋,独立第205直升机大队的一架米24P在一天之内出动6个架次,累计进行航炮射击1000余次后,居然没有发生过故障,之间都没有过炮膛清洁!
  米24P用得最多的炮弹当属ME子母弹,它内含28颗子弹头,可杀伤爆炸点周围400米内的目标。而BR-30-GSh穿甲爆破弹的利用率就不高了,它里面只有14.6克重的炸药,况且引信是经过精密计算的,只有遇到坚硬的装甲才会引爆,所以当这种弹药遇到稍软一点的目标(或部位)时就不会引爆。另外,BR-30-GSh穿甲弹经常会穿透目标后在地面上爆炸,尽管可以对目标再次发射穿甲弹,但由于装药量少,“补打”的效果个明显。
  该炮的精准度也不错:利用瞄准具时最大射程为2000米,一般情况下,在几百米的距离外发起攻击时,有经验的飞行员只需一两发炮弹即可削断碗口粗的树木或者炸死敌人商队的骆驼。航炮载弹量为250发,但一般情况下只要合理使用,150发就够了,毕竟省下100~150千克的载弹量对于直升机来说意义重大,可以大幅提高机动性与加速性。据苏联老兵反映,一部分后期生产的米-24P还为航炮匹配了激光测距仪和带弹道计算机的瞄准具(系从海军用双筒望远镜基础上研发的),它们结构非常紧凑,瞄;隹过程中,激光测距仪能为瞄准具提供精确目标距离,取代之前比较粗略的目测方式,提高了打击精度。不过,航炮在开火时仍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长时间射击令直升机发生剧烈震动,进而使液压减震器内的液体发生渗漏,滴入瞄准设备中,污染光学设备,返航后,军械师不得不拆开部分设备清除油液,但总有些懒惰的人直接打开设备将液体倒出,或者是用铁丝裹上棉纱直接擦拭光学镜头。
  尽管在战斗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但GSh-2-30K航炮仍然在战斗部队里建立起威信,大家认为该炮在零部件磨损、野蛮装填、沙土沾染、进弹机与内膛残留物堵塞等方面的故障率是可以接受的。按照使用规范,航炮用后必须立即进行清洁,不能推迟至第二天,否则进弹机很快会被阿富汗一年四季都在飞舞的浮尘堵塞,润滑油将变成一堆污泥(这份苦楚现正由驻阿富汗的北约安全援助部队所“品尝”)。还有一点,航炮在击发600次后必须完全拆卸擦拭,维护保养的工作量非常大。好在久经考验的军械师们终于找到“偷懒的捷径”,他们把拆下来的航炮整个扔进煤油里清除污垢和积碳,等到能够灵活拉动炮栓时就将其取出,再进行细微处的清理(主要针对自动装置内的气体活塞),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苏联航炮之皮实。
  GSh-2-30K航炮居然挽救过一架被迫停在地面上的直升机。有一次,v.贡恰罗夫大尉驾驶的米-24P因动力系统故障迫降在山谷间,结果被“圣战者”包围,机组决定利用航炮的巨大杀伤力抵抗。由于航炮不可能拆下来端在手上,大家也不能离开直升机去占据有利地形,于是贡恰罗夫指挥众人用手将直升机推到正对着敌人进攻的方向,然后飞行员进入驾驶舱打了一通点射,敌人立即躲到石头后面,伺机从另一个方向发起攻击。在机尾悬空的情况下,机组人员灵活地转动着机身方向,凭借着强大的火力,航炮一次又一次地击退敌人的进攻,终于等到援军的到来。
  炸弹和地雷
  在前线,米-24最多可挂载四枚导弹,但此时会出现超载现象,因为每枚导弹就重约260千克。导弹打出去后,挂件上-的附属装置还保留在挂点上,从而增加飞行阻力,为此直升机一般只挂载两枚导弹。当发射无控火箭弹时,由于要求直升机做出相应的机动动作,所以发射工作由机长来完成,而预先判定发射时机和瞄准的工作由武器操作员来完成,他的座舱内有一个火控手柄,在机长丧失战斗力的情况下由他来发射火箭弹。
  米-24在挂载炸弹时可携带四颗100千克或250千克级炸弹,也可以挂载两颗500千克级炸弹,炸弹一般都挂载在外部挂架上,否则会影响起落架主轮的正常工作。投弹工作主要由武器操作员来完成,他使用KPS-53AV火控系统,紧急情况下飞行员也可以投弹。较先进的米-24V上装备有飞行员专用的ASP-17V自动瞄准具,机长可以靠它完成轰炸瞄准和航炮射击瞄准。在轰炸瞄准时,米-24D和米-24V还使用VSB-24机载射击/轰炸计算机,一般情况下采用半自动模式,因为在山地条件下使用自动模式时脱靶现象非常严重。
