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名村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e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他们是中国名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涌现的典型。他们是如何成功的,而其成功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带着这些读者关心的问题;本刊记者走进了这些中国名村……同时,记者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新农村建设有不同的模式,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从小渔村到中国第一蛇村
  
  说起养蛇,浙江省德清县子思桥的每个村民都能说上一段蛇经。村民杨纺荣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养蛇,他说,一开始自己担心市场变幻,只是小打小闹地饲养母蛇。多养多富、笑搞小富,看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从捕蛇转向养蛇赚钱,2000年。杨纺荣越来越不满足自己的“小打小闹”,下了狠心扩大饲养量,在原来的数量上翻了一番。2007年6月,杨纺荣叉通过村委帮忙,利用贷款和积蓄到金华、上海等地收购母蛇。关注小蛇行情变化的杨纺荣向记者道出了他的“小九九”:“现在,小蛇卖出的价钱只有1块6毛5分一条,等到1块8毛时再卖出全部的小蛇,几个月的辛苦日子,赚上2万元应该没有问题。”
  于思桥村负责人杨根妹说。子思桥村通过20年的发展,如今,170户。人家有150户从事养蛇,800多人的村庄饲养着300多万条蛇。她说,20年前的子思桥村还是个渔村,村民苦活累活不愿干,宁可在家闲着。村民间常发生口舌纠纷。现在村民整天围着蛇转。做得多的是蛇活、说得多的是蛇经,村里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村民修路、建桥,为村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了。杨根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年来全村共出产幼蛇7000多万条,创产值1.3亿多元,直接给村民带来利润5000多万元,大多数村民每年都有五六万元的收入,好的有十多万。她说,目前村里正打算规划土地成立设施完善的饲养基地,并成立蛇文化馆,带动当地的旅游和餐饮业,形成多条腿走路。让子思桥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感言:产业强村
  “一村一品”在发展生产方面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因为抓好一个品种,可以富裕一方农民:做好一个产业,可以振兴一方经济。在此基础上延长产业链,就可以通过产业的发展,增强村庄的经济实力,逐步实现产业强村的目标。通过分析新市镇子思桥村蛇产业,我们可以看出,“一村一品”不仅搞活了区域经济,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成为加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动力。
  
  进顺村的小康家园
  
  在一个经济尚不发达的省份,江西南昌东郊的进顺村显得格外突兀。那里的村民住着花园洋房,过着“个个有股份,人人有保险。月月有薪水,年年有分红”的无忧生活。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命根子。进顺村愉恰是一个没有耕地的村庄,如今却成了江西首富村。记者近日慕名探访了这个著名的村庄。
  进顺村原是个以种菜为主的贫困村。要说它的发家史,绕不开位于南昌市中心的鄱阳湖酒店。这是一座完全由农民投资的三星级酒店。进顺村的发展,就是由这座大酒店开始的。
  1984年,年仅26岁的罗玉英当选村委主任,她作出一个大胆决定,关闭了4个村办企业,转让部分土地,集中村里资金。在南昌黄金地段建设都阳湖大酒店,迈出了发展三产的第一步。随后,组建了江西惟一的旅游企业集团。
  1998年,罗玉英又作出一个更大胆的决策。把该村位于城区的12亩土地盘活。以一亩60万元的价格转让,又用1亩8万元的价格买了另外一块地。这样进顺村用12亩地置换了40亩土地,还多了300多万元用于建设进顺工业园。2002年该村又用同样的手法建设了昌东都阳湖工业园。
  2003年,富裕起来的进顺村投资8000万在邻村土地上建设了面积8万平方米的“小康家周”,村委会也迁到此,成为中国农村罕见的将村委会和村子建在邻村的村庄。
  如今,进顺村已是一个拥有3座宾馆酒店、2个工业区、5个市场的首富村,2006年,全村财政收入达20.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9547元,不少村民因此产生了小富即安的思想。对此,罗玉英提出了当时农民闻所未闻的“股份合作制”,让村民持有集体的股份。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进顺村将村办企业集团评估的8593万元折合成总股份8000万股,其中45%按不同比例配置给每一位村民,另外55%的股份为集体所有。
  农民、村民、股民、员工、老板……如今的进顺村村民,每个人都有几个不同的身份。他们谈起股份合作、资本运营、产权明晰等新鲜的词汇,也如当年他们谈起自家种植的萝卜、白菜一样朗朗上口。
  
  感言:工业企业富村
  进顺村是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_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是工业企业与乡村融为一体、和谐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
  
