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分析目前军队院校研究生创新素质现状和不足的情况下,从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科研平台、学术交流、导师队伍建设,以及研究生管理机制等环节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对策,以确保军队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创新素质,并适应当前信息化条件下新技术和新装备的需要。
关键词:军队院校;创新素质;研究生培养;关键要素
作者简介:杨素敏(1971-),女,河北藁城人,军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014-02
创新素质是由创新意识、创新潜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要素构成的一种综合素质。[1,2]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创新潜质是创新的基石,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创新精神是创新的保障,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多数军校研究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安于现状,创新素质不足,不能适应目前军队日新月异的新武器装备和新技术的需求。[3]因此研究如何为研究生搭建创新平台,如何保证能培养出层次高、符合国家发展和战略需要、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军事人才迫在眉睫。
一、军校研究生创新素质现状分析
目前军队院校研究生创新素质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研究生创新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储备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要想进行创新,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交叉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即要有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跨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等,它们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生才有可能采用新方法来解决问题。从图1可以看出,交叉学科复合型知识在创新成果中的重要性。而目前军队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设置中不仅交叉学科课程数量少,而且教材选择上远远落后于当前国内外新装备技术的发展,选用的教材有的甚至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书籍,学科的前沿知识涉及较少,造成学生的知识面既窄又浅。
2.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欠缺
要想进行创新,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勇于挑战的精神、开放式的思维方式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但目前军队院校中,研究生教学模式仍采用“满堂灌”或“填鸭式”的单向灌输方式,导师只顾讲授课程内容,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锻炼的机会。另外,研究生导师在科研探讨中采用“一言堂”的决断方式,造成学生缺乏敢于怀疑、否定,以及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气,只是习惯于按照现有理论模型或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
3.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的欠缺
目前军校还是采用导师负责制,当导师本身科研创新能力不足以及缺少研究经费时,研究生的研究课题必然会缺乏科研实践平台,一些研究课题只能纸上谈兵。另外,研究生导师队伍参差不齐,一是导师学术水平不高,自己都不跟踪当前本学科的前沿现状、新技术和新方法,而且本身也没有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和研究成果;二是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都很高,但无暇顾及研究生的培养,疏于对研究生的指导。这两种情况都造成研究生缺少科研创新的土壤。另外,与地方大学生相比,军校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研究生创新素质何谈提高。
二、提高军校研究生创新素质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综合创新意识、创新潜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各个要素。根据笔者多年在军校工作的经验,认为与研究生创新紧密相关的几个方面应进行如下优化和改革:
1.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夯实创新知识基石
创新的基础是知识,拥有的知识越扎实、越丰富,越有利于研究的创新。而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和知识的有效吸收是丰富研究生知识的基础。笔者认为当前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应进行如下方面的改革:
(1)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由于当今科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以及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在围绕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时,应坚持“重视基础、突出现代、反映前沿、交叉综合”的原则,多元化的设置课程,保证所设课程除了能跟踪本学科前沿方向外,还应大量增设跨学科的选修课,以便扩展研究生的视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使研究生在能力结构、学术思想、科学思维上形成交叉复合效应,进而在专业领域内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2)在教学内容中应将讲授内容知识的80%以上放在科学方法论、教学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推导结论以及分析事实和综合事实的能力上,教给研究生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3)课堂授课中导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的过程应转变为导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合作过程,减少单纯课堂讲授课,增设大量的研讨课和辅导课。研讨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导师的作用仅是引导方向和总结性发言,学生在不断反思、质疑的过程中,必然会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潜移默化地得以提高。
2.参加学术交流,充实研究生的创新潜质
学术交流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学术交流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强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4,5]
(1)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论坛是研究生思想争鸣与探讨学术的平台,研究生参加论坛的过程就是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从查阅资料、整理材料到准备大会发言提纲,对问题自然会有非常深刻的认识。通过参与论坛,一方面展示了自己的学术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并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得以提高。
(2)国内外学术会议。军校应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会议一是可以与本学科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交流思想,领略本学科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了解学科的前沿发展趋势,从中获取书本和课堂上难以获得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二是可以通过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学术见解的交融与碰撞,极大地激发研究生潜在的创新能力。三是可以明确自己与前沿的差距,从而取长补短。 (3)学术讲座和学术培训。定期邀请军队、驻地不同领域知名专家和学者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知识或新的研究进展,或者针对某一新兴学科、某一项前沿理论和技术开设专门的学术培训,以及邀请专业公司定期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和产品展示等活动,研究生的学术和科研视野必然开阔。
3.培养主动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源泉