  E.E.科恰良是一名飞行员,曾在驻昆都士的独立第181直升机团服役,他回忆说:“有不少人说瞄准具在山地作战时没有用处,为此官兵们还开发各种瞄准方法,包括在风档玻璃上划十字等。就连训练结果也证明,在自动模式下,用与不用ASP-17V和VSB-24火控组件没有太大差别,打击效果都不好。为此,我们不得不提高直升机飞行高度,在武器射程内扩大视野,这时瞄准具的作用就正常发挥出来了,瞄准具显示屏上会清晰地显示出目标位置,调整好航线后,我们尽量让直升机从目标正上方通过,并保持好飞行速度与高度。此时,飞行员用肉眼看不见目标,一是距离远,二是敌人看到我们的直升机后会很快地躲避起来。火控计算机在锁定目标后会发出蜂鸣声,武器操作员只需按下发射按键即可,消灭敌人的工作如此简单,仅仅是举手之劳。在最初采用这种战术时,轰炸误差在100米左右,两个月后,我们就可以精确地命中目标了,后来-甚至可以缩减出动的直升机数量,反正扔四颗炸弹就会有三颗命中目标,足以解决战斗。”   米-24普遍的武器配属方案为两枚导弹(或大口径无控火箭弹)和两颗炸弹,重量均为100千克,在少数情况下会挂载250千克的导弹和炸弹,像1984年米-24机群采用后一种配属的战斗飞行架次仅占16%。至于500千克炸弹的运用就更少了,除非必须,直升机组都不愿带这种让飞行变成遭罪的武器。1982年,米-24只在四次飞行中携带了500千克的FAB-500炸弹。这一年的12月,来自于著名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航空兵大队的阿纳托利·奇尔科夫大尉就使用了一回500千克炸弹,目标是正在一处大房子里开会的抵抗运动“伊斯兰委员会”成员,FAB-500轻松地就将粘土夯实的房子炸上天。1987年5月的一个深夜,在坎大哈机场担任作战值班的米-24分队升空,前去打击一支刚刚被抓住踪迹的“圣战者”商队,地面侦察兵通过发射照明迫击炮弹,指明了目标所在位置。为求“一击致命”,参战的米-24挂上了FAB-500,但由于飞行员是刚刚轮班替换来的,在很低的高度就把炸弹全扔下去,结果炸弹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将直升机掀离正常航线近百米远,而且由于爆炸点离城镇较近,许多居民的房屋玻璃都被震碎了。返回基地后,航空兵大队长要求大家以后再也不许挂载500千克炸弹,只能挂载250千克炸弹。
  第34航空军的各型米-24都能使用MBD2-67u型挂弹架,这是一种专门挂载炸弹的多个挂弹钩。一架直升机使用两副MBD2-67u型挂弹架就可挂载10颗100千克炸弹,每个挂弹架可以挂载四颗炸弹,机翼接头部还可挂载两颖。虽然这种轰炸方式的精确率不高,但这种挂弹方式可用于布雷,只需两架米-24(或米-8)就可以完成对地面工兵来说非常艰巨的布雷工作。它们携带“地雷炸弹”起飞后,可迅速在敌人村庄或营地周围布满地雷,另外还可以用地雷封锁住可以接近这些地点的通道。基于此,苏联军工综合体专门为米-24和米-8开发出奇特的KMG-U型集装箱,里面可放置1 248颗PFM-1型地雷(外观形似蝴蝶),一架挂载四个KMG-U型集装箱的直升机可在非常广阔的面积内“播种”难以被人察觉的“蝴蝶雷”,布雷面积与密度由直升机的飞行速度与投掷间隔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投掷间隔为0.05~1.5秒。
  在米-24投向阿富汗“圣战者”的炸弹中,最恐怖的当属云爆弹(又称“燃料空气炸弹”),这是一种当时几乎无人知晓的新式武器,苏军想在战场上检验一下它的战斗效能,结果在阿宫汗抵抗运动全面爆发的头一年就投入使用。云爆弹的保存需要放置在专门的箱子内,避免阳光直射。不过,苏联武器就是这般朴实,它们在仓库里与普通弹药的保存条件也没有太大区别,只有个别仓库会在上面盖一层帆布。
  1980年8月,驻昆都土的苏军为了肃清集结在法扎巴德峡谷内的“圣战者”,出动了整个一个米-24中队,两架长机各挂载两颗ODAB-500云爆弹,后面的僚机携带无控火箭弹。参战的副航空兵大队长阿拉托尔采夫是这样描述的:“我们保持着平时大约300米的飞行高度,因为云爆弹爆炸后不会产生高速破片,里面的液体云爆剂至多只能漂浮到地面以上200米左右,所以我们在这一高度是安全的。ODAB-500云爆弹的外形也很古怪,就是一个长着圆形嘴巴的铁桶,里面装满液体。战斗前我们已经做好准备,武器制造单位的代表提醒我们投掷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炸弹有可能不会爆炸,所以我们才让几架僚机带上正常的火箭弹来伴随作战,确保万无一失。万幸的是,ODAB-500投出后立即在地面上形成一片油气雾团,看上去又沉又粘,很快雾团被引爆了,现场没有出现普通炸弹爆炸后惯有的大量黑烟,只是出现一些闪光和火球,不过存留的时间却比较长。我们从空中注意到,云爆弹产生的冲击波要比普通炸弹强,并且是从底下向上以火球的形式输送能量,样子类似原子弹爆炸。据后来到现场勘察的空降兵讲,留在现场的叛乱分子死状骇人:尸体被烧焦了,眼睛进出,活下来的都是身体非常强壮的,却都由于高温和巨大冲击力导致失明失聪,肺部撕裂。”