  沪让亿元第一村
  
  地处上海西南市郊结合部的闵行区九星河村,在新世纪一跃上升到上海市综合实力百强村的第10位。而在6年前,这里还是经济收入名列闵行区七宝镇倒数第二的穷村。
  转折的关键出现在1994年。那一年,成立了九星实业有限公司,直接与市场对话,发展本村经济。6年后,九星1.5平方公里土地上,已是街道纵横交错,商场井井有条。商品琳琅满目,25公里水泥路、6座公路桥,白天车水马龙、晚上霓虹灯明。
  上海九星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恩福认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九星经济发展的关键。6年前,九星村存在“企业大锅饭,体制不完善,管理松懈,村企关系不明”四种病根,吴恩福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想法,独创了“合作形式,租赁性质,独资管理”的新模式及“外三户,内工业”的新思路。随即,村两委班子制定并打响了建立批发市场的战役。在“三场一路”(即农贸市场、停车场、禽畜场、虹莘路商业街)首次战役一举成功的基础上,先后建成了一、二区五金市场和三区食品干货市场。3年后,又建成了以建材装潢商品为主体,兼营五金、干货、陶瓷、茶叶、电器、油漆、灯饰、不锈钢、防盗门、名贵木材等商品的综合性商业物流中心,九星河村也因此步入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如今的九星河村,农民的就业、收入、生活等利益得到了足够的保证。该村实行养老退休制,村民退休每月兑现养老金325元。每年村里发给农民的各种补贴、实物达四五百万元,户均还有共享利润10D0多元。村里每年花在为老百姓办实事上的资金约1500万元。
  
  感言:市场兴村
  丸星河村通过发展现代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市场网络。进而形成以当地农村为中心的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乡村、最终形成商贸发达、乡村繁荣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
  
  农村中的奇迹
  
  花周村。地处浙江中部的金华东阳市南马镇。20世纪70年代的花同村是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村,1978年,花园村年人均收入仅为87元,要想村里变富,就要创新思想、走新路子。村支部书记邵钦祥清楚地认识到花园村,必须走企业路线。于是,他就与另外两人分别投入500元,开了家小型蜡烛厂。几经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花园村经济状况有了极大改观,一跃成为浙中山地乡镇企业的龙头之一。当时的乡镇企业虽然说“船小好掉头”,但是却有着各自为战的缺点。为了使花园村经济更上一层楼,邵钦祥以8家村办企业为骨干,联合46户企业,在1991年7月组建了村级工业公司,和村政结合为一体,开创了“村企合一,共同富裕”的崭新模式。因此,村里经济便扶摇直上,1993年7月15日,集科、工、农、贸为一体的浙江花园集团公司成立,1994年成为省级集团,1995年成为国家级集团。随着花园集团的不断壮大,花园村名声大扬,在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之后,邵钦祥并未就此满足,他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1995年又带领着花园村民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并于1996年,与国家最高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走上了高科技发展之路。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花园村还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在村里办起了幼儿园、职业技校、党校,还成立秧歌队、腰鼓队、篮球队,并经常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村里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将村庄建设和生态环境统一起来。
  
  感言:高科技兴村
  带着恋恋不舍之情,我们结束了短暂的花园之旅,但是。花园村以高科技兴特的传奇却还在继续。据了解,花园村不仅将继续在村民的生活小区中全面推行绿化保洁制度,而且决定投入巨资配备先进设施,提高村里的垃圾和污水的日处理能力,为企业和村庄未采发展之路做好后备工作。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促使着花园村民继续奋斗在新农村建设中。
  