当前应试教育的后果是研究生缺乏主动创新意识,导致创新缺乏内部驱动力,缺乏怀疑权威和否定已有知识体系的思想。
(1)应注重以学生为主,导师为辅的原则。导师应鼓励研究生申请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引导研究生参与创新科研课题,遇到问题时导师仅给予指导或提供思路,具体工作由研究生自己承担,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去创新,而不鼓励其简单重复与模拟。这样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就被慢慢地培养起来,并逐渐应用到科研创新中,逐渐成为其创新能力的一部分。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军校应改变通过分数高低衡量学生业务能力高低的教育模式,将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增加能充分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估内容、方法。如军械工程学院为了鼓励研究生学术创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划拨专项经费成立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设立了“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项目”,并且每年举办一次“挑战杯”大学生竞赛,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竞赛,选拔优胜者参加省和国家级的竞赛,在激励机制的诱导下,一部分研究生的主动创新意识也逐渐活跃起来。
4.改善研究生管理机制,增强创新活力
(1)导师培养、考核和遴选制度的完善。目前军校研究生导师队伍“近亲繁殖”问题严重,可以通过从部队选调师、旅以上领导干部兼职到院校任教,以及引进或聘请国内外院校著名专家教授等方式来改变。另外,逐渐建立、完善导师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师的潜能。基于“鼓励竞争、保证质量以及宁缺毋滥”的原则遴选导师,淘汰学历偏低、学历结构不合理的导师,打破导师终身制,实行优胜劣汰的聘任制等。
(2)研究生淘汰制度的建立。军校应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在学术、科研和竞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学习成绩差、学术论文缺乏创新点的学生,可以延期其毕业时间,或者干脆取消其学位资格。这样研究生的学习压力虽然会增加,但也会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
5.培养创质精神,增强创新动力
创新精神主要是指冒险、自信、坚韧、顽强、奉献等优良品质,对创新活动的进行和完成起着保证作用。在创新精神的培养中,研究生导师的影响举足轻重。[5,6]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导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要求导师首先应有正确的思想观,良好的道德情操,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并引导研究生树立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人生追求。
三、结论
总之,为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是军队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和主要目标,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院校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导师队伍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术前沿研究的敏感性,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能满足部队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74-81.
[2]吉逸,陈国庆,曹玖新.研究生创新型学习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S1):34-28.
[3]南宁,邵福球.新时期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科学发展[M].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4]苌庆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真谛是什么?——以费孝通的学术成长历程为例[J].研究生培养,2011,(5):15-18.
[5]杨颉,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6]罗英姿,李占华.论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导师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92-93.
(责任编辑:孙晴)
关键词:军队院校;创新素质;研究生培养;关键要素
作者简介:杨素敏(1971-),女,河北藁城人,军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014-02
创新素质是由创新意识、创新潜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要素构成的一种综合素质。[1,2]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创新潜质是创新的基石,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创新精神是创新的保障,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多数军校研究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安于现状,创新素质不足,不能适应目前军队日新月异的新武器装备和新技术的需求。[3]因此研究如何为研究生搭建创新平台,如何保证能培养出层次高、符合国家发展和战略需要、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军事人才迫在眉睫。
一、军校研究生创新素质现状分析
目前军队院校研究生创新素质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研究生创新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储备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要想进行创新,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交叉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即要有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跨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等,它们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生才有可能采用新方法来解决问题。从图1可以看出,交叉学科复合型知识在创新成果中的重要性。而目前军队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设置中不仅交叉学科课程数量少,而且教材选择上远远落后于当前国内外新装备技术的发展,选用的教材有的甚至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书籍,学科的前沿知识涉及较少,造成学生的知识面既窄又浅。
2.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欠缺
要想进行创新,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勇于挑战的精神、开放式的思维方式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但目前军队院校中,研究生教学模式仍采用“满堂灌”或“填鸭式”的单向灌输方式,导师只顾讲授课程内容,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锻炼的机会。另外,研究生导师在科研探讨中采用“一言堂”的决断方式,造成学生缺乏敢于怀疑、否定,以及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气,只是习惯于按照现有理论模型或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
3.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的欠缺
目前军校还是采用导师负责制,当导师本身科研创新能力不足以及缺少研究经费时,研究生的研究课题必然会缺乏科研实践平台,一些研究课题只能纸上谈兵。另外,研究生导师队伍参差不齐,一是导师学术水平不高,自己都不跟踪当前本学科的前沿现状、新技术和新方法,而且本身也没有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和研究成果;二是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都很高,但无暇顾及研究生的培养,疏于对研究生的指导。这两种情况都造成研究生缺少科研创新的土壤。另外,与地方大学生相比,军校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研究生创新素质何谈提高。
二、提高军校研究生创新素质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综合创新意识、创新潜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各个要素。根据笔者多年在军校工作的经验,认为与研究生创新紧密相关的几个方面应进行如下优化和改革:
