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以说文学就是人学,好的小说中必然站立着鲜活的人物。姓名(乃至绰号)都决不是随意贴上的,僵死的标签,而是联系着人物的社会经历,个性特征,故事情节,甚至小说主题,是一个充满修辞机趣的组成部分。因此,优秀的作家在创作中总是自觉而深刻地表现这种联系。对于姓名国人自古就颇为重视,这自然影响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名。古典文学大师曹雪芹,对《红楼梦》的人物名字就煞费苦心,甄士隐(真事隐)、贾语村(假语存)以及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名字的谐音组合“原应叹惜”,就是为她们命运多舛埋下的伏笔。
鲁迅是否也曾为自己笔下的人物命名问题苦恼过?他是否也重视这个问题呢?1934年,鲁迅先生在《答<戏>周刊编者信》中提到:“人名也一样,古今文坛消息家,往往以为有些小说的根本是在报私仇,所以一定要穿凿书上的谁,就是实际上的谁。为免除这些才子学者门的白费心思另生枝节起见,我就用‘赵太爷’‘钱大爷’,是《百家姓》上最初的两个字……还有排行,因为我是长男,下面有两个兄弟,为预防谣言家的毒舌起见。我的作品中的坏角色,没有一个不是老大,或老四,老五的”。那么给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阿Q、闰土、祥林嫂、高尔础、九斤老太难道真如先生所言,都是自己信手拈来,率性而为的吗?其实,我们仔细读一读鲁迅的小说,认真琢磨其中的人物的名字,就不难发现: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姓名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反映出鲁迅先生小说创作的严肃性和深刻性。
一、拉丁语有所谓“命名即规定”的说法。因此,小说家们对笔下人物的名称大抵要费一番脑子才能确定下来,鲁迅先生对于这一点也是深有体会的。他曾经说:“创作难,就是给人起一个称号或诨名也不易。”他笔下的人名包含的信息就是十分复杂多样的:民俗的、时代的、阶级的、生理特征的……很多信息都可以从名称中分析出来:
1.形象特征。如阿Q、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等。
以阿Q为例,为什么给一个旧社会农村的流浪雇农取这么一个新颖奇特的名字呢?从外形看,阿Q头上除了几处癞疮疤外,还有一条黄辫子。“Q”正是脑袋后面拖根辫子的绝妙漫画肖像。这种联想或许显的突兀,但它首先是建立在鲁迅对满清政权强加给中国男子头上那根发辫的极端厌恶和敏感上的,表明小说要反映的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其他如《长明灯》中的“三角脸”;《药》中的“花白胡子”等等也属此类。
2.风俗特征。如闰土、九斤老太。
《故乡》中的闰土,是一个农民的孩子。他名字的来历是:闰月出生,五行缺土,所以其父给他取名为闰土。这个名字,一方面,它通俗、朴实,另一方面,表现了旧中国农村社会中一般农民所受到的迷信思想的深刻影响。另如九斤老太、七斤、七斤嫂、六斤等名字,也是极具地方色彩的,原来当地群众有个习惯: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称称了重量,便用斤数当作小名。鲁迅小说中这类人名折射出的种种奇异而古朴的民俗组成了一幅颇有韵致的农村风俗画。
3.象征特征。如古久先生、夏瑜,华老栓。
《药》里的革命烈士夏瑜暗指革命家秋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以夏对秋,以瑜对瑾。但是当我们将其与另外一个人物姓名华老栓联系起来,就不禁要脱口叫绝了,《书·武成》疏云:“华夏为中国也”。原来鲁迅将“中国”这个古称“华夏”分别作两户人家的姓既显示了他们之间合二为一的亲密关系,又揭示了他们之间一分为二的隔膜状况。夏瑜应该依靠却没有依靠华老栓,华老栓应该支持但没有支持夏瑜。流血的不知道为谁流血,吃血的不知道吃了谁的血。以互不关心始,以同归于尽终!这样的命名不能不说是意蕴丰富发人深思的。
4?郾等地特征。如赵太爷、鲁四老爷、单四嫂子、八一嫂子等。
从阶级角度看,小说中诸如“赵太爷”、“鲁四老爷”“钱大爷”“举人老爷”等等,一个个都是当时的权贵。他们的名字中都有个“爷”字,在旧社会,“爷”是有身份有特权的人的称呼。《故乡》中就有这样一幕:“他站住了,脸上显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别地叫道:“老爷!……”一个“爷”将我与闰土间的距离刹时拉远。那时妇女的社会地位非常卑微,许多人连正式名字都没有。她们往往在出嫁以后,丈夫叫什么,人们便管她们叫什么嫂,祥林嫂的名字即是由此而来。尽管她的丈夫已经死去,人们仍不改变对她的原有称呼。这种情况,充分反映出旧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严重和劳动妇女可怜的处境。除此之外,八一嫂、杨二嫂等都是没有自己姓氏、名字的下层妇女。实际上,鲁迅给这些人物所起的“名字”正如实地反映了妇女在旧时代的处境。
