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高中特色办学,贵在自主创新、追求卓越。
▲高中特色办学是学校个性化的过程
特色办学是指学校在达到国家统一的标准后,实现个性化发展的过程。要实现学校的个性化发展,就必须创造性地解决好以下几对矛盾。
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矛盾。新课改强调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应采取恰当的措施,既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解决好二者可能存在的矛盾,在高中阶段彰显每个学生的个性。
二是统一的课程标准与地区差异的矛盾。怎样在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下实现特色办学?这就要求学校一方面遵守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另一方面兼顾地区差异,充分挖掘地方文化教育资源,凸显地方特色。
三是基础性教育和专业性教育的矛盾。高中阶段学校教育要保证基础性。目前我国对高中的定位是作好两个准备,即升学准备和职业准备。对普通高中来讲,如果仅以基础性为主的话,那么学生考不上大学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如果要作好职业准备,那就涉及学校在完成国民基本素质教育目标的同时,如何落实专业性教育的问题。因此处理好基础性与专业性的关系是普通高中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四是统一的管理要求和办学自主权的矛盾。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课程方案,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对学校实施统一的管理;特色办学要求校长因校制宜,学校要有一定的自主权。哪些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哪些校长可以说了算?学校在什么事情上、什么范围内能自主,自主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都需要作深入的研究、探讨。
五是家长期望的趋同性和人才类型多样化的矛盾。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期望孩子上大学,但学生的能力类型、人格特征不尽相同,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来自家长的压力和学生成才不同的道路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高中特色办学是创新的过程
特色办学是学校以遵循一般教育规律为前提,因校制宜,不断进行教育创新的过程。要开展教育创新,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高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人才的初步分类、分流奠定基础。因此,学校的改革创新要围绕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做文章,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其成长的路径。
过程性原则。特色办学是目标,但更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过程。教育创新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成果能够以其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加以衡量,而教育是一种活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育人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没有终极产品。特色的形成是过程创新的结果。
整体性原则。特色办学的基本标识是学校在育人方面的“独到之处”,而“独到之处”的形成是学校整体改革发展的结果,包括办学理念、制度建设、教育教学方式,乃至校园的设计与优化诸多方面。其中,办学理念是核心,办学特色集中体现的是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等问题的阐释和展现。
▲高中特色办学是科学实践的过程
特色办学是学校践行办学理念的科学实践过程。科学实践就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研究,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研究,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去一般化”。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通过实验求证,寻找普遍真理,注重的是共同性;而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组织,研究对象与背景高度关联,研究成果很难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评价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注重客观性和创新性,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更强调情境性和相对性。对特色办学而言,学校要做的就是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二是“合作完成”。在知识民主化的潮流中,实践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在特色办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学校既是主试也是被试,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研究者。三是“行动研究”。自然科学研究要求对实验条件和相关变量进行严格控制,而教育科学研究更强调生态性,研究者的行为可以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进行调整,让行动服务于问题解决。
▲高中特色办学是学校个性化的过程
特色办学是指学校在达到国家统一的标准后,实现个性化发展的过程。要实现学校的个性化发展,就必须创造性地解决好以下几对矛盾。
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矛盾。新课改强调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应采取恰当的措施,既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解决好二者可能存在的矛盾,在高中阶段彰显每个学生的个性。
二是统一的课程标准与地区差异的矛盾。怎样在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下实现特色办学?这就要求学校一方面遵守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另一方面兼顾地区差异,充分挖掘地方文化教育资源,凸显地方特色。
三是基础性教育和专业性教育的矛盾。高中阶段学校教育要保证基础性。目前我国对高中的定位是作好两个准备,即升学准备和职业准备。对普通高中来讲,如果仅以基础性为主的话,那么学生考不上大学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如果要作好职业准备,那就涉及学校在完成国民基本素质教育目标的同时,如何落实专业性教育的问题。因此处理好基础性与专业性的关系是普通高中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四是统一的管理要求和办学自主权的矛盾。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课程方案,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对学校实施统一的管理;特色办学要求校长因校制宜,学校要有一定的自主权。哪些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哪些校长可以说了算?学校在什么事情上、什么范围内能自主,自主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都需要作深入的研究、探讨。
五是家长期望的趋同性和人才类型多样化的矛盾。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期望孩子上大学,但学生的能力类型、人格特征不尽相同,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来自家长的压力和学生成才不同的道路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高中特色办学是创新的过程
特色办学是学校以遵循一般教育规律为前提,因校制宜,不断进行教育创新的过程。要开展教育创新,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高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人才的初步分类、分流奠定基础。因此,学校的改革创新要围绕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做文章,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其成长的路径。
过程性原则。特色办学是目标,但更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过程。教育创新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成果能够以其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加以衡量,而教育是一种活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育人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没有终极产品。特色的形成是过程创新的结果。
整体性原则。特色办学的基本标识是学校在育人方面的“独到之处”,而“独到之处”的形成是学校整体改革发展的结果,包括办学理念、制度建设、教育教学方式,乃至校园的设计与优化诸多方面。其中,办学理念是核心,办学特色集中体现的是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等问题的阐释和展现。
▲高中特色办学是科学实践的过程
特色办学是学校践行办学理念的科学实践过程。科学实践就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研究,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研究,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去一般化”。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通过实验求证,寻找普遍真理,注重的是共同性;而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组织,研究对象与背景高度关联,研究成果很难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评价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注重客观性和创新性,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更强调情境性和相对性。对特色办学而言,学校要做的就是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二是“合作完成”。在知识民主化的潮流中,实践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在特色办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学校既是主试也是被试,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研究者。三是“行动研究”。自然科学研究要求对实验条件和相关变量进行严格控制,而教育科学研究更强调生态性,研究者的行为可以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进行调整,让行动服务于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