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迅速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数字逻辑电路》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数字逻辑电路;教学改革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是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以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器件更新的速度加快,使得教学内容增多与学时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讨论的问题。
更新观念,优化教学内容
更新观念教师必须首先更新观念,实现由传统教育观念向创新教育观念的转变,逐步形成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掌握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提高为目标的新教学方法。教学中要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切忌死守课本,从头到尾按大纲“满堂灌”。要把考试作为促进教学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目的,使我们培养的技能人才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在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提高。
教师应站在本学科的前沿创新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是要在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使其创新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因此,任课教师对本课程的新知识和新发展都应给予高度关注,了解新技术和最新成果,自觉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开阔视野,提高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使教与学融为一体,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优化、调整教学内容新概念、新器件和新方法的出现,必然引起课程内容的调整、优化。根据电子技术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厚基础、宽口径、大专业”及多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改革要符合“打好基础,精选内容,逐步更新,利于教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笔者确立了加强集成、削弱分立;重视外部特性,淡化内部分析;强化基本功能,突出应用设计的教学内容优化、调整的原则。为此,笔者在教案上结合考试要求做了如下调整:(1)削减集成电路内部结构及详细工作过程的内容,着重于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外部特性和典型应用。如对三态门、传输门、异或门等,只介绍其功能、符号及应用,删去内部结构及工作过程的分析。将原触发器一章内容压缩为二节,介绍集成触发器的功能、符号及应用。(2)增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内容,在数字电路第六章,以及增加了可编程阵列PAL、通用阵列逻辑GAL、高密度可编程器件CPLD中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系统设计等反映数字电子技术新成果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笔者深感优化课程内容符合课程发展和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需要。
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主导下,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激励他们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发展。为此,每一节课教师都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知识点的引入和综合运用,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教与学互相激励。具体做法如下:(1)知识点的引入是一个新知识点的起点,是课堂教学中的首要环节。笔者在教学中逐渐意识到:知识点的恰当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思维,引发求知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揭示矛盾,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加强学生的联系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讲课中,可根据知识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引入方式。如在讲计数器一节时,笔者选用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数字钟作为实例引入,提出“如何实现计时”,引出计数的概念,进入计数器的逻辑功能的学习,再通过“如何实现计时所需的60进制”,引出集成计数器的扩展应用——反馈预置和反馈清零法。(2)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注意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当讲完一章时,除了本章内容小结外,笔者常用一两道典型例题融合一章内容,使概念和分析、设计方法具体化。如在讲完组合逻辑电路一章后,笔者举了一个血型配对电路的例子,先用小规模门电路设计,再分别用中规模器件译码器、选择器、比较器(附加少量门电路)设计,不但使知识系统和深化,而且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使学生对这一章中的几个重点、难点容易掌握,印象深刻。(3)对教学内容精讲、少讲,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想,去自学,去研究,去讨论。引导、训练学生思维,而不要代替他们思维,更不要制约他们的思维。(4)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个性化教学,做到因人施教,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应加强他们的知识积累,通过分析例题的思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这类学生在解决类似问题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提高其自学的能力。
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应抓住考试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和教育学生,端正考试动机,巩固课程教学质量。笔者始终坚持“提高学生素质,巩固知识结构”的原则,在拟制测验题中,除了考查基本知识和能力外,有意出一些扩展、超纲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根据做题情况分类进行分析、辅导讲解。通过复习,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加强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注重从理论到理论,而忽视应用,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听课情绪低落。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例如,在讲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时,尽量举一些实际中常见的报警电路、密码锁电路、控制电路(如怎样实现三个卧室分别控制客厅灯的亮灭)等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坚持“工夫花在平时,注重打牢基础,不留知识死角”的施教原则。通过合理安排自学、重点讲解、课内外辅导答疑、作业讲评、单元测验等各个教学环节,加强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激发和调动教师、学生双方积极性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不竭动力;注重创新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钟肇新,范建东.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M].北京: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3]技工学校电子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数字逻辑电路(第二版)[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邓水先(1964—),男,广东高要人,广东省肇庆市高级技工学校讲师,主要从事电子专业教学。