  本刊记者 范蕾蕾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加强银政合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重庆农商行推出6项措施,全力扶持丰都县肉牛产业做大做强。具体内容包括:  一是将丰都县纳入重庆农商行支持我市肉牛产业化发展试点县,在已累计发放肉牛产业贷款7360万元的基础上,向丰都肉牛产业化项目授信5亿元。  二是建立支持肉牛产业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保障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三是“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对养殖散户提供最高3万元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对小规模养殖
一、大葱优良品种    1 章丘巨葱。株高1.3~1.5米,葱白长60~70厘米,不分蘖,质地细脆,纤维少,品质优、抗风、抗病、抗逆性能强,单株重0.5-1.5千克,亩产量5000~6000千克。  2 改良章丘巨葱。株高1米以上,葱白长60-70厘米,单株重约500克,亩产量6000-8000千克。  3 世纪葱王。株高1.2米以上,葱白长60~70厘米,单株重约500克,葱白肉质脆味甜,耐寒性
奶牛耐寒怕热,适应温度为8~23℃。气温达23℃时,其采食量开始下降,30℃以上时采食量下降50%。那么在炎热夏天,怎样在保证奶牛较佳的生产状态下安全度夏呢?    1 改善生存环境。首先是牛舍要建在通风凉爽、地势高燥的地方,屋顶覆盖隔热性能好的草毡或草帘或作物秸秆,用石棉瓦则需涂刷石灰浆或反射性好的涂料。其次牛舍内应装些大功率的换气扇或电扇以及喷雾装置,气温较高时开通风设备,气温高又干燥时喷雾装
葡萄炭疽病的正确防治    一、存在问题  1 用药习惯。据实地调查。现在大多数果农朋友还是用代森锰锌、福美双、多菌灵、甲托等常规药来防治炭疽病。很少用三唑类和一些新药。并且一年中使用次数较多,致使产生抗药性。对炭疽病防效很差。  2 用药时期。果农朋友一般是不见发病。不用好药。并且忽视了花前、花后以及花后至幼果期的预防。给病菌的侵染和潜伏提供机会。造成病害大流行。    二、正确防治    1 
餐饮营销中的巧招  陈晓杰    在饮食行业中赠送的花样很多,有的不收服务费,有的打折扣,还有的免费提供啤酒。  宁波有一家鸿兴饭馆餐饮店,开始生意不好,一天忙下来赚不了多少钱。老板姜某为这事很苦恼,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买通航船老大,让他为自己做义务宣传员,说鸿兴饭馆餐饮店出售绍兴酒,价格比市上便宜一半。乡下人贪便宜,果然生意慢慢好起来,买酒的人多了,有的就坐在里面吃饭。可是这办法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饮品是人们在炎热的夏季必不可少的解暑饮品,现在市场上的冷饮品种繁多,很多人喜欢靠喝冰冻饮品、吃冷食来降温消暑。  据专家介绍:冰冻食物、饮料吃得过多,会冲淡胃液,影响食欲,不利消化,还会因过度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局部血管收缩,导致消化道缺血、缺氧,使小胃肠功能紊乱。影响人们身体对食物中营养成份的吸收,会出现腹痛、腹泻或咽部疼痛,发音嘶哑、咳嗽以及其他病症。特别是在老、幼年消费者要慎食冷饮、冷食。老
高效养鸡间隔喂料法就是将当天的饲料分次投给,以达到刺激鸡食欲,相对加快采食速度,减少撒料浪费,并培养采食规律,保证在采食预定料量的基础上,达到更好地生长、发育的目的。  1 肉种鸡间隔喂料法。对于肉种鸡来说,早期体重达标除了公鸡有些困难外,母鸡比较容易,一般在管理到位的情况下。第一周就可以使体重达标,但鸡具有较强的择食性,如果一次性加料过多,鸡吃饱后就开始挑食,造成严重的撒料现象。所以育雏中期至限
在农村,常见到经检修和初次安装的锤片式粉碎机在试运转中机身发生强烈振动。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检修装配中锤片安装错误。锤片换面掉头使用时,为防止转子重量失去平衡,粉碎机内所有的锤片必须一齐换面掉头,否则会在运行中发生强烈振动。  2、对应两组锤片重量之差超过5克。排除的方法是调整锤片重量,使相应两组重量之差少于5克。  3、个别锤片卡得太紧,运行中没有甩开。可停机后用手转动观察,
畸形菇常见种类与防治  吕纪增    1.地雷菇。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覆土材料过粗,土质偏硬,覆土较厚,覆土层表层含水较少,而其下部及基料的温湿条件又适合子实体发生和生长,故易在料表或覆土层中下层分化形成子实体。然后钻出土面。解决办法:选取优质腐殖土,最好使用草炭土,可按比例掺入一定量的腐熟牛粪或麦糠等;在取土、晒土过程中,应予过筛,使土粒大多保持与小麦粒大小相当。最大的可有玉米粒的1/2左右。并伴有
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都要经过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每个阶段由于自身的生理特性决定了需水量的不同。形成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特点。只有掌握了作物需水关键期的一些规律,针对不同作物各阶段的生长发育情况,使用有利于作物高产的节水灌溉技术,才能达到费省效高的目的。    一、小麦    每亩小麦一生总耗水量260~400立方米。水地小麦亩产500千克时,从播种到返青耗水量每亩约80立方米,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