5?郾含有文化内蕴。如陈士成、高尔础、四铭等。
这类命名如《肥皂》中的“四铭”、“学程”、“道统”、“薇园”等,这些名称暴露了人物的读书人身份。鲁迅并没有点明人物的职业,身份,仅仅通过命名方式传达出了一切,不得不令人叫绝!另外如魏连殳(《孤独者》)、吕纬甫(《在酒楼》)、涓生、子君(《伤逝》)等,他们都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敢于冲破陈规陋习,所以他们的名字具有异域情调。
二、比名字更深入人心的绰号。鲁迅小说里,有这样一些人物——他们没有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绰号,这些绰号取得贴切得让人忘记去追问他们本来的名字。如《阿Q正传》里的“假洋鬼子”,这个代称既反映了钱秀才的经历与身份特点及其阶级实质,又表现了作者对其鲜明的憎恶之情。《故乡》里的杨二嫂被称为“豆腐西施”,这绰号既点明了人物的生理特点也反映了人物的职业特点:年轻时有几分姿色,又擦着白粉,故“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称她为“西施”,可能略有嘲讽之意,但也说明人毕竟还算好看的;至于前面冠以“豆腐”二字。则是因为她是开豆腐店的,这就表明了人物的职业。还有《孔乙己》中那个在鲁镇咸亨酒店“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人物的绰号正式代替了他的本名。他是个屡试不第的穷书生,又很迂腐可笑,因此人们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中替他取了一个“孔乙己”的绰号。这个绰号文绉绉的,又与孔老夫子刮连上了,可以说有助于补充人物的性格描绘。同时,人们不称呼他的正式名字而都直呼其绰号。则此人的社会地位之低也可以想见,他虽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这在那个社会里是必然要被人们看不起的,可以说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假洋鬼子以至豆腐西施等绰号,起来时所费心思丝毫不亚于其他的正式名称。
大师手下无闲笔,一枝一叶总关情。可以说鲁迅先生的小说人名向读者展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等第,风俗文化,历史变迁,文艺美学等内容,匠心独运,引人深思。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曾指出:“专有名词始终值得小心对待,因为可以说,专有名词是能指之王,其伴随意义十分丰富,是有社会意义和象征性的”。小说人物名也属专有名词之列,同样也是“能指之王”。因此,我认为研究鲁迅绝不能放过其笔下人物的命名。鲁迅小说人名艺术是构成鲁迅小说艺术有机的组成部分,是鲁迅小说卓绝不朽的原因之一。
哈尔滨市第十四中学校(150010)
鲁迅是否也曾为自己笔下的人物命名问题苦恼过?他是否也重视这个问题呢?1934年,鲁迅先生在《答<戏>周刊编者信》中提到:“人名也一样,古今文坛消息家,往往以为有些小说的根本是在报私仇,所以一定要穿凿书上的谁,就是实际上的谁。为免除这些才子学者门的白费心思另生枝节起见,我就用‘赵太爷’‘钱大爷’,是《百家姓》上最初的两个字……还有排行,因为我是长男,下面有两个兄弟,为预防谣言家的毒舌起见。我的作品中的坏角色,没有一个不是老大,或老四,老五的”。那么给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阿Q、闰土、祥林嫂、高尔础、九斤老太难道真如先生所言,都是自己信手拈来,率性而为的吗?其实,我们仔细读一读鲁迅的小说,认真琢磨其中的人物的名字,就不难发现: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姓名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反映出鲁迅先生小说创作的严肃性和深刻性。
一、拉丁语有所谓“命名即规定”的说法。因此,小说家们对笔下人物的名称大抵要费一番脑子才能确定下来,鲁迅先生对于这一点也是深有体会的。他曾经说:“创作难,就是给人起一个称号或诨名也不易。”他笔下的人名包含的信息就是十分复杂多样的:民俗的、时代的、阶级的、生理特征的……很多信息都可以从名称中分析出来:
1.形象特征。如阿Q、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等。
以阿Q为例,为什么给一个旧社会农村的流浪雇农取这么一个新颖奇特的名字呢?从外形看,阿Q头上除了几处癞疮疤外,还有一条黄辫子。“Q”正是脑袋后面拖根辫子的绝妙漫画肖像。这种联想或许显的突兀,但它首先是建立在鲁迅对满清政权强加给中国男子头上那根发辫的极端厌恶和敏感上的,表明小说要反映的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其他如《长明灯》中的“三角脸”;《药》中的“花白胡子”等等也属此类。
2.风俗特征。如闰土、九斤老太。