  在特殊的阿富汗战场上,云爆弹的打击效果显著,液体云爆剂生成的炽热雾团可以深入到洞穴、山缝、矿床和沟壑当中,此前这些地方都是敌人的天然避难所,普通武器根本奈何不了他们,但随着云爆弹的到来,他们的末日降临了。有意思的是,ODAB-500云爆弹曾被广泛用于苏联空降兵敌后作战,在运送兵员的米-8降落前,米-24会事先向预定区域投掷云爆弹,通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压强清除目标区域内的地雷,从而快速清理出一片相对宽敞的着陆场。
  不过,苏军运用云爆弹受到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由于会给被打击者带来极度痛苦,云爆弹被普遍认为是“不人道的”,1976年日内瓦国际常规武器紧急委员会曾通过一份决议,将其列为禁用武器,尽管任何一个拥有云爆弹的国家都不打算停用它,但也要顾及国际社会的态度。随着记者和外国代表~次又一次地出现在阿富汗,苏军动用云爆弹的频率也越来越低,直到最后在“人权卫士们”的监视下撤离阿富汗。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建设成本低,力量形成周期短  核导弹是陆基核力量的主体,包括地面设备在内的其它配套系统建设所需投入小于核导弹本身的经费。整个武器系统便于全寿命管理,不需要巨大的经常性的维护保养投入,通过更换零部件的手段,可以比较顺利地实现武器装备的延寿使用。因此发展先进的陆基核力量所需的经费投入相对少一些。一般情况下,陆基核系统成本按照发射井、铁路机动、公路机动方式依次升高。这种说法很笼统,研究领域的成本核算般以
如果说当前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不少既十分重要又相当混乱的概念的话,“产权”该是其中之一。众多学者、官员和企业家至今说法不一,使人们禁不住要问;到底什么是产权?基本概念
大历诗人包何与其父包融、其弟包佶均以诗文驰名当时,并称“三包”。包融、包佶,今之研究已多,然于包何之生平,史料记载模糊,且多有舛误,学界亦鲜有问津者。故笔者且对其籍贯
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郭振英近年来,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组建国家控股公司,已开始运行;二是经国家授权,某些部门作为国家投资
经济学的进程与进展乔治·杰·斯泰格著刘铁君译大约二十年前我开始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我从一个例子出发:如何找到一种牌号汽车的最低价的卖主?一个人越是常买汽车,更多地寻找是
西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的一天,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穷困潦倒的临淄人主父偃早晨至未央宫诣阙上书,暮时便得到武帝的召见,同时被召见的还有另外两位诣阙上书的人:燕郡的
美国海军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先后设计建造了18种型号将近200艘核潜艇,其中有3艘是试验性核潜艇,“一角鲸”号核潜艇正是其中之一。“一角鲸”号(SSN671)在美国海军发展核潜
福建省国家税务局专门开发了可针对不同纳税人的需要,采用基于密码认证或数字证书认证两种安全模式的应用层安全框架。 Fujian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 has speci
德国邮政扩大了本国各大城市45处包裹站的容量,并将在柏林、汉堡、科隆和慕尼黑等城市安装最新的模块系统。作为该工程的一部分,每个包裹站安全锁柜的数量可根据市场需求在目
为满足用户对集成的通讯和协作系统的需求,微软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完整的通讯和协作平台,而在统一的通讯和协作解决方案中,Exchange和SharePoint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