关键词:数字逻辑电路;教学改革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是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以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器件更新的速度加快,使得教学内容增多与学时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讨论的问题。
更新观念,优化教学内容
更新观念教师必须首先更新观念,实现由传统教育观念向创新教育观念的转变,逐步形成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掌握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提高为目标的新教学方法。教学中要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切忌死守课本,从头到尾按大纲“满堂灌”。要把考试作为促进教学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目的,使我们培养的技能人才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在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提高。
教师应站在本学科的前沿创新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是要在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使其创新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因此,任课教师对本课程的新知识和新发展都应给予高度关注,了解新技术和最新成果,自觉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开阔视野,提高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使教与学融为一体,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优化、调整教学内容新概念、新器件和新方法的出现,必然引起课程内容的调整、优化。根据电子技术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厚基础、宽口径、大专业”及多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改革要符合“打好基础,精选内容,逐步更新,利于教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笔者确立了加强集成、削弱分立;重视外部特性,淡化内部分析;强化基本功能,突出应用设计的教学内容优化、调整的原则。为此,笔者在教案上结合考试要求做了如下调整:(1)削减集成电路内部结构及详细工作过程的内容,着重于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外部特性和典型应用。如对三态门、传输门、异或门等,只介绍其功能、符号及应用,删去内部结构及工作过程的分析。将原触发器一章内容压缩为二节,介绍集成触发器的功能、符号及应用。(2)增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内容,在数字电路第六章,以及增加了可编程阵列PAL、通用阵列逻辑GAL、高密度可编程器件CPLD中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系统设计等反映数字电子技术新成果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笔者深感优化课程内容符合课程发展和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需要。
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主导下,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激励他们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发展。为此,每一节课教师都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知识点的引入和综合运用,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教与学互相激励。具体做法如下:(1)知识点的引入是一个新知识点的起点,是课堂教学中的首要环节。笔者在教学中逐渐意识到:知识点的恰当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思维,引发求知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揭示矛盾,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加强学生的联系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讲课中,可根据知识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引入方式。如在讲计数器一节时,笔者选用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数字钟作为实例引入,提出“如何实现计时”,引出计数的概念,进入计数器的逻辑功能的学习,再通过“如何实现计时所需的60进制”,引出集成计数器的扩展应用——反馈预置和反馈清零法。(2)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注意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当讲完一章时,除了本章内容小结外,笔者常用一两道典型例题融合一章内容,使概念和分析、设计方法具体化。如在讲完组合逻辑电路一章后,笔者举了一个血型配对电路的例子,先用小规模门电路设计,再分别用中规模器件译码器、选择器、比较器(附加少量门电路)设计,不但使知识系统和深化,而且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使学生对这一章中的几个重点、难点容易掌握,印象深刻。(3)对教学内容精讲、少讲,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想,去自学,去研究,去讨论。引导、训练学生思维,而不要代替他们思维,更不要制约他们的思维。(4)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个性化教学,做到因人施教,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应加强他们的知识积累,通过分析例题的思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这类学生在解决类似问题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提高其自学的能力。
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应抓住考试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和教育学生,端正考试动机,巩固课程教学质量。笔者始终坚持“提高学生素质,巩固知识结构”的原则,在拟制测验题中,除了考查基本知识和能力外,有意出一些扩展、超纲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根据做题情况分类进行分析、辅导讲解。通过复习,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加强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注重从理论到理论,而忽视应用,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听课情绪低落。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例如,在讲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时,尽量举一些实际中常见的报警电路、密码锁电路、控制电路(如怎样实现三个卧室分别控制客厅灯的亮灭)等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坚持“工夫花在平时,注重打牢基础,不留知识死角”的施教原则。通过合理安排自学、重点讲解、课内外辅导答疑、作业讲评、单元测验等各个教学环节,加强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激发和调动教师、学生双方积极性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不竭动力;注重创新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钟肇新,范建东.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M].北京: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3]技工学校电子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数字逻辑电路(第二版)[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邓水先(1964—),男,广东高要人,广东省肇庆市高级技工学校讲师,主要从事电子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