1.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夯实创新知识基石
创新的基础是知识,拥有的知识越扎实、越丰富,越有利于研究的创新。而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和知识的有效吸收是丰富研究生知识的基础。笔者认为当前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应进行如下方面的改革:
(1)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由于当今科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以及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在围绕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时,应坚持“重视基础、突出现代、反映前沿、交叉综合”的原则,多元化的设置课程,保证所设课程除了能跟踪本学科前沿方向外,还应大量增设跨学科的选修课,以便扩展研究生的视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使研究生在能力结构、学术思想、科学思维上形成交叉复合效应,进而在专业领域内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2)在教学内容中应将讲授内容知识的80%以上放在科学方法论、教学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推导结论以及分析事实和综合事实的能力上,教给研究生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3)课堂授课中导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的过程应转变为导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合作过程,减少单纯课堂讲授课,增设大量的研讨课和辅导课。研讨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导师的作用仅是引导方向和总结性发言,学生在不断反思、质疑的过程中,必然会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潜移默化地得以提高。
2.参加学术交流,充实研究生的创新潜质
学术交流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学术交流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强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4,5]
(1)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论坛是研究生思想争鸣与探讨学术的平台,研究生参加论坛的过程就是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从查阅资料、整理材料到准备大会发言提纲,对问题自然会有非常深刻的认识。通过参与论坛,一方面展示了自己的学术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并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得以提高。
(2)国内外学术会议。军校应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会议一是可以与本学科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交流思想,领略本学科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了解学科的前沿发展趋势,从中获取书本和课堂上难以获得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二是可以通过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学术见解的交融与碰撞,极大地激发研究生潜在的创新能力。三是可以明确自己与前沿的差距,从而取长补短。 (3)学术讲座和学术培训。定期邀请军队、驻地不同领域知名专家和学者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知识或新的研究进展,或者针对某一新兴学科、某一项前沿理论和技术开设专门的学术培训,以及邀请专业公司定期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和产品展示等活动,研究生的学术和科研视野必然开阔。
3.培养主动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源泉
当前应试教育的后果是研究生缺乏主动创新意识,导致创新缺乏内部驱动力,缺乏怀疑权威和否定已有知识体系的思想。
(1)应注重以学生为主,导师为辅的原则。导师应鼓励研究生申请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引导研究生参与创新科研课题,遇到问题时导师仅给予指导或提供思路,具体工作由研究生自己承担,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去创新,而不鼓励其简单重复与模拟。这样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就被慢慢地培养起来,并逐渐应用到科研创新中,逐渐成为其创新能力的一部分。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军校应改变通过分数高低衡量学生业务能力高低的教育模式,将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增加能充分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估内容、方法。如军械工程学院为了鼓励研究生学术创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划拨专项经费成立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设立了“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项目”,并且每年举办一次“挑战杯”大学生竞赛,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竞赛,选拔优胜者参加省和国家级的竞赛,在激励机制的诱导下,一部分研究生的主动创新意识也逐渐活跃起来。
4.改善研究生管理机制,增强创新活力
(1)导师培养、考核和遴选制度的完善。目前军校研究生导师队伍“近亲繁殖”问题严重,可以通过从部队选调师、旅以上领导干部兼职到院校任教,以及引进或聘请国内外院校著名专家教授等方式来改变。另外,逐渐建立、完善导师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师的潜能。基于“鼓励竞争、保证质量以及宁缺毋滥”的原则遴选导师,淘汰学历偏低、学历结构不合理的导师,打破导师终身制,实行优胜劣汰的聘任制等。
(2)研究生淘汰制度的建立。军校应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在学术、科研和竞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学习成绩差、学术论文缺乏创新点的学生,可以延期其毕业时间,或者干脆取消其学位资格。这样研究生的学习压力虽然会增加,但也会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
5.培养创质精神,增强创新动力
创新精神主要是指冒险、自信、坚韧、顽强、奉献等优良品质,对创新活动的进行和完成起着保证作用。在创新精神的培养中,研究生导师的影响举足轻重。[5,6]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导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要求导师首先应有正确的思想观,良好的道德情操,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并引导研究生树立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人生追求。
三、结论
总之,为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是军队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和主要目标,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院校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导师队伍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术前沿研究的敏感性,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能满足部队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74-81.
[2]吉逸,陈国庆,曹玖新.研究生创新型学习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S1):34-28.
[3]南宁,邵福球.新时期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科学发展[M].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4]苌庆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真谛是什么?——以费孝通的学术成长历程为例[J].研究生培养,2011,(5):15-18.
[5]杨颉,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6]罗英姿,李占华.论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导师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92-93.
(责任编辑:孙晴)