《故乡》中的闰土,是一个农民的孩子。他名字的来历是:闰月出生,五行缺土,所以其父给他取名为闰土。这个名字,一方面,它通俗、朴实,另一方面,表现了旧中国农村社会中一般农民所受到的迷信思想的深刻影响。另如九斤老太、七斤、七斤嫂、六斤等名字,也是极具地方色彩的,原来当地群众有个习惯: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称称了重量,便用斤数当作小名。鲁迅小说中这类人名折射出的种种奇异而古朴的民俗组成了一幅颇有韵致的农村风俗画。
3.象征特征。如古久先生、夏瑜,华老栓。
《药》里的革命烈士夏瑜暗指革命家秋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以夏对秋,以瑜对瑾。但是当我们将其与另外一个人物姓名华老栓联系起来,就不禁要脱口叫绝了,《书·武成》疏云:“华夏为中国也”。原来鲁迅将“中国”这个古称“华夏”分别作两户人家的姓既显示了他们之间合二为一的亲密关系,又揭示了他们之间一分为二的隔膜状况。夏瑜应该依靠却没有依靠华老栓,华老栓应该支持但没有支持夏瑜。流血的不知道为谁流血,吃血的不知道吃了谁的血。以互不关心始,以同归于尽终!这样的命名不能不说是意蕴丰富发人深思的。
4?郾等地特征。如赵太爷、鲁四老爷、单四嫂子、八一嫂子等。
从阶级角度看,小说中诸如“赵太爷”、“鲁四老爷”“钱大爷”“举人老爷”等等,一个个都是当时的权贵。他们的名字中都有个“爷”字,在旧社会,“爷”是有身份有特权的人的称呼。《故乡》中就有这样一幕:“他站住了,脸上显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别地叫道:“老爷!……”一个“爷”将我与闰土间的距离刹时拉远。那时妇女的社会地位非常卑微,许多人连正式名字都没有。她们往往在出嫁以后,丈夫叫什么,人们便管她们叫什么嫂,祥林嫂的名字即是由此而来。尽管她的丈夫已经死去,人们仍不改变对她的原有称呼。这种情况,充分反映出旧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严重和劳动妇女可怜的处境。除此之外,八一嫂、杨二嫂等都是没有自己姓氏、名字的下层妇女。实际上,鲁迅给这些人物所起的“名字”正如实地反映了妇女在旧时代的处境。
5?郾含有文化内蕴。如陈士成、高尔础、四铭等。
这类命名如《肥皂》中的“四铭”、“学程”、“道统”、“薇园”等,这些名称暴露了人物的读书人身份。鲁迅并没有点明人物的职业,身份,仅仅通过命名方式传达出了一切,不得不令人叫绝!另外如魏连殳(《孤独者》)、吕纬甫(《在酒楼》)、涓生、子君(《伤逝》)等,他们都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敢于冲破陈规陋习,所以他们的名字具有异域情调。
二、比名字更深入人心的绰号。鲁迅小说里,有这样一些人物——他们没有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绰号,这些绰号取得贴切得让人忘记去追问他们本来的名字。如《阿Q正传》里的“假洋鬼子”,这个代称既反映了钱秀才的经历与身份特点及其阶级实质,又表现了作者对其鲜明的憎恶之情。《故乡》里的杨二嫂被称为“豆腐西施”,这绰号既点明了人物的生理特点也反映了人物的职业特点:年轻时有几分姿色,又擦着白粉,故“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称她为“西施”,可能略有嘲讽之意,但也说明人毕竟还算好看的;至于前面冠以“豆腐”二字。则是因为她是开豆腐店的,这就表明了人物的职业。还有《孔乙己》中那个在鲁镇咸亨酒店“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人物的绰号正式代替了他的本名。他是个屡试不第的穷书生,又很迂腐可笑,因此人们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中替他取了一个“孔乙己”的绰号。这个绰号文绉绉的,又与孔老夫子刮连上了,可以说有助于补充人物的性格描绘。同时,人们不称呼他的正式名字而都直呼其绰号。则此人的社会地位之低也可以想见,他虽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这在那个社会里是必然要被人们看不起的,可以说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假洋鬼子以至豆腐西施等绰号,起来时所费心思丝毫不亚于其他的正式名称。
大师手下无闲笔,一枝一叶总关情。可以说鲁迅先生的小说人名向读者展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等第,风俗文化,历史变迁,文艺美学等内容,匠心独运,引人深思。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曾指出:“专有名词始终值得小心对待,因为可以说,专有名词是能指之王,其伴随意义十分丰富,是有社会意义和象征性的”。小说人物名也属专有名词之列,同样也是“能指之王”。因此,我认为研究鲁迅绝不能放过其笔下人物的命名。鲁迅小说人名艺术是构成鲁迅小说艺术有机的组成部分,是鲁迅小说卓绝不朽的原因之一。
哈尔滨市第十四中学